《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的大概意思是?
《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
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山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
對佳麗地,信金□〔上三田下缶〕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
【注釋】
這首《 木蘭花慢 》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 、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 ,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 。紫桐即油桐樹 ,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 ”,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 ,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于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繡”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在于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于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 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游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準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 ,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 。“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江南女子郊游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于艷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妓女身上。在這富于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在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 ,這里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占芳尋勝,玩著傳統的斗草游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艷冶出眾,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 。作者以“ 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游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游樂人群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 ,在佳麗之地飲盡樽里的美酒 ,陶然大醉 ,有如玉山之傾倒 。“罍”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詞的結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拼著明日醉臥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在這里嘔歌的是古代女子在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這首《木蘭花慢》充分體現了柳詞善予鋪敘的表現特征。作者依賴調式變化、句式參差,造成了一種急促的節奏和繁密的語勢;同時又通過特色景物的點染,大量細節的描寫和場面的鋪陳,將描寫對象加以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復之美。這是兩宋時期廣為傳唱的“歡樂頌”和“春之歌”,體現了柳永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如何解釋
意思是:有他廝守,免得我青春虛度,苦苦等待。
出自宋代柳永的《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節選原文: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譯文: 早知如此,悔當初沒有把他的寶馬鎖起來。
真該把他留在家里,只讓他與筆墨為伍,讓他吟詩作詞,寸步不離開。我也不必躲躲閃閃,整日里與他相伴,手拿著針線與他相倚相挨。
有他廝守,免得我青春虛度,苦苦等待。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柳永來自市井,了解平民女子的理想,同時想通過這首詞,表達兩人終日相伴,恩恩愛愛便是一個平民女子的理想的含義,理想很平凡,很現實,但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符合愛情單純的本質,沒有一絲功利的成分。
根據《宋艷》記載,柳永因仕途不順,找宰相晏殊抱怨,晏殊也以寫情詞著稱,他告訴柳永:“殊雖作曲子,不曾道‘彩線慵拈伴伊坐’。”柳永聽了即告退。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寫愛情的詞篇,具有鮮明的民間風味,是柳永“俚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詞以一個少婦(或妓女)的口吻,抒寫她同戀人分別后的相思之情,刻畫出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婦形象。
這首描寫閨怨的詞在宋元時期曾經廣為流傳,受到普通民眾,尤其是歌妓的喜愛。到了元代時,關漢卿更是把它寫進了描寫柳永與歌妓戀情的雜劇《謝天香》里。
上片,通過艷麗春光和良辰美景來襯托少婦的孤寂之情。作者在上片用的是一種倒敘手法,不僅總結上片中的三個層次,而且還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內心活動和感情的直接抒發。
下片,極寫內心的悔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特別重視功名利祿的封建社會,一個閨中少婦為了愛情而敢于設想把丈夫“鎖”在家里,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反叛行動。
對理想中的愛情生活的設想是他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吟詩作賦,互相學習,終日形影不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多情自古傷別離是什么意思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是柳永寫離情別緒、羈旅行役的代表作,可能是柳永失意離開京都告別妓女時寫的。 《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名。
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入蜀,路上發生兵變,楊貴妃死。當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聞鈴聲,無比凄切,作《雨霖鈴》曲以寄托離恨。
宋代人倚舊聲填詞,遂為詞牌。 詞的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
詞一開頭就點明了送別的地點、時間和景物。“凄切”是寒蟬的叫聲凄慘。
秋天的知了叫聲悲涼凄慘,這是寫眼前的實景,也點明了時令。“長亭”是送別的地方。
“對”不是人對著長亭,而應是離人在長亭中默默相對,時間已經黃昏。“驟雨”是暴雨、急雨。
夜幕降臨,知了悲鳴,助人悲愁。本來天下寄寓,行將分別的人可以多留戀一會兒,可是現在雨停了,水漲了,可以行路了,聯系下面的“蘭舟催發”渲染出一篇濃重的傷離氣氛。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都門”,京都的郊外,也是長亭的所在地。
“帳飲”,古代人送別時在郊外臨時搭的帳篷,飲酒餞別。這里已有“長亭”,不一定搭帳,但用“帳飲”就可以使人想起離別。
臨別之際,有美酒佳肴,卻“無緒”享用。而無情無緒,也正體現了愁緒的濃重。
分別的人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蘭舟催人出發了,這是多么的無情。“蘭舟”是船的美稱,傳說魯班曾經用吳王闔閭種的木蘭造成船。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蘭舟催發,欲留難留,就要分別的人拉起手再看一看,但各自淚眼模糊,想要再講幾句話,卻說不出來,好象喉嚨被堵塞了。
一個“竟”字,表示臨別時有千言萬語要說,卻說不出一句半句,這是料想不到的,也有著不盡的遺憾。 雖然離別時說不出話來,心里卻在思想、翻騰。
“念”為領句字,以“念”字領起,表明劈開當前,設想別后。“去去”即“行行”,不斷前行。
“煙波”,煙霧籠罩的水面。“暮靄”,傍晚的云氣。
“沉沉”,形容暮靄的深厚、濃密。想到離別后千里煙波,楚天空闊,暮靄沉沉,前途茫茫。
這二句從眼前想到別后,是更深一層的表現手法。 詞的下片設想分別以后彼此的凄涼處境。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多情”是指多情的人。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是感傷離別的,更何況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時節。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這幾句是把江淹《別賦》和宋玉悲秋的情思加以結合提煉出來的,愁上加愁,使離別的痛苦更加一倍。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三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層所開拓出的意境,進一步設想分別后的凄涼處境。
今夜喝了別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朧朧的,酒醒后,將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曉,到了枯楊岸邊,冷風吹面,殘缺的月亮掛在天邊。岸柳,容易使人想起霸陵折柳贈別,且是枯柳,曉風(寒),殘月(冷),景物是孤單單、清冷冷的。
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門帳飲”、“執手相看”的眷戀之情,更覺得自己形單影孤,前途渺茫,所以這里雖不言愁,但景物已經打上了詞人濃重的哀傷、悲愁之情,就連詞人的精神狀態都寫出來了。 接下去更是設想以后。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經年”,年復一年。
“應是”是推測之詞。“良辰好景”出自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這幾句是說從此一別以后,相愛的人不在一起,就是有良辰好景也沒有意義。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就算有被良辰好景引起的千種美好的感受,又能向誰訴說呢?相愛的人遠隔一方,我的感受又能告訴誰呢?這二句是順著上幾句深入下去,更進一層。
唐圭璋先生謂其“余恨無窮,余味不盡”(《唐宋詞簡釋》)。 這首抒寫離愁別恨的詞,有著很強的感染力,除了作者有真實深刻的體驗外,還運用了精湛的藝術技巧。
這首詞不象某些小令詞,只寫離愁別恨的一個側面,而是筆墨拓展,打開大合,充分抒發詞人的思想感情。首先,詞人由外到內,由近及遠,刻畫離人的愁苦,由外界景物,刻畫到內心世界,由當前處境,推想到分別后的處境,情景交融,虛實相間,把離情別緒表現得特別充分、細膩,體現了作者駕馭長調及善于鋪敘的藝術才能。
其次,寫景上,詞的上片所寫景物多是實景,是借景抒情;下片和詞上片的“念去去”三句,多是想象之景,是因情設景。而且,不但寫當前情景具體形象,就是設想的情景也具體形象。
第三,詞鋪敘情景,不用典故,不堆砌辭藻,能做到語意清新,情致纏綿,一派離情曲曲寫出,意興寫盡方才收筆。第四,時間脈絡清楚:對長亭晚——念去去——今宵——此去經年。
第五,音韻優美。此詞用入聲韻,加重離別時凄慘悲切的感情的表現。
還有雙聲詞(凄切。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體現柳永的俚語是什么意思,《木蘭花慢·其二》柳永的大概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