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書生的詩詞
《南園》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從軍行》
年代: 唐 作者: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春游》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杏花天氣喜新晴,白首書生樂太平。
小陌秋千雖隔世,名園祓禊尚關情。
山林自古流觴地,弦管誰家送酒聲?蓴菜鮆魚初滿市,莫將羊酪敵南烹。
《冬夜》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悠悠孤夢伴余酲,窗下寒燈黮闇明。
雪意欲成風正惡,漁舟忽過雁群鳴。
志衰但有徂年感,身沒應無后世名。
猶幸耄期身粗健,天公元不負書生。
2.關于書生趕考的詩句
1、若個書生萬戶侯唐李賀 《南園》
2、勝作一書生唐楊炯 《從軍行》
3、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 九日》
4、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現代** 《沁園春·長沙》
5、不獨笑書生爭底事宋蘇軾《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6、問書生、何辱何榮宋蘇軾 《行香子·三入承明》
7、昔有書生薦壽杯宋王以寧 《鷓鴣天·昔有書生薦壽杯》
8、孤坐書生能意就宋王之道 《減字木蘭花·鱉頭龜手》
9、不奈書生習氣宋楊無咎 《水龍吟·智瓊嬌額涂黃》
10、舊日書生宋沈瀛 《柳梢青·相逢今夕》
11、萬事盡出汝書生宋陳亮 《水調歌頭·事業隨人品》
12、誰識書生心事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高氏八千古》
13、長把書生閣束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堪怪兩外府》
14、會得音書生羽翼宋黃機 《浣溪沙·流轉春光又一年》
15、書生老去宋劉克莊 《沁園春 夢孚若》
16、饒得書生窮命宋劉克莊 《念奴嬌·比如去歲前年》
17、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18、薄命書生雞肋爾宋劉克莊 《賀新郎·謫下神清洞》
19、悵書生浪說宋陳人杰 《沁園春·我自無憂》
20、忍及書生宋陳人杰 《沁園春·盡典春衣》
21、未必書生能點墨宋無名氏 《望江南/憶江南》
22、千古書生元元好問 《江城子·草堂瀟瀟淅江頭》
23、空自笑、洛下書生元虞集 《蘇武慢·放棹滄浪》
24、書生憐白發元王冕 《漫興 其六》
25、白首書生樂太平宋陸游 《春游》
26、天公元不負書生宋陸游 《冬夜》
27、不妨也是一書生宋陸游 《讀史》
28、天公成就老書生宋陸游 《讀書》
29、書生不自憐宋陸游 《遣興》
30、百年鉛槧老書生宋陸游 《秋思》
31、書生事業無多許宋陸游 《秋思》
32、書生餓死尋常事宋陸游 《秋思》
33、自笑書生無寸效宋陸游 《書事》
34、書生有淚無揮處宋陸游 《書嘆》
35、天公不負書生眼宋陸游《書喜》
36、書生事業絕堪悲宋陸游 《有感》
37、枉著書生待魯連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8、書生技癢愛論量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9、書生辛苦竟何為宋張九成 《論語絕句一百首》
3.古詩中用來代指少女的詞有哪些
楊貴妃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中國詩詞中,描寫美人的詩句,數不勝數。如“烏舍凌波肌似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美目盼兮”等,“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英雄美人,向來是文藝作品的靈魂。
但女人美到極致當如何贊美呢?西施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此詩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是豪放派詞的代表,不但詞寫的好,詩的造詣也很深,而且善于寫“情”,一首《江城子》寫的情深意切,為千古絕唱。
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也因這兩句而家喻戶曉。這句詩主要是形容景色之美,但不知不覺中,卻把西施給贊美了一番,也許在詩人的心里,贊美西施甚至要多于贊美西湖。
西施之美的境界是什么呢?詩人的答案是“濃妝淡摸總相宜”,是一種淡雅,淡是一種境界,雅是一種品位。詩人不直接描寫西施的相貌,卻從她的紅妝入筆,以迂為直。
這種寫法雖非蘇軾首創,但境界及得上詩人寥寥無幾。女人之美,各有不同,有一千個女人,便有一千種美法。
施粉之時,有的濃如玫瑰則添嬌,有的談如百合卻脫俗。像西施那樣即能濃妝又能淡摸的美人,為之神往。
漢武帝李夫人之美: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此詩為西漢李延年所著《佳人曲》,全詩如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說到此詩,還有一段故事。
《漢書·外戚傳》記載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 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
漢武帝身為皇帝,什么樣的美人沒見過。如果李延年直接夸自己的妹妹如何漂亮,想必不會打動武帝的心。
李延年另避蹊徑,上來就夸其妹“絕世獨立”,一下就抓住武帝那顆好色的心(這樣的美女長的什么樣子?一定要看一看)。后二句更是把把阿嬌之美寫向高潮“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我們似乎可以想像得到,當武帝和滿朝的文武大臣聽到這兩句時,整個大殿除了李延年的歌聲外,恐怕再無其余聲音,所有人都直在勾勾地瞪著雙目,想像著自己心中的傾國傾城之貌。此時為之悠然神往的已不止武帝一人了。
此歌的后兩句也耐人尋味,即勸人君以古為鑒,別為“佳人”所誤,但又說佳人難再得,讓人欲罷不能,即便傾國傾城也在所不惜。在寫這段時,筆者也曾數度停下,神往阿嬌的絕世之姿。
同樣是以迂為直,但李延年的寫法,比之蘇軾又高出了不止一籌。有多少世人,便有多少世人為之神往。
楊貴妃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古詩詞中,描寫美人最細、最多的,當數白居易的《長恨歌》了。
貴妃之美,美的讓人如此心動。如果說阿嬌要兩笑方能傾國的話,那貴妃只回眸一笑便令六宮粉黛無顏色了。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居然能在古代就改變國人重男輕女的的思想,貴妃實為女權主義第一人。
結尾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可與李商隱的“此情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并稱古代情詩之楚翹。唉!《長恨歌》本身便無需解釋,一解釋反倒多余了。
虢國夫人之美: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此詩出自唐代張祜的《靈臺》二首中的第二首。
原詩是:“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此詩前兩句是寫虢國夫人如何受恩寵,后兩句是贊美虢國夫人的絕世之容。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三姐,雖嫁于裴氏,卻倍受唐玄宗的寵愛,所以詩人說“虢國夫人承主恩”,但恩到什么地步呢?可以“平明騎馬入宮門”,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唐玄宗的荒淫。
后兩句,詩人也是采取了以迂為直的方法贊美虢國夫人,同是以迂為直,同是描寫紅妝,但張祜比之蘇軾的描寫更為傳神。蘇軾筆下的西施還需逍妝淡摸,而張祜筆下的虢國夫人只需淡掃蛾眉便足矣明艷不可方物,其容貌之佳,似乎猶在貴妃之上,雖不及阿嬌那般意境深遠,也足矣讓后人神馳唐朝。
古詩中的女人之美 美女代稱 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歷來就婦孺皆知,為人稱道。特別是在古代詩詞中,對美女的描寫更是各顯其能,盡得風流。
——從古至今對美女的詠頌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由于詩詞具有委婉含蓄的特點,因此詩人筆下眾多的“美女”大多含而不露,另有所代。
正是因為如此,詩詞中的“美女”們才各顯其態,愈顯神秘嫵媚,令人浮想聯翩。我國古代詩詞中對婦女有很多代稱,從婦女的容貌和服飾兩方面著眼的代稱有:·佳人:《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麗人: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玉人: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仙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嬌娘: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
·妖嬈:李商隱《碧瓦》:“他時未知意,重迭贈妖嬈。” ·姝麗:柳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