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出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2.寫出兩首描寫秋天的詩句(包括題目、朝代及作者)
1、《天凈沙·秋思》
元代: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話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秋詞》
唐代: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白話文: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晴空萬里,一只仙鶴排開云層扶搖直上,便引發我的詩情飛上云霄。
3.寫兩句關于秋天的詩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4.【要描寫秋天的詩句,2首】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 秋思贈遠(唐·張仲素) 博山沉燎絕馀香, 蘭燼金檠怨夜長. 為問青青河畔草, 幾回經雨復經霜. 中秋(唐·杜牧)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立 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風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子夜秋歌(南北·無名) 秋風入窗里, 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 天凈沙 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水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寫出兩首關于秋天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