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朗讀ppt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過程與方法: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難點: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法:點撥,引導。
第一課時(一)、復習舊知指名背誦《長歌行》。(二)、學習《七步詩》1、師: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
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2、指名生解詩人及創作經過。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6、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7、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
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自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實。)
8、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三)、學習古詩《鳥鳴澗》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
(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1、師:“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2﹑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3﹑展開想象,再現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4﹑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
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閑,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四)、總結拓展。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
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第二課時(一)、整理已有的關于送別詩的學習經驗1、背誦已學過的送別詩兩首;2、思考一般情況下送別詩會有哪些東西作者一定寫?(時間、地點、人物、環境、難舍之情)(二)、學習《芙蓉樓送辛漸》1、自由讀本詩,運用經驗學習,教師作適當的反饋。2、梳理在自學本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如:詩中有兩個時間,三個地點名等等)3、讀通本詩,并在對本詩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壺”。
指出修辭手法在詩句中的妙處。4、指導朗讀。
5、背誦本詩。(三)、學習《江畔獨步尋花》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首古詩,齊讀課題,教師板書。
1、指名讀古詩,指導朗讀。2、理解詩句的意思。
在這首古詩中,你覺得有哪些詞語理解起來有困難,把它提出來。生自由提。
第一句: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滿蹊呢?第二句:重點理解“千朵萬朵,滿,壓”第三四句:流連是什么意思?(舍不得離去),誰舍不得離開?3、指導朗讀。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4、背誦全詩(四)、小結1、杜甫不光是寫了這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這兩首也是描寫春天景色的,出示課件,自己試著讀一讀。
2、課下,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自己學習這兩首詩。第三課時(一)、復習導入指名生背誦前四首古詩。
(二)、學習《石灰吟》1、板書課題,解題。生齊讀。
師:“吟”在這里指的是古代詩的一種體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兒吟》等。2、讀通詩句(1)通過自由讀、抽讀、齊讀,讓學生能讀準每一個字的音。
(2)師生相機正音,重點提示平舌音和翹舌音。3、理解詩意(1)討論:學生同桌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不明白的畫出來。
(2)解疑: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詞,師生解答。(重點講解“若等閑”的含義:“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閑”是平常的,整句詩的意思是烈火焚燒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講述:讓學生完整地說說全詩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師生補充。(全詩意思:石灰經受了千錘萬鑿才從深山里出來,烈火焚燒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4)吟誦: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轟轟烈烈,難怪于謙如此敬佩地贊頌道……(誦讀全詩)4、對比感受石灰和于謙的形象。
(堅忍不拔)5、背誦本詩。(三)、學習《竹石》1、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
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于鄭燮,你了解多少?2、初讀《竹石》。
把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感來。3、借助詩題,解釋古詩。
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6、背誦本詩。(四)、小結 兩首古詩都是借物喻人。
第四課時(一)、復習導入復習杜甫詩,指明生背。(。
2.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 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已亥雜詩 》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
(宋)蘇軾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人教版2004年初審通過的六年級下冊課本,古詩詞背誦十首
3.六年級下冊古詩詞大全
《七步詩》原文
煮豆持作羹(geng),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 石
【清】鄭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蘇軾(其二)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六年級下古詩詞教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