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有誠字的詩詞
戰城南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俯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 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恒:恒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 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11.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
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12.誠之所感,觸處皆通。
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
真誠能感動一切。 13.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15.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16.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18.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 竊:謙指個人的意見。
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 19.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
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誠。
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圣的了。 21.誠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頤《通書》 真誠,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
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 23.感人以誠不以偽。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
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 24.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
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一靠的真誠。 25.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荀子·不茍》 圣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26.君子養心,莫善于誠。
《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27.至誠無息。
《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28.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修學:研討學問。
雜:雜亂。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沒郎獨占花魁》 刻薄:冷酷無情,不厚道。
為人忠厚不吃虧,為人刻薄無好處。 30.作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 踏實地:比喻做事踏實、認真。虛名:空頭的名聲。
做事要踏實認真,不可追求空頭的名聲。 31.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瀾《古謠諺》 有道德的人不損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貪,信者疾偽。
《新唐書·陳子昂傳》 廉:清廉。 貪:貪污。
信:誠實。疾偽:痛恨虛偽的行為。
疾:憎恨,厭惡。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
33.天不容偽。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虛偽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偽不如拙誠。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 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
35.華而不實,虛而無用。
2.含有城字的古詩詞
1.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4.與君況是經年別,暫到城來又出城。
5.三受降城無壅城,賊來殺盡始還營。
6.茅舍荒涼舊固陵,漢王城對楚王城。
7.鼓噪奔牛亦壯哉,一城力挽眾城回。
8.意欲尋君忘路遠,入城還又出城來。
9.城東行遍卻城西,欲問梅花乞一枝,雪糝久團霜后朵,嗔人頻看故開遲。
10.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1.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
3.關于誠字的古詩詞
開誠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基本釋義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
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少年老誠 [shǎo nián lǎo chéng] 基本釋義原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
現在也指年輕人缺乏朝氣。同“少年老成”。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渡汝水向太和山》皇甫冉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峰。誠知秋水淺,但怯無人蹤。
《酬楊侍御寺中見招》皇甫冉貧居依柳市,閑步在蓮宮。高閣宜春雨,長廊好嘯風。
誠如雙樹下,豈比一丘中。
4.關于誠信的古詩
1、商鞅
宋代: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譯文:從古以來統治人民在于信誠,一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現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2、唐詩紀事·卷十八
唐代:李白
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譯文:縱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3、述懷
唐代魏徵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譯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
4、俠客行
唐代:李白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譯文: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并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岳還重。
5、君子行
三國: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譯文: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5.帶城字的古詩句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賦得古原草送別》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年代:唐 作者: 王維 與君況是經年別,暫到城來又出城。——《送元八歸鳳翔》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三受降城無壅城,賊來殺盡始還營。
——《軍中雜歌》 年代:宋 作者: 陸游茅舍荒涼舊固陵,漢王城對楚王城。——《固陵道中三首》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鼓噪奔牛亦壯哉,一城力挽眾城回。
——《田單》 年代:宋 作者: 徐鈞 意欲尋君忘路遠,入城還又出城來。——《訪趙紫芝》 年代:宋 作者: 徐照 城東行遍卻城西,欲問梅花乞一枝,雪糝久團霜后朵,嗔人頻看故開遲。
——《城頭曉步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從軍行》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齡 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八》 年代:清 作者: 朱彝尊。
6.誠信的詩句有哪些
(1)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 靠的是深扎大地的跟默默支撐; 凌云高樓氣勢撼人; 靠的是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 那么,人又是靠什么來支撐無比睿智的人生呢? 那就是-----誠信! 誠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 讓他人快樂,使自己陶醉; 誠信是一首古老的詩歌; 讓他人品味,使自己高尚; 面容上有自尊; 眼睛里有自信; 行動中有把握; 生活中有朋友; 一個人可以沒有財富,只要他活得坦蕩; 一個人可以沒有名望,只要他問心無愧; 但一個人不能沒有誠信,否則一無所有; 學習,因為誠信而進步; 工作,因為誠信而成功; 人生,因為誠信而精彩; 社會,因為誠信而和諧; 莘莘學子,誠信為本; 言而無信,不和其可; 誠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 讓我們用心靈呼喚誠信; 讓我們的人生以誠信為基石; 讓我們的風采以誠信為旗幟; 讓誠信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 讓誠信成為烈日下你同頂的一片綠蔭; 身沐一片燦爛; 心系一份執著; 帶著誠信上路; 踏著一路風光; 我們呼喚誠信,擁抱誠信,堅守誠信!(2)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3) 我是人類美好品德之一 欺詐、財富、聲譽總與我格格不入 我走過城市與村莊 穿過沙漠,躍過大海 經過集市、商店、學校 自發的扣擊著每一扇心靈之門 如果誰想欺詐 他會很快嘗到后果 如果誰為了財富、聲譽而把我晾在一旁 他將很快失去財富與聲譽 這是我的職責、權利,也是我的義務 所有跟隨我的人,就會得到人們的敬仰 而那些鄙視和懷疑我的人 只會落得貧困、悲傷和失敗 我不是想存心折磨人 我只是在盡我應盡的責任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我這一美好品德記住 也許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4) 誠信是金。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一個人有了誠信, 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 有時候, 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 可我們常不自知, 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真真切切, 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 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 相互融洽, 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 當代人都追求美, 追求外表的華麗, 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 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 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 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 參考資料:誠信的詩歌 內誠于心,外信于人 君婦誠之為貴 民無信不應 誠者,夫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 走上臺,鞠個躬。
說說誠信我真輕松! 咋說輕松呢? 因為呀,那個一輕松。 誠信的人呀就在我心中。
在學校,他愛老師,他刻苦學習很用功。 他愛公物,他愛勞動,他處處幫助小同學。
他樂為集體爭光榮。 誠信早已播種在心中。
誠信如同一團火! 誠信如同一棵松! 誠信如同一面鏡! 誠信如同一盞燈! 誠信的人,有力量。 有了誠信事竟成。
有了誠信成英雄。 我有誠信事事通。
讓我們從誠信走向明天! 七律·誠信 立木懸金取信民,王遵國法統先秦。 若非結義桃園拜,何苦單騎古堡尋。
漢使流年居北海,南雁帶書上苑林。 唯夫久別妻甭望,變石難圓未了心。
誠信是金。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個人有了誠信,他的生命就會閃光。
誠信是真。有時候,幸福圍繞在我們周圍,可我們常不自知,因為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需要誠信,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相互融洽,相互真誠。
誠信是美,當代人都追求美,追求外表的華麗,漂亮,卻忘掉了心靈美,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在漫漫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哺育著中華兒女。
誠信是德,人們常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卻要說:"誠信也是人與人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美德。" 生活有了誠信才更加燦爛。
人生有了誠信才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