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大學古詩詞及鑒賞

    1.大學怎樣詩詞賞析

    初級:應付考試,就用高中那方法就行了,抓住關鍵字,關鍵句,作者背景,風格。

    詩歌是表達情感最精致的手法,一首好詩每個字都有它的深意。積累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大學學習一般都靠自覺,你真的喜歡就主動去研究一個作者,一個作品了。主要意境,情感。

    隱含的意思。雙關的地方。

    中級:出于愛好,買些鑒賞的書籍。要不網上下載免費的。

    一般有專門鑒賞的書。要自己分辨。

    市場上價格不是很高。華而不實的就別看了。

    在選擇作者上先選自己喜歡的作者。由著性子去讀。

    然后精讀。最好有一定鑒賞能力就知道誰寫得好,誰寫的不好了。

    另外讀些古文,知道一些詞的用法,畢竟古今差異很大。高級:喜歡一兩個名家或著風格,自己找些資料自己嘗試去寫,到了這個時候你就能和作者對話了。

    多觀察生活。沒必要照搬他們的想法,多創意。

    可以先學對聯,然后絕句。律詩。

    古詞。曲。

    然后再欣賞就游刃有余了。反過來看,如果了解一個作品。

    可以先注意它的寫法。詩歌是有音樂托化而出的一種供文人抒發情感的文學手法。

    雖然古今的很多讀音都改變了,但是還是很多人研究如何去寫一個詩詞。了解了一個詞牌的寫法一般就明白這首詞的基調了。

    現在用的音一般白香詞譜,詞林正韻。平水韻,新韻等。

    音律變化不大,可以去百度。仄聲激亢,平聲柔緩。

    每個詞牌都有他的代表作。詞上作者推薦蘇軾,李煜,納蘭性德。

    韋莊。溫庭筠。

    另外柳永用詞比較注意技巧,可以學習。絕句律詩推薦學習杜甫。

    李白太不拘一格,不適合用來學習。我最喜歡。

    不知道這么說對你有幫助么?。

    2.大學語文詩歌鑒賞怎么做

    和高中的差不許多,如 寫景抒情詩(山水田園詩) 1. 詩的主題: ①歸隱田園,鐘情山水,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喜愛; ②描繪山川美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③厭棄官場黑暗,遠離濁世,抒發閑適情調,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

    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渲染烘托或襯托(注意樂景襯哀情)、對比、比喻、擬人、夸張、動靜結合。 3. 語言特點:清新自然 質樸自然 精煉傳神 繪聲繪色 雄奇優美 生機勃勃富麗堂皇 恬靜安謐 孤寂冷清 蕭瑟凄涼 等 4.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農家生活、高山流水、明月清風。

    5.思想內容:熱愛自然 向往自由 歸(退)隱 閑適淡泊 悠然自得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豐富的色彩,活潑的詩情,飛動的意象,我們可以準確地把握到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如果我們了解這首詩寫于安史之亂平定之后,就更容易體會到作者這首即景之作,還包含著一種萬象更新的企盼和買舟東下的喜悅。

    當你看到一首詩的時候,先讀一遍,看看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是,再如一. 寫景抒情詩(山水田園詩) 二. 邊塞征戰詩三、詠物言志詩四. 懷古詠史詩五. 即事感懷詩(羈旅詩)等等,這些類型的是你的老師都會講到,講完了要你自己總結,看別人總結的都不好,只有通過老師講完后自己在總結,這樣才行!慢慢來!也別做大量的詩歌鑒賞,我最煩題海戰,最好爭取做一個分析一個,會一個,這樣才能在題海中遨游啊!再給你推薦一個網絡視頻,使高考命題最專家王大績老師的,很不錯/programs/view/zMioBS0amtA/ 祝你成功。

    3.古詩詞名篇+賞析25首

    春江花月夜(其一)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津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

    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

    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

    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

    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

    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先寫虛度光陰 、報國無門的痛苦,而后贊美主客雙方的才華與抱負,最后以揮灑出世的憂憤作結。全詩感情色彩濃烈,情緒如狂濤漫卷,筆勢如天馬行空。

    詩中抒發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苦悶,盛贊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眺詩歌的豪情逸興,最后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情緒。 詩的開頭顯得很突兀,因為李白當時很苦悶,所以一見到可以傾訴衷腸的族叔李云(李華),就把滿腹牢騷宣泄出來。

    李白于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時間不長便棄官而去,過著飄蕩四方的游蕩生活。十年來的人間辛酸,作客他鄉的抑郁和 感傷,積聚在心頭,今天終于可以一吐為快了。

    “長風”兩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氣爽之日,目接風送秋雁之境,精神為之一振,煩惱為之一掃,感到心與境合得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萊”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

    以“建安骨”贊美李云的文章風格剛健。“中間”是指南朝;“小謝”是指謝眺,因為他在謝靈運(大謝)之后,所以稱小謝。

    這里李白是自比小謝,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一句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抱負。

    并且“覽”字富有表現力。用了夸張的手法。

    抒發了作者的遠大抱負。 “抽刀”一句用來比喻內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造性。

    “舉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脫,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悶。

    4.找以下20首古詩詞賞析,越全,越好者得50分

    送別 唐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 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 應為離別多。 賞析 “楊柳”既是“東風樹”,當然與春風就密不可分。

    青春是快樂,離別是苦事,楊柳卻兼而有之,這就成了一種復雜心情的交織,王維有名的《渭城曲》說:“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一方面是“客舍”是“離情”,一方面是“柳色”是“青春”;也是利用了這個矛盾,寫出了豐富的思想感情。而《折楊柳》這支曲子又多了一段歷史關系。

    它的另一首歌詞里說“遙望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孟津河在今河南,那里古代原是中原地帶,本土所習見的楊柳當然很多,歌曲就是由此而產生的。

    可是楊柳雖是本土習見的,歌曲卻是胡曲。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到“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這個帶有濃厚民族感情的楊柳,如今卻出現在一支動人的“不解漢兒歌”的典型胡曲之中,這就又多了一層復雜的情調,而歷史是發展的,南北朝結束后,胡漢邊界已經不在中原,而是遠遠的在玉門關一帶,那么還有那么多習見的楊柳嗎?那里的春天既然很少,作為“東風樹”的楊柳想來也是難得的,那么胡笛的曲子里為什么還要吹起楊柳的哀怨呢?這就是詩人天真的發問。

    詩寫的是涼州,但還沒有到玉門關,卻已是胡漢雜居的地方,所謂“氈裘牧馬胡雛小,日暮蕃歌三兩聲”。實際上,邊塞的情調已很濃厚,從這里再想象玉門關,就愈覺得離開祖國遠了,也就愈多了鄉土的懷念,這是一種愈稀少愈珍惜的感情,而到了連楊柳都沒有的時候,笛中的楊柳也就成了美麗的懷念,因此詩人的發問仿佛是責備這個曲子,其實正是想聽到這個曲子,我們無妨把這兩句話的邏輯翻過來想想,那就是說:既然羌笛還在怨楊柳(這是客觀事實,耳朵聽到的),春風豈不是已到了玉門關嗎?這就出現了語言上的奇跡,說“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悄悄里玉門關卻透露了春的消息,然而詩中究竟說的是“不度”,這就又約制了盡情度過,仿佛春風在“關”上欲度未度的當兒。

    這乃是一個邊塞之春,而邊塞的春天愈少,一點的春意就更覺得令人向往,正像嚴冬之后,冰河初解,原野明凈,出現在初春的轉折點上的景象,別有一番新鮮迷人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景下,究竟是“黃河遠上白云間”好呢?還是“黃沙直上白云間”好呢?豈非十分明白的事嗎?正是詩中這一點清新明晰之感,迢遙的向往之情,構成了邊塞之春的圖像,它才為“春風不度玉門關”做好了翻案文章,于是玉門關不再是荒涼的而是美麗的,正如“玉”所給人們的印象一樣,恰恰符合于它的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lóu hāo)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這一首,忘了后面還有四句: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這是一首題畫詩,惠崇的《春江晚景圖》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從蘇軾的詩中,我們可以想個大概:一片竹林,三兩枝桃花,一條江,幾只鴨子,河岸上滿是蔞蒿,蘆芽剛剛破土,天上還有兩兩歸鴻。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饞嘴的蘇軾在想:河豚該上來了,用蔞蒿和蘆芽一燉,比東坡肉鮮多了。

    惠崇為宋初“九詩僧”之一,跟蘇軾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蘇軾是只見其畫,未見其 人。

    此僧詩畫俱佳,尤其擅長畫水鄉,再放上幾只飛禽走獸,人稱“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畫,在《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中贊到:“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年吾最許。”

    明清兩朝眼里只有唐詩,從不把宋詩放在眼里。康熙年間大學者、大詩人毛希齡就批評蘇軾這首詩說:“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 這老頭真有點瞎抬杠。

    春江水暖,鵝當然也知。宋人還有“春到人間草木知”的詩 呢。

    這是題畫詩,可能畫上根本沒有鵝啊。 不過毛希齡也不是就跟蘇軾過不去,他誰也看不上眼。

    他讀朱子,身邊都得擺個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對了,就要連打帶罵,非得讓這稻草人朱熹認錯才行。對蘇軾,已經夠客氣了。

    惠崇,福建建陽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稱他有“絕藝”(《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著名國畫史學家郭若虛說他“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江遠渚。蕭灑虛曠之景,人所難到也”(《圖畫見聞志》卷四)。

    由此可見,惠崇的畫享譽一時,而《春江晚景》(錢鐘書《宋詩選注》作“曉景”)應是他擅長的得意之作。惠崇原畫已經失傳,但從詩人傳神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想到畫面圖景。

    北宋詩人晁補之說:“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蘇軾的這首詩妙在既能寫出“畫中態”,又能傳出“畫外意”,使詩情、畫意完美地結合起來,難怪清代大才子紀昀在讀到此詩時驚嘆說:“此是名篇,興象實為深妙!”(《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卷二十六)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靜靜的江岸上綠竹瀟瀟,在青翠嫩綠的竹葉外點綴著三兩枝桃花。

    竹外桃花,紅綠相映,淡淡一筆,將那花竹交錯、紅綠掩映的“桃花報春”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桃花報春,春天來臨,而。

    5.大學語文詩歌鑒賞怎么做

    和高中的差不許多,如

    寫景抒情詩(山水田園詩)

    1. 詩的主題:

    ①歸隱田園,鐘情山水,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喜愛;

    ②描繪山川美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③厭棄官場黑暗,遠離濁世,抒發閑適情調,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

    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渲染烘托或襯托(注意樂景襯哀情)、對比、比喻、擬人、夸張、動靜結合。

    3. 語言特點:清新自然 質樸自然 精煉傳神 繪聲繪色 雄奇優美 生機勃勃

    富麗堂皇 恬靜安謐 孤寂冷清 蕭瑟凄涼 等

    4.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農家生活、高山流水、明月清風。

    5.思想內容:熱愛自然 向往自由 歸(退)隱 閑適淡泊 悠然自得

    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豐富的色彩,活潑的詩情,飛動的意象,我們可以準確地把握到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如果我們了解這首詩寫于安史之亂平定之后,就更容易體會到作者這首即景之作,還包含著一種萬象更新的企盼和買舟東下的喜悅。

    當你看到一首詩的時候,先讀一遍,看看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是,再如

    一. 寫景抒情詩(山水田園詩)

    二. 邊塞征戰詩

    三、詠物言志詩

    四. 懷古詠史詩

    五. 即事感懷詩(羈旅詩)等等,這些類型的是你的老師都會講到,講完了要你自己總結,看別人總結的都不好,只有通過老師講完后自己在總結,這樣才行!慢慢來!也別做大量的詩歌鑒賞,我最煩題海戰,最好爭取做一個分析一個,會一個,這樣才能在題海中遨游啊!

    再給你推薦一個網絡視頻,使高考命題最專家王大績老師的,很不錯

    /programs/view/zMioBS0amtA/

    祝你成功!

    6.要做古詩賞析了,推薦一些好一點的古詩吧

    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2、《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6、《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8、《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9、《春詞》【唐】劉禹錫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10、《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2、《渭川田家》【唐】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宋】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觀刈麥》【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6、《晚晴》【唐】李商隱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7、《夏夜嘆》【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8、《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9、《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秋夜曲》【唐】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子夜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

    7.關于大學古詩詞鑒賞心得的論文作業答案

    下面的是常用的;你可從中借鑒、摘錄。

    但僅僅如此啊。這首詞是蘇軾創作進入全盛時期的代表作,全詞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是詠月詩詞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寧九年(1076),蘇軾知密州已有兩年。時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

    中秋之夜,蘇軾攜客人登超然臺飲酒賞月(見《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小引,《蘇軾詩集》卷十四),通宵歡飲,豪興大發。望月思親,賦詞放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坡仙”曠逸的情性和深邃博達的人生思考。

    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后片寫佳節思親的惆悵,全詞充盈著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氣息。牽人神魂,沁人心脾。

    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的詩意。

    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贊美、欣賞之情溢于言表,而詞人倜儻瀟灑之豐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

    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蘊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灑脫不羈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

    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說,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流轉,斯人不眠。

    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

    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

    “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的普天下“無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游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

    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

    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灑脫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順理成章,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結束全詞。

    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此詞想象奇拔浪漫,筆勢矯健回折,形象灑脫生動,“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其清曠健朗之格調大異于花間、金奩之柔媚婉約,初露東坡豪放詞風范,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但更為啟人心智、雋永有味的還是蘇軾對人生、對物理的睿智的思考。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無數的缺憾。

    鮮花嬌美,芳草茂綠,但枯榮有時,美景不永;親情系心,相依相戀,而悲歡離合,聚散無常;時光無限而人生短促;懷才有志而機緣難憑……大千世界竟是這樣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詩歌賦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傷離嘆老之作。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這種人生的缺憾而悲憤不平;有多少騷人墨客惑于這種人生的缺憾而頹唐憂傷。

    歲月悠悠,現在輪到東坡。他“奮勵有當世志”,但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只好自請外任,當有壯志難酬之恨。

    中秋佳節,兄弟同在齊魯,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親人不得團聚之苦。年屆不惑,人生入秋,漸知人生短暫之緊促。

    時值中秋,霜風漸緊,將近萬物蕭殺之蕭條。洞悉事理的東坡此時此刻對人生、物理的缺憾該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詞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

    但是他絕不淪于憂傷頹唐。他站高一層,放開視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雖因離別而苦,月也并非永遠團圓。

    萬事萬物之圓美、欠缺總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輪轉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圓人散呢?繼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超越了時空、地理的局限。

    “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共賞明月意味著雙方健在并互相思念,這就足以令人慶幸和寬慰。 蘇軾的這種自我慶幸和自我寬慰反映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蘇軾的思想深博而復雜,以儒為根底,但并不排斥佛、老,而且善于將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與儒學理論融匯貫通,用以處理行藏、出處、進退之節。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與世浮沉;或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

    蘇。

    8.求詩詞賞析好書

    人間詞話《唐詩小札》《宋詞小札》唐詩鑒賞辭典《杜詩鏡銓》 1.《詩的八堂課》:中國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中國人的詩也是舌尖上的詩 —— 中國人與生俱來地能夠品味詩的味道。

    中酒在中秋,杯中有湛湛古典。夜月如夢游,流光流水呀流年。

    ——《中秋》 通往學詩入門與詩學進階的八堂課: (1)博弈:寫詩就是下棋? 下棋是理性上的競爭,奕棋型的詩人必須是精算師,要耐心地從眾多的可能性中追求最佳。比如卞之琳。

    (2)滋味:詩歌也許能給我們這個時代元素的甜,本來的美。 (3)聲文:語音與某種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掛鉤,這是公開的秘密。

    (4)肌理:詩是活的有機體,可以全方位地感知,從滋味到味覺,到聲音的聽覺,再到肌理的觸覺。 (5)玄思:“哲理詩”文本基本上跟包裝紙一樣,一打開就有一個干干凈凈的哲理放在里面。

    (6)情色: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鄉愁:哲學是一種鄉愁,是一種無論身在何處都想回家的沖動。

    (8)死亡:死亡是接近巔峰時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 2.《談藝錄》:中國第一部集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一部廣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學來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藝的書。

    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現相無相,立說無說。 《談藝錄》出而詩話亡。

    —— 錢學專家陸文虎 唐詩以豐情神韻擅長,宋詩以筋骨思理見勝。 —— 錢鐘書 《談藝錄》近130種詩話,500余種西方論著:佛學、精神分析學、結構主義、文化人類學、新批評和較新起的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接受美學、解構主義等等。

    十個文藝理論方面的問題:藝術創作的模寫自然與潤飾自然、妙悟與神韻、理趣、于山水中見性情、“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文章布置的“行布”、比興風騷、曲喻、心手物相應、詞與意的離合。突破“中體西用”的文化、思維模式 :站在中西文化、中西詩學的交匯點上來探討普天下共有的“詩眼”、“文心”。

    這種“打通”式的研究使得《談藝錄》成為中國詩話史上難以逾越的頂峰。 3.《冠英說詩》:收錄了十余篇余冠英先生的文章,或考據,或分析,或講解,或品讀,有短有長,其主旨皆離不開一個“詩”字。

    五十絲弦記逝年,莊生曉夢已如煙。詩人比興容多義,無事紛紜議鄭箋。

    —— 余冠英有舂容大章,也有殘叢小語: “博”有“大”義,雅也有“大”義,《世說新語》有“雅量”一門,雅量即是大量。“博”與“雅”相連成詞是常見的,多識廣聞謂之“博雅”,如《楚辭章句》謂淮南王“博雅好古”。

    對于人品而言,像黃憲那樣“汪汪若千頃波”方不愧“雅流”。對于詩文而言,有這樣汪汪千頃的氣象,也沒有不雅的。

    本書末尾加入了作者生前發表的小篇幅文章和古體詩作品。 4.《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研究《詩經》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之作。

    詩原是應試的玩意兒,詩又是供給樂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宮廷及貴人的玩意兒。天下事物窮則變,變則通,詩也是如此。

    因為這本書(《經典常談》)的引導,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 葉圣陶《詩言志辨》:從“詩言志”的意念為中心。

    研究言志、詩教、比興、正變四條詩論的史的發展。《經典常談》: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古文更為親近、熟悉。

    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 5. 《詞譜律析》(全兩冊) :從格式到風格解讀詞譜之美,譜書專著中的全新體例嘗試。

    精選最為常用、最具特色之135調。 究詞律詞譜之變,體會詞語之美。

    既是一部常用調譜書,又是其律理論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 辛棄疾詞 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

    …… 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 晁沖之詞——豆句在聲律上往往給人一種激越、昂揚的感覺,即如一首歌曲唱到結尾前,要將聲調挑起,推向高潮。這兩個豆句之后,用一個六言句作結,便起到這種作用。

    附解:仄韻格漢宮春此調還有“仄韻格”,如康與之《漢宮春·慈寧殿元夕被旨作》。此詞句讀,包括豆句等,皆與張先平韻體詞完全相同,只是將字尾改作仄韻。

    延伸閱讀:詩詞格律詳解系列 《詩律詳解》《詞律綜述》 6.《李清照詩詞選》:近半個世紀研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集成”之作。烏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代詞宗”夏承燾說“易安心事岳王知”,乃是指李清照與愛國名將岳飛有著同樣的江山社稷之慮。

    本書更貼近李清照的種種內心隱秘,從而繹出李易安的諸種“心事”——在作者四十年間有關李清照的十余種撰著中,陸續考證出其幼年失恃、黨爭株連、婕妤之嘆,以及終生無嗣的莊姜之悲等等十余樁“心事”,提出了多種新人耳目的獨到見解。 延伸閱讀: (1)古代詩詞典藏本。

    9.學校課上有課前三分鐘~要賞析古詩 推薦一個好的~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①盍葉②垂鬢唇③。 背后何所見,珠壓④腰[衤及]⑤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后來鞍馬⑥何逡巡⑦,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⑧,青鳥⑨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③,魑魅喜人過④。 應共冤魂語⑤,投詩贈汨羅⑥。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①, 名成八陣圖②。 江流石不轉③, 遣恨失吞吳④。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①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②,魂返關塞黑③。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④。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①斷人行,秋邊②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③不達,況乃未休兵。 江南逢李龜年① 杜甫 岐王②宅里尋常見, 崔九③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隱掖垣①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②,因風想玉珂③。

    明朝有封事④,數問夜如何?。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大學古詩詞及鑒賞

    詩詞

    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詞.

    閱讀(1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自然風光的古詩句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有沒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五首,描寫四季自然風光的古詩。《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詩詞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

    閱讀(17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內容包括詩經最基本句式是怎么,《詩經》最基本的句式是()a四言b五言c雜言d七言,《詩經》最基本的句式是()a四言b五言c雜言d七言。《〈詩經〉兩首》詞語古今異義 【氓之蚩蚩】 古義:民眾,百姓,讀“méng”今義:流

    詩詞

    關于專業的古詩詞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專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專業的古詩,形容“專業”的詩句,求形容人物技術專業的詩句注意不要成語。唐·顏真卿 《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杜甫《冬夜讀書示子聿》古

    詩詞

    揚之水王風詩經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揚之水王風詩經,內容包括揚之水,我查了下,有2首詩,一首是《詩經·王風·揚之水》揚,如何理解評析《詩經·王風·揚之水》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詩經~揚之水》的全文出處及譯文。原載:《詩經別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詩詞

    苦難的古詩詞

    閱讀(28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苦難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和磨難有關的詩句、名言,關于磨難的古詩,有關不怕困難的詩句。什么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 菲里浦斯 失敗是堅忍的最后考驗. 俾斯麥 對于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俾斯麥 一

    詩詞

    高考作文詩經

    閱讀(21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高考作文詩經,內容包括要一篇關于《詩經》的賞析高一作文速求,用詩經來當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好嗎,高考作文能不能抄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漢代儒生始

    詩詞

    詩經對聯

    閱讀(2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對聯,內容包括關于詩經的對聯,根據以下古詩詞的主旨或內容編寫對聯:《詩經》:1.《衛風氓》2.,關于詩經的對聯。詩經《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

    詩詞

    形容感動的古詩詞

    閱讀(68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感動的古詩詞,內容包括表達感動的詩句,關于感動的詩句,形容人感動的詩句非常感謝大家。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 秦觀 鵲橋

    詩詞

    秋天有哪些古詩詞

    閱讀(18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秋天有哪些古詩詞,內容包括秋天的古詩呢,秋天的古詩詞都,關于秋的古詩詞。《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2、《秋日登吳公

    詩詞

    帶蘭的古詩詞

    閱讀(4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帶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帶蘭字的詩句,帶有蘭字的詩句,關于蘭的詩詞。詠 蘭 詩 選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詩詞

    祝福新人古詩詞

    閱讀(30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祝福新人古詩詞,內容包括求祝福新人結婚的古詩句子,祝福新人結婚的詩句,祝福新人的詩詞。鴛鴦織就欲雙飛,一鳳一凰賀新婚。花開兩朵結同心,雙潭映月心相印。八方云集上嘉賓,萬千寵愛于一身。三聲禮炮邀祥云,幸福從此入家門。祝

    詩詞

    《詩經》二首采薇翻譯

    閱讀(22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二首采薇翻譯,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采薇》的翻譯,詩經兩首關雎蒹葭的全文翻譯,,《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啟居,玁狁之故

    詩詞

    古詩詞中的四季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的四季,內容包括古詩中的四季作文,古詩詞中描寫四季的,“古詩中的”600字題目為古詩中的四季。(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

    詩詞

    《詩經》語言特色

    閱讀(41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語言特色,內容包括結合作品分析《詩經》語言特色,《詩經》的語言特點,《詩經》語言有何特點。《詩經》語言的特點 《詩經》之所以能夠被孔子確定為語言學習的教科書,并流傳至今,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詩經》是典范的

    詩詞

    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詞.

    閱讀(1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自然風光的古詩句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有沒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五首,描寫四季自然風光的古詩。《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詩詞

    關于專業的古詩詞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專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專業的古詩,形容“專業”的詩句,求形容人物技術專業的詩句注意不要成語。唐·顏真卿 《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杜甫《冬夜讀書示子聿》古

    詩詞

    苦難的古詩詞

    閱讀(28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苦難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和磨難有關的詩句、名言,關于磨難的古詩,有關不怕困難的詩句。什么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 菲里浦斯 失敗是堅忍的最后考驗. 俾斯麥 對于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俾斯麥 一

    詩詞

    二年級古詩詞誦讀詞

    閱讀(14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二年級古詩詞誦讀詞,內容包括二年級必背古詩二十首,二年級詩歌朗誦,求適合二年級學生朗誦的詩歌。《鹿柴》 唐 王維:空 山 不 見 人,但 聞 人 語 響.返 景 入 深 林,復 照 青 苔 上.《別董大》(其一) 唐高適千里黃云白

    詩詞

    中國古詩詞評論

    閱讀(28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國古詩詞評論,內容包括高中生對中國古詩詞文化有什么看法希望能談談個人意見,你對中華詩詞大會印象最深刻的評價是什么,評論中國古代的詩詞。我已經不是高中生了,但是我可以說說我上高中時的感覺.古詩詞太美了.真的.那是

    詩詞

    五年級改寫古詩詞

    閱讀(28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五年級改寫古詩詞,內容包括五年級的古詩《秋思》改寫成記敘文,把五年級下的三首古詩各改編成作文,改寫五年級的古詩詞三首里的一首。《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天到了,樹葉

    詩詞

    長開頭古詩詞

    閱讀(18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長開頭古詩詞,內容包括以“長”字開頭的詩句要經常能聽到的詩句,“長”開頭的詩句,以“長”字開頭的詩句。

    詩詞

    中秋佳節的古詩詞

    閱讀(12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秋佳節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中秋節的好詩句,關于中秋節的古詩,描寫中秋佳節的詩句,要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5、青天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