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謁金門·風乍起 馮延巳

    謁金門·風乍起原文: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謁金門·風乍起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春風乍起,吹皺了一池碧水。(我)閑來無事,在花間小徑里逗引池中的鴛鴦,隨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輕輕揉碎。
    獨自倚靠在池邊的欄桿上觀看斗鴨,頭上的碧玉簪斜垂下來。(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終不見回來,(正在愁悶時),忽然聽到喜鵲的叫聲。

    注釋
    ⑴謁金門:詞牌名。
    ⑵乍:忽然。
    ⑶閑引:無聊地逗引著玩。
    ⑷挼:揉搓。
    ⑸斗鴨:以鴨相斗為歡樂。斗鴨闌和斗雞臺,都是官僚顯貴取樂的場所。獨:一作“遍”
    ⑹碧玉搔頭:一種碧玉做的簪子。《西京雜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

    謁金門·風乍起賞析

    馮延巳這首詞寫貴族少婦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無聊賴的景況,反映了她的苦悶心情。由于封建社會婦女無地位,上層社會的婦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錮在閨房,精神上很憂郁,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相當普遍,因此古典詩歌中寫閨閣之怨的也有很多,這種閨怨詩或多或少從側面反映了婦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首詞著力表現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優美的意境。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這兩句是雙關語,表面寫景,實際寫情,本來水波不興,忽然刮來風吹皺了池塘的水,象征著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動蕩不安,起伏不平靜。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丈夫遠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獨一人,不由產生寂寞苦悶。開頭這兩句是是傳誦古今的名句,據說李璟與馮延巳相諧謔,李說馮:“‘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答:“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歡!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鴛鴦是水鳥,雌雄成雙成對,在詩歌中經常作為愛情的象征, 《孔雀東南飛》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用“鴛鴦”來比喻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這兩句是倒裝句,女主人公為了排遣苦悶,就雙手揉搓著紅杏的花蕊,引逗著鴛鴦徘徊在園中的小路里,這多少給她帶來了愉悅,暫時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見鴛鴦成雙成對,更顯得自己孤單,又勾起了自己的煩惱,引起對心上人的懷念。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古代有以鴨相斗為戲的,《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時建昌侯慮于堂前作斗鴨闌,頗施小巧。”古代小說《趙飛燕外傳》中也說過:“憶在江都時,陽華李姑畜斗鴨水池上,苦獺嚙鴨。”晉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鴨賦》。這里的“斗鴨”有人認為就是看斗鴨,有人認為是看水中的鴨子嬉戲,實際上是欄桿上的一種雕飾。從句式和意境看,理解為雕飾合適。女主人公心緒不佳,獨自靠著欄桿站著,頭上的簪隨便斜插著,快掉下來。勾畫出女主人公懶散的心情,《詩經·衛風·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的句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從早到晚心中想到的是心上人兒現在何處?何時才會回到自己身邊?喜鵲的再次鳴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誰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無須過多語言,只這一句“舉頭聞鵲喜”就夠了,詞如池塘的漣漪,波折不停,最后掀起了一個較高的波浪,定住作結,婉轉含蓄,耐人尋味,可以說,這一句是整篇詞的畫龍點睛之筆。

    謁金門·風乍起賞析二

    蔡厚示

    這首詞寫貴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無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來的情景。

    一開頭寫景:風忽地吹起,把滿池塘的春水都吹皺了。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風蕩漾,吹皺了池水,也吹動了婦女們的心。用一個“皺”字,就把這種心情確切地形容出來。因為是春風,不是狂風,所以才把池水吹皺,而還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樣,引起了波動不安的感覺。面對著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邊,消磨這良辰美景頗費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間小路上,手挼著紅杏花蕊,逗著鴛鴦消遣。可是成雙成對的鴛鴦,難免要觸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覺得自己的命運比禽鳥尚不如。她漫不經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紅杏花,放在掌心里輕輕地把它揉碎。通過這樣一個細節,深刻表現出女主人公內心無比復雜的感情。它意味著:盡管她也像紅杏花一般美麗、芬芳,卻被另一雙無情的手把心揉碎了。這寫得多么細致,蘊藏著多么深沉的感情,簡直是寫進人物的下意識領域中去了。

    下片寫她懷著這樣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興致。哪怕她把斗鴨欄桿處處都倚“遍”,仍然是沒精打采。這個“遍”字,把她這種難捱按捺的心情精細地刻畫出來。她心事重重地垂著頭。由于頭垂得太久,以至頭上的碧玉搔頭也斜斜地下傾。這說明她已捱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卻一直不見他來。忽然,她聽到喜鵲的叫聲。“喜鵲叫,喜事到。”或許心上人真的要來了。她猛然抬起頭,愁苦的臉上初次出現了喜悅的表情。作者寫到這里,便結束了全詞。在一種淡淡的歡樂中閉起幕,像給女主人公留下一線新的希望。但喜鵲報喜難說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連而來的,將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盡管作者把帷幕拉上了,但讀者透過這重帷幕,還可以想象出無窮無盡的后景。

    這首詞的思想內容,跟花間派詞人的大多數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也不外個人的恩怨而已。這些都無多大價值。但它那細致、委婉而又簡練、生動的描寫手法,值得我們借鑒。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和李璟《攤破浣溪沙》里的“小樓吹砌玉笙寒”,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據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的記載,李璟曾責問馮延巳:“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嚇得馮延巳只好涎著臉皮說:“未如陛下‘小樓吹砌玉笙寒’。”

    謁金門·風乍起簡析

    馮延巳擅長以景托情,因物起興的手法,蘊藏個人的哀怨。寫得清麗、細密、委婉、含蓄。這首膾炙人口的懷春小詞,在當時就很為人稱道。尤其“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是傳誦古今的名句。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點明時令、環境及人物活動。下片以抒情為主,并點明所以煩愁的原因。

    春風乍起,吹皺了一池碧水,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誰知道,這一圈圈的漣漪,卻攪動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瀾。別看她貌似悠閑,時而逗引鴛鴦,時而揉扯花蕊,過一會兒又倚身在池欄上觀看斗鴨,但只需要從她懶洋洋的神態上,我們就知她的心思其實全不在此。隨著幾聲喜鵲的歡叫,她的面龐兒頓時就涌上了一陣紅暈----盼念已久的丈夫終于回家了,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兒那樣亂撞亂跳?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謁金門·風乍起 馮延巳

    五代

    述國亡詩 花蕊夫人

    閱讀(230)

    述國亡詩原文: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述國亡詩翻譯禤翾皇帝在城樓上豎起了投降的軍旗,臣妾(我)在深宮之中怎么能知道?(我國的將士)十四萬人都一齊解了鎧甲,(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大丈夫!述國亡詩翻譯及注

    五代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李璟

    閱讀(231)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原文: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翻譯及注釋翻譯卷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

    五代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馮延巳

    閱讀(252)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原文: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敢辭 一作:不辭)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翻譯及注釋翻譯誰說閑情逸致被

    五代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李煜

    閱讀(264)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文: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留 一作:留人)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翻譯及注釋翻譯樹林間的紅花已經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

    五代

    南鄉子·細雨濕流光 馮延巳

    閱讀(251)

    南鄉子·細雨濕流光原文: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南鄉子·細雨濕流光翻譯及注釋翻譯細雨霏霏,浸濕了光陰,芳草萋萋,年復一年,與離恨

    五代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閱讀(236)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翻譯及注釋翻譯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

    五代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閱讀(230)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原文: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翻譯及注釋翻譯往事回想起來,只令人徒增哀嘆;即便面對多么美好的

    五代

    長相思·一重山 李煜

    閱讀(287)

    長相思·一重山原文: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長相思·一重山翻譯及注釋翻譯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五代

    清平樂·雨晴煙晚 馮延巳

    閱讀(267)

    清平樂·雨晴煙晚原文: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清平樂·雨晴煙晚翻譯及注釋翻譯雨后初晴,傍晚淡煙彌漫,碧綠的春水漲滿新池。雙燕飛回柳樹低垂的庭院,

    五代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馮延巳

    閱讀(223)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原文: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依依 一作:悠悠)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翻譯及注釋翻譯這幾天,他象流云

    五代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

    閱讀(253)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原文: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翻譯及注釋翻譯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

    五代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李煜

    閱讀(294)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原文: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翻譯及注釋翻譯春風吹回來了,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柳樹也

    五代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濟

    閱讀(285)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原文: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生查子·新月曲如眉翻譯及注釋翻譯  新月恰似秀眉/不見有團圓佳意/不忍看粒粒紅豆/相思人淚眼迷離/整天劈著桃核/

    五代

    望江南·閑夢遠 李煜

    閱讀(232)

    望江南·閑夢遠原文: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望江南·閑夢遠翻譯及注釋翻譯閑夢悠遠,南國春光正好。船上管弦聲不絕于耳,江水一片碧綠,滿城

    五代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馮延巳

    閱讀(252)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原文: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敢辭 一作:不辭)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翻譯及注釋翻譯誰說閑情逸致被

    五代

    南鄉子·細雨濕流光 馮延巳

    閱讀(251)

    南鄉子·細雨濕流光原文: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南鄉子·細雨濕流光翻譯及注釋翻譯細雨霏霏,浸濕了光陰,芳草萋萋,年復一年,與離恨

    詩詞

    宋詞謁金門李好古閱讀答案

    閱讀(2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謁金門李好古閱讀答案,內容包括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我搜不到答案,)謁金門[南宋],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10分〕謁金門李好古花過雨,,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謁金門懷舊故居李好古花過雨,。

    詩詞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馮延巳

    閱讀(20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馮延巳,內容包括請教關于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等書問題,求葉嘉瑩的唐宋詞十七講讀后感三篇、每篇不少于800字(最好原創,唐宋詞十七講唐宋詞名家論稿有什么不同。那篇文章在cnki應該會有,最初發表在南開

    詩詞

    馮延巳算唐宋詞人嗎.

    閱讀(22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馮延巳算唐宋詞人嗎.,內容包括馮延巳屬于什么詞派,宋代著名詞人馮延巳的簡介,五代時期的著名詞人,到底是馮延巳還是馮延己、馮延已呀我看。馮延巳是一位介于花間派的詞人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宋初《

    詩詞

    馮延巳對宋詞

    閱讀(23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馮延巳對宋詞,內容包括謁金門馮延巳這首宋詞的賞析,馮延巳經典詩詞,謁金門馮延巳這首宋詞的賞析。“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樣清新明麗的詞句,令人心神搖蕩,讓人仿佛置身春風綠水之間,這詞句就出自宰相詞人馮延巳手筆。馮延巳

    詩詞

    描寫金門的詩句

    閱讀(41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金門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金門大橋和周圍景色的句子,形容海峽兩岸同胞的詩句,描寫“海納百川”的詩句是什么。描寫“海納百川”的詩句出自《金門答蘇秀才》,作者:唐代:李白,全文如下: 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