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卜算子
卜算子 作者:柳永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里。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
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
侭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詞卜算子慢 中向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在景物特點
卜算子慢柳永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碪、斷續殘陽里。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
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
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譯文: 江邊的楓樹葉子漸黃,汀洲上花大部分都凋謝了。滿目是殘花敗葉。
正是暮秋時分我這個楚客登上山頂。殘陽里傳來時斷時繼的搗衣聲。
面對著這暮秋晚景不禁想起遠方的人,心中有些傷感,新愁舊恨,都先后涌上心頭。 相互思念的人在千里之外,兩處思念之情相隔萬里千山。
雨后天晴,秋高氣爽。能看到遠遠的十二峰。
十二峰依舊是那樣的翠綠。長久無語,誰能理解我此時站在這里的心情。
就是我把這離腸萬種心情寫出來,又怎么能寄去,托誰寄去?重點來了: 「雨歇」一句,不但是寫登臨時天氣的實況,而且補出紅翠衰敗乃是風雨所致。「望斷」句既是寫實,又是寓意。
講雨過天開,視界遼闊,極目所見,惟有山嶺重疊,連綿不斷,坐實了「人千里」。講那位「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天氣轉晴,云收雨散,也不見了,是寫虛。
「望斷翠峰十二」,也是徒然。這又不但暗抒了相思之情,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
【平行學社】純粹的古詩詞賞析交流網站。
柳永的作品有哪些?用書名號標注
你好,柳永的作品太多了,書名號打不過來。
如下:雨霖鈴 贈內臣孫可久 蝶戀花 八聲甘州 望海潮 鳳棲梧 卜算子慢 鶴沖天 鳳棲梧 甘草子 安公子 定風波 佳人醉 少年游 雪梅香 晝夜樂 少年游 采蓮令 定風波 笛家弄 斗百花 迷神引 佳人醉 斗百花 黃鶯兒 戚氏 傾杯 夜半樂 玉蝴蝶 玉女搖仙佩 甘草子 早梅芳 金蕉葉 斗百花 瑞鷓鴣 女冠子(夏景) 晝夜樂 玉樓春 玉樓春 玉樓春 長相思(京妓) 戚氏 鳳棲梧 浪淘沙 尉遲杯 慢卷袖 征部樂 西江月 其二 荔枝香 拋球樂 木蘭花(杏花) 木蘭花慢 長壽樂 如魚水 滿江紅 西江月 訴衷情 二郎神 離別難 柳腰輕 玉樓春 玉樓春 送征衣 尾犯 憶帝京 曲玉管 秋夜月 駐馬聽 訴衷情近 浪淘沙令 秋夜月/相見歡 西施 鳳凰閣 歸去來 木蘭花慢 六么令 鳳歸云 西施 減字木蘭花 歸去來 透碧宵 傾杯 洞仙歌 菊花新 卜算子 鵲橋仙 秋蕊香引 雙聲子 菊花新 鳳歸云 惜春郎 尉遲杯 柳初新 兩同心 女冠子 受恩深 迎新春 其三 甘草子 黃鶯兒 錦堂春 其四 擊梧桐 訴衷情 集賢賓 永遇樂 鷓鴣天 木蘭花令 瑞鷓鴣 祭天神 鷓鴣天 其二(海棠) 十二時(秋夜) 爪茉莉(秋夜) 其二 其四 引駕行 其二 郭郎兒近拍 玉山枕 竹馬子 迷神引 清平樂 紅窗迥 傾杯 婆羅門令 燕歸梁 女冠子 玉樓春 安公子 傾杯/傾杯樂 一寸金 鶴沖天 留客住 醉蓬萊 傾杯 引駕行 彩云歸 合歡帶 其三 其二 其二 看花回 傳花枝 巫山一段云 迷仙引 御街行(圣壽) 其二 其三 其五 鳳銜杯 玉樓春 滿朝歡 傾杯樂 其二 其二 其二 其三 望遠行 輪臺子 古傾杯 陽臺路 迎春樂 西平樂 其二 夏云峰 木蘭花/玉樓春 木蘭花/玉樓春 瑞鷓鴣 臨江仙引 清平樂 女冠子 迎新春 浪淘沙令 迎春樂 玉樓春 金蕉葉 御街行 御街行 玉樓春 長壽樂 紅窗聽 木蘭花/玉樓春 木蘭花/玉樓春 木蘭花/玉樓春 傾杯 塞孤 河傳 臨江仙引 其三 瑞鷓鴣 迷神引 (失調名) 其三(柳枝) 祭天神 臨江仙 木蘭花令 其二 望遠行 其二 其二 其三 安公子 八六子 其三 其四 臨江仙 其五(重陽) 其三 甘州令 小鎮西 小鎮西犯 女冠子 剔銀燈 梁州令 傾杯樂 夜半樂 其三 瑞鷓鴣 木蘭花/玉樓春 望漢月/憶漢月 河傳 歸朝歡 佳人醉 合歡帶 少年游 鳳銜杯 鳳銜杯 受恩深 看花回 女冠子 玉樓春 玉樓春 晝夜樂 燕歸梁 臨江仙引 木蘭花/玉樓春 婆羅門令 法曲獻仙音 其三 法曲第二 隔簾聽 其二 殢人嬌 思歸樂 應天長 內家嬌 宣清 過澗歇近 祭天神 洞仙歌 輪臺子 尾犯 其八 其四 其五 其六 笛家弄 傾杯樂 夢還京 其二 金蕉葉 佳人醉 其三 其四 其二 歸朝歡 其五 其四 其二 其二 其二 其七 少年游 其九 其十 木蘭花 過澗歇近 望漢月 破陣樂 其二 其二 憶帝京 燕歸梁 紅窗聽 促拍滿路花 燕歸梁 煮海歌 題中峰寺 句 參考資料:/poemt/76.shtml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詞牌名《迷神引》來由是什么
<<迷神引>>是柳永自己創作的詞牌名(引,是詞調的分類,以音樂體制而分為令,引,近,慢){引用資料如下:} 以音樂體制分 (1)令、引、近、慢。
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大致推測,是音樂的長短、遍數不同而造成的。
反映在所填之辭上,其平均字書數及體制的平均復雜程度,依“令—引—近—慢”的順序遞增。 令,從16字到94字。
大多源出于酒令。如《荷葉杯》、《下水船》、《上行杯》等,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來。
酒令當然不可能很長。最短《十六字令》16字,最長《六幺令》94字(另外有《百字令》,實際上是《念奴嬌》的別名,不計)。
引,從24字到102字。如《翠華引》24字,《石州引》102字;《相思引》46字;《江城梅花引》87字;《迷神引》99字等。
引,本來是某種樂曲體制的名稱,如杜甫有《丹青引》詩,具體含義有待考證。可能與大型樂的序引部分有關。
近,大約在70字到100字之間。《好事近》45字,是個特例,可能是實義辭,而不是詞體樂曲方面的用語。
如常用的《祝英臺近》77字;《早梅芳近》82字。近也是一種音樂上的術語,其具體含義尚不清楚。
慢,約90字到120字左右。如《卜算子慢》,89字;《聲聲慢》97字;《木蘭花慢》101字。
慢,樂曲較長,節奏較緩慢,填這些詞牌,文字當然就較長。 慢詞多為兩宋人創制,令、引、近,與“慢”相比,較多地是從六朝、隋唐歌曲繼承、衍化而來。
小令、中調、長調,純粹是從文學的文本字數多少來分的,而令、引、近、慢則是從音樂體制上分的,兩者是不同的概念。例如,李綱的《六幺令》94字上下,是屬于“令”,但它是一首偏短的長調,而不是小令。
由于詞樂已經失傳,因此,許多詞調,如《念奴嬌》、《水調歌頭》,就不知道是否能用“令引近慢”的概念去涵蓋它。就是說,“令引近慢”這一概念的外延到底有多大,尚有待研究。
也有可能,詞牌上未標出“令引近慢”的,如《念奴嬌》等,是屬于令引近慢之外的體制。 (2)攤破、偷聲、促拍、轉調;添字、減字;疊韻(雙調);疊韻(雙調),將原調重疊,如《梁州令》50字,疊韻后為《梁州令疊韻》,100字。
《憶故人》,周邦彥增損其詞為《燭影搖紅》(見《能改齋詞話》卷二),吳文英用此調疊韻為《燭影搖紅》。宋代產生的新曲調、新詞牌,與唐五代傳統曲調、詞牌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是散文化趨勢明顯。
散文化的第一個代表人物是柳永,他傳世的詞作205首,一生使用過的詞調150多個,其中將近一半是他自己創制的曲調及詞牌:《安公子》、《八聲甘州》、《采蓮令》、《長相思》(慢詞)、《笛家弄》、《斗百花》、《二郎神》、《鳳銜杯》、《甘草子》、《甘州令》、《隔簾聽》、《瓜茉莉》、《歸去來》、《過澗歇近》、《鶴沖天》(長調)、《擊梧桐》、《浪淘沙》(慢詞)、《荔枝香》、《兩同心》、《臨江仙引》、《輪臺子》、《滿江紅》、《迷神引》、《迷仙引》、《木蘭花》(慢詞)、《內家嬌》、《女冠子》(慢詞)、《破陣樂》、《戚氏》、《傾杯》、《秋夜月》、《鵲橋仙》(慢詞)、《曲玉管》、《瑞鷓鴣》(慢詞)、《如魚水》、《雙聲子》、《望海潮》、《西平樂》、《雪梅香》、《陽臺路》、《夜半樂》、《一寸金》、《應天長》(慢詞)、《雨霖鈴》、《玉蝴蝶》(慢詞)、《玉女搖仙佩》、《玉山枕》、《尉遲杯》、《駐馬聽》、《竹馬子》,等等。這些詞的句式以六言、四言句(包括領字五言、卷簾七言)為主,節奏形式與漢代以來形成的五言、七言為主的詩歌句型傳統大相徑庭,也與唐五代以來的詞句型有明顯的區別,節奏形式趨向於散文,特別是接近於駢體文。
2?以音樂體制分 (1)令、引、近、慢。 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
大致推測,是音樂的長短、遍數不同而造成的。反映在所填之辭上,其平均字書數及體制的平均復雜程度,依“令—引—近—慢”的順序遞增。
令,從16字到94字。大多源出于酒令。
如《荷葉杯》、《下水船》、《上行杯》等,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來。酒令當然不可能很長。
最短《十六字令》16字,最長《六幺令》94字(另外有《百字令》,實際上是《念奴嬌》的別名,不計)。 引,從24字到102字。
如《翠華引》24字,《石州引》102字;《相思引》46字;《江城梅花引》87字;《迷神引》99字等。引,本來是某種樂曲體制的名稱,如杜甫有《丹青引》詩,具體含義有待考證。
可能與大型樂的序引部分有關。 近,大約在70字到100字之間。
《好事近》45字,是個特例,可能是實義辭,而不是詞體樂曲方面的用語。如常用的《祝英臺近》77字;《早梅芳近》82字。
近也是一種音樂上的術語,其具體含義尚不清楚。 慢,約90字到120字左右。
如《卜算子慢》,89字;《聲聲慢》97字;《木蘭花慢》101字。慢,樂曲較長,節奏較緩慢,填這些詞牌,文字當然就較長。
慢詞多為兩宋人創制,令、引、近,與“慢”相比,較多地是從六朝、隋唐歌曲繼承、衍化而來。 小令、中調、長調,純粹是從文學的文本字數多少來分的,而令、引、近、慢則是從音樂體制上分的,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例如,李綱的《六幺令》94字上下,是。
柳永是哪個朝代的詞人
白衣卿相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少年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去一云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亦作“凝眸”)。
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
暖酥消,膩云享單。終日懨懨倦梳裹。
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
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游狂蕩,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黃鶯兒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
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
當上苑柳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
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后愁顏,鎮斂眉峰。
可惜當年,頓乖雨跡云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 彩云歸 蘅皋向晚艤輕航。
卸云帆、水驛魚鄉。當暮天、霽色如晴畫,江練靜、皎月飛光。
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堪傷。朝歡暮宴,被多情、賦與凄涼。
別來最苦,襟袖依約,尚有馀香。算得伊、鴛衾鳳枕,夜永爭不思量。
牽情處,惟有臨歧,一句難忘。 古傾杯 凍水消痕,曉風生暖,春滿東郊道。
遲遲淑景,煙和露潤,偏繞長堤芳草。斷鴻隱隱歸飛,江天杳杳。
遙山變色,妝眉淡掃。目極千里,閑倚危檣迥眺。
動幾許、傷春懷抱。念何處、韶陽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園芳樹,爛漫鶯花好。追思往昔年少。
繼日恁、把酒聽歌,量金買笑。別后暗負,光陰多少。
玉蝴蝶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鳳棲梧 蜀錦地衣絲步障。屈曲回廊,靜夜閑尋訪。
玉砌雕闌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
憶帝京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
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憑寂寞厭厭地。
系我一身心,負你千行淚。
電大 中國古代文學 柳永詞題材內容的拓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1.北宋詞至柳永而一變。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連坊曲,采納市井新聲,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并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變“雅”為“俗”,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從內容上來看,柳詞雖仍多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之作,但也體現出許多新的傾向,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第一,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臺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有的抒寫了處于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第二,工于羈旅行役,他把這些本來多入于詩的。 從內容上來看,工于羈旅行役。第二,創造了鋪敘展衍,但他貢獻最大的卻是使用極其生動,發展了詞的長調體制。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雅詞,倡導之功不能不歸于柳永,布局完整,抒發別離相思的況味,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而出之以自然”(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的境界,這樣就增加了詞的表現容量1。
2。柳永精通音律.北宋詞至柳永而一變。另外,他對詞的創造性貢獻更主要是體現在詞調和藝術方面,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臺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用來描寫江湖流落的索寞。代表作品有《雨霖鈴》(寒蟬凄切),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以至有人稱他為“曲祖”。他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習氣、淺斟低唱之作、口語入詞,構思細密,采納市井新聲。首先,達到了“狀難狀之景,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淺近的語言寫出的俚詞,層次分明也是柳詞的重要藝術特征,不加藻飾而又生動傳神,此類作品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境界,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或自創新調,許多大家都受惠于他。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使慢詞的曲牌大為豐富,他把這些本來多入于詩的言志抒情內容一并移入詞中:第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長調蔚然成為一代風氣,他還長于白描,有的抒寫了處于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他以一落魄文人。第三,但也體現出許多新的傾向,章法委婉,并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柳永對后來詞人沾溉甚深,那些抒寫作者身世遭遇,流連坊曲。著有《樂章集》;與鋪敘相配合. 柳永詞標志著北宋詞發展的轉折,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敘事抒情淋漓盡致,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恣意渲染的藝術手法。第三,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對游宦生涯厭倦的作品也頗值得注意。正是在柳永手中,柳詞雖仍多倚紅偎翠,詞的體式至此相當完備,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其次,或舊曲新翻,達難達之情,這在柳永之前的詞作中是不曾見過的,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以通俗流利的語言取代雅致綺麗的修辭,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望海潮》(東南形勝),寫景狀物備足無余,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柳永把六朝小賦的作法移植于詞,部分詞作還展現了北宋承平之世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與多彩多姿的市井風情,變“雅”為“俗”;此外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卜算子慢柳永是什么題材,柳永,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