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夕古詩我儂詞的解釋
《我儂詞》
年代: 元 作者: 管道升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想納妾作了首小詞給妻子示意,妻子管氏作《我儂詞》以答復。趙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江南大才子趙孟頫,字子昂,是繼蘇東坡之后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書被稱為“趙體”,對明清書法的影響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這也是個女才子,善畫竹,著有《墨竹譜》傳世,對后人學畫竹大有裨益。
當時社會上的名士納妾成風,趙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納妾,加以官運亨通,年近五十的趙孟頫卻也愛慕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起來了。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說,可文人有文人的辦法,作了首小詞給妻子示意:“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這詞兒意思是說,你沒聽說過王獻之先生有桃葉、桃根這兩個小妾,蘇軾先生也有朝云、暮云這兩個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幾個小妾也并不過分;何況你年紀已經40多歲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讀后,便也填寫了一首《我儂詞》,既代替回答丈夫,又用來表達她自己的心音。
趙孟頫得詞,只得打消了他原本要納妾的念頭。而這一樁文壇趣話,此后遂被人們傳為一段夫妻情愛佳話。
原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譯文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深處,像火焰一樣熱烈,拿一塊泥,捏一個你,捏一個我,將咱倆再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只要活著就跟你睡一被窩,死了也要進同一口棺材。
【釋義】
元代趙孟頫,精繪畫,擅書法,能詩文。他的妻子管道升,是一位賢良多才的女性,善畫墨竹、蘭、梅,亦工山水、佛像,詩詞歌賦也造詣很深,本來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但趙孟不滿足,異想天開地要納妾,可又不便開口直言,便填了一首詞給夫人看,詞中意思說:“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同時,還安慰她:“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看了以后,自然很不高興,可又不便公開吵鬧。為了不把事情鬧大,她采取了與丈夫同樣的辦法,填了一首格律清新,內容別致的《我儂詞》予以規勸,詞云:“我儂兩個,忒煞情多!譬如將一塊泥兒,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忽然歡喜啊,將它來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團、再煉、再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那期間啊那期間,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賞析】
《我儂詞》用喻新警,把夫妻關系比喻做泥,讓人拍案驚奇。從兩個人復雜的制作過程(捏塑、打破、調和、再塑),我們可以想象夫婦兩個經歷的不平凡,已經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難分彼此,無法離棄的地步。
《我儂詞》雖然用詞設喻十分婉轉,但字里行間暗藏機鋒,透出鏗鏘英氣,綿里藏針。特別是末句“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只要活著就跟你睡一被窩,死了也要進同一口棺材),表達了詩人對愛情排他性的誓死堅持。
2.詩詞《我儂詞》
我儂詞
此詞出自元初的中國書畫大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背景是趙孟頫50歲時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又不好意思告訴老婆,老婆知道了,寫下這首詞,而趙孟頫在看了《我儂詞》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再沒有提過“包二奶”之事。
我 儂 詞
元——管道升
你儂我儂,忒煞多情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們兩個一齊打破
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在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3.形容對一個人徹底心涼失望的古詩詞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白話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唐明皇與楊玉環,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此文出自清·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
4.《我儂詞》換得夫君回首
管道升--《我儂詞》
此詞出自元初的中國書畫大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背景是趙孟頫50歲時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又不好意思告訴老婆,老婆知道了,寫下這首詞,而趙孟頫在看了《我儂詞》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我 儂 詞
元——管道升
你儂我儂,忒煞多情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們兩個一齊打破
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在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qin,念二聲),死同一個槨(guo,念三聲)
5.我儂詞誰寫的
「你儂我儂」出自約七百年前,管道升寫給丈夫趙孟頫一首著名的「我儂詞」,歷世代傳為佳話。故事是這樣的:
管道升字仲姬,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生于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元書畫大家趙孟頫之妻,比趙孟頫小八歲。元仁宗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封魏國夫人。工詩文善書法,擅梅、蘭、竹、山、水、佛像等,是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管道升,初聽像個道士名,但確是個不俗套的名字。大凡名字不俗套的人,似乎命運亦不平庸,至少管道升是的。歷數中國文史上傳為千古佳話的美滿姻緣,她與趙孟頫算是至善至美的一對兒了。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系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八賢王趙德芳之后。其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其書體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并譽為楷書「四大家」,官居一品,名滿天下。忽必烈驚呼其為“神仙中人”。亦絕對是個比瓊瑤小說里,白馬王子還白馬王子的,好男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我儂詞不像古詩詞(七夕古詩我儂詞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