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詞中的數字
李商隱《無題》:“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邵康節《五絕》:“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孔雀東南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李嶠《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蘇軾《贈王子直秀才》:“萬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閑掛百錢游.五車書已留兒讀,二頃田應為鶴謀.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婢桔千頭.”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晏殊《破陣子》: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杜牧《洛中送冀處士東游》:“四百年炎漢,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遺堵,八九所高丘”.杜甫《與朱山人》:“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 …… 從一數到一萬,你又會怎么數?“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般無聊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當中還有不少趣事呢.據說,清代乾隆皇帝南行,某夜舟至江心,見一漁舟飄然駛過,觸動了他的詩興.他讓大文學家紀曉嵐以“月下漁舟”為題作一七絕,并苛刻規定:要在28個字的詩中嵌入十個“一”字.紀曉嵐不愧是行家里手,他不慌不忙,一邊思索,一邊吟道:“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艄公一釣鉤.一拍一呼還一笑,一輪明月一江秋.”一、二句三、四句數位錯落:一三五而一五;但一、二句對三、四句卻又非常工整:一三五、一五對一三五、一五.難怪此詩一出,語驚四座,連皇帝老兒也頻點圣頭了.。
2.含有數學的古詩詞有哪些
1、《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唐)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2、《絕句》
作者:杜甫 (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江雪》
作者:柳宗元 (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4、《無題》
作者:徐再思 (元)
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到二三里遠的地方,有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路過六七座亭臺樓閣,周圍有十幾枝花。
5、《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3.有關數學的古詩詞
《射雕英雄傳》里,郭靖黃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題考校,關于幾道數學題,黃蓉就說了兩首數學詩。
(1)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譯文:有一堆東西,不知道具體是多少個,只知道總數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這堆東西的數量。
黃蓉回答:
以三三數之,余數乘以七十;五五數之,余數乘以二十一;七七數之,余數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為答數,否則須減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數。”瑛姑在心中盤算了一遍,果然絲毫不錯,低聲記誦道:“三三數之,余數乘以七十;五五數之……”黃蓉道:“也不用這般硬記,我念一首 詩給你聽,那就容易記了: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2)九宮格
將一至九這九個數字排成三列,不論縱橫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
黃蓉回答:
九宮之義,法以靈龜,二四為肩,八六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這個很淺顯,應該只需要解釋“戴九履一”:9在最上、1在最下。
4.古詩中的數學
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經隅五
朝為秦臣暮歸楚
圓周率: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爾樂苦煞吾(26535),把酒沏(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死(6264),殺殺把(338),殺爾沏酒(3279),吾來爾把把(50288)。
帶有數字的數學詩:
一望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門前六七樹, 八九十枝花。
一別之后,兩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勝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望采納,謝謝!
5.有哪些古詩詞中蘊含著數學和物理定理
《山村詠懷》
作者:邵雍
朝代:宋朝
體裁: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6.哪些詩句中有數字
(卓文君回司馬相如的數字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從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 辛棄疾《破陣子》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姜 夔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
二月賣新絲,五月祟谷;醫得眼前瘡,剜去心頭肉。 聶夷中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 甫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
十年一覺揚州夢 杜 牧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 軾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龔自珍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琵琶記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賈 島
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
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葉清臣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 杜 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 甫
六十馀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陸游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京本通俗小說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王 維
帶數字的詩太多了,就列舉一些比較出名的吧。
7.有哪些古詩詞中蘊含著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內容
一、古詩文中有很多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總結,但很難說蘊含著數學物理定理。
例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并不代表已經詩人看破氣象規律。
例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也不代表懂了微積分和極限原理。
例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不意味著天文學的原理被發現了。
二、現代自然科學有數學方法,理論體系,高度抽象,實驗方法,控制變量,證偽機制等等來圍繞一個定理運轉。這是對事實的二度認識乃至三度認識……
而古詩詞里是日常觀察和審美體驗的加工,審美體驗加工是最厲害的地方。高級的詩人能對自然現象進行多維度的審美加工,以至于二度加工三度加工……例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里面包含了取境、對偶、情景交融、隱喻等。
三、之前聽過一個說法,大意是“文學家通過無意識體驗和感性的創作發現了自然的真理,物理學家只是證明它們…”同理,這話也比較混淆視聽。
同樣,也聽過“數學家可以在數學中發現全部文學家能體驗到的美感”……這樣的話。
我不是數學家,只看過些數學家的采訪和傳記,大數學家所說的“美”,大部分是對結構對稱等奧妙的感嘆欣賞,再混合上科學探索的成功帶來的高峰體驗。美則美矣,但應該沒有窮盡文學里的審美體驗……(歡迎數學物理大神反駁。)
四、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推薦一篇小文,吳國盛《什么是科學》,講了博物學和近代科學的區別。
還有一套書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8.古詩中有數字的詩句
卓文君:司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數字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
都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與對鏡,心欲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乾隆皇的《飛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元代無名氏的《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伙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
黃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半雙兩》:
一丈紅薔蔭碧溪,柳絲千尺六闌西。二情難學雙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雞。
九日身心百夢杳,萬重云水四邊齊。十中七八成虛象,贏得三春兩淚啼。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里數學(古詩詞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