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經中秋天的句子
1、《椒聊》
先秦佚名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
譯文:花椒樹上果實累累香滿園,繁衍豐茂采來可把升裝滿。那至誠至敬仁義的君子啊,他形象高大不能表之以言。愿他像果實累累的花椒樹,繁密枝條伸展得長長遠遠。
花椒樹上果實累累香滿園,繁衍豐茂兩手采來一捧滿。那至誠至敬仁義的君子啊,他誠實高大而且忠厚良善。愿他像果實累累的花椒樹,繁密枝條伸展得長長遠遠。
2、《大雅·生民》
先秦:佚名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即有邰家室。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獲是畝。恒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
譯文:后稷很會四處爬,又懂事來又聰明,覓食吃飽有本領。不久就能種大豆,大豆一片茁壯生。種了禾粟嫩苗青,麻麥長得多旺盛,瓜兒累累果實成。
后稷耕田又種地,辨明土質有法道。茂密雜草全除去,挑選嘉禾播種好。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細細往上冒,拔節抽穗又結實;谷粒飽滿質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頤養家室是個寶。
上天關懷賜良種:秬子秠子既都見,紅米白米也都全。秬子秠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歡。紅米白米遍地生,扛著背著運倉滿,忙完農活祭祖先。
3、《邶風 瓠有苦汁》
先秦:佚名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
譯文:天高地闊,秋高氣爽,一群大雁合鳴著從頭頂飛過,太陽才開始從東邊慢慢升起。
4、《國風·豳風·九罭》
先秦:佚名
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
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
譯文:大雁高飛沿洲渚,老爺歸去沒處住,留您兩夜在此宿。大雁高飛沿河岸,老爺去了不回還,留您在此住兩晚。
5、《周頌·良耜》
先秦:佚名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
譯文:犁頭入土真鋒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種子播田頭,粒粒孕育富生機。有人送飯來看你,挑著方筐和圓簍,里面裝的是黍米。頭戴手編草斗笠,手持鋤頭來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爛作肥料,莊稼生長真茂密。揮鐮收割響聲齊,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處似城墻,看那兩旁似梳齒,糧倉成百開不閉。各個糧倉都裝滿,婦女兒童心神怡。殺頭黑唇大黃牛,彎彎雙角真美麗。
2.詩經里哪些是描寫秋天的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譯文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
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這首詩寫的就是深秋時的場景。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作家何其芳把這首詩改成了散文名篇《秋天》里面的 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寫的就是秋天伐木收割的場景。
《詩經·小雅·四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意思是秋天風凄凄,百花都凋蔽。
這首也很不錯。
《詩經·鄭風·萚兮》
萚兮萚兮,風其吹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
萚:飄落的枯葉。女:同“汝”,你;此處指飄落的枯葉。漂:同“飄”,吹。
落葉啊落葉啊,秋風吹你……落葉啊落葉啊,秋風飄你
就這些了。還有很多的。。。
3.詩經中描寫秋景的句子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編輯本段]
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蘆葦。葭,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
為:凝結成。
所謂:所念. 伊人:這個人或那個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意思是沿著河道走向上游去尋找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
阻:險阻,難走。
溯游從之:沿著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尋找她。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個人)仿佛在河的中間。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樣子。現在寫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已:止,這里的意思是“干,變干”。
涘(sì):水邊。
右:向右拐彎,這里是(道路)彎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蒹葭》是秦國的民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在戀愛中一個癡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蒹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水邊所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集傳》:“伊人,猶彼人也。”在此處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沒有,可由于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于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遡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公沿著河岸向上游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游著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公怎么游,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這幾句寫的是主人公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著一個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游,總無法接近她,仿佛在繞著圓心轉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癡迷的心情,使整個詩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復詠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躋”,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4.詩經中描寫秋景的句子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編輯本段] 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蘆葦。
葭,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
為:凝結成。 所謂:所念. 伊人:這個人或那個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意思是沿著河道走向上游去尋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
阻:險阻,難走。 溯游從之:沿著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尋找她。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個人)仿佛在河的中間。
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樣子。
現在寫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已:止,這里的意思是“干,變干”。 涘(sì):水邊。
右:向右拐彎,這里是(道路)彎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蒹葭》是秦國的民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在戀愛中一個癡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蒹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水邊所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集傳》:“伊人,猶彼人也。”
在此處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沒有,可由于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于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公沿著河岸向上游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游著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公怎么游,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這幾句寫的是主人公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著一個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游,總無法接近她,仿佛在繞著圓心轉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
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癡迷的心情,使整個詩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復詠唱。
“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
“躋”,升高。“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