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晏殊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原文: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翻譯及注釋

    翻譯
    她坐的美麗的車子再也見不到了,蹤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飄去何方,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風飄柳絮的池塘鉤起無盡的回憶,寒食節煙火不生一片蕭瑟的氣氛更增加心中的傷感,只好酗酒度過寂寞的時光,想寄封情書吧,可往哪寄呢?山長水遠的找不到方向啊——就象此刻的心

    注釋
    ①峽:巫峽。峽云:即巫山神女故事。
    ②禁煙:寒食節。
    ③魚書:書信。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我再也見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車,沒想到,我們是這么無緣,像那巫峽的彩云倏忽飄散,我在西,你向東。
    你是否記得,盛開著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里傾吐著情衷。
    唉,往事如煙,我喝著酒打發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傷懷寂寞;眼前凄涼的寒食節,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蹤。
    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兒告訴你,這層層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注釋
    ⑴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詩題上又不明白說出。這類詩題多用于寫愛情的詩。
    ⑵油壁香車:古代婦女所坐的車子,因車廂涂刷了油漆而得名。這里指代女子。
    ⑶峽云:巫山峽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賦》記有巫山神女,與楚王相會,說自己住在巫山南,“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常以巫峽云雨指男女愛情。
    ⑷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動。
    ⑸淡淡:輕微的意思。
    ⑹傷酒:飲酒過量導致身體不舒服。
    ⑺蕭索:缺乏生機。禁煙: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為寒食節,舊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⑻魚書:古樂府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句,后因以“魚書”指書信。
    ⑼何由達:即無法寄達。水遠山長: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簡析

    這是一首情歌。詩人與情人由于某種原因被迫分離,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相思。面對寒食春景,他思緒起伏,寫了這首勾心攝魄的感嘆詩。

    首聯飄忽傳神。一開始出現的便是兩個瞬息變幻的恃寫鏡頭:“油壁香車”奔馳而來,又驟然消逝;一片彩云剛剛出現而又倏忽散去。寫的都是物像,卻半隱半露,寄寓了一段愛情周折,揭示主旨。車是這樣的精美,則車中人的雍容妍麗,可以想見。然而這樣一位美人卻如巫山之云,來去無蹤,重逢難再,怎不令作者悵惘。“映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美麗傳說,渲染濃密的愛情氣氛。但“云雨巫山枉斷腸”,畢竟是一場虛妄。前句寫人間,寫現實;后句寫天上,寫夢幻。首聯寫得興象玲瓏,清新流麗。

    頷聯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寫了一個華麗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說:“此自然有富貴氣。”(《韻語陽秋》卷一)反映出詩人的高貴身份。“溶溶月”、“淡淡風”,是詩人著意渲染的自然景象。這兩句互文見義:院子里、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陣陣微風吹來,梨花擂曳,柳條輕拂,飛絮蒙回,是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大概是詩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無處抒寫,又適值春暮,感時傷別,借景寄情;或是詩人觸景生情,面對春宵花月,情思悠悠,過去一段幽情再現。這里展現的似乎是實景,又仿佛是一個幻覺、詩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

    頸聯“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寫眼前苦況,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來只憑杯酒解悶,由于飲得過最,形容憔悴,心境凄涼。“傷酒”兩字,詩人頹唐、沮喪的形象可見。眼前又是寒食禁煙之際,更添蕭索之感。

    末聯宕開一筆,由設問自答作結,深化了主題。詩人似乎想從悱惻的感傷中掙脫出來,探索寄書的途徑,去尋覓失去了的愛情。但問得深切,答得無情。“水遠山長處處同”一句,乃斬釘截鐵之語,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來擺在詩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險阻,而是永遠沖不破的障礙。這兩句看似尋常平直,卻是全詩中決絕語,最為沉痛哀怨。晏殊在《鵲踏枝》詞中有“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說的情景與本詩類似,都有一種難言之隱。但這首詩寓意更深。“知何處”,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悵惘;“處處同”則已無疑可置,只有絕望之情。這種情緒在首聯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結句點破,情長怨深。“處處同”三字弦外有音,尋繹其意,乃人事阻隔,才處處有礙,無路可通。此聯“妙在能使人思”(鐘惺《古詩歸》)。

    此詩通篇運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馬光《迂叟詩話》)“怨別”乃全詩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語言最深處。“不再逢”、“任西東”,怨也;“溶溶月”、“淡淡風”,怨也;“寂寥”、“蕭素”、“水遠山長”,無一不怨。“處處同”則是怨的高潮。章節之間起承轉合,首尾呼應也都以“怨”貫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過比擬手法表現出來。“油壁香車”、“峽云無跡”、“水遠山長”,托物寓意,言近旨遙,“婉轉附物,怊悵情切沙(《文心雕龍》)。其三,寫景寄興,“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語,卻滲透、融匯了詩人的主觀情緒,蘊藉傳神。

    晏殊這首詩一名《無題》,在風格上學李商隱的無題詩,運用含蓄的手法,表現自己傷別的哀思。詩在表現上,則將思想藏在詩的深處,通過景語來表達,然后在景語中注入強烈的主觀色彩,這樣,詩便顯得幽迷怨曠。與李商隱詩風不同的是,晏殊這首詩清而不麗,也沒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現出一派淡雅與疏宕。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晏殊

    宋代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

    閱讀(223)

    滿江紅·赤壁懷古原文: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

    宋代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黃庭堅

    閱讀(161)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原文: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虞美人·宜州見梅作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宜州看到梅花開放,知道春天

    宋代

    憶王孫·春詞 李重元

    閱讀(155)

    憶王孫·春詞原文: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憶王孫·春詞翻譯及注釋翻譯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歸的王孫。楊柳樹外樓閣高聳,她終日徒勞地佇望傷神。杜鵑烏兒一聲聲啼叫,悲凄的聲音

    宋代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

    閱讀(222)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原文: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玉樓春·己卯歲元日注釋①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

    宋代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李清照

    閱讀(174)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原文: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

    宋代

    秋日 程顥

    閱讀(170)

    秋日原文: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秋日翻譯及注釋翻譯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往往一覺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

    宋代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陸游

    閱讀(164)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原文: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時易失,志難城,鬢絲生。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翻譯及注釋翻譯當初我作為低級官吏進入京城,結識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

    宋代

    畫地學書 歐陽修

    閱讀(161)

    畫地學書原文: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宋代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姜夔

    閱讀(236)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原文: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翻譯及注釋翻譯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從太湖西畔隨著白云飄浮。幾座孤峰蕭瑟愁苦,

    宋代

    江神子·恨別 蘇軾

    閱讀(174)

    江神子·恨別原文: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版本一)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

    宋代

    江南春·波渺渺 寇準

    閱讀(147)

    江南春·波渺渺原文: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江南春·波渺渺翻譯及注釋翻譯煙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際,遠處斜橫著幾間茅屋,在夕陽余輝的映照中又飛舞著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經過去

    宋代

    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閱讀(178)

    訴衷情·眉意原文: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訴衷情·眉意翻譯及注釋翻譯清晨起來,將簾幕卷起,看見滿地清霜。天氣太多,你用熱氣呵著纖手,試著描畫梅花妝。都

    宋代

    清平樂·題上盧橋 辛棄疾

    閱讀(173)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清平樂·題上盧橋翻譯及注釋翻譯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

    宋代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陸游

    閱讀(195)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原文: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翻譯及注釋翻譯秋意來到邊城,聲聲號角

    宋代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晏殊

    閱讀(238)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原文: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翻譯及注釋翻譯燕子歸來的時節,吹起了西風

    宋代

    清平樂·金風細細 晏殊

    閱讀(177)

    清平樂·金風細細原文: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清平樂·金風細細翻譯及注釋翻譯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梧桐樹葉正在飄飄墜下。初嘗香醇綠酒便讓

    宋代

    浣溪沙 晏殊

    閱讀(161)

    浣溪沙原文: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宋代

    蝶戀花 晏殊

    閱讀(211)

    蝶戀花原文:梨葉疏紅蟬韻歇。銀漢風高,玉管聲凄切。枕簟乍涼銅漏咽。誰教社燕輕離別。草際蛩吟珠露結。宿酒醒來,不記歸時節。多少衷腸猶未說。朱簾一夜朦朧月。

    宋代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晏殊

    閱讀(167)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原文: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翻譯及注釋翻譯閨閣內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粉汗微融

    宋代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閱讀(182)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原文: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翻譯及注釋翻譯  人從出生到逝去,都要經歷人世間的這段時光。可歲月悠悠,人生易老。時

    宋代

    清平樂·紅箋小字 晏殊

    閱讀(174)

    清平樂·紅箋小字原文: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清平樂·紅箋小字翻譯及注釋翻譯精美的紅格信箋寫滿密密小字,說的都是我平生對你的愛慕之情。鴻雁

    宋代

    玉樓春·春恨 晏殊

    閱讀(236)

    玉樓春·春恨原文: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玉樓春·春恨翻譯及注釋翻譯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