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

    滿江紅·赤壁懷古原文: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滿江紅·赤壁懷古翻譯及注釋

    翻譯
    每經過一次赤壁磯就引發一次懷古心緒。想當年,周瑜意氣風發,一心吞并環宇。萬騎臨江,鼓聲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潛居江中的魚龍因為受到戰火的影響都變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長長的火龍,在鼓角聲中,孫劉聯軍圍困住了曹操。現在又怎樣呢?
    江上渡口,江邊小路,全是地形險要的戰略要地,是當年眾雄生死爭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憑吊古跡,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勝過讀歷史書籍。東風吹,光景移,已經改朝換代無數次了,歷史的往事隨江潮而i折。問道旁的楊柳年年為誰而春,為誰搖動金黃的枝條。

    注釋
    ⑴赤壁磯:即黃州赤壁。
    ⑵周郎:指赤壁大戰吳蜀聯軍的統帥周瑜。
    ⑶區宇:即寰(huán)宇,宇宙。
    ⑷萬騎:借指孫劉聯軍。
    ⑸貅(xiū)虎:猛獸,指軍隊,勇士。
    ⑹列炬(jù):猛烈的火炬。列,同烈,火勢猛。
    ⑺魚龍怒:潛蟄在深水中的魚龍類水族因受到戰火威脅而怒。這是側面寫戰爭場面的驚心動魄。
    ⑻卷長波:水面上卷起了長長的火龍。
    ⑼曹瞞(mán):指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瞞。
    ⑽今如許:如今又怎么樣呢
    ⑾形勝地:地形險要的戰略要地。
    ⑿興亡處:當年眾雄生死爭斗的地方。
    ⒀傍:同旁。
    ⒁春:春色,此用如動詞。
    ⒂金縷(lǚ):指嫩黃色的柳條。化用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滿江紅·赤壁懷古鑒賞

    這首詞,風格豪邁,蒼勁有力,在自然樸素的描寫中,不時有濃重之筆與用力之筆出現,平淡之中見奇偉。清人紀昀十分欣賞這首詞,覺得它的豪壯之氣并不遜于蘇東坡。

    上片開頭說“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與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相比,復古詞顯得起勢平淡,遠不如蘇詞的氣勢雄偉;但戴詞以樸素的敘述入題,倒也顯得自然輕快。蘇詞中的周瑜形象,著墨較多,形象較鮮明;復古詞寫周郎,僅寫他“氣吞區宇”的英雄氣概,別是一種寫法。對赤壁大戰場面的描繪,蘇軾僅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句;復古詞則用濃墨重采,極力渲染氣氛,藝術地再現這一驚心動魂的大戰。“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兩句,用精工的對偶句,把戰爭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貼切地描繪出吳蜀聯軍的高昂士氣,寫出了火攻曹軍時的翻江倒海之勢。“貔虎”本指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魚龍”指潛蟄江中的水族動物,杜甫《秋興》詩有“魚龍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潛居江中的魚龍,再也不會感到孤獨,它們因為受到戰火的威脅而感到怒不可當了。“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刻畫出波瀾壯闊的中流水戰,氣勢磅礴,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異曲同工之妙,傳神地描繪出曹軍崩潰之快,周瑜取勝之速。詞寫到這里,陡然轉折,用“今如許”三字提出問題:現在又怎樣呢?這轉折一問,問得很好,感慨蒼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國勢一日不如一日,復古將大半生目擊心傷的國事,全含在這一問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數句,寫赤壁磯附近的山川形勝,迫懷赤壁之戰的遺跡。詞人認為建安十三年發生在這里的一次戰斗,是兩軍決定存亡的一次戰斗。如今看到這些遺跡,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勝過讀歷史書籍。下面又將話題一轉,抒寫詞人憂國傷時的感慨:“幾度春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東風吹,光景移,由三國至今,改朝換代的事已經發生不只一次了,歷史的往事已經隨江潮而逝去,這是歷史的規律。千古風流人物,也隨著滾滾東流的長江而流逝了,現在又有誰能收拾祖國殘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結穴處,詞人向道旁楊柳發問:問道旁楊柳在為誰生春,為誰搖動金色的柳條。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時傷世,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的美景,再也無心觀賞了。這與杜甫的《哀江頭》“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以及姜夔《揚州慢》結穴處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是同一種手法,都是以無心觀賞美景來抒寫作者的時代感傷。

    當然,蘇軾是宋代一代詞壇巨匠,后人再寫《赤壁懷古》,要想獲得讀者的贊許,的確有些困難,戴復古寫這闋詞,也難免有望洋生嘆的感覺。

    滿江紅·赤壁懷古創作背景

    《滿江紅·赤壁懷古》寫于1219年左右(宋寧宗嘉定十二年),作者這時正在鄂州、黃州一帶漫游,黃城州外有赤壁礬,又名赤鼻礬,傳說是三國戰場,詞人過此,也難免不發思古之念,故寫了這篇赤壁懷古。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

    宋代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黃庭堅

    閱讀(159)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原文: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虞美人·宜州見梅作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宜州看到梅花開放,知道春天

    宋代

    憶王孫·春詞 李重元

    閱讀(153)

    憶王孫·春詞原文: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憶王孫·春詞翻譯及注釋翻譯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歸的王孫。楊柳樹外樓閣高聳,她終日徒勞地佇望傷神。杜鵑烏兒一聲聲啼叫,悲凄的聲音

    宋代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

    閱讀(221)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原文: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玉樓春·己卯歲元日注釋①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

    宋代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李清照

    閱讀(172)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原文: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

    宋代

    秋日 程顥

    閱讀(169)

    秋日原文: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秋日翻譯及注釋翻譯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往往一覺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

    宋代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陸游

    閱讀(162)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原文: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時易失,志難城,鬢絲生。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翻譯及注釋翻譯當初我作為低級官吏進入京城,結識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

    宋代

    鵲橋仙·七夕 蘇軾

    閱讀(166)

    鵲橋仙·七夕原文: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鵲橋仙·七夕翻譯及注釋翻譯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

    宋代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晏殊

    閱讀(153)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原文: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翻譯及注釋翻譯她坐的美麗的車子再也見不到了,蹤影象巫山的

    宋代

    畫地學書 歐陽修

    閱讀(160)

    畫地學書原文: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宋代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姜夔

    閱讀(234)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原文: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翻譯及注釋翻譯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從太湖西畔隨著白云飄浮。幾座孤峰蕭瑟愁苦,

    宋代

    江神子·恨別 蘇軾

    閱讀(170)

    江神子·恨別原文: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版本一)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

    宋代

    江南春·波渺渺 寇準

    閱讀(145)

    江南春·波渺渺原文: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江南春·波渺渺翻譯及注釋翻譯煙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際,遠處斜橫著幾間茅屋,在夕陽余輝的映照中又飛舞著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經過去

    宋代

    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閱讀(178)

    訴衷情·眉意原文: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訴衷情·眉意翻譯及注釋翻譯清晨起來,將簾幕卷起,看見滿地清霜。天氣太多,你用熱氣呵著纖手,試著描畫梅花妝。都

    宋代

    清平樂·題上盧橋 辛棄疾

    閱讀(172)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清平樂·題上盧橋翻譯及注釋翻譯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

    明清

    滿江紅·代北燕南 納蘭性德

    閱讀(304)

    滿江紅·代北燕南原文:代北燕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氣。小立乍驚清露濕,孤眠最惜濃香膩。況夜鳥、啼絕四更頭,邊聲起。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

    明清

    交趾懷古 曹雪芹

    閱讀(245)

    交趾懷古原文: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交趾懷古注釋(1)交趾:公元前三世紀末,南越趙佗侵占甌貉后所置的郡。前111年,西漢并南越后交趾受漢統治。40年,當地雒民在征側、征貳領導下起而反抗漢朝統治,遭馬援

    宋代

    滿江紅·翠幕深庭 吳文英

    閱讀(247)

    滿江紅·翠幕深庭原文: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

    宋代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閱讀(234)

    桂枝香·金陵懷古原文: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

    宋代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閱讀(240)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原文: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

    宋代

    后赤壁賦 蘇軾

    閱讀(156)

    后赤壁賦原文: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

    明清

    滿江紅·為問封姨 納蘭性德

    閱讀(229)

    滿江紅·為問封姨原文:為問封姨,何事卻、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氣。葉盡歸鴉棲未得,帶垂驚燕飄還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攪一霎,燈前睡。聽半晌,心如醉。倩碧紗遮斷,畫屏深翠。只影凄清殘燭下,離魂飄緲秋空里。總隨他、泊粉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