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州橋 范成大

    州橋原文: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州橋翻譯及注釋

    翻譯
    州橋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佇足南望,他們年年盼望王師返回。
    哭不成聲,強忍淚水詢問使者:什么時候真有我們朝廷的軍隊過來?

    注釋
    ⑴州橋:正名為天漢橋,在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宣德門和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河。
    ⑵朱雀門:汴京(今河南開封市)舊城南面有三座門,朱雀門是中間的一座,為正南門。
    ⑶宣德樓:宮城的正門樓。
    ⑷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這里說州橋南北街,是指當年北宋皇帝車駕行經的御道。
    ⑸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駕回:等候宋朝天子的車駕回來。駕,皇帝乘的車子。
    ⑹失聲:哭不成聲。詢:探問,打聽。
    ⑺六軍:古時規定,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天子設六軍。此處借指王師,即南宋的軍隊。

    州橋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國,渡過淮河,踏上中原土地,感慨很深,將沿途所見所聞所感寫成日記《攬轡錄》一卷,又有詩一卷,收其所作七十二首七言絕句,多舉所見為題,以表達故國之思。此詩為過汴京時所作。

    州橋賞析

    此詩四句,截取了一個生動的場面,有人物、有環境、 有情節、有對話,完全可以作為一篇小小說來看。環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橋,是一個特定的環境,因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經過此地,不直寫自己內心的亡國之痛,而是從對面寫來,寫中原父老的感情。喪國的痛楚,淪為異邦蹂躪的凄慘,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這里,“父老”是宋金兩個時期的人,他們對故國的懷念遠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讓其出場很典型;同時,這也是實情。他們盼啊盼,盼了幾十年,忽然見到宋朝使者,一時間該有多少話要說、有多少淚欲流啊!可他們強行忍住,因為屈辱的遭遇雖然難堪,盼望官軍的情緒最是激烈。接下來,兩句忍淚失聲的詢問,是這個場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結。從內容上看,這樣更深刻地表現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從藝術上說, 在感情的頂點收結是詩歌創作的妙法, 往往起到語盡不盡的效果。此詩正是如此,詩在到達頂點時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語意都盡,而是余音裊裊。詩人沒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問題,也沒有以作者口吻發表議論;但他的感情已經與詩筆敘說的事實、描繪的形象融合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話,那范成大可能只是無言以對,因為南宋統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復失地,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詩對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詩歌的創作多用比、興,然而“賦”──直接敘述或描寫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敘述,往往比描寫更難駕御,這就要求詩人要有敏銳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環境中的典型細節,將感情傾注于其中。這首詩的特色就在于此。詩中的典型細節在于兩個字──“等”和“詢”。父老歲歲年年在等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幾乎到了望穿雙眼,幾乎要化作“望駕石”,其強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淚失聲的“詢”則惟妙惟肖地描繪出父老的神情,那顫顫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聲調,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讀”。而“幾時真有”更是意味深長,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橋畔,佇立凝眸,企首懸望,父老們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他們的弦外之音,因為他們的熱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變成失望。而詩人的無言以對,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州橋 范成大

    宋代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賀鑄

    閱讀(165)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原文: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翻譯及注釋翻譯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

    宋代

    定風波·自春來 柳永

    閱讀(162)

    定風波·自春來原文: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

    宋代

    一剪梅·堆枕烏云墮翠翹 蔡伸

    閱讀(153)

    一剪梅·堆枕烏云墮翠翹原文:堆枕烏云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一剪梅·堆枕烏云墮翠翹翻譯及注釋翻譯烏黑的長發像烏云堆砌

    宋代

    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 晏幾道

    閱讀(165)

    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原文: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開盡北枝開。長被隴頭游子、寄春來。年年衣袖年年淚。總為今朝意。問誰同是憶花人。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

    宋代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李清照

    閱讀(190)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原文: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蝶戀花·上巳召親族翻譯及注釋翻譯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

    宋代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柳永

    閱讀(200)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原文: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

    宋代

    清平樂·金風細細 晏殊

    閱讀(175)

    清平樂·金風細細原文: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清平樂·金風細細翻譯及注釋翻譯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梧桐樹葉正在飄飄墜下。初嘗香醇綠酒便讓

    宋代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晏幾道

    閱讀(177)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原文: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翻譯和注釋翻譯夢中走向了煙水迷蒙的江南路,走

    宋代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晏殊

    閱讀(238)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原文: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翻譯及注釋翻譯燕子歸來的時節,吹起了西風

    宋代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蘇軾

    閱讀(236)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原文: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

    宋代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蘇軾

    閱讀(157)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原文: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翻譯及注釋翻譯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細雨蒙蒙,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

    宋代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蘇軾

    閱讀(163)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原文: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菩薩蠻·回文夏閨怨翻譯及注釋翻譯   院無風,柳絲垂,閨人晝寢。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庭院柳條搖擺。微風吹,

    宋代

    卜算子 吳潛

    閱讀(227)

    卜算子原文:苕_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橫邊簇遠山,相對盈盈里。溪上有鴛鴦,艇子頻驚起。何似收歸碧玉池。長在闌干底。

    宋代

    墨池記 曾鞏

    閱讀(160)

    墨池記原文: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

    宋代

    賣癡呆詞 范成大

    閱讀(199)

    賣癡呆詞原文: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賣癡呆詞注釋更闌:午夜時分。厭禳

    宋代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范成大

    閱讀(123)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

    宋代

    喜晴 范成大

    閱讀(254)

    喜晴原文: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賞析  范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墻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晴才發

    宋代

    夏日田園雜興 范成大

    閱讀(216)

    夏日田園雜興原文: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饑色,接到西風熟稻天。百沸繰湯雪涌波,繰車嘈囋

    宋代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范成大

    閱讀(140)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原文: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夏日田園雜興·其七翻譯及注釋翻譯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宋代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范成大

    閱讀(193)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惟 通 唯)四時田園雜興·其二翻譯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

    詩詞

    一之四年級有關范成大的詩句

    閱讀(2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一之四年級有關范成大的詩句,內容包括有關范成大的詩句,一至六年級學過哪些范成大的詩,一小一至四年級的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春日(其二) 土膏欲動雨頻催, 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 鄰家鞭筍過墻來. 夏日(其七) 晝出耘田夜

    詩詞

    范成大眼兒媚是宋詞么

    閱讀(16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范成大眼兒媚是宋詞么,內容包括如何理解范成大的眼兒媚,如何鑒賞范成大的“眼兒媚”這首詞,47個字的宋詞可以是眼兒媚嗎。此詞作于詞人接到調令后趕赴桂林途中。乾道九年(1173)閏正月末過萍鄉(今江西萍鄉市), 時雨方晴,乘轎困乏,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