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原文: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翻譯及注釋

    翻譯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注釋
    ⑴蕭蕭:凄清冷落的樣子。原為象聲詞,如風聲、雨聲、草木搖落聲、馬蹄聲。《詩經·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楚辭·九懷·蓄英》有“秋風兮蕭蕭”,《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瑣窗:鏤刻連鎖紋飾之窗戶。多本作鎖窗,當以瑣窗為勝。
    ⑵酒闌:酒盡,酒酣。闌: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有“酒闌”,裴骃集解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有“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注曰“闌,猶晚也”。團茶: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代有龍團、鳳團、小龍團等多種品種,比較名貴。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⑶瑞腦:即龍涎香,一名龍腦香。
    ⑷仲宣:王粲,字仲宣,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之思,馳名文壇。
    ⑸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⑹東籬菊蕊黃:化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采菊東籬下”句。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凄涼。“蕭蕭”這里是蕭條、寂寞之意。“瑣窗”是雕有連瑣圖案的窗欞。“上”字寫出寒日漸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欞,含著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觀看著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抒情,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因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醒來唯覺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兩句分別著一“喜”字“宜”字,似乎寫歡樂,實際它不是寫喜而是寫悲。“酒闌”謂飲酒結束的時候。“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制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酒飲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說香氣宜人,實則同首句的寒日一樣,是借香寫環境之清寂,因為只有清冷寂靜的環境中,熏香的香氣才更易散發,因而變得更深更濃,更能使人明顯感覺到。

    上片敘事,主寫飲酒之實“秋已盡,日猶長”寫作者個人對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鄉心情自況。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十七歲時因避戰亂,南至荊州依劉表,不受重視,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寫了著名的《登樓賦》,抒發壯志未酬、懷鄉思歸的抑郁心情。這兩句透露出詞人孤身漂泊,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來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鄉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涼。“猶”、“更”這兩個虛詞,一寫主觀錯覺,一寫內心實感,都是加重描寫鄉愁。結句是為超脫語。時當深秋,籬外叢菊盛開,金色的花瓣光彩奪目,使她不禁想起晉代詩人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自我寬解起來:歸家既是空想,不如對著尊中美酒,隨意痛飲,莫辜負了這籬菊笑傲的秋光。“隨分”猶云隨便、隨意。下片寫飲酒之因,是對上片醉酒的說明:本來是以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之想,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無限鄉愁。李清照的這首詞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中表露的鄉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

    此詞寫作時間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當時趙明誠已去世,“茶苦”和“夢斷”二語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

    宋代

    喜雨亭記 蘇軾

    閱讀(159)

    喜雨亭記原文: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

    宋代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閱讀(175)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

    宋代

    初秋行圃 楊萬里

    閱讀(166)

    初秋行圃原文: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初秋行圃翻譯及注釋翻譯(題目)初秋在園子里散步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園里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

    宋代

    西江月·梅花 蘇軾

    閱讀(164)

    西江月·梅花原文: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梅花翻譯及注釋翻譯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

    宋代

    方山子傳 蘇軾

    閱讀(176)

    方山子傳原文: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

    宋代

    阮郎歸·初夏 蘇軾

    閱讀(166)

    阮郎歸·初夏原文: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阮郎歸·初夏翻譯及注釋翻譯愜意的晝眠,忽被落棋之聲驚醒,本有些惱,揉揉眼睛,卻見碧紗

    宋代

    秋涼晚步 楊萬里

    閱讀(166)

    秋涼晚步原文: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秋涼晚步翻譯二秋天真的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 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紅的荷花卻還在盛開,新長

    宋代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司馬光

    閱讀(168)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原文: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翻譯及注釋翻譯挽了一個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青煙翠霧般的羅衣

    宋代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蘇軾

    閱讀(213)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原文: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

    宋代

    滿庭芳·蝸角虛名 蘇軾

    閱讀(158)

    滿庭芳·蝸角虛名原文: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

    宋代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李清照

    閱讀(168)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原文: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南歌子·天上星河轉翻譯及注釋翻譯天空中銀河不斷轉動、星移斗轉,人世間的簾幕卻一

    宋代

    少年游·草 高觀國

    閱讀(200)

    少年游·草原文:春風吹碧,春云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少年游·草翻譯及注釋翻譯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

    宋代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王安石

    閱讀(188)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原文: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翻譯及注釋翻譯峰巒疊嶂,環抱

    宋代

    納涼 秦觀

    閱讀(194)

    納涼原文: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納涼賞析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

    宋代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閱讀(151)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譯及注釋翻譯  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

    宋代

    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閱讀(159)

    鷓鴣天·西都作原文: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鷓鴣天·西都作翻譯及注釋翻譯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

    宋代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棄疾

    閱讀(183)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原文: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翻譯及注釋翻譯村頭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

    宋代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李清照

    閱讀(185)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原文: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宋代

    念奴嬌·春情 李清照

    閱讀(150)

    念奴嬌·春情原文: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

    宋代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閱讀(145)

    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行香子·七夕翻譯及注釋翻譯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

    宋代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閱讀(155)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文: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翻譯及注釋翻譯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

    宋代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辛棄疾

    閱讀(164)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原文: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翻譯及注釋翻譯我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