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西江月·梅花 蘇軾

    西江月·梅花原文: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西江月·梅花翻譯及注釋

    翻譯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云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注釋
    ⑴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稱。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⑵冰姿:淡雅的姿態。仙風:神仙的風致。
    ⑶芳叢:叢生的繁花。
    ⑷綠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⑸涴(wò):沾污,弄臟。
    ⑹唇紅:喻紅色的梅花。
    ⑺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
    ⑻“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西江月·梅花英譯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To the Fairy of Mume Flower
    Your bones of jade defy miasmal death;
    Your flesh of snow exhales immortal breath.
    The sea sprite among flowers often sends to you
    A golden-eyed, green-feathered cockatoo.
    Powder would spoil your face;
    Your lips need no rouge cream.
    As high as morning cloud you rise with grace;
    With pear flower you won’t share your dream.

    西江月·梅花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一首悼亡詞是借詠梅來抒發自己的哀傷之情的,寫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產的梅花,卻能很自然地綰合到朝云身上來。上闋的前兩句,贊賞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霧,實質上則是懷念朝云對自己的深情。下闋的前兩句,結合蘇軾《殢人嬌·贈朝云》一詞看,明顯也是寫朝云。再結合末兩句來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西江月·梅花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紹圣三年(1096年)。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創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人生觀已經很成熟了,經歷了那么多患難,他始終沒有改變,越來越堅持做自己。不過,雖然他的心態已經能很好的應對外界的各種風雨,但命運的無常并不會因為他的堅強就減少對他的打擊——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愛的女子離開他了,從此他的愛情情懷隨著朝云的離去也一去不返。蘇軾雖在政治上屢遭磨難,但是在與朝云的愛情生活上還是很幸福的。作品在這種背景下被創作出來,集中吐露了這些感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西江月·梅花 蘇軾

    宋代

    方山子傳 蘇軾

    閱讀(175)

    方山子傳原文: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

    宋代

    阮郎歸·初夏 蘇軾

    閱讀(165)

    阮郎歸·初夏原文: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阮郎歸·初夏翻譯及注釋翻譯愜意的晝眠,忽被落棋之聲驚醒,本有些惱,揉揉眼睛,卻見碧紗

    宋代

    秋涼晚步 楊萬里

    閱讀(166)

    秋涼晚步原文: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秋涼晚步翻譯二秋天真的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 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紅的荷花卻還在盛開,新長

    宋代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歐陽修

    閱讀(164)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原文: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翻譯及注釋翻譯堤上踏青賞春的游人如織,踴躍追逐著湖里的畫船,春水蕩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濤

    宋代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閱讀(171)

    宿甘露寺僧舍原文: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宿甘露寺僧舍翻譯及注釋翻譯床枕上彌漫著云氣,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陣陣松濤從萬壑傳來,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轟響。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涌過的波浪,一打

    宋代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吳文英

    閱讀(191)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原文: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

    宋代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彥

    閱讀(216)

    少年游·并刀如水原文: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游·并刀如水翻譯及注釋翻譯情人雙雙共進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潔,像清水那樣澄澈;盛橙子的盤

    宋代

    初秋行圃 楊萬里

    閱讀(165)

    初秋行圃原文: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初秋行圃翻譯及注釋翻譯(題目)初秋在園子里散步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園里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

    宋代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閱讀(175)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

    宋代

    喜雨亭記 蘇軾

    閱讀(158)

    喜雨亭記原文: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

    宋代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

    閱讀(177)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原文: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翻譯及注釋翻譯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

    宋代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司馬光

    閱讀(167)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原文: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翻譯及注釋翻譯挽了一個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青煙翠霧般的羅衣

    宋代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蘇軾

    閱讀(213)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原文: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

    宋代

    滿庭芳·蝸角虛名 蘇軾

    閱讀(157)

    滿庭芳·蝸角虛名原文: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

    宋代

    方山子傳 蘇軾

    閱讀(175)

    方山子傳原文: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

    宋代

    阮郎歸·初夏 蘇軾

    閱讀(165)

    阮郎歸·初夏原文: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阮郎歸·初夏翻譯及注釋翻譯愜意的晝眠,忽被落棋之聲驚醒,本有些惱,揉揉眼睛,卻見碧紗

    宋代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閱讀(151)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譯及注釋翻譯  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

    宋代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朱敦儒

    閱讀(157)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原文: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翻譯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宋代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張孝祥

    閱讀(134)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原文: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西江月·阻風山峰下翻譯及注釋翻譯  滿載著一船的秋色,行駛在廣闊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風浪所阻

    宋代

    如夢令 蘇軾

    閱讀(182)

    如夢令原文: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云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宋代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閱讀(174)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梅花

    宋代

    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 蘇軾

    閱讀(168)

    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原文: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