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文主題班隊活動方案
晨誦經典詩文活動方案
一、活動意義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匯聚,對國人的影響是無法用語言估量的。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顯得至關重要。我們懷揣著一個閃光的夢想,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把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作為增厚學生文化底蘊、建設書香校園、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建設校本課程的一種策略,并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以活躍學校的文化氛圍。
二、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經典誦讀,抓住孩子13歲之前的黃金般記憶年段,寓教于樂,晨誦 15分鐘,幫助孩子用最輕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誦《經典詩篇》、《弟子規》、《三字經》等大量中華優秀的經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誦讀內容
本學期,針對低、中、高三個階段學生的背誦和理解規律,安排背誦內容如下:
一、二年級誦讀《小學生必備古詩前20首》。
三、四年級誦讀《弟子規》及了解含義。
五、六年級誦讀《三字經》及了解含義。
四、誦讀時間
周一至周三早上,學生8:00到校上課前,經典詩文誦讀時間,語文教師按時到達教室,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誦讀。
五、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證誦讀時間,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鐘。如有語文書上的背誦內容,也可穿插在誦讀時間內,但語文教師要合理安排,確保在本學期內完成指定的誦讀篇目。
(二)各班語文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在每個班級的黑板報上設置一個誦讀板塊,由學生專人負責將當周的誦讀內容寫在誦讀板塊內,以便學生反復誦讀,并記憶。看誰讀得好,記得牢。
(三)各班級要建立誦讀記錄簿,每天由語文教師記錄誦讀進程,采用多種誦讀方式指導學生誦讀,中高年級學生要求理解《弟子規》、《三字經》的大致含義。
(四)各年級語文備課組在每次集體備課時,要將晨誦作為一個探討環節,統一誦讀進度,積極商議出各組靈活多變的背誦方式,作為本組的晨誦特色展示出來。
(五)期中考試后,教務處將對每班的誦讀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抽測。
(六)12月份,每個年級組選拔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誦讀比賽活動”,比賽將設集體獎項和個人獎項、教師指導獎。
(七)家校聯合。孩子每天晨誦的內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業后背給家長聽,家長有相應的簽字和評價。利用家長會和家長交流學生的誦讀情況,鼓勵親子誦讀。
(八)班級中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比賽,評選出“誦讀小能手”等誦讀稱號,鼓勵學生每周堅持不懈的、輕松積極的完成誦讀任務。
(九)各班要在本學期內高效完成指定篇目。
(十)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誦讀,背會指定篇目。
誦中華經典,取中華精髓,讓我們的師生身上承載更優良的中華精神。
2.我愛背古詩活動的流程
語文活動課《我愛古詩》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對古詩的喜愛,
語文活動課《我愛古詩》教案
2、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 錄音機 電子琴 實物投影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游戲: 老師請大家一起來做個對詩的游戲,請1名同學背出古詩的上句,這個同學再找1名同學接古詩的下句,這個接完古詩下句的同學,在出上句,請下1位同學來接,如果沒有人能順利接上,出上句的同學自己把下句接上,接著再出上句,以此類推,出的古詩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比比誰掌握的古詩多。 二、導言: 剛才老師聽了大家背誦了那么多的古詩,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古詩,
教案
《語文活動課《我愛古詩》教案》()。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塊璀璨的瑰寶,那意境優雅、千古傳唱的名篇,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詩人那高超的寫作技巧,別具匠心的構思為世人所嘆服
3.誦讀古詩文課開展哪些活動
古詩文誦讀比賽主持辭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有這樣一種書,被代代相傳,價值歷久而彌(mí)新,人們稱之為“經典”。
古詩文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她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經典古詩文是一座巍巍豐碑,它計數著中華文明的歷史遺產;經典古詩文是一頂燦燦王冠,綴滿了濃縮中國文學智慧的奇珍異寶。
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它短小精悍,詞句優美。
它節奏感強,易讀易記。它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我們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開展了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以繼承古代文化。我們營造書香校園,誦讀千古美文,以傳承華夏文明。
金色的童年,陽光燦爛,童年時光我們親近蒙學經典。金色的童年,如夢如幻,校園內外我們誦讀經典詩文。
讀書,讓我們與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相遇相知。讀書,讓我們那荒蕪的心靈得到滋潤。
讓我們與好書為友,打好人生底色。讓我們與經典作伴,潤澤精彩童年。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里,誦讀千古美文,傳承華夏文明。今天,我們登上這多彩的舞臺,共讀中華經典,聆聽古詩書韻。
讓年輕而澄澈的心靈,一路書香,一生輝煌!現在,我宣布:榆樹屯明德小學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比賽現在開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預祝同學們,在今天的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男: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讓我們懂得該如何刻苦學習。“昔孟母,擇鄰處,融四歲,能讓梨”我們被這些故事感動著,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
接下來,有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六年級的同學進行《三字經》的誦讀比賽女:淵遠流長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經久不衰的瑰寶。它如同燦爛的明珠,閃爍著奪目的光彩,它又如神奇的古琴,彈奏著美妙的樂曲,一首首動人心弦的詩詞,給我們美好的藝術享受,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力量。
男:《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寫的。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
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教育孺子的經典。
女:接下來,有請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同學們進行《弟子規》的誦讀比賽女:誦讀經典,我們尋找萬里河山的廣闊;男:對話圣賢,我們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女:中華經典古詩文,余音裊裊。
男:經典古詩文誦讀,神韻悠長。女:接下來有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的同學們進行《春曉》的唱讀比賽女:中華經典的千年音韻,仿佛還在我們耳邊回響;男:中華經典的萬世情懷,似乎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女:接下來有請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的同學們進行《讀唐詩》的集體演唱比賽女:詩的語言,典藏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男:詩的聲音,演繹著不朽歷史的風骨鏗鏘。女:接下來請各班輪流接連背誦古詩進行古詩接龍的比賽,注意詩不能重復女:吟誦經典,讓民族的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男:吟誦經典,讓華夏文化撐起我們人格的脊梁。
男: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女: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加深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男:讓我們在背誦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女:愿中華詩文藝術之花永遠芬芳。男: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脈永久傳承。
男:同學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詩歌共舞吧!美佛兒國際學校精英部經典古詩文誦讀比賽,到此結束。
4.如何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
如何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擬舉辦“我與經典同行——古詩文誦讀比賽”,現初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為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一代新人,結合學校的養成教育和書香校園活動,開展“我與經典同行——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努力將古詩文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高尚情操、優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機地融合,著力打造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二、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養。
2、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習慣。
3、構建學習型校園,更好地營造學習氛圍。
三、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四、誦讀的內容
《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老子》、《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等中的優秀篇章。
五、評獎設置:
比賽分年級分別設一、二、三等獎各一名
六、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4月1日—10日,宣傳發動。在學生中進行宣傳發動,由語文教師向學生推薦或由學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經典中華古詩文,作為誦讀重點篇目。
第二階段:4月11日---5月11日,學習、誦讀。以班級為單位,以年級為單位,廣泛開展誦讀活動,開展比誦讀篇目多少、比背誦篇目多少的競賽活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學習更多的經典古詩文。
第三階段:5月12日---6月10日,組織校內“古詩文誦讀”競賽活動。
七、實施要求:
1、想方設法,營造氛圍。全體語文教師積極參與和投入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校營造書聲瑯瑯的良好誦讀氛圍。
2、保證時間,有所創新。閱讀活動要在時間上給予確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要通過小型而靈活多樣的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建議語文老師在班內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誦讀小小擂臺賽”、“知識大考場”、“讀書小能手”等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豐富讀書與積累的形式。讓學生讀準讀通讀熟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小品、故事、歌詠、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采取學生集體背與單獨背、必背與自選篇目相結合,配合學校開展活動,讓誦讀活動成為學生的最愛。
3、爭取支持,深入開展。為了能把誦讀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并取得一定的實效,我們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建立學生的閱讀檔案,積累好一系列過程性資料(如學生誦讀情況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家長意見征詢、班級活動的方案、記錄照片、及時總結做法等等)。同時老師要著重面向家長進行相關的宣傳,爭得家長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長征詢意見和建議,形成校內校外的合力,促進誦讀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下去。
5.急~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⑴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⑵。
越人語天姥⑶,云霓明滅或可睹⑷。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誠⑸。
天臺四萬八千丈⑹,對此欲倒東南傾⑺。
我欲因之夢吳越⑻,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⑼。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⑽。
腳著謝公屐⑾,身登青云梯⑿。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⒀,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⒁,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⒂,訇然中開⒃。
青冥浩蕩不見底⒄,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⒅,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⒆。
虎鼓瑟兮鸞回車⒇,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21,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22,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23?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25不得開心顏26!
〔 校 〕
⑴題,《英靈》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⑵“煙濤”句,《英靈》作“煙波微茫不易求”。王本“微茫”下注:“一作彌漫。”
⑶語,《古詩箋》作“道”。王本注:“一作道。”
⑷或,王本注:“一作安。”或可,《英靈》作“如何”。
⑸拔,王本注:“一作枝。”
⑹臺,《英靈》作“姥”。四,《別裁》作“一”。王本注:“當作一。”
⑺欲,《英靈》作“絕”。王本注:“一作絕。”
⑻因之,《英靈》作“冥搜”。王本注:“一作冥搜。”
⑼至,《英靈》、《古詩箋》均作“到”。
⑽淥,《英靈》、《品匯》均作“綠”。
⑾著,《英靈》作“穿”。
⑿身,《英靈》作“明”。
⒀轉,《別裁》作“壑”。
⒁云,《英靈》作“楓”。王本注:“一作楓。”
⒂扇,《英靈》、《古詩箋》均作“扉”。王本注:“一作扉。”
⒃中,《英靈》前多一“而”字。王本注:“一作而。”
⒄浩蕩,《英靈》作“蒙鴻”。
⒅衣,《英靈》作“裳”。風,王本注:“繆本作鳳。”
⒆之,《英靈》作“中”。
⒇瑟,《英靈》作“琴”。
6.請你為我愛背古詩的活動設計一個開幕式
“我愛背詩詞” ——一次課內背誦比賽活動設計 一、活動的目的 1、鞏固學生的背誦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
2、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3、陶冶學生情操,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二、活動過程 (一)宣傳發動:宣傳活動的意義,動員學生積極準備和參加。 活動舉行的前兩周,就該告知學生:我們要舉行一個什么樣的活動,活動如何組織。
動員大家積極準備。 這個準備過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實現了活動的第一個目的。 (二)制定活動方案。
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要預先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并事先告訴學生。 1、活動準備工作 1)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設組長一名。
組長負責將本組成員按1——14編號。編號結果一式兩份,一份交老師處,一份組長保留。
2)老師負責出題。從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的63首詩詞中選取60首寫在60張小紙板上,每張紙板上寫下一首詩或詞的題目及首句,并標上由幾號同學來回答該問題。
60張紙板,每4張為一組,分為15組。為使操作方便,每一組題目由同一編號的同學來回答。
如,第一組題目由各組的1號同學來回答。制作得題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學民主推選A、B兩位同學作評委,再推選C、D兩位同學當記分員。
2、比賽組織方法 比賽開始時,四位組長上臺從60張紙板中自由抽取題目。并把抽到的題目交給要回答問題的同學。
比如,組長抽到的題目是要由1號同學背誦的,就將該題交給1號同學。1號同學拿到題板后,先讀題,即先讓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詩或詞的題目,然后再將該詩或詞背出來。
1號同學背出題目后,評委及時給分,全對得10分。在背下來的前提下,如有個別錯誤,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
如果1號同學沒有背出來,在規定的時間內(20秒等待),本組內有同學替他背出來了,本組得分為5分;否則,得分為0分。 為公平起見,各組背誦的順序可這樣安排。
背誦第一組題目時,按照一組、二組、三組、四組的順序;背誦第二組題目時,按照二組、三組、四組、一組的順序;背誦第三組題目時,按照三組、四組、一組、二組的順序;背誦第四組題目時,按照四組、一組、二組、三組的順序;后面的依次類推。 3、評分與記分。
評委按要求口頭給出分數,記分員取兩位評委的平均分記錄。為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兩位記分員可平均分配任務,C記錄一組、二組的得分,D記錄三組、四組的得分。
4表彰及獎勵 本次活動中,得分最高的組被評為“優秀學習小組”,本組每位成員獲得紀念品一份。 5、活動計劃用時45分鐘。
(一) 組織比賽。 1、文藝委員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筆寫下“我愛背詩詞”幾個大字,字的周圍可作一些裝飾,再寫上“博聞強記”“誰與爭鋒”的標語,盡可能制造一點比賽的氛圍。
2、學生提前分四個組坐好,組長坐在最前面。 3、教師是主持者,教師宣布活動開始后,按比賽規則進行。
組長抽到題目后,根據手頭的編號表將題目送給需要回答問題的同學,此時,教師可憑自己的編號表,觀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現象。如,這道題目本該由10號同學回答,但是由于10號同學成績不好,組長把題送給了成績較好的3號,這是不可以的。
評委對于同學的背誦一定要認真聆聽,公平給分;記分員要認真記錄。這一點學生可以監督。
評分表如下: 成績組別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賽結束,記分員算出總分,排出名次。 5、教師宣布比賽結果,表揚并發獎。
(四)操作中注意的問題 1、搞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動員大家盡最大努力準備,這樣才能實現活動的目的;教師本身也要熟悉活動的過程,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2、由于是課內組織的活動,各組回答問題可按較固定的順序進行。
如果采用搶答形式,有可能會因氣氛過于熱烈而出現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會影響其他班級的正常教學。 3、把全體同學都編號,做到人人參與。
根據班級人數的多少,恰當分為幾個活動小組。我教的這個班56人,正好可分為四個小組。
4、保證活動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積極參與的基礎,否則,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5、如果時間充裕,可調換每組題目的標號(即本由1號同學回答的問題可改為讓2號同學回答,依次類推),繼續比賽。
三、活動效果及引發的思考 這次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動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學們熱情高漲事先都做了充分準備,比賽中,高度積極,就連平日不愛學習的同學,都能背出抽到的題目,超出了預計的效果。
2)其次,活動的舉行激發了大家新的學習熱情,在后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3)再次,這次活動讓大家覺得詩詞的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愛上了詩詞,“我愛背詩詞”變成了大家由衷的心聲。
這次活動給我的啟發也很多。學生的學習狀態關鍵在教師的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7.怎么寫'古詩文大賽'的活動方案
分析:
一、由于主要參與者是學生,愛情、理想主題應該比較合適;
二、單純的詩詞朗誦缺乏趣味性,為了補救這一點,必須讓詩詞跟其他藝術門類結合起來;
三、關于參與性高這一點:我想一個班級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設計為多層次的參與。
具體形式的建議:
一、詩詞主題表演。例如陸游和唐婉的愛情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設計為簡單的四幕詩劇,除了陸游自己寫的兩首詩,還可以讓同學們各自寫一些詩句填充劇本。讓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學擔任劇中角色,進行表演。
二、集體猜詩迷。先讓一位男同學寫一首詩贈給某一位女同學,但不能說出女同學的名字,也不能在詩中明顯地指實某一女生。然后讓同學們競猜投票,如果票數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贈詩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為下一輪的贈詩手,贈一首詩給某男生,具體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贈給先前的男同學。如此下去,凡是贈過詩的都不能被人贈詩。倘若同學們沒猜中,那么就擊鼓傳球吧,輪著誰誰當贈詩手。要是同學們的即興寫作不過關的話,可以事先讓大家準備準備。
三、吹球傳詩。這是個更瘋的玩法,有點危險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會哭鼻子的。具體如下:讓同學們坐一圈,中間一人負責給氣球打氣,不停地打。然后同學們按順序一人作一句詩,要求押韻,并且詩句的第一字必須跟前句的第三字相同(或者同韻,降低難度)。吟出了詩句就可以把氣球傳到下一位。若是哪一位仁兄遲遲不能續句,那就……“砰!”很爽。然后被“砰”的仁兄負責打氣球,傳詩的方向逆過來,如此類推。為了防止一些仁兄惡意持球,還可以改為雙人持球形式,就是:A持球,續句成功后輪到B開始續句,這時事A、B同時持球(爆了一起爽),直到B也續句成功后,A才可以放手,輪到C開始續句,并由B、C共同持球。
從最文雅到最瘋的玩法各列舉一個,其實可以想的點子還很多。至于具體流程的話,還是定了活動形式之后再擬吧。
8.請你為我愛背古詩的活動設計一個開幕式
“我愛背詩詞” ——一次課內背誦比賽活動設計 一、活動的目的 1、鞏固學生的背誦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
2、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3、陶冶學生情操,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二、活動過程 (一)宣傳發動:宣傳活動的意義,動員學生積極準備和參加。 活動舉行的前兩周,就該告知學生:我們要舉行一個什么樣的活動,活動如何組織。
動員大家積極準備。 這個準備過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實現了活動的第一個目的。 (二)制定活動方案。
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要預先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并事先告訴學生。 1、活動準備工作 1)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設組長一名。
組長負責將本組成員按1——14編號。編號結果一式兩份,一份交老師處,一份組長保留。
2)老師負責出題。從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的63首詩詞中選取60首寫在60張小紙板上,每張紙板上寫下一首詩或詞的題目及首句,并標上由幾號同學來回答該問題。
60張紙板,每4張為一組,分為15組。為使操作方便,每一組題目由同一編號的同學來回答。
如,第一組題目由各組的1號同學來回答。制作得題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學民主推選A、B兩位同學作評委,再推選C、D兩位同學當記分員。
2、比賽組織方法 比賽開始時,四位組長上臺從60張紙板中自由抽取題目。并把抽到的題目交給要回答問題的同學。
比如,組長抽到的題目是要由1號同學背誦的,就將該題交給1號同學。1號同學拿到題板后,先讀題,即先讓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詩或詞的題目,然后再將該詩或詞背出來。
1號同學背出題目后,評委及時給分,全對得10分。在背下來的前提下,如有個別錯誤,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
如果1號同學沒有背出來,在規定的時間內(20秒等待),本組內有同學替他背出來了,本組得分為5分;否則,得分為0分。 為公平起見,各組背誦的順序可這樣安排。
背誦第一組題目時,按照一組、二組、三組、四組的順序;背誦第二組題目時,按照二組、三組、四組、一組的順序;背誦第三組題目時,按照三組、四組、一組、二組的順序;背誦第四組題目時,按照四組、一組、二組、三組的順序;后面的依次類推。 3、評分與記分。
評委按要求口頭給出分數,記分員取兩位評委的平均分記錄。為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兩位記分員可平均分配任務,C記錄一組、二組的得分,D記錄三組、四組的得分。
4表彰及獎勵 本次活動中,得分最高的組被評為“優秀學習小組”,本組每位成員獲得紀念品一份。 5、活動計劃用時45分鐘。
(一) 組織比賽。 1、文藝委員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筆寫下“我愛背詩詞”幾個大字,字的周圍可作一些裝飾,再寫上“博聞強記”“誰與爭鋒”的標語,盡可能制造一點比賽的氛圍。
2、學生提前分四個組坐好,組長坐在最前面。 3、教師是主持者,教師宣布活動開始后,按比賽規則進行。
組長抽到題目后,根據手頭的編號表將題目送給需要回答問題的同學,此時,教師可憑自己的編號表,觀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現象。如,這道題目本該由10號同學回答,但是由于10號同學成績不好,組長把題送給了成績較好的3號,這是不可以的。
評委對于同學的背誦一定要認真聆聽,公平給分;記分員要認真記錄。這一點學生可以監督。
評分表如下: 成績組別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賽結束,記分員算出總分,排出名次。 5、教師宣布比賽結果,表揚并發獎。
(四)操作中注意的問題 1、搞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動員大家盡最大努力準備,這樣才能實現活動的目的;教師本身也要熟悉活動的過程,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2、由于是課內組織的活動,各組回答問題可按較固定的順序進行。
如果采用搶答形式,有可能會因氣氛過于熱烈而出現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會影響其他班級的正常教學。 3、把全體同學都編號,做到人人參與。
根據班級人數的多少,恰當分為幾個活動小組。我教的這個班56人,正好可分為四個小組。
4、保證活動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積極參與的基礎,否則,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5、如果時間充裕,可調換每組題目的標號(即本由1號同學回答的問題可改為讓2號同學回答,依次類推),繼續比賽。
三、活動效果及引發的思考 這次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動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學們熱情高漲事先都做了充分準備,比賽中,高度積極,就連平日不愛學習的同學,都能背出抽到的題目,超出了預計的效果。
2)其次,活動的舉行激發了大家新的學習熱情,在后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3)再次,這次活動讓大家覺得詩詞的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愛上了詩詞,“我愛背詩詞”變成了大家由衷的心聲。
這次活動給我的啟發也很多。學生的學習狀態關鍵在教師的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二年級古詩詞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