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陜西的古詩
1、《送沈左司從汪參政分省陜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明代:高啟
重臣分陜去臺端,賓從威儀盡漢官。
四塞河山歸版籍,百年父老見衣冠。
函關月落聽雞度,華岳云開立馬看。
知爾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長安。
譯文:
御史中丞受到朝廷的重用,離開御史臺出管陜西,隨行之人都是一時俊彥。
四塞河山盡納入我大明版籍,中原父老百年后又見漢衣冠。
月落雞鳴自可從容出函谷關,太華頂上立馬遙望白云飄散。
料到您此次西行一定常回首,如今長江南岸就是國都長安。
2、《暮秋獨游曲江》
唐代: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譯文:
荷葉初生時相遇戀人,不久分離,春恨已生。荷葉枯時戀人辭世,秋恨又成。
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長永存。多少惆悵,只有那流不盡的江水聲。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
3、《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
樓閣高聳于經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4、《曲江對酒》
唐代: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譯文:
我還不想回去,我就想守著一江流水,就守著這座被戰爭浪費的皇家園林。
桃花與楊花隨風輕輕飄落,黃色的鳥群中不時地夾雜著幾只白色的鳥一同飛翔。
我整日縱酒,早就甘愿被人嫌棄,而我懶于參朝,的確有違世情。
只因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
5、《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春生 一作:春來)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譯文:
東風吹著那細細春雨灑過青山,回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
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那春天的江面上來來往往的人,有幾個是回去的呢?
極目遠望,家鄉在浮云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
又有誰理解我這位讀書人,生逢亂世,孤身一人,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漂泊流蕩在荒遠的秦關。
2.關于陜西有什么古詩詞或名句
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譯文: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
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一帶。
2、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唐代: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譯文:秋天秀色從西而來,蒼蒼茫茫彌漫關中。長安城北漢代五陵,萬古千秋一派青蔥。
關中:指今陜西中部地區。
3、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宋代:柳永《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譯文:騎著馬在長安古道上緩緩前行,道旁柳樹上的秋蟬不住嘶鳴。
4、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唐代:盧照鄰《長安古意》
譯文:長安的大道連著各種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馬,香木車子在街上來來往往。
5、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唐代:白居易《長安春》
譯文:門外的楊柳無力的下垂著,春天的東風把柳枝吹成了金黃色。
3.與陜西有關的唐詩(越多越好)
一、《長安春望》
1、作者:唐代盧綸
2、原文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3、翻譯
東風吹拂,微微春雨灑過青山;登高遠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
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長安城外,河流原野,縱橫交錯,一直延伸到天邊浮云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
又有誰理解我這位讀書人,生逢亂世,孤身一人,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漂泊流蕩在荒遠的秦關。
二、《長安秋望》
1、作者:唐代杜牧
2、原文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3、翻譯
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
三、《長安春》
1、作者:唐代白居易
2、原文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
3、翻譯
東門的楊柳下垂著,樣子軟弱無力,春天的東風把柳枝吹成了衰黃之色。
東街的的酒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會醒來,滿眼都是春光,滿腹都是春愁,豈能輕易銷得?
四、《潼關吏》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3、翻譯
士卒勞役是多么勞苦艱辛,在潼關要道筑城。
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依山而筑,高達萬丈。
請問潼關吏:你們重新修筑潼關是為了防御叛軍嗎?
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為我指著山隅為我介紹情況:
“那些防御工事高聳入云端,即使飛鳥也不能越逾。
胡賊來犯只要據守即可,又何必擔心西都長安呢。
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
在戰事緊急時揮動兵器拒守,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敗仗,唐軍死傷極多,慘死黃河。
請囑咐守關諸將領,千萬別蹈哥舒翰倉促應戰的覆轍。”
五、《望岳》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3、翻譯
華山群峰聳峙,其最高峰像一位長者,其他諸峰宛如兒孫羅立在身邊。如何才能得到那根仙人九節杖,拄著它一路飛行到達明星玉女的洗頭盆前?
峽谷何其險啊,車箱進入便無歸路,就像一支箭桿直通南天門。待到秋風送爽之后,我要登上山巔探訪白帝的仙居,詢問仙道的本源。
4.關于“陜西”的詩詞有哪些
陜西開勝壤,召南分沃疇。年代: 唐 作者: 駱賓王《至分陜》
廣立湖中義學,盛集陜西義社,良法自家傳。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水調歌頭·昭代數人物》
孤客秋風里,驅車入陜西。年代: 唐 作者: 顧非熊《秋日陜州道中作》
陜西的秦家得了風水,他那蠶食方法起的心高。年代: 清 作者: 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唐君常欲為陜西官,慨然有功名之志。年代: 宋 作者: 蘇轍《送唐覲》
刺史莫嫌迎候遠,相公新送陜西回。年代: 宋 作者: 郭奕《題漫天坡》
自從陜西有斯人,災禍年來何太頻。年代: 明 作者: 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當時陜西有廖大,此事恐是茲人專。年代: 明 作者: 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莫忘交游分,從來事一同。年代: 唐 作者: 羅隱《陜西晚思》
肴函為客樂,巴蜀故鄉榮。年代: 宋 作者: 晁說之《送蒲君赴陜西漕屬》
釋義以及詩人簡介
1. 肥沃的田疇。 唐 駱賓王 《至分陜》詩:“ 陜 西開勝壤, 召 南分沃疇。”
2.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3. 顧非熊,[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姑蘇人,顧況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覽成誦。性滑稽,好凌轢。困舉場三十年。武宗久聞其詩名,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無其名,怪之。乃勑有司進所試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間,為盱眙尉,不樂奉迎,更厭鞭撻,乃棄官隱茅山。王建有詩送別。后不知所終。非熊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4.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
5. 韓愈(768~824) 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范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
5.有關陜西的詩句
一、西安碑林對聯
周秦漢唐文武圣地
鐘聲鼓瑟聲聞于天
二、驪山明圣宮對聯
臨仙神往塵世飛天外
入境情真景滿胸懷
三、黃帝陵軒轅廊對聯
開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輝千秋永照遍九州
四、黃帝陵誠心亭對聯
院內千秋柏祥云浮紫閣
亭中誠心人喜氣繞朱軒
誠心圣地人文祖
心寄神州兒女情
五、大雁塔楹聯
秒法傳東土,慈云重蔭光被萬劫眾生
勝地自西來,竹杖四春特開千載梵境
大雁塔底層四個門洞兩側分別有一幅磚雕對聯。按照南、西、北、東的方位如下:
寶舟登彼岸
妙道辟法門
西極引法雨
東垂布慈云
6.關于陜西的詩詞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關中言懷
【唐】黃滔
三秦五嶺意,不得不依然。
跡寓枯槐曲,業蕪芳草川。
花當落第眼,雨暗出城天。
層閣浮云外,何人動管弦。
關中言懷
【唐】黃滔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無復解趨奔。
試期交后猶為客,公道開時敢說冤。
窮巷住來經積雨,故山歸去見荒村。
舉頭盡到斷腸處,何必秋風江上猿。
晚春關中
【唐】黃滔
忍歷通莊出,東風舞酒旗。
百花無看處,三月到殘時。
游塞聞兵起,還吳值歲饑。
定唯荒寺里,坐與噪蟬期。
7.描寫陜西的詩句
長相思,在長安 唐 李白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杜牧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 唐 杜甫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唐 李白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
秋風吹渭水 落葉滿長安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賈島
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 韋應物《酒肆行》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麗人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唐)
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唐】 作者:【崔顥】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唐】【盧照鄰】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宋·蘇舜欽《長安春日效東野》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游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故園指長安
8.關于陜西有什么古詩詞或名句
贊揚陜西的古詩和名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黃河淹華岳,白日照潼關。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極我得制。蕭索漢水清,緬通淮湖稅。
使者紛星散,王綱尚旒綴。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
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
補闕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當艱難時,實藉長久計。
回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遞。裴回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遺民,后漢更列帝。恨無匡復姿,聊欲從此逝。
《漢中行》宋 黃裳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煙蒙蒙。黃云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
七月八月{左禾右罷}稏紅,一家往往收千鐘。行人嘆息風土好,居人生計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與君道。君不見屯軍十萬如貔貅。
椎牛釃酒不得飽,飛芻挽粟無時休。禾稼登場雖滿眼,十有八九歸徵求。
軍前輸米更和糴,囊括顆粒無乾糇。棱棱殺氣森平原,雖食我肉不敢言。
陣馬如云動雷電,戈戟摐撞相騰喧。口邊奪食與馬嚙,馬飽人饑無處說。
大吏明知但吁嘆,百姓俛首當擭竊。天高日薄炊煙冷,村落蕭條往來絕。
君莫問我漢中連年事,肝膈難言眼流備。似聞今年春,關外四五州。
歲饑人無食,餓者頗亦稠。蕃人欲寇邊,此事信有不。
時涂茍如此,人生不如死。死即萬事休,生則何時已。
語多情極辭轉哀,野風颯颯吹黃埃。荒村相對兩嗚咽,收淚問我方來。
作官騎馬不易得,具與天子憐嬰孩。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兒孫方戢戢。
愿群富貴為愛惜,莫教還似翁今日。《歸次漢中境上》宋.陸游云棧屏山閱月游,馬蹄初喜蹋梁州。
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陸游寫了大量關于漢中的詩詞,有《陸游漢中詩詞選》)(漢中位于陜西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