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詩有哪些
1、《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山路回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4、《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亂花漸入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6、《已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7、《采薇》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8、《朝天子詠喇叭》 王磐 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 9、《早發白帝城》 白居易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12、《漁家傲》 李清照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3、《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14、《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15、《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6、《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8、《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分析: 以上大多數為送別、鄉愁詩。因為古代交通不發達,通訊也很落后。
可用的交通工具只有兩種,一種是馬,一種是船。這落后的交通設施和道路打不發達就造成了思鄉和“家書抵萬金”的情況。
看來,交通的落后是制約古代封建王朝發展的主要原因。
2.古詩中有哪些涉及古代交通設施的句子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陶淵明《飲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⑦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南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陸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遲遲,載渴栽饑。
——《詩經?采薇》 ⑩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明?王磐《朝天子?詠喇叭》。
3.古詩中有哪些涉及古代交通設施的句子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陶淵明《飲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⑦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南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陸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遲遲,載渴栽饑。——《詩經?采薇》
⑩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明?王磐《朝天子?詠喇叭》
4.求十首關于交通的古詩
1、能看出古代交通工具的(馬、舟、車)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2)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2、能看出古代道路的(陸路、海路、棧道)
1)日夜飛帆與跨鞍,閶門川陸路漫漫。
2)可笑祖龍癡,轍環山海路。
3、能看出古代的交通設施——館驛
1)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點茶。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2)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4、能看出民間通信
1)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2)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5、能看出古人出行的觀念
1)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5.有關于古代交通的詩句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陶淵明《飲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⑦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南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陸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遲遲,載渴栽饑。——《詩經?采薇》
⑩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明?王磐《朝天子?詠喇叭》
6.找十首與交通有關的古詩
【橫吹曲辭?洛陽陌】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上陌,驚動洛陽人。【晚渡滹沱敬贈魏大】盧照鄰
津谷朝行遠,冰川夕望曛。霞明深淺浪,風卷去來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誰忍仙舟上,攜手獨思君。路》——玄寶 南北東西去,茫茫萬古塵。關河無盡處,風雪有行人。 險極山通蜀,平多地入秦。營營名利者,來往豈辭頻。 《道》——李嶠 銅駝分鞏洛,劍閣低臨邛。紫徼三千里,青樓十二重。 玉關塵似雪,金穴馬如龍。今日中衢上,堯尊更可逢。 《修路》——陸游 雨霪道壞困泥涂,木石紛然賴里閭。但使僅堪行便足,我無長戟與高車。 《路傍曲》——陸游 大道南北出,車輪無停日。彼豈皆奇才,我獨饑至夕。 《虎丘寺路 去年重》——白居易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初出藍田路作》——白居易 停驂問前路,路在秋云里。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朝經韓公坂,夕次藍橋水。潯陽僅四千,始行七十里。人煩馬蹄跙,勞苦已如此。 《商於新開路》——李商隱 六百商於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云。 《路次覆盆驛》王周 曾上青泥蜀道難,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卻向巴東去,三十六盤天外盤。 《汴路即事》——王建 千里河煙直,青槐夾岸長。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回看故宮柳,憔悴不成行。 《鴉路溪行》——孟郊 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霓。歷覽道更險,驅使跡頻暌。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忽搖動,沙堤信難躋。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齊。出阻望汝郡,大賢多招攜。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7.尋關于交通的古詩
《蜀道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路》——玄寶
南北東西去,茫茫萬古塵。關河無盡處,風雪有行人。
險極山通蜀,平多地入秦。營營名利者,來往豈辭頻。
《道》——李嶠
銅駝分鞏洛,劍閣低臨邛。紫徼三千里,青樓十二重。
玉關塵似雪,金穴馬如龍。今日中衢上,堯尊更可逢。
《修路》——陸游
雨霪道壞困泥涂,木石紛然賴里閭。但使僅堪行便足,我無長戟與高車。
《路傍曲》——陸游
大道南北出,車輪無停日。彼豈皆奇才,我獨饑至夕。
《虎丘寺路 去年重》——白居易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初出藍田路作》——白居易
停驂問前路,路在秋云里。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朝經韓公坂,夕次藍橋水。潯陽僅四千,始行七十里。人煩馬蹄跙,勞苦已如此。
《商於新開路》——李商隱
六百商於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云。
《路次覆盆驛》王周
曾上青泥蜀道難,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卻向巴東去,三十六盤天外盤。
《汴路即事》——王建
千里河煙直,青槐夾岸長。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回看故宮柳,憔悴不成行。
《鴉路溪行》——孟郊
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霓。歷覽道更險,驅使跡頻暌。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忽搖動,沙堤信難躋。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齊。出阻望汝郡,大賢多招攜。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賦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書赴延州使府》——李益
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處,此路起悠悠。
《相逢狹路間》——沈約
相逢洛陽道。擊聲流水車。路逢輕薄子。竚立問君家。君家誠易知。易知復易憶。龍馬滿街衢。飛蓋交門側。大子萬戶侯。口子飛而食。小子始從官。朝夕溫省直。三子俱入門。赫奕多羽翼。若若青組紆。煙煙金鐺色。大婦繞梁歌。口婦回交織。小婦獨無事。閉門聊且即。綠綺試一彈。玄鶴方鼓翼。
《長安道》——江總
翠蓋承輕霧。金覊照落暉。五侯新拜罷。七貴早朝歸。轟轟紫陌上。藹藹紅塵飛。日暮延平客。風花拂舞衣。
8.涉及交通或交通工具的古詩有哪些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陶淵明《飲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⑦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南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陸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遲遲,載渴栽饑。
——《詩經?采薇》 ⑩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明?王磐《朝天子?詠喇叭》 1.《蜀道難》:李白在詩中描繪了古代的道路——棧道。
棧道又名閣道,是古代人為了生活及戰爭的需要而修建的。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三十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
可見當時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 2.《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驪山,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
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從這首詩來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馬,其交通設施是驛站。
民間通信主要靠專使騎著驛馬,一站一站送達。 3.《送元二使安西》: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從漢代以來,陽關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古代陸路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晁監(衡),即阿倍仲麻呂,隨遣唐使入唐。仕于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
與李白,王維等交往頗深。753年,回國途中,遇狂風暴雨阻擋,重返唐,死于長安。
雖然唐代造船和航海技術的巨大進步(如船體比前加大,結構更加堅固,指南針、牽星術、航海圖以及季風助航普遍應用),航海活動進人了繁榮時期,但海上的風浪還是阻擋了晁監回國的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交通設施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