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古詩詞鑒賞題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題(10年全國卷Ⅰ)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10年全國卷Ⅱ)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注】①本詩約作于皇佑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柬,斧已攔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答;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為: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詩最明顯的寫作特色是四個場景組合在一起,一句一個場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種花,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在修辭上使用了工整的對仗.故答案為:①一句一個場景;②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③對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古風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鴛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這是李白詩“登高望四海①”(《古風》其三十九).這首詩與《行路難》是同時期的作品.詩中借景寓情,抨擊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就是對權貴當道、才能之士被壓抑的混亂現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廣闊無邊.③、被,覆蓋.大荒,廣闊的原野.兩句意為:秋霜覆蓋,萬物凋零;北風飄拂,原野荒寒.④、兩句意為:榮華富貴象東流水一樣,轉瞬消逝;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多端.⑤、徂(cú)暉,夕陽的余輝.⑥、幟棘,有刺的灌木.鴛,通“鵷”.相傳鵷雛非梧桐不棲.兩句意為:梧桐本是鴛鸞棲息的樹木,現在卻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幟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現在反成了鴛鸞棲身之處.⑦、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明淵明不愿逢迎權貴,棄官還鄉,曾作《歸去來辭》.《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兩句意為:還是回家去吧,彈劍高歌《行路難》.參考答案:(1)(3分) A(2)(4分)要點: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10年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注]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àng):悲傷.(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3分)(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5分)譯文:據說在山間樹林中有一種奇異的鳥,自己說是“鳳凰”.清晨醒來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棲息在高高的山崗上.它一聲高吭的鳴叫可以響徹九州大地,伸長脖子可以遠望到最。
2.高中語文必修的所有古詩文的題目
蘭亭集序(王羲之) 赤壁賦(.蘇軾)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詩經》兩首 氓 采薇 離騷(屈原) 《孔雀東南飛》(并序)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歸國田居(其一)(.陶淵明)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鴻門宴(司馬遷) 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 蜀道難(李白)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 馬嵬(其二)寡人之于國也(《孟子》)勸學 (《荀子》)過秦論(.賈誼)師說(.韓愈)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蘇武傳(.班固)張衡傳(.范曄)李賀小傳(李商隱) 有了篇目,你可以利用百度或搜搜去找原文。
3.高中語文,古詩鑒賞,求翻譯和題目答案
翻譯:亭亭樓閣的畫舸,靜靜的停泊在春潭岸邊。
那將要遠行的朋友啊,離別的酒已經喝得半酣。此去異鄉,又何須把煙波風雨照看。
只有這舟船,把我們離別的不舍情誼載到江南煙雨間。(1)運用比喻,用“載”字把抽象的別情化為有形的、可以被運載的東西,更能顯示出別情的沉重。
運用“移情于物”(擬人)的手法, “人自離別,卻怨畫舸”,似乎是這無情的畫舸,在經過一段沉默難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遲疑地把人載向江南。人情無奈,遷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蘊藉。
抒發了詩人強烈的離情別緒。(2)恨也好,愁也好,怨也好,都是無形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沒有點創造性思維,是難以形容的。
前人曾把愁、怨、恨“物化”,說它可以量——“誰知一寸心,乃有萬斛愁”,可以拋——“故已拋愁與后人”,可以剪——“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可以割——“美酒如刀割斷愁”…鄭文寶用“載”是一個創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后來李清照反過來說,這船“載不動許多愁”,王實甫又把它搬上了車,“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筆者也曾把它搬上飛機,“波音縱愿馱奴怨,載向云霄當墜”。這一個看似簡單的“載”字,不知為后人的創作提供了多少空間。
4.高中古詩詞鑒賞題目
(1)婉約 豪放 頂真 設問(2)解釋前一點:著一“又”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容易撩人愁緒的飛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還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 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這“又”一次的觀看之中。
解釋后一點:李詞中“我報路長嗟日暮”一句從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化用 而來,表達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九萬里風鵬正舉”是化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語,既照應上片乘船渡海所見的海天相 接之景,又鋪墊了后二句借風力游三山的述懷。
“三山”之典既抒發胸中懷才不遇的憤懣,又表現了對黑暗現實不滿,還表現了對沒有戰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生活的強烈向往。
5.近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目及解答
2013年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古詩鑒賞練習一、【三年高考】【2012高考試題解析】(2012·全國新課標)(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思 遠 人 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8. 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9. “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關系是: “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 紅箋被淚水浸濕。由于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解析】本題是針對下闋人物形象的把握,詩句意為“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并滴進了硯臺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
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
因此,“就硯旋研墨” 與“臨窗滴”有暗指關系,意在強調思念之深情。【考點定位】鑒賞詩歌表達技巧。
(2012·天津)14. 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 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2) 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3分)(3) 尾聯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答案】參考:(1)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
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2)修辭:對偶、借代。
煉字:“逢”“忙”。色彩:“碧”“黃”。
情感:喜愛之情。(3)采菊東籬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脫俗【解析】第(1)題考查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情況。
賞析詩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詩歌內容,然后再結合詩中的文字。第(2)題考查詩句的賞析。
其實對詩句的賞析,也要體現在對詩句中具體的字賞析。第(3)題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2012·四川)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子 規【注】[元]曹伯啟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事忙。
【注】子規: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中的“空”字極富韻味。
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 (2)本詩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5分) 【答案】(1)答案要點:“空”字既傳神地描繪出貪夫倦聽卻不得不聽的矛盾之態,又形象地表達出了貪夫徒勞無奈、難以排遣的惆悵之情。
(3分)(2)答案要點:本詩主要表達了思鄉難歸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規。
子規啼聲凄切,年復一年催人歸去,令“貪夫”“遠客”無不惆悵、“斷腸”,足見思鄉心切、歸家不易。②貪夫、遠客。
意指客居他鄉之人。無論“倦聽”還是“初聞”,都在“催歸”聲里“空低首”、“已斷腸”,表達出了思鄉難歸之情。
③錦水春殘。春已殘,花飄零,黯然失色的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難歸的惆悵。
④楚天月光。異鄉夢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圍,表達了思鄉難歸之情。
(5分)【解析】第(1)題是煉字題,“空”在學過的許多古詩中出現過,學生并不陌生。只要抓住意象“貪夫”的心理和情感,結合思歸的主題,就能推出答案。
第(2)題是情感和意象題,從標題“子規”不難看出思鄉難歸的情感主題。任意選擇詩歌中的兩個意象,結合情感主題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古詩鑒賞。16.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
(4分)【答案】本詩首聯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相輝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艷麗,含蓄地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頷聯則直接抒發作者在征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
兩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情與景分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首聯情景交融,頷聯直接抒情。【考點定位】鑒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備考建議】抒情方式分類特點例句簡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要任何附著物,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間接抒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情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借景抒情白居易《草》[來源: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即由“景”生“情”。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懷著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這種景象自然帶上了詩人情感的色彩。
情景交融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抒情與寫景達到了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的程度。
托物言。
6.求高考古詩詞默寫練習題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西裝鋼蛋 高考必考古詩詞1、王維《使至塞上》一詩中描寫塞外風光的著名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詩人王維有兩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千古傳誦。人們常用來自勉或勉勵他人,遇到逆境、絕境時,把得失放下,也許會有新的局面產生。
宋代詩人陸游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的意思與之相同。3、陸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熱鬧風俗,洋溢著濃厚的、古樸的鄉村生活氣息。
4、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兩句詩“,”,從植物的變化寫出早春的景象。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設問突出自己被貶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詩句。
6、《琵琶行》中表現詩人與琵琶女雖素昧平生,而相似的經歷竟使他們有著故人般的感受的句子是,。7、“,。”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名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生動地描繪了出來。8、《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
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在用大量筆墨正面描寫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藝之后,又從側面利用周圍環境和景物來烘托的兩句是“,。”10、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運用聯想,描摹了琵琶女演奏的樂音陡然高昂,如瓶水四濺,躍馬拼殺。
122234。
7.古詩詞試題與答案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
(6分)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一、二句主要寫了"靜",請簡析作者寫"靜"的手法。(2分) 答:--------------------------------------------------------------------------------------------------------------- ⑵簡析三、四句的表達技巧。
(4分) 答:-------------------------------------------------------------------------------------------------------------- 2.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6分)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燈滅猶暗坐,逆風吹雨打船聲。 注:元九,唐詩人元?T。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高中古詩詞題目及答案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