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急的問題,關于《詩經》和周代禮儀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
詩經之中關于情愛的使不少,但其中不像你說的會有那么多畏于身份等級而無法結合的怨詩。如不少詩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秦風·兼葭》表現了男女之間如夢的追求;《鄭風·溱洧》、《邶風·靜女》表現了男女之間戲謔的歡會;《王風·采葛》表現了男女之間痛苦的相思;《衛風·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現了男女之間的相互饋贈;《鄘風·柏舟》、《鄭風·將仲子》則反映了家長的干涉和社會輿論給青年男女帶來的痛苦。另如《邶風·谷風》、《衛風·氓》還抒寫了棄婦的哀怨,憤怒譴責了男子的忘恩負義,反映了階級社會中廣大婦女的悲慘命運。
孔子也推崇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于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 可見這些男女自由戀愛在當時是正常合乎社會道德規范的。
但必須注意,這些只是上古時代遺留下來的習俗,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社會上的新的道德規范正在形成,《周禮·媒氏》也規定了人們結婚必須要經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是如此
2.形容禮儀的詩句有哪些
1、禮儀卒度
先秦
詩經
《楚茨》
2、禮儀既備
先秦
詩經
《楚茨》
3、十六知禮儀
漢
漢無名氏
《孔雀東南飛》
4、遷飛在禮儀
唐
王昌齡
《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
5、載持巾櫛禮儀好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6、三百禮儀成
唐
李嶠
《經》
7、載持巾櫛禮儀好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8、上清朝禮儀
唐
皮日休
《太湖詩·三宿神景宮》
9、徐動合禮儀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0、徐動合禮儀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1、禮儀從此廢
元
王冕
《自崔鎮至濟州人情風俗可嘆三十韻》
12、禮儀既備
宋
程公許
《明禋進戒詩》
13、居然合禮儀
宋
林同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張霸》
14、禮儀三百復三千
宋
呂希哲
《絕句》
15、方岳何暇安禮儀
宋
莫濟
《次韻梁尉秦碑》
16、簪紱光輝與禮儀
宋
四錫
《元日》
17、高談大笑拘禮儀
宋
王拱辰
《耆英會詩》
18、見客禮儀生
宋
魏野
《和王衢見寄》
19、禮儀今既備
宋
游九言
《慶余思永冠》
20、奉禮儀修獻
宋
周端臣
《游籍田》
21、禮儀今太叔
明
李崇仁
《挽金太常》
22、起坐皆禮儀
明
張掞
《贈蕭溪耕者》
3.《詩經·小雅·車轄》中有關哪些禮
一、原文:
間關車之轄兮,
思孌季女逝兮。
匪饑匪渴,
德音來括。
雖無好友?
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
有集維鷮。
辰彼碩女,
令德來教。
式燕且譽,
好爾無射。
雖無旨酒?
式飲庶幾。
雖無嘉肴?
式食庶幾。
雖無德與女?
式歌且舞?
陟彼高岡,
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
其葉湑兮。
鮮我覯爾,
我心寫兮。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
六轡如琴。
覯爾新婚,
以慰我心。
二、注釋:
1. 間關:車行時發出的聲響。舝(xiá):同"轄",車軸頭的鐵鍵。
2.孌:嫵媚可愛。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
3.饑、渴:《詩經》多以饑渴隱喻男女性事。
4.括:猶"佸",會合。
5.式:發語詞。燕:通"宴",宴飲。
6.依:茂盛的樣子。
7.鷮(jiāo):長尾野雞。
8.辰:通"珍",美好。或訓為善,亦通。
9.譽:通"豫",安樂。
10.無射(yì):不厭。亦可作"無斁"。
11.庶幾:此猶言"一些"。
12.湑(xǔ):茂盛。
13.鮮:猶"斯",此時。覯(ɡòu):遇合。
14.寫:通"瀉",宣泄,指歡悅、舒暢。
15.景行:大路。
16.騑(fēi)騑:馬行不止貌。
三、譯文:
車輪轉動車轄響,
嫵媚少女要出閣。
不再饑渴慰我心,
有德淑女來會合。
雖然沒有好朋友,
宴飲相慶自快樂。
叢林茂密滿平野,
長尾錦雞棲樹上。
那位女娃健又美,
德行良好有教養。
宴飲相慶真愉悅,
愛意不絕情綿長。
雖然沒有那好酒,
但愿你能喝一盞。
雖然沒有那好菜,
但愿你能吃一點。
雖然德行難配你,
且來歡歌舞翩躚。
登上高高那山岡,
柞枝劈來當柴燒。
柞枝劈來當柴燒,
柞葉茂盛滿樹梢。
此時我能接到你,
心中煩惱全消掉。
巍峨高山要仰視,
平坦大道能縱馳。
駕起四馬快快行,
挽韁如調琴弦絲。
今遇新婚好娘子,
滿懷欣慰稱美事。
四、禮儀:
中國古代婚禮,完整的婚禮習俗在古代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這里寫的是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