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人奮進的詩句
1.不吃苦中苦。
難為人上人。 2.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
5.皇天不負苦心人??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7.立志在堅不在銳。
成功在久不在速。 8.窮且益堅,老當益壯。
9.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10.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1.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12.有志者事竟成。 13.有志不在年高?? 14.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15.初生之犢不畏虎? 1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求勵志的古詩
勵志古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唐 李白〈上李邕〉) 以上摘書。
以下轉載: 一、惜時 金縷衣(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全詩之旨在于:奉勸年少者,珍惜寶貴的青春、大好時光,努力學習。
二、勸學 勸學(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旨在奉勸青少年,珍惜光陰,珍惜青春,刻苦治學,有所作為。 三、進取 春宵(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旨在青年人不應沉緬于輕歌曼舞而浪費寶貴時光,而是應該積極進取,有所作為。
四、苦練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蘇軾)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詩意提出青年人要想成才,必須勤學苦讀,博采眾長。 五、推敲 遣興(袁枚) 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心始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袁枚主張:凡優秀之作,往往是作者千錘百煉,去瑕留璧、一詩千改的勞動成果。
六、嚴謹 論詩十絕(戴復古) 草就篇章只等閑,作詩容易改詩難。 玉經雕琢方成器,句要豐腴字妥安。
戴復古強調:反對因襲,重視精細,切忌草率。 七、多師 戲為六絕(杜甫)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認為:對待前人的作品,應善于抉擇,批判繼承,不論古人與今人,不論時間的先后,既要向一切有成就的人廣泛學習,“轉益多師”,化為自己的養料;又要善于“別裁偽體”,剔除糟粕,不應囫圇吞棗,食古不化,步人后塵。 八、深入實際 論詩三十首選一(元好問)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元好問主張:詩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作家只有“親到長安”,面向現實,才能“眼處心生”,激發真情,才能產生有“神”的詩句,畫出逼真的圖景;若“暗中摸索”,“閉門造句”,則斷然寫不出好作品來。 九、有主見 論詩五絕(趙翼)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趙翼認為:學習前人,必須善鑒,須破門戶之見,須有獨特的見解和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決不可信口雌黃,盲從附和。
十、虛心學習 逢王建有贈(張籍) 新詩句成相借問,閑來議盡共尋思。 終今三十余年事,卻說還同昨日時。
張籍認為,凡立志成才者,應善于向師長學習,向朋友學習,向一切內行者學習,并將他們的才智變為自己的才智,以促使自己早日成才。 十一、戒驕 題畫竹(戴熙)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全詩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虛心好學的品格與扎實學問的根底,必將有所作為,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十二、懷志 曉窗(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詩人巧借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之典,警示人們要立志奮發,有所作為,切不可蹉跎歲月,要有時不我待,立志濟天下,安邦民,為國獻身。 十三、高節 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全詩啟示人們,凡要做一個堅強、正直的人,就要經得起千磨萬鑿的敲打,就要經得起烈火般的考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節操。
十四、百折不撓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意梅花凌寒獨放,為“有暗香來”而不屈不撓。 十五、堅毅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人贊揚巖竹的正直品格與堅韌精神,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鍥而不舍的精神與剛勁堅韌的節操,才能在成才的。
3.求一個有關于考研的詩歌
有人說考研是一條不歸路選擇它就意味著選擇了孤獨匆匆追尋夢的腳步 披星戴月,風雨無阻為了前程,我們將青春荒蕪為了理想,我們把愛情放逐有沒有一盞燈,為我在黑夜里照亮歸途有沒有一顆心,聽我在郁悶時將煩惱傾訴一次次眺望遠方,成功的彼岸卻總也看不清楚一回回跌倒爬起,咬咬牙告訴自己要堅強不哭沒有收獲不需要付出 沒有成功不經歷痛苦聽吧,是誰正將我們的心聲唱出-------- 不到最后,我決不認輸那一刻我們為了心中的希望而啟程。
那一刻我們為了不讓自己失望而前行。那一刻我們將用自己的勝利的歡笑和幸福的淚水來把那些奮力拼搏的日日夜夜化為我們生命中難忘的永恒。
無論陽光與寒風,我們都將不斷的前行。 無論失敗與成功,考研都是不悔的旅程。
4.描寫勵志人生的詩詞有那些
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最狂傲不羈的行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設定的: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最膾炙人口的憂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方德父子引用李白泡妞專用詩: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娥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最細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最孤獨的感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最迷惑的境界: 拔劍四顧心茫然。
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有意境的詩句: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最自戀一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最讓人浮想聯翩一首: 美人來時花滿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 至今三載聞余香。 最有意境的詩句: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最代表男人兒時夢想的: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色的: 日照香爐生紫煙。 最血腥的: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最有骨氣的: 誓不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最無奈的: 眼前又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最堅強的: 人生達命豈暇愁, 且飲美酒登高樓。 最無實意的: 噫吁唏。
最沉郁的: 大鵬飛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濟。 余風激兮萬世, 游扶桑兮掛左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最白居易風格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氣魄最大的: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渡玉門關。
最煽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拽的: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純的: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最蒼涼大氣的: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最無可奈何的: 賓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最阿Q的: 千金散盡還復來。
最有殺氣的: 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最瀟灑的: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最有境界的: 羅帷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 最違背黨的民族政策的,最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最清高自賞的: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最多用來勵志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最郁愁的: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最灑脫的: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最自暴自棄的: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5.關于勵志的古詩句有哪些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 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7、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 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1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 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璧?處事》 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 陸 游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訓俗遺規》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
——《練兵實紀?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 植《白馬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呂 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6.求勵志詩句求有關勵志的詩詞,比如:吹盡黃沙始得金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唐 李白〈上李邕〉) 以上摘書。
以下轉載: 一、惜時 金縷衣(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全詩之旨在于:奉勸年少者,珍惜寶貴的青春、大好時光,努力學習。
二、勸學 勸學(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旨在奉勸青少年,珍惜光陰,珍惜青春,刻苦治學,有所作為。 三、進取 春宵(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旨在青年人不應沉緬于輕歌曼舞而浪費寶貴時光,而是應該積極進取,有所作為。
四、苦練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蘇軾)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詩意提出青年人要想成才,必須勤學苦讀,博采眾長。 五、推敲 遣興(袁枚) 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心始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袁枚主張:凡優秀之作,往往是作者千錘百煉,去瑕留璧、一詩千改的勞動成果。
六、嚴謹 論詩十絕(戴復古) 草就篇章只等閑,作詩容易改詩難。 玉經雕琢方成器,句要豐腴字妥安。
戴復古強調:反對因襲,重視精細,切忌草率。 七、多師 戲為六絕(杜甫)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認為:對待前人的作品,應善于抉擇,批判繼承,不論古人與今人,不論時間的先后,既要向一切有成就的人廣泛學習,“轉益多師”,化為自己的養料;又要善于“別裁偽體”,剔除糟粕,不應囫圇吞棗,食古不化,步人后塵。 八、深入實際 論詩三十首選一(元好問)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元好問主張:詩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作家只有“親到長安”,面向現實,才能“眼處心生”,激發真情,才能產生有“神”的詩句,畫出逼真的圖景;若“暗中摸索”,“閉門造句”,則斷然寫不出好作品來。 九、有主見 論詩五絕(趙翼)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趙翼認為:學習前人,必須善鑒,須破門戶之見,須有獨特的見解和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決不可信口雌黃,盲從附和。
十、虛心學習 逢王建有贈(張籍) 新詩句成相借問,閑來議盡共尋思。 終今三十余年事,卻說還同昨日時。
張籍認為,凡立志成才者,應善于向師長學習,向朋友學習,向一切內行者學習,并將他們的才智變為自己的才智,以促使自己早日成才。 十一、戒驕 題畫竹(戴熙)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全詩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虛心好學的品格與扎實學問的根底,必將有所作為,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十二、懷志 曉窗(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詩人巧借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之典,警示人們要立志奮發,有所作為,切不可蹉跎歲月,要有時不我待,立志濟天下,安邦民,為國獻身。 十三、高節 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全詩啟示人們,凡要做一個堅強、正直的人,就要經得起千磨萬鑿的敲打,就要經得起烈火般的考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節操。
十四、百折不撓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意梅花凌寒獨放,為“有暗香來”而不屈不撓。 十五、堅毅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人贊揚巖竹的正直品格與堅韌精神,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鍥而不舍的精神與剛勁堅韌的節操,才能在成才的路上,不斷。
7.有關勵志的古詩文名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蘇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
8.求勵志的唐詩宋詞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撥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