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金縷課后答案如何找到
標題 黃金縷 作者 秦覯 年代 宋 內容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
夢里彩云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注釋 【注釋】 ①檀板:即拍板。
【評解】 這首詞把人與物、情與景融為一體。上片寫梅雨時節的景色。
下片寫當年相聚的情景,微含惜別之情。全詞輕柔婉約,含蓄蘊藉,抒情細膩,描景清麗。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少章詞頗能繼其兄家風,儼然成了一個嫡傳的秦派詞學。他的《黃金縷》一闋,尤凄艷婉細,傳誦人口。
2.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什么意思
出自宋代詞人范大成的《秦樓月·浮云集》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賞析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治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紹興進士,做過一些地方官,并做了兩個月的參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為使節到金朝去談判國事,抗爭不屈,幾乎被殺。淳熙九年(1182)退隱到故鄉石湖。他懷有報國大志不能實現,同情人民苦難又無能為力,這種思想構成他的詩歌創作的主題。特別是后半生,創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園詩,洋溢著熱愛生活的激情,是宋詩中的優秀篇章。他善寫絕句,詩風清麗精致。
注釋
①鵓鳩:亦稱鵓鴣,天將雨,其鳴甚急。
②浥:濕潤。
③燕支:一種可作胭脂的花。
賞析:
時屆驚蟄,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墻,燕支重色,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薛礪若《宋詞通論》:石湖為南宋大詩人之一。其詩極清疏有致,詞亦如之。
3.翻譯 錦纏道——宋祁
此詞敘寫春日出游的所見、所聞與所感。詞的上片著意描寫春景,下片著重抒發游興。全篇緊緊圍繞春游這一主題,既描繪了桃紅柳綠、花鳥明麗的春日景色,又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地抒發了郊游宴樂的豪情逸興,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春日景色的迷戀熱愛之情和對郊游宴樂生活的向往贊賞之意,這是詞人生活方式、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兩句以報春燕子的呢喃聲開始,聲形兼備、時空交織地表現出春光迷人、春晝變長的意象。接下來兩句描寫春色蓬勃的園林,“萬花如繡”一語以人工織繡之美表現大自然旺盛的生機,很見特色。上片結尾三句,以擬人的手法,將海棠擬為胭脂、柳葉喻為宮眉,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圖景:經雨的海棠,紅似胭脂;柳葉兒不是才舒嬌眼,而是盡展宮眉,翠拂人首。
下面兩句既點明了郊游之樂,又活畫出詞人自身的情態。“醉醺醺、尚尋芳酒”,前三字是一個近景特寫,后四字醉而更尋醉,以“尚”字的遞進渲染出恣縱之態。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詩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陽春郊游的無比歡暢,是尋樂意緒的延續和歸宿,故呈現出明麗柔媚的色彩。
此詞一反當時詞壇以哀情寫春景的風氣,以鮮明的色彩,生動的形象,擬人化的手法活靈活現地描繪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熱鬧,以“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等描繪了狂放的自我形象,從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從而也使此詞當時詞風中自具一格。
總之,這首詞以風流閑雅的筆調,通過明媚鮮妍的藝術形象和歡快酣暢的情致與韻律,抒寫了及時行樂的人生況味,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4.青玉案 惠洪 解釋
請看網絡中的解釋:
青玉案
【詩文】
綠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
日永如年愁難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將暮,暗憶叮嚀千萬句。
一寸柔腸情幾許?
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
【賞析】
惠洪是宋代的詩僧,也工詞。其詞婉麗,多艷語。這首《青玉案》步賀鑄有名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原韻,抒寫傷別懷人之情。
長亭,秦漢時,在驛道邊隔十里置一亭,謂之長亭,是行人歇腳和餞別的地方。綠槐煙柳,槐者,懷也;柳者,留也。槐柳蔭成,如煙籠霧罩,顯示出一片迷茫、悵惘的傷離恨別的氛圍。就在這槐柳如煙,長亭連短亭的驛道上,多少人臨歧灑淚,次第分離!
詞由別時情境寫到別后心情。俗語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謂“日永(長)如年”,正是強調因別愁綿綿而主觀感受到的一日之長。最難堪時,登高回首,目盡蒼天,只見層層暮云遮斷了望眼。而鄉關,更在暮云青山之外!
柳宗元有句云“嶺樹重遮千里目”(《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韓愈亦發出過“云橫秦嶺家何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痛切的悲呼。它們都表現了一種鄉關遠隔,親人睽離,欲歸不能的強烈的阻隔心態。
下闋以時間為線索,接寫行人于日暮時分駐馬解鞍,投宿旅舍。“寒燈思舊事”(杜牧《旅宿》),詞人在孤館獨對青燈,前塵往事,亦紛至沓來,暗中憶及分離時之細語丁寧,幾多柔情,幾多思念!如今,只有夢魂可超越時空,暫返鄉關,和伊人小聚。恍然警覺,只有孤枕寒衾,燈昏人靜,天色漸明,而窗外小雨瀟瀟,亦如人之潸潸清淚,綿長無盡。
清徐《詞苑叢談》云:“凡詞無非言情。”又引宗梅岑語:“詞以艷麗為工,但艷麗中須近自然本色。”(《叢談·品藻二》)惠洪身為僧人,而“其詩詞多艷語,為出家人未能忘情絕愛者”(薛礪若《宋詞通論》)。(侯孝瓊)
5.黃庭堅<<清平樂>>
黃庭堅(宋)《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注釋:①問取:問。②因風:趁著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
道破,結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
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之妙。
6.劉克莊的清貧樂解釋
清平樂 五月十五夜玩月
劉克莊
風高浪快,萬里騎蟾背。曾識姮娥真體態,素面原無粉黛。 身游銀闕珠宮,俯看積氣蒙蒙。醉里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
劉克莊這首《清平樂》,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他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遨游月宮的情景。 開頭“風高浪快,萬里騎蟾背”二句,是寫萬里飛行,前往月宮。“風高浪快”,形容飛行之速。“蟾背”點出月宮。《后漢書·天文志》劉昭注引張衡《靈憲渾儀》:“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是為蟾蜍。”后人就以蟾蜍為月的代稱。 “曾識姮娥真體態”,“曾”字好。意思是說,我原是從天上來的,與姮娥本來相識。這與蘇軾《水調歌頭》“多欲乘風歸去””的“歸”寫得同妙。“素面原無粉黛”,暗用唐人“卻嫌脂粉污顏色”詩意。這句是寫月光皎潔,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強。 下片寫身到月宮。“俯看積氣蒙蒙”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國有人擔心天會掉下來,有人告訴他說:“天積氣耳。”從“俯看積氣蒙蒙”句,表示他離開人間已很遙遠。 末了“醉里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二句,是全首詞的命意所在。用“醉”字、“偶”字好。這里所描寫的只是醉中偶然搖動月中的桂樹,便對人間產生意外的好影響。這意思是說,一個人到了天上,一舉一動都對人間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既可造福人間,也能貽害人間。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熱》詩,末二句說:“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全詩都是費氣力寫的。劉克莊這首《清平樂》則寫的輕松明快,與王令的《暑旱苦熱》詩比較,用意相近而表現風格不同。 劉克莊有不少作品表現憂國憂民思想,如:《運糧行》、《苦寒行》、《筑城行》等。他寫租稅、寫征役,為民請命,都很沉痛。這首詞“人間喚作涼風”,該也是流露作者對清平世界的向往。全首詞雖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卻不是超塵出世的。他寫身到月宮遠離人間的時候,還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熱,希望為他們起一陣涼風。聯系作者其他關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說這首詞也可能是寄托這種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寫遨游月宮的幻想而已。(夏承燾)
清平樂
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好筑避風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作品注釋
注釋
①宮腰:女子細腰。
②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不勝風,漢成帝為筑七寶避風臺(見漢伶玄《趙飛燕外
傳》)。
③驚鴻:形容女子體態輕盈。
④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以后泛指所親愛或為女子所戀的男子。
眉語:以眉之舒斂示意傳情。
⑤伊州:曲詞名,商調大曲。
評解
這首詞,抒寫對美人的思慕。上片寫人物的輕盈體態。宮腰束素,輕盈靈巧,翩若
驚鴻,纖不耐風。下片寫相見時的情景。溫柔香艷,顰笑風流。相互眉語,舞錯伊州。
全詞工麗香艷,嫵媚風流。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惜其輕盈,有杜牧詩“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
風”之意。下闋窺其衷曲,有李端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之意,后村詞大率與
辛稼軒相類,人稱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詞獨標嫵媚,殆以忠簡梨渦、歐陽江柳耶?
張炎《詞源》:潛夫負一代時名,“別調”一卷,太約直致近俗,效稼軒而不及者。
毛晉《后村別調跋》:“別調”一卷,大率與稼軒相類,楊升庵謂其壯語足以立懦,
余竊謂其雄力足以排奡云。
馮煦《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后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
國,似放翁;志在有為,不欲以詞人自域,似稼軒。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末二語寫得亦極雋美,為不經人道者。
7.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求譯文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1。碧井酴酥2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3偏故舊。
【注釋】
1 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惠遠所造。
2 酴酥:即屠蘇,酒名。
3 東君:春神。
【評解】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集評】
《詞林紀事》:澤民詩文,有閑暇自得,清美可口之語。一吟一詠,莫不傳唱人間。曼聲歌之,不禁低徊欲絕也。
薛礪若《宋詞通論》:其詞明倩韻致,風度蕭閑,令人百讀不厭。后來如白石、玉田諸人,作風尤與此為近。
8.清平了(劉克莊)的翻譯
清平樂 五月十五夜玩月劉克莊纖云掃跡。
萬頃玻璃色。醉跨玉龍游八極。
歷歷天青海碧。水晶宮殿飄香。
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幾多風露,變教人世清涼。
這首詞題為玩月,描述詞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宮的幻想之旅,同時,不忘人間百姓疾苦。幻境與現實巧妙結合,讀來令人既感奇特,又無比親切。
首二句描寫十五月圓之夜的天光月色:皓月當空,月輪的萬頃光波,掃射整個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徹。這境界多么美麗而又神奇!三、四句想象醉后跨上玉龍遨游太空的幻景。
氣概豪邁,感情奔放。而劉克莊這句出新之處在于一是“醉跨”二字生動形象,將酒后狂放不羈的神態活畫了出來;二是“玉龍”色彩鮮明。
玉色潔白潤澤,用來修飾“龍”字,與本詞前二句所描繪的光明世界配合起來,不僅色調諧和,而且給全詞增添了神話色彩。“ 八極”指宇宙間最邈遠的地方。
“歷歷天青海碧 ”寫遨游八極所見景象。這時作者精神上已超越塵世,來到廣漠無垠的天極,茫茫寰宇,湛湛青天,沉沉碧海,歷歷在目。
過片由太空進入月宮 :“水晶宮殿飄香,群仙方按《霓裳》。”仙手飄飄,仙女們按節而舞,不禁讓人心馳神蕩。
最后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間 ,對比之中似寓感慨。酷暑難熬,當仙女們在涼爽的水晶宮殿里輕歌曼舞的時候,人世間卻正經歷炙熱酷暑之苦,所以作者設問說:還需化費多少風露,才能驅散炎暑,換得人間的清涼呢?聯系南宋后期統治者偏安江左 ,沉湎聲色,置人民于水深火熱而不顧的社會現實,表現出詞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劉克莊素有拯世濟民之志,其寄希望于人間的,當不只是自然界季節的代序,而應該是一個理想的清平世界的出現。這首詞雖是“玩月 ”,但全篇無一月字,讀來卻覺滿卷月華,天上人間,心搖神蕩,足可見詞人運思的匠心。
清平樂 頃枉維揚,楊師文參議家舞姬絕妙劉克莊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
好筑避風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
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①宮腰:女子細腰。
②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不勝風,漢成帝為筑七寶避風臺(見漢伶玄《趙飛燕外傳》)。③驚鴻:形容女子體態輕盈。
④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以后泛指所親愛或為女子所戀的男子。眉語:以眉之舒斂示意傳情。
⑤伊州:曲詞名,商調大曲。【評解】這首詞,抒寫對美人的思慕。
上片寫人物的輕盈體態。宮腰束素,輕盈靈巧,翩若驚鴻,纖不耐風。
下片寫相見時的情景。溫柔香艷,顰笑風流。
相互眉語,舞錯伊州。全詞工麗香艷,嫵媚風流。
【集評】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惜其輕盈,有杜牧詩“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之意。下闋窺其衷曲,有李端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之意,后村詞大率與辛稼軒相類,人稱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詞獨標嫵媚,殆以忠簡梨渦、歐陽江柳耶?張炎《詞源》:潛夫負一代時名,“別調”一卷,太約直致近俗,效稼軒而不及者。
毛晉《后村別調跋》:“別調”一卷,大率與稼軒相類,楊升庵謂其壯語足以立懦,余竊謂其雄力足以排奡云。馮煦《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后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國,似放翁;志在有為,不欲以詞人自域,似稼軒。
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末二語寫得亦極雋美,為不經人道者。---------------------------作為辛派詞人的代表之一,劉克莊的詞一向以豪放見長。
但詞人也并非不會婉約,而是不欲而已。偶為婉約之詞,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
比如這首《清平樂 》,置于婉約詞中,幾不可辨識,以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為。南宋時期上流社會有蓄家姬的風氣。
這首詞所描寫的就是一個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開始一束素絹比舞姬的纖腰,抓住了作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
由此開始,上半闋四句,句句使用夸張。劉勰《文心雕龍·夸飾》說夸張“ 可以發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
夸張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點方面,刻畫得更有力。此外,這四句中有三處典故:“宮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寫一個據宋玉自己說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的。
“好筑避風臺護取”用趙飛燕的故事 ,據說趙飛燕體質輕盈 ,漢成帝恐其飄翥,為制七寶避風臺。“驚鴻飛去”用曹植《洛神賦》里寫洛神的句子“翩若驚鴻”。
這三個成句全是寫最美的女子的,用這些典故來寫舞姬,自然上半闋的真正含義,就不只是寫其的體態輕盈了。“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兩句在繼續作形態方面描繪的同時,開始著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風韻,上下兩片之間在這里得到了自然地過渡。
同時,這兩句對舞女風韻正面、概括的描寫,也給結尾兩句作了最好的鋪墊。“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蕭郎,泛指為女子所愛戀的男子。
《伊州》,舞曲名)兩句,《詞旨》推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蕭郎”在詞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傳情,銷魂蕩魄之際,舞姬竟然舞錯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煥然生動,如在目前。其次,詞的前面部分都是對舞姬的客觀描寫,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
因為作者主觀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劉克莊詞多寫人民疾苦和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多有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民國二十六年《宋詞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