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有《唐詩宋詞研究的試卷啊誰有唐詩宋詞研究》華師自考歷屆的試
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唐宋名家詞導讀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填在題目的括號內。
每小題1分,共20分) 1.認為"詞之情文節奏,并皆有余于詩,故日詩余"的批評家是()。 A。
汪森 B.況周頤 C.王國維 D.俞彥 2.將詞體明確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是從()開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3.明確按照詞風不同,把詞分為婉約與豪放兩大流派的批評家是()。
A.張蜒 B.張炎 C.王土禎 D.俞彥 4.《河傳》詞調的聲韻以()為特征。 A.歡快 B.悲切 C.憤怒 D.惆悵 5.下列詞調中帶有和聲的是()。
A.《菩薩蠻》 B.《憶江南》 C.《采蓮子》 D.《漁歌子》 6.牛希濟作了七首分詠七個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故事的詞,其所用的詞牌名為()。 A.《河傳》 B.《臨江仙》 C.《憶江南》 D.《念奴嬌》 7.李煜的籍貫是()。
A.江蘇南京 B.江蘇蘇州 C.江蘇泰州 D.江蘇徐州 8.被譽為詞中的"清明上河圖"的是()。 A.歐陽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戀花》 C.柳永的《拋球樂》 D.辛棄疾的《蝶戀花》 9."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詞句出自()。
A。 張先的《天仙子》 B.張先的《浣溪沙》 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吳殊的《鵲踏枝》 10.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寫作地點是()。 A。
惠州 B.密州 C.黃州 D.杭州 11.被陳師道譽為"今代詞手"的詞人是()。 A.蘇武 B.秦觀 C.柳永 D.黃庭堅 12.存詞數量在北來僅次于蘇武的詞人是()。
A.賀鑄 B.秦觀 C.柳永 D.周邦彥 13.蘇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以詞的形式來追悼()。 A.小妾朝云 B.妻子王弗 C.弟子秦觀 D.王安石 14.清代周濟編選《宋四家詞選》建立詞統,以清真詞的()為最高標準。
A.清空 B.雅正 C.渾化 D.質實 15.南渡初年廣為傳唱,并被稱為《渭城三疊》的周邦彥所作的詞是()。 A.《少年游》(并刀如水) B.《蘭陵王》(柳陰直) C.《滿庭芳》(風老鶯雛) D.《六丑》(正單衣試酒) 16.李清照《醉花明》(薄霧濃云愁永晝)所寫的節日是()。
A.元宵節 B.端午節 C.重陽節 D.中秋節 17.李清照詞句"聞說雙溪春尚好"中的"雙溪"在今()境內。 A.山東省 B.江蘇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18.張元干《賀新郎》詞結句"舉大白,聽《金縷》"中的"《金縷》"是指()。
A.古典樂曲名 B.《賀新郎》的別名 C.《菩薩蠻》的別名 D.福建民歌名 19."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詞句出自()。 A.陸游的《夜游宮》 B.陸游的《訴衷情》 C.辛棄疾的《夜游宮》 D.辛棄疾的《訴衷情》 20.其詞被張炎比喻為"七寶樓臺"的詞人是()。
A.姜整 B.史達祖 C.吳文英 D.周密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或二個以上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正確答案未選全或有選錯的,該小題無分。
每小題2分,共10分) 21.唐圭璋《宋詞四考》考訂宋詞作者籍貫,占籍最多的是》四省。 A.江蘇 B.江西 C.漸江 D.山東 E.福建 22.傳為李煌的絕筆之作有()。
A。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B.《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C.《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D.《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E.《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2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并稱為"詠春草絕調"的三首詠春草的詞是()。
A.林逋《點絳唇》 B.歐陽修《少年游》 C。 梅堯臣《蘇幕遮》 D.歐陽修《浪淘沙》 E.晏殊《破陣子》 24。
下列各項中與周邦彥有關的有()。 A。
詞集名《片玉詞》 B.字美成 C。 "蘇門四學士"之一 D.詞與秦觀齊名 E.浙江溫洲人 25.被王國維《人間詞話》擬之為古今成就大事業大學問必經的三種境界的詞句是()。
A."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B."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C."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D."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杯新月人歸后。" E."昨夜西風調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6.繆鋮曾在《詩詞鼓論》中將詞的情感特點歸納為__________四字。
27.《詞律》一書的作者是________。 28,________《憶江南》詞是文學史上依曲拍填詞的最早記錄。
29.皇甫松的兩首《采蓮子》詞均是歌詠采蓮本事的曲子,其中______、"年少"是相和之聲。 30.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________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遂變傳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 31.________稱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為"窮塞主之詞"的人是。 32.蘇武詩云:"詩人老去鴛鴦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詩中的"詩人"和"公子"是指_______ 33。_______曾做《評本朝樂章》為李清照《詞論》前的重要詞評。
34.姜夔詞集名為_______ 35.______以擅寫詠物詞而贏得"張春水"、"張孤雁"等雅號。 四、簡答和簡析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韋莊《思帝鄉》(春日游)的創作主題。
37.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一詞的創作角度是如何從觀潮人向弄潮兒轉變的? 38.簡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兩句的寫作特色。 39.簡析"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有關唐詩宋詞的考試題 急
第一題選D
出自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第二題選C
雪萊三十歲。 1882年6 月20 日赴萊亨迎接自英來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貝齊亞海上突然起風暴,雪萊等數人復舟淹死,
第三題選D
王闿運《論唐詩諸家源流——答陳完夫問》云:“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第四題選C
《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后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
第五題選A
出自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六題選B
錢塘詩人章孝標幾次考進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悶。后來,章孝標經淮東節度使李紳勸后,十年磨礪,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筆作詩:“及第全勝十政官,金湯鍍了出長安。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眼看。”他把這首洋洋得意的詩寄給了李紳。李紳從詩中看到了章孝標小取即滿、傲氣十足的肚量和氣派,很想教育他一番,于是作詩《答章孝標》:“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年長安方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章孝標一見此詩,大為羞愧。
第七題C
出自李約: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
第八題A
出自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第九題D
李益歸家覲親,其母已為他訂下甲族盧氏之女,李益憚與母親嚴威,知必負小玉之盟,遂與小玉斷絕書信及往來,并自秘行蹤,斷絕小玉想望。
第十題選A
柳詞“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
3.柳永的《鳳棲梧》和歐陽修的《蝶戀花》到底是誰COPY誰的呀
雖然著名詞話家王國維發話了.但是我們知道諸葛亮出山之前究竟是隱居在襄陽還是南陽,學術界爭論了許多年.“衣帶漸寬終不悔”究竟是歐陽修寫的還是柳永寫的,恐怕也要爭論許多年.其實說白了這個不存在誰COPY誰的問題.這首詞有兩個版本,鑒于兩本書,到底是誰寫的沒人知道,一般認為是柳永原作的,歐陽修只是文字版,也就是歐陽修收錄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讀的版本.古詞都是在書里保存的,后人收錄的.例如歐陽修那首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很多人說是朱淑真寫的,誰知道呢.那些后人也不一定清楚的如果從文獻學方面校讎的角度來看:考異( 唐圭璋先生,宋詞四考-宋詞互見考.)唐先生云:『案以上二闕柳永詞,見樂章集,又誤入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琴趣外編,毛本六一詞刪之,是也. 』 (學生書局本45頁.)他人注唐圭璋先生輯全宋詞,學界推為萬世鴻功,所據可信.毛本即所謂毛晉汲古閣刊本,乃明刊本.所依時代早,亦可信.正誤今所見最大宗錯誤之來乃人間詞化之三境界中所言:『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人間詞話第26條,節錄.)他人注今人校注人間詞話,多所正誤,不贅述.再舉一旁證: 王國維先生校輯南唐二主詞時,竟將晏殊名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一闕編入,延舊書之誤,不足征信.由此推斷,宜做柳永詞為佳,然千年公案,不易查索,仆亦只敢云「宜做」而已.解釋如上,煩查照.發問者所引恐乃柳永詞的異文而已.有宋一朝,歐陽文忠詞最雜舛,混入大量別人作品令人疑惑.比如次入馮延己陽春集十首以上,包括著名的庭院深深一闕.又如版主所舉之柳永詞,其實歐陽修也寫過大亮艷詞比如:「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等.學術界關于這個問題提出幾種說法,其中可信的是歐陽修的政敵等人為攻擊歐陽修而編入以污蔑.自明朝以來,楊慎曾替其辯為歐陽文忠公作,目的在為其開脫,證明其非是私奔作品.后來許多人亦從其說,而今作者猶紛紛. (詳見中華書局本朱淑真集校注,其實若證明是朱淑真作,亦不能以此誣其失節.)基本上這一闕是柳詞,已經沒有太大的異議了.所以以后引用可以放心寫明柳永.至于詞牌,基本上已經見怪不怪,詞牌別名有的多至五六種,比如賀鑄的東山樂府以變化詞牌名稱著稱.。
4.高一語文常考的古詩文有哪些
必修一:沁園春、雨巷、再別康橋、荊軻刺秦王(背易水訣別一段)、記念劉和珍君(背第2、4節)這些是課本要求背誦的.
而 《燭之武退秦師 》我們的老師要求背全文
必修二: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蘇軾赤壁賦(壬戌之秋)、蘭亭集序、游褒禪山記(第3段)
必修三:蜀道難、杜甫詩:秋興八首、詠懷古跡、登高 琵琶行、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最后三段)、師說
必修四:念奴嬌、定風坡(莫聽穿林打葉聲)、廉頗藺相如列傳(尾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