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呂本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原文: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翻譯及注釋

    翻譯
    可恨你不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不管人們南北東西四處漂泊,明月都與人相伴不分離。
    可恨你就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剛剛圓滿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圓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注釋
    ⑴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
    ⑵君:這里指詞人的妻子。一說此詞為妻子思念丈夫。江樓:靠在江邊的樓閣。
    ⑶暫滿還虧:指月亮短暫的圓滿之后又會有缺失。滿,此指月圓;虧,此指月缺。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鑒賞

    這首詞是寫別情,上片指出他行蹤不定,在南北東西漂泊,在漂泊中經常在月下懷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嘆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樣跟他在一起。下片寫他同妻子分離的時候多,難得團圓。這首詞的特色,是文人詞而富有民歌風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這首詞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很親切。民歌往往采取重復歌唱的形式,這首詞也一樣。不僅由于《采桑子》這個詞調的特點,像“南北東西”,“暫滿還虧”兩句是重復的;就是上下兩片,也有重復而稍加以變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樓月”與“恨君卻似江樓月”,只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復疊也往往是這樣的。還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這首詞的“江樓月”,正是比喻,這個比喻親切而貼切。

    這個“江樓月”的比喻,在藝術上具有特色。錢鐘書先生講到“喻之二柄”,“喻之多邊”。所謂二柄,“同此事物,援為比喻,或以褒,或以貶,或示喜,或示惡,詞氣迥異”。像李白《志公畫贊》:“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超妙而不可即也”,猶云“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是為“心服之贊詞”。黃庭堅《沁園春》:“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是為心癢之恨詞”。同樣用月作比喻,一個是表示敬仰贊美,一個是表示怨恨,感情不同,稱為二柄。“比喻有兩柄而復具多邊。蓋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別,著眼因殊,指同而旨則異;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應多,守常處變。譬夫月,形圓而體明,圓若明之在月,猶《墨經》言堅若白之在石,‘不相外’而‘相盈’……。鏡喻于月,如庾信《詠鏡》:‘月生無有桂’,取明之相似,而亦可兼取圓之相似。……王禹偁《龍鳳茶》:‘圓似三秋皓月輪’,……僅取圓之相似,不及于明。月亦可喻目,洞矚明察之意,如蘇軾《吊李臺卿》,‘看書眼如月’。”(《管錐編·周易正義·歸妹》)同用月做比喻,可以比圓,比明亮,比明察,這是比喻的多邊。

    這首詞用“江樓月”作比,在上片里贊美“江樓月”“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是到處漂泊,永不分離的贊詞。下片里寫“江樓月”,“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的恨詞。同樣用“江樓月”作比,一贊一恨,是在一篇中用同一個比喻而具有二柄。還有,上片的“江樓月”,比“只有相隨無別離”,是永不分離;下片的“江樓月”,比“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命意不同。同用一個比喻,在一首詞里,所比不同,構成多邊。像這樣,同一個比喻,在一首詞里,既有二柄,復具多邊,這是很難找的。因此,這首詞里用的比喻,在修辭學上是非常突出的。這樣的比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用得又非常貼切,這是更為難能可貴的。作者經常在月下懷念妻子,所以產生上片的比喻;作者感嘆與妻子難得團圓,所以產生下片的比喻。這些是作者獨具的感情,所以寫得那樣真實而獨具特色。

    此詞從江樓月聯想到人生的聚散離合。月的陰晴圓缺,卻又不分南北東西,而與人相隨。詞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與“卻似”隱喻朋友的聚與散,反映出聚暫離長之恨。具有鮮明的民歌色彩。全詞明白易曉,流轉自如。風格和婉,含蘊無限。曾季貍《艇齋詩話》:本中長短句,渾然天成,不減唐、《花間》之作。《嘯翁詞評》: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講道。而小詞乃工穩清潤至此。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賞析

    此詞中表面上說“恨君”,實際上是思君。表面上說只有月亮相隨無離別,實際上是說跟君經常別離。下片借月的暫滿還虧,比喻他跟君的暫聚又別。這首詞的特色富有民歌風味。民歌是感情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

    這首詞正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民歌往往采用重復歌唱的形式,這首詞也一樣。不僅由于《采桑子》這個詞調的特點,像“南北東西”,“暫滿還虧”兩句是反復的;就是上下兩片,也有加以變化的重復,如“恨君不似江樓月”與“恨君卻似江樓月”只有一字之差,像民歌中的重疊一樣。還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這首詞的“江樓月”,正是比喻。

    詞中“江樓月”的比喻,很具有藝術特色。錢鐘書曾講過“喻之二柄”、“喻之多邊”。錢鐘書所謂二柄:“同此事物,援為比喻,或以褒,或以貶,或示喜,或示惡,詞氣迥異;修詞之學,亟宜指示。”例如“韋處厚《大義禪師碑銘》:”佛猶水中月,可見不可取‘,超妙而不可炔,猶云’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是為心服之贊詞。黃庭堅《沁園春》:’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猶云’甜糖抹鼻子上,只教他舐不著‘,是為心癢之恨詞。“同樣這首詞用水中之月作比喻,一個表達敬仰之意,一個表示不滿之情,然而感情不同,稱為比喻的二柄。鏡喻于月,如庾信《詠鏡》:“月生無有桂‘,取明之相似,而亦可兼取圓之相似王禹偁《龍鳳茶》:”圓似三秋皓月輪’,僅取圓之相似,不及于明,‘月眼’、‘月面’均為常言,而眼取月之明,面取月之圓,各傍月性之一邊也。“(節引自《管錐篇·周易正義·歸妹》如例子中所講同用月做比喻,可以比圓,又可比明亮,這是比喻的多邊。

    這首詞用“江樓月”作比,詞人上片里贊美“江樓月”,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說的是人雖到處漂泊,而明月隨人,永不分離,是贊詞。下片里也用”江樓月“作比,”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說的是月圓時少,缺時多,難得團圓,是恨詞。

    同樣用“江樓月”作比,一贊一恨,是一篇中用同一事物作比喻而表達不同感情,從而具有二柄。還有,上片的“江樓月”,比喻“只有相隨無別離”;下片的“江樓月”,比喻“待得團圓是幾時”。一首詞里,同用一個比喻,所比不同,構成多邊。象這樣,同一個比喻,一首詞里,既有二柄,又有多邊,這是很難找的。因此,這首詞里用的比喻,修辭學上是非常突出的。而且這樣的比喻,是感情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被詞人用得非常貼切,這是此首詞更為難能可貴的特點。

    這詞的想象跟后漢徐淑《答夫秦嘉書》的想象頗有相似之妙處。徐淑說:“身非形影,何能動而輒俱;體非比目,何能同而不離。”徐淑雖用了兩個不同的比喻,“何能動而輒俱”,“何能同而不離”,但與該詞想象一致,所以這兩人也可以說千載同心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呂本中

    宋代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陸游

    閱讀(178)

    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原文: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翻譯及注釋翻譯白發將軍虎老雄心猶在,收復西京捷報昨夜傳來。胡

    宋代

    詠牡丹 陳與義

    閱讀(146)

    詠牡丹原文: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詠牡丹翻譯及注釋翻譯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么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

    宋代

    如夢令·春景 秦觀

    閱讀(159)

    如夢令·春景原文: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如夢令·春景翻譯及注釋翻譯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

    宋代

    客中初夏 司馬光

    閱讀(155)

    客中初夏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客中初夏翻譯及注釋翻譯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

    宋代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棄疾

    閱讀(183)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原文: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

    宋代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閱讀(158)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翻譯及注釋翻譯饑餓的老鼠繞著床竄來竄去,蝙蝠圍著昏黑的油燈上下翻舞。狂風

    宋代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閱讀(145)

    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行香子·七夕翻譯及注釋翻譯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

    宋代

    浣溪沙·端午 蘇軾

    閱讀(152)

    浣溪沙·端午原文: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浣溪沙·端午翻譯及注釋翻譯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

    宋代

    城南 曾鞏

    閱讀(176)

    城南原文: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城南翻譯及注釋翻譯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注釋①路東西

    宋代

    留侯論 蘇軾

    閱讀(150)

    留侯論原文: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

    宋代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

    閱讀(139)

    御街行·秋日懷舊原文: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御街行·秋日懷舊翻譯及注釋翻

    宋代

    豐樂亭記 歐陽修

    閱讀(169)

    豐樂亭記原文: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

    宋代

    漢宮春·梅 晁沖之

    閱讀(156)

    漢宮春·梅原文: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空自憶,清香未減,風流

    宋代

    琴詩 蘇軾

    閱讀(154)

    琴詩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琴詩翻譯及注釋翻譯如果說琴聲發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里為什么不響呢?如果說琴聲發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注釋若:如果。何:為何。琴詩道理文學意義  這首詩講了

    宋代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歐陽修

    閱讀(171)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原文: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翻譯及注釋翻譯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

    明清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 納蘭性德

    閱讀(188)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原文: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翻譯及注釋翻譯是誰在翻唱著凄切悲涼的樂府舊曲?風蕭蕭肅肅,雨瀟瀟灑灑,房里點燃的燈燭

    明清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納蘭性德

    閱讀(186)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原文: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翻譯及注釋翻譯多情的明月應嘲笑我的無情,嘲笑我辜負了她對我的柔情。如今她已離

    明清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納蘭性德

    閱讀(193)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原文: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采桑子·塞上詠雪花翻譯及注釋翻譯我喜歡雪花不在于其輕盈的形態,更在于其在寒處生長。雪花,雖與牡丹、海棠等

    明清

    采桑子·九日 納蘭性德

    閱讀(174)

    采桑子·九日原文: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采桑子·九日翻譯及注釋翻譯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返鄉之路千里迢迢。家

    明清

    采桑子·當時錯 納蘭性德

    閱讀(165)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采桑子·當時錯翻譯及注釋翻譯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凄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于從前

    五代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李煜

    閱讀(225)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原文: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泝流。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翻譯及注釋翻譯深秋時節,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

    五代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馮延巳

    閱讀(265)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原文: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翻譯及注釋翻譯花前沒有了她的陪伴,獨自在花間徘徊,看繁花似錦,芳草天涯,一株株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