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八上文言文古詩詞(八上全部要背的古詩,文言文)

    1.八上全部要背的古詩,文言文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核舟記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yí)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中軒敞(chǎng)者為艙,箬(ruò)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

    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臥右膝,詘(qū)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②,講信修睦③。

    故人不獨親④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男有分①,女有歸②。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④。

    是故謀閉而不興⑤,盜竊亂賊而不作⑥,故外戶⑦而不閉⑧,是謂大同⑨。【望 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讀“自“)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編輯本段]讀法: 自/ 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

    2.八年級上冊語文的文言文和古詩

    文言文的篇目:桃花源記 (陶淵明)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核舟記(魏學伊)

    大道之行也(禮記)

    三峽(酈道元)

    。。。..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湖心亭看雪(張岱)

    詩歌: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石壕吏(杜甫)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游山西村(陸游)

    3.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有古詩和文言文

    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翻譯 1.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依靠打魚為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遠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小河兩岸生長,在幾百步的范圍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

    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盡頭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發源處就到頭了,緊挨著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漁人丟下了船,從洞口進去。

    初進時,洞里很窄小,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前面突然開闊敞亮了。

    這里的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的小路,交錯相通,能聽見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

    在那里,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著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里的人見了漁人,竟然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的往來。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給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

    其余的人也各自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里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上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有找到路。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便病死了。

    此后就再也沒有問路求訪的人了。 2.短文兩篇 一、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二、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和花,可愛的非常多。

    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3.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

    4.人教版語文八上所有文言文和古詩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觀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

    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流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連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 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 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 老木滄波無限悲。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5.求8年級上冊文言文8篇和古詩詞17首

    文言文: <桃花源記》 《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 《大道之行也》 杜甫詩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 《三峽》 《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使至賽上》+《渡荊門送別》+《登岳陽樓(其一)》 古詩詞:回答人的補充 2010-07-30 09:4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7-30 09:4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過故人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游山西村》 陸游 南宋 莫笑農家臘酒①渾,豐年留客足雞豚②。

    山重水復③疑無路,柳暗花明④又一村。 簫鼓⑤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⑥。

    從今若許⑦閑乘月,拄杖無時⑧夜叩門。 【漁家傲(塞下秋來〕】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游蘄水①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②。瀟瀟暮雨子規啼③。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④!休將白發唱黃雞⑤。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有人說是身世飄搖雨打萍,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己亥雜詩(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6.八上語文文言文都有什么,古詩都有什么{八上}

    人教的?

    21 桃花源記

    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23 核舟記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 三峽

    27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游

    28 觀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游山西村

    這個網子有內容.cn/czyw/jszx/tbjxzy/bs/dzkb/

    7.求8上語文古詩,文言文全部

    《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

    《古詩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己亥雜詩)

    《古詩三首》(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古詩三首》(雁門太守行、別云間、論詩)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戌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別云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8.八年級上冊語文 文言文、古詩詞原文翻譯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

    尉劍起,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如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 “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

    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

    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出師表》出師表 諸葛亮 臣亮。

    9.人教版8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 古詩

    1.桃花源記 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2.(1)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3.核舟記 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身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者五,為窗者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者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所載,稱驚猶鬼神者良多,然誰有游削于不寸之質,而須麋了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于我,我必疑其誑。乃今親睹之。

    繇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母猴也。嘻!技亦靈怪矣哉!4.大道之行也 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已。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5.杜甫詩三首(1)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春望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史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6.三峽 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7.短文兩篇(1)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山川之美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

    八上文言文古詩詞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八上文言文古詩詞(八上全部要背的古詩,文言文)

    詩歌

    報答的古詩詞(關于報答的七句古詩詞)

    閱讀(21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報答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報答的七句古詩詞,形容報答的詩句,關于回報的古詩。關于報答的古詩詞如下: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2、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3、哀

    詩歌

    二年級上冊古詩詞二首教學設計(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閱讀(13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二年級上冊古詩詞二首教學設計,內容包括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8《古詩兩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笑傲江湖文1001《夜宿

    詩歌

    少兒古詩詞背景圖(15首古詩的背景圖)

    閱讀(1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少兒古詩詞背景圖,內容包括15首古詩的背景圖,我們要做“與詩同行”手抄報,找一些兒童詩歌,最好加上和詩歌一樣,小學古詩配圖,這個圖是哪首詩的配圖。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books/tangshi/poem44.ht

    詩歌

    形容不斷拼搏奮進的古詩詞(形容奮斗上進的古詩有哪些)

    閱讀(20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不斷拼搏奮進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奮斗上進”的古詩,描寫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詩句,古詩詞中,關于奮斗的詩句。為學作事,忌求近功。白話釋義:為學習所做的事,切忌不要過去地急求近功。朝代:明作者:黃宗羲出處:·《明儒學案

    詩歌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注釋(四年級下冊的古詩和注釋)

    閱讀(16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注釋,內容包括四年級下冊的古詩和注釋,四年級下冊古詩以及注釋,4年級語文下冊全部古詩。《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②盡:沒

    詩歌

    山峰似仙人古詩詞(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山峰似仙人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山像仙境的詩句,描寫“仙人”的古詩詞,尋寫山峰,山岳的古詩詞佳句.。1.金銅仙人辭漢歌唐代:李賀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詩歌

    初中古詩詞鑒賞技巧教案(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閱讀(16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中古詩詞鑒賞技巧教案,內容包括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初中語文詩詞賞析答題技巧,初中古詩賞析方法。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我國古典詩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形象鮮明,感情豐富,是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哺育

    詩歌

    初一下冊附表內古詩詞(初一上下冊課內外的古詩有哪些)

    閱讀(14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一下冊附表內古詩詞,內容包括初一上下冊課內外的古詩,初一語文下冊課內古詩詞,初一下冊課內語文古詩。【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

    詩歌

    初一古詩詞鑒賞題目(初一語文幾道古詩鑒賞題)

    閱讀(18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一古詩詞鑒賞題目,內容包括初一語文幾道古詩鑒賞題,初一語文幾道古詩鑒賞題,初一古詩鑒賞題。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詩歌

    古詩詞中荷花都有哪些叫法(荷花在古代有哪些稱呼)

    閱讀(3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荷花都有哪些叫法,內容包括荷花在古代稱呼,荷花在古代稱呼,蓮在古詩詞中的稱呼。荷花在古代的稱呼有:蓮花、芙蕖、菡萏、芙蓉、君子花等。荷花(Lotus flower)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

    詩歌

    描寫長春的古詩詞(關于長春的古詩有哪些)

    閱讀(21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長春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長春的古詩,關于"長春"的古詩,有關于長春的古詩。1.《錦纏道·燕子呢喃》宋代·宋祁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詩歌

    喜歡女生委婉的古詩詞(委婉表達愛意的詩句)

    閱讀(1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喜歡女生委婉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委婉表達對女性的喜歡的詩詞,委婉表達愛意的詩句,表達愛意的委婉的詩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我愛你,即使為你身形消瘦,也永不后悔。2、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

    詩歌

    贊美梅花有關的詩句古詩詞(贊美梅花的詩句古詩)

    閱讀(1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美梅花有關的詩句古詩詞,內容包括贊美梅花的詩句,贊美梅花的詩句古詩,贊美梅的詩句古詩詞。詩句: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出自:宋代·林逋《山園小梅二首》釋義: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

    詩歌

    夜晚思念愛人的古詩詞(有什么詩句描寫夜深思念愛人的詩句)

    閱讀(16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夜晚思念愛人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夜晚思念愛人的古詩詞,有什么詩句描寫夜深思念愛人的詩句,有什么詩句描寫夜深思念愛人的詩句。1.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鵲踏枝》 2.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

    詩歌

    報答的古詩詞(關于報答的七句古詩詞)

    閱讀(21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報答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報答的七句古詩詞,形容報答的詩句,關于回報的古詩。關于報答的古詩詞如下: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2、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3、哀

    詩歌

    二年級上冊古詩詞二首教學設計(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閱讀(13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二年級上冊古詩詞二首教學設計,內容包括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8《古詩兩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笑傲江湖文1001《夜宿

    詩歌

    少兒古詩詞背景圖(15首古詩的背景圖)

    閱讀(1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少兒古詩詞背景圖,內容包括15首古詩的背景圖,我們要做“與詩同行”手抄報,找一些兒童詩歌,最好加上和詩歌一樣,小學古詩配圖,這個圖是哪首詩的配圖。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books/tangshi/poem44.ht

    詩歌

    形容不斷拼搏奮進的古詩詞(形容奮斗上進的古詩有哪些)

    閱讀(20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不斷拼搏奮進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奮斗上進”的古詩,描寫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詩句,古詩詞中,關于奮斗的詩句。為學作事,忌求近功。白話釋義:為學習所做的事,切忌不要過去地急求近功。朝代:明作者:黃宗羲出處:·《明儒學案

    詩歌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注釋(四年級下冊的古詩和注釋)

    閱讀(16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注釋,內容包括四年級下冊的古詩和注釋,四年級下冊古詩以及注釋,4年級語文下冊全部古詩。《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②盡:沒

    詩歌

    山峰似仙人古詩詞(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山峰似仙人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山像仙境的詩句,描寫“仙人”的古詩詞,尋寫山峰,山岳的古詩詞佳句.。1.金銅仙人辭漢歌唐代:李賀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詩歌

    初中古詩詞鑒賞技巧教案(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閱讀(16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中古詩詞鑒賞技巧教案,內容包括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初中語文詩詞賞析答題技巧,初中古詩賞析方法。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我國古典詩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形象鮮明,感情豐富,是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哺育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