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1.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代: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2.仙人篇
魏晉:曹植
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于天衢。
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
飛騰逾景云,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
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余。
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
驅風游四海,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
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3.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4.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5.生年不滿百
兩漢:佚名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2.尋寫山峰,山岳的古詩詞佳句.
1.《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3.《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
4.《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5.《詠華山》
寇準
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云低。
6.《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7.《望山》
賈島
南山三十里,
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立望,
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
洗蕩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
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
勁風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
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
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
我愿為其鄰。
8.《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
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
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
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
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
何時復更還?
9.《詠賀蘭山》
胡秉正
西北天誰補?
此山作柱擎。
蟠根橫遠塞,
設險壓長城。
俯瞰黃河小,
高懸白雪清。
曾從絕頂望,
灝氣接蓬瀛。
10.《賦山/一七令·山》
令狐楚
山,
聳峻,
回環。
滄海上,
白云間。
商老深尋,
謝公遠攀。
古巖泉滴滴,
幽谷鳥關關。
樹島西連隴塞,
猿聲南徹荊蠻。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余麋鹿閑。
3.比喻山川險峻的詩句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令》
1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4.關于仙人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
難可與等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5.形容山峰的詩句
題平都山
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題西陵壁》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山中留客》唐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硭,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
散向峰頭望故鄉。
6.描寫仙人的古詩詞
仙人_作者:李賀 (唐代)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無題 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有所思】 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 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涌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李白 仙游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
7.求幾首和仙人有關的詩歌,越多越好
1、《仙人篇》兩漢:曹植 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韓終與王喬,要我于天衢。
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飛騰逾景云,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余。
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驅風游四海,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
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釋義:仙人們把攬著黑白各六枚棋子,悠閑地在泰山一角對博。女神湘娥撫弄著琴瑟,秦穆公之女秦娥吹著笙竽。
仙境中,不僅有美妙的音樂,還有美酒珍肴。而塵世中天地何其狹小,不知道哪里才可以安身。
仙人韓終與王喬,邀請我來到天上。還沒舉步就已經行了萬里路程,輕輕一躍就登上了太虛仙境。
在云端飛騰,天上的風吹著我。回頭看到了上帝所居之所紫微,手持神符,讓上帝信任自己得以升仙。
只見宮門嵯峨,殿高萬丈,玉樹夾生于道旁,門樞有守門的神獸。駕著輕風游覽四海,向東經過王母的居所。
俯觀五岳之間,人生就如寄居那樣無所著落。真希望能夠隱居求仙,得道后長出羽翼,得以升天。
想著往昔黃帝鑄好鼎以后,上天便派龍下來迎接,黃帝就騎著龍升天了。真希望我也如此。
在九天中徘徊,希望與黃帝相約在天上。2、《玉真仙人詞》唐代:李白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釋義:玉真公主真是真人啊,時時來往于華山太華峰修道。
一清早就起來叩齒鳴天鼓,練氣時雙龍迅速騰起。不斷將全身元氣聚集,如電如虹,行蹤如白云來去飄忽。
何時去少室山?在那里一定可以與王母娘娘相逢。3、《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唐代:李白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釋義: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此畫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著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滿堂的空靈蒼翠如可掃,赤城的霞氣和蒼梧的嵐煙,仿佛可從畫中飄浮而出。洞庭瀟湘的美景意境深遠,我之情意隨著三江七澤之水而回返往復。
那洶涌的波濤要流向何處?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無歸日。船上的征帆不動亦不旋,好像隨風漂落至天邊。
我心搖目斷,逸興難盡。不知何時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西峰山勢崢嶸,瀑布噴射,山下巨石橫斜,溪流蜿蜒曲折,水聲潺潺。
東崖巖層疊嶂,云遮霧障,林深樹密,草木繁盛。在此深山之中,歲月不知,晝夜難分。
我憑幾獨坐,靜聽寂然,靜得連一聲蟬鳴也聽不到。在長松之下,有仙人數位,對坐不語,南昌仙人梅福也似列坐其中。
趙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當妙年華品,為磊落青云之士。庭中訟息,政簡無事,與眾賓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畫中之神仙。
此乃五色圖畫,并不足珍;還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遠離世塵,端居全身。有朝一日我功成之后,將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等著我。
4、《鳳吹笙曲》唐代:李白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始聞煉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里,鳳笙去去無窮已。欲嘆離聲發絳唇,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云。
綠云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釋義:仙人十五歲就愛吹笙,笙響如同昆丘的彩鳳鳴叫。也聽說你會煉氣餐金液,現如今又傳說你馬上要上長安朝拜皇上。
玉京長安有迢迢幾千里路之遙,鳳笙一去,何時能回?怕是難以再見。絳唇一啟,便是嘆息,嘆息你的離去,纖指一舉,便奏出凄涼的離別琴調,充滿惋惜。
此時惜別,那堪聽聞離別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見此分別之顏。不如來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聲響綠云。
綠云和著紫氣一起飛向函谷關,尋仙訪道應去河南的緱氏山。你可別學那個很會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還,我還想見你呢!5、《望黃鶴樓》唐代: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釋義:向東眺望黃鶴山,只見黃鶴山威勢雄偉橫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環繞著白云,中間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陽。山巒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聽說過許多仙人在這里學習飛身升天之術,一朝成仙飛間蓬萊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來空空。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山峰似仙人古詩詞(描寫仙人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