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一年級應掌握哪些古詩
李白(701 —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境內)。
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
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
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 )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
后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潯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飄泊于武昌、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處。
縱觀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較復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游俠思想對他都有影響。
他企羨神仙,向往隱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又不愿走科舉的道路。
他想通過隱居,求仙獲取聲望,從而在名人薦舉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詩人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度過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
李白存詩九百九十多首。這些詩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達對理想政治的熱烈追求,對建功立業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筆鋒揭露政治集團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畫筆點染祖國壯麗的山河。
他的詩篇,無論五言七言,無論古體近體,無不別具風格,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李太白集》。
丁都護歌 李 白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這首詩真實地再現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勞役。開頭二句“云陽上征去 ,兩岸饒商賈”,點出拖船運石的地點、去向和環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運石的勞役的路途遙遠。
“兩岸饒商賈 ”,指船行運河兩岸多是繁華的商業城鎮,以逆水拖船的苦役與周圍環境的繁華熱鬧,兩相對比,更突出了拖船勞役的繁重艱辛,也渲染了環境氣氛。“吳牛喘月時 ,拖船一何苦” ,這里以吳牛的典故表現氣候的炎熱,連吳地的水牛看見了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而喘息,寫得極形象極生動。
“拖船一何苦”,說“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纖的艱苦,在酷熱難當的天氣下,拖船該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暴戾,表達了詩人對拉纖民夫的同情。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二句具體地細致地表現拖船民夫的痛苦,驕陽,重役,干渴,詩人抓住“水”這周圍環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現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飲”,“半成土”,都渲染了纖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是指纖夫們唱起哀傷的歌,悲痛得淚如雨下。這是從具體地動作描寫,深入一步地表現纖夫內心的痛苦,直接地表達了他們的悲憤的心情。
“萬人鑿盤石 ,無由達江滸”,這里由拖船轉向“鑿石”,由寫人轉入寫景 ,由眼前的拖船運石宕開一筆寫到萬人鑿石,從更為廣泛的范圍來揭示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人民群眾的苦役重負。“萬人”,“無由”,都突出表現了詩人極大的義憤。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結尾以提醒句式,不寫纖悲,反寫石悲,以石之悲來襯托纖夫的悲,在進一層的描寫中表現出拖船纖夫的極深切的悲痛,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詩從遠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體,情景交融,遠近交織,感情深切真摯,形象生動鮮明,語言精煉。
從軍行 李 白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首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百戰沙場碎鐵衣”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
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斗之嚴酷。 “城南已合數重圍”。
戰斗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伏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
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發,使人為之懸心吊膽。“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里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本詩所描述的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突破口,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于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所要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從詩中看,所寫的戰爭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并不令人喪氣,而在敗中見出了豪氣。
“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力重千鈞,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卻通過緊張的戰斗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
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和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聯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以及英雄的整個戰斗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詩讓人不覺得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拼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
2.初中生要掌握的古詩詞有哪些
中學生必背古詩詞50首 《詩經》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漢樂府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曹操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嵩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植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陶潛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清晨開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
壺將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 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讀山海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庾信 寄王琳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謝朓 玉階怨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薛道衡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
3.初中一年級應當背誦的古文、詩詞(全面一點的,不是書上的
刻舟求劍 鄭人買履 幼時記趣 次北固山下 赤壁【杜牧】 浣溪沙【蘇軾】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調歌頭 【蘇軾】 春【朱自清】 三峽【酈道元】
濟南的冬天【老舍】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秋詞【劉禹錫】 夢溪筆談二則----1.以蟲治蟲 2.梵天寺木塔
論語八則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迢迢牽牛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山居秋暝 漢江臨眺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青玉案.元夕 登幽州臺歌 臺城 滁州西澗 雪梅
絕對原創,我就是初一的!!!
4.從一年級到初一全部的古詩詞
這是小學全部的古詩詞 人教版一年級: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靜夜思 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草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曉 [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村居 【清】 高 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 【清】袁枚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年級:贈劉景文 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山 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贈汪倫 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草 白居易籬籬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望廬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句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三年級:夜書所見 葉紹翁 (宋)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門山 [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飲湖上初晴后雨首 (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詠柳 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日 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作者: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四年級: 題西林壁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 陸游 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望洞庭 [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憶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鄉村四月 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五年級: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秋思 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牧童 <唐>呂巖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 不脫蓑衣臥月明。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六年級:詩經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
5.升初中需要掌握的的一些古詩,字,詞,句.課文,等等
/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ancient/1.漢樂府《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駱賓王《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李嶠《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2.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3.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7.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8.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9.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0.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1.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2.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3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35.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36.《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7.《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8.李紳《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憫農》(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0.杜牧《山行》:遠山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43.李商隱《樂游原》:向晚意不適,趨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4.羅隱《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45.胡令《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釣,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6.范仲淹《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47.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50.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
6.初中語文所須掌握的古詩詞文章
1、《論語》十則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4. 《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淵明
8、《三峽》 酈道元
9、《馬說》 韓愈
10 《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17、《關雎》 《詩經》
18、《觀滄海》(東臨碣石)曹操
19、《蒹葭》(蒹葭蒼蒼)詩經
20、《飲酒》(結廬在人境)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李白`
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劉禹錫
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李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杜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陸游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U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張養浩
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龔自珍
7.初中要求掌握的詩詞有哪些
初中階段能把下面的50首熟讀背誦也差不多了。
1.關雎2.蒹葭3.君子于役4.陌上桑5.龜雖壽6.觀滄海7.木蘭詩8.飲酒(結廬在人境)9.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次北固山下12.使至塞上1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4.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15.渡荊門送別16.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17.望岳18.春望1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2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22.酬樂天揚州補逢席上見贈23.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24.錢墉湖春行25.觀刈麥26.雁門太守行27.赤壁28.泊秦淮29.夜雨寄北30.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31.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32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33.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34登飛來峰35.江城子·密州出獵36.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37.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38.游山西村39.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40.過零丁洋41天凈沙·秋思42.山坡羊·潼關懷古43.黃鶴樓4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45.題破山寺后禪院46.憶江南(梳洗罷)47.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晝)48.別云間49.論詩50.已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太長,只錄了詩題,具體內容可以網上或書中去查。其實也沒有一定,其它詩詞多看點,也不一定非得是這50首或更多,讀詩詞關鍵是興趣,要是弄成考八股一般去死記硬背也就失去了品詩的樂趣。
8.求從初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的所有古詩
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 一、七年級上冊 (一)、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七年級下冊 (一).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唐)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三.八年級上冊 (一)課內古詩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初中一年級應掌握那絲古詩詞(初中一年級應掌握哪些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