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一首小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色,抒發了遠離家鄉、旅居在外時的孤獨傷感之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寒雨連江,夜暮降臨,以凄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鄉而改變志節,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四、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題“獨坐”,一“獨”字為全詩的抒情和描寫定下了基調,但首句卻用一“眾”字開頭,然后從眾到“盡”,第二句再轉出“孤”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心頭上無限孤單寂寞的思潮。
最后鳥飛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獨,與作者同病相憐,共處寂寞之境。這樣不僅把敬亭山寫活了,也鮮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獨”運。
五、旅夜抒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的前四句寫自己旅途所見,創造出一個雄渾壯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對這壯闊宏偉的月夜江流圖和目前自身的處境抒發感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凝聚著、濃縮著詩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詩的情景交融得妙合無痕,突出了一個憂嘆身世而又未肯忘記壯志的孤苦伶仃的詩人形象. 六、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中間兩聯重在寫景、敘事,首尾兩聯都間接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七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2.借景抒情的古詩
一、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二、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朝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三、黃鶴樓
【作者】崔顥 【朝代】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四、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五、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朝代】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3.借山水抒情的詩句有哪些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李商隱〈無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唐;白居易〈長恨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無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元稹〈離思〉 3.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對我有幫助 480回答時間:2007-12-1 20:57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邢雨情 | 二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制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蘇幕遮 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后宮詞 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雨霖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御街行 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徹,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
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
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
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幺弦撥。
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鑒朱顏驚暗換。
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 簡介 李之儀(生卒年不詳),字端叔,晚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縣北)人,熙寧三年進士。
能文,尤工尺牘,詞以小令見長。有《姑溪詞》。
謝池春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 花徑斂馀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
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以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清樂平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晏 殊 無題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長 相 思 元代 肖淑蘭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濃。湖山畫圖中。
采芙蓉,賞芙蓉,小小紅船西復東。相似無路通。
朝暮曇花,咫尺天涯, 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 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 昨夜風吹處,落英聽誰細數。
九萬里蒼穹,御風弄影,誰人與共? 破 陣 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雙調] 小 圣 樂 驟雨打初荷 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塘。
4.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詩
1.《沁園春·雪》
近代:**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5.《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借物抒情
1.簡介
一種以描寫事物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準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特點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托于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 目標 :平時多留心身邊事物,用多角度觀察生活 。善于捕捉實物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想法。運用多種手法狀寫事物,或進行介紹說明,或以物喻人,或詠物寄意,或以物憶事多角度訓練,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3。使用要點
描寫事物要緊扣與此事物有關的人事的變遷、榮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磚一石,處處都浸染著人物的喜怒哀樂。雖只是對事物的描繪,但讀者讀來卻字字都包孕著真切動人的情感。
二、與情感有關的句子
1、在這個維特式的騷動不安的年齡里,異性之間任何一個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個少年心里掀起狂風巨浪! ——《平凡的世界》
2、愛會讓人變傻,不管是那種形式的愛。情感都是荒謬的,你一旦對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 ——《成為簡·奧斯汀》
3、把我最溫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這字里行間不動聲色的給了你。
4、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小王子》
5、歷史因此令人懷疑。循著不同的情感,歷史原來并不確定。 ——史鐵生
6、翻炒是情感的升溫,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飪又何嘗不是一種柔情。 ——汪涵
5.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有哪些
1.《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賞析: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2.《天凈沙 春》 年代: 元 作者: 白樸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賞析:這支《天凈沙·春》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征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3.《江雪》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4.《臨洞庭上張丞相》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賞析: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
詩人借了這句古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做一番事業的愿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
作為干謁詩,最重要的是要寫得得得體,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辭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這首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5.《長相思·汴水流》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賞析: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
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采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后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6.《春宮怨》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賞析:這首詩是代宮女抒怨的代言詩,其實也含有自嘆無人賞識之意。首聯寫因貌美而入宮,受盡孤寂,不愿梳妝,頷聯寫取寵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妝扮了。
頸聯寫景,春風駘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殘,寂寞空虛的情感。末聯寫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歷來為人所推崇的名句。??關于此詩作者,歷來有所爭議。
歐陽修和吳聿以為周仆所為,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卻斷為杜荀鶴所作,且云:“故諺云:杜詩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證。
7.《清平樂·別來春半》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這首詞寫的是離愁別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從善入宋不得歸。
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詞。詞并未拘泥與此一情,而是虛筆點染,描繪出一種擴大的感情境界與氛圍。
詞的開篇,點明事由與季節。為什么在春意正濃.春光明媚之時,卻說“觸目柔腸斷”呢?原是“別來”之陰影籠罩了一切,觸目之景還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砌下”“還滿”寫出落花之多.佇立之久,表現了詞人無限哀傷的情懷和形象。過片緊承“別來”二字,“雁來音信無憑”既是景象的轉換,也是情感深入,謂雁能傳書,但是雁來人不來,雁歸人不歸,徒增愁恨。
“路遙歸夢難成”又翻進一層,為所懷念之人設想,語意奇特,委婉之至。結尾二句以遠接天涯.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生動,貼切自然;在語法上一波三折,在語意上一唱三嘆,頓挫有致,情韻俱生。
8.《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賞析:就詩人而言,在我為情,在物為境。詩思的觸發、詩篇的形成,往往是我與物、情與境交相感應的結果。
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正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設想詩人創作時的狀態,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叢集,這時,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心因“物色之動”而搖,辭因“情以物遷”而發。
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
9.《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 年代: 宋 作者: 。
6.需要一些借花和四季景色抒情的詩句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后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
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余暉。
宋·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
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
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余的彩虹。
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
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
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
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
譙門:城上鼓樓,用以了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
7.借景抒情的古詩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
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
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無題》 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借月抒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抬頭看見天上的明月, 低下頭思念故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美景何時有,手捧 酒杯問青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吹綠了江 南岸,我何時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 連著海水,海 上的明月與潮 水一同起落。
8.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詩
1.《沁園春·雪》近代:**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3.《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4.《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5.《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借物抒情1.簡介一種以描寫事物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準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特點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托于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 目標 :平時多留心身邊事物,用多角度觀察生活 。
善于捕捉實物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想法。運用多種手法狀寫事物,或進行介紹說明,或以物喻人,或詠物寄意,或以物憶事多角度訓練,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3。使用要點描寫事物要緊扣與此事物有關的人事的變遷、榮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磚一石,處處都浸染著人物的喜怒哀樂。
雖只是對事物的描繪,但讀者讀來卻字字都包孕著真切動人的情感。二、與情感有關的句子1、在這個維特式的騷動不安的年齡里,異性之間任何一個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個少年心里掀起狂風巨浪! ——《平凡的世界》2、愛會讓人變傻,不管是那種形式的愛。
情感都是荒謬的,你一旦對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 ——《成為簡·奧斯汀》3、把我最溫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這字里行間不動聲色的給了你。
4、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小王子》5、歷史因此令人懷疑。循著不同的情感,歷史原來并不確定。
——史鐵生6、翻炒是情感的升溫,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飪又何嘗不是一種柔情。 ——汪涵。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借風景抒情的古詩詞(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