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張家界的古詩
文莊行
一
云蒸霧繞深鎖藏,進退浮沉幾滄桑。
龍舞九天譜新曲,武陵春色冠四方。
二
花紅葉綠兩邊鋪,幽徑翠光枝影疏。
滿目珍饈迎遠客,笑談風月一斛珠。
漫步溪布街
依山傍水艷陽天,接踵摩肩笑語連。
土韻苗風似玉露,索溪河畔舞蹁躚。
寶峰湖
一湖瑟瑟疊翠峰,百木爭春映水紅。
路轉峰回消戾氣,石奇水秀韻相融。
高峽飛瀑隱鐘鼓,玉女清波照鏡容。
造化洪荒道目錄,武陵煙雨毓精工。
黃龍洞生態廣場
綠浮陌野展霽光,翠染青青菜花黃。
竹影橫斜池塘柳,鶯歌燕語泥吐香。
十里畫廊
縹緲云煙畫卷開,凝香染墨凈塵埃。
幽姿淑態呈祥瑞,水色山光著眼來。
百鳥齊鳴深澗響,眾仙恭立向王臺。
千杯尋醉非虛幻,焉問劉郎誰與栽。
2.描寫張家界的古詩有哪些
1、張家界古絕三十三首 其三
當代:程濱
久居繁華里,偷閑入山家。
山家問來所,羨我居繁華。
譯文:
一直都住在繁華的地方,偷偷的進入山里去。
山里的人家問我從哪里來,羨慕我住在繁華的地方。
2、張家界古絕三十三首 其四
當代:程濱
山婦披蓑衣,獨掃雨中陌。
君若迷山中,遙問山中客。
譯文:
山里的農婦披著蓑衣,在雨中獨自打掃。
你如果在山中迷路了,可以遠遠的問在山里居住的人。
3、張家界古絕三十三首 其七
當代:程濱
一囊一瓶水,一傘一雙屐。
一領舊時衣,一個山中客。
譯文:
一個囊一瓶水,一把傘一雙鞋。
一個領子的一件舊衣服,一個到山里的客人。
4、張家界古絕三十三首 其八
當代:程濱
游山不看景,信步此山中。
一山都是景,何事太匆匆。
譯文:
在山里游玩的時候不看山里的景色,在這個山里隨便走走。
一座山都是美景,不要為了任何事而走的太匆忙。
5、張家界古絕三十三首 其十
當代:程濱
仙女獻花處,我至成孤客。
不見散花人,但見群花落。
譯文:
我到達仙女獻花的地方后發現只有我一個人。
沒有看見有人在散花但是看見了一群群的花散落。
3.描寫張家界的詩句
三千座奇峰, 高高地聳立在原始曠野之上; 八百條秀水, 蜿蜒曲折地穿行于的峽谷之中。
啊!美麗的張家界! 讓我心往神怡,一見傾情; 你是那普天下: 山的代表,山的典型,山的精靈。 溝壑縱橫,巖峰高聳; 綠樹翠曼,獸鳥成群。
你集“雄,奇,幽,野,險”為一體, 你融“林,洞,湖,瀑,石”于一身。 快樂的動物王國, 都是因為有了你溫暖的懷抱; 豐富的植物天堂, 都是因為有了你適宜的環境。
奇特的峰,萬石崢嶸; 幽深的谷,溪流潺潺; 秀美的林,郁郁蔥蔥。 你就是大自然那美麗的迷宮…… 五步一個景,個個醉游人; 十步一重天,重重入仙境。
好一個世外桃源, 好一個人間仙境! 啊! 你是個擴大的盆景, 讓游人美不勝收; 你是個縮小的仙境, 讓世人魂牽夢縈。 你是我詩、書、畫之魂, 你是我歌、賦、曲之情; 你是華夏山水畫之源, 你是天地萬物之精靈…… 觀景途中 周 原 五步稱奇,七步叫絕; 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游張家辦 沈從文 險極腰肢寨,幽深金鞭溪。 更上黃石寨,一覽眾山低。
武陵仙境 楊國湘 王岳精靈聚,三山紫氣凝。 仙境何處有,武陵源上尋。
贊青巖山 廖漢生 野奇險秀幽,美景不勝收。 黃山武夷俊,青巖勝一籌。
青巖山 尚 楊 炎炎大千界,此山獨清涼。 世人應至此,凈心復凈腸。
夜聽溪聲 莫應豐 人生一快事:夜聽金鞭溪。 縱是群山倒,甘心碾作泥。
游清心潭 龔海南 峰高日麗云行,溪幽徑曲林深。 碧潭蒼巖空亮,斜塔倒影清心。
天然圖畫 吳徽鐘 不到張家界,焉知天下奇。 抬頭一柱遠,回首萬塵低。
羅漢迎賓早,飛云入峪遲。 天然圖畫里,休道不如歸。
游張家界 李恕人 喜至張家界,風光第一流。 金鞭拔地起,銀劍向天抽。
峰動云飛處,水分石上洲。 蟬聲鳴不斷,人在畫中游。
張家界行 艾定增 曉登黃石寨,暮宿金鞭巖。 崖如刀削出,山似斧劈開。
云從腳下起,日自嶺邊來。 欲隨溪水去,何處是蓬萊? 勝 境 何郝炬 呼搖萬壑松,怪石刺蒼穹。
玉柱擎天立,金鞭拔地雄。 云回黃石寨(黃獅寨),日照望郎峰。
勝境何由出,應驚造化工。 游張家界有感 成瑞湘 頑石竟通靈,千姿百態生。
日照金鞭閃,月擁玉闕明。 澗邊瑞草碧,巖頂虬松青。
攀登崎嶇路,還須有志人。 癸丑夏自美歸國游張家界述感。
久聞仙界美,遠來故國游。 翠峰連云起,碧澗拂嵐流。
峨巍勝鐘岱,幻譎夸美歐。 豐沛行不虛,長縈夢寐無。
金鞭溪吟 吳丈蜀 金鞭幽 地,廿里聽溪聲。 一步一觀景,千峰千造形。
山環獅寨險,水繞四門清。 終識桃源路,今朝到武陵。
茅花界 清·陸文起 溪澗層層曲,山行節節高。 口銜膝與下,足仗手均勞。
谷口云眠白,林中鳥語嬌。 萬峰群柱立,俯視歸焦堯。
張家界紀游 常修穎 贈孟起同志 車入張家界,塵煩已半丟。 樹生千歲綠,人老百年休。
義重珍林節,衣成笑沐猴。 松杉若識我,風動自點頭。
夕照看金鞭 彭秀模 麗質閨藏久,純真出自然。 森林原始在,溪壑太虛玄。
山色浮空翠,泉流瀉玉圓。 排云奇石立,夕照看金鞭。
杉林幽徑 李伏波 杉林幽徑里,結伴共扶筇。 人語隔煙樹,溪聲下險峰。
天梯懸絕壁,石隙掛虬松。 更上黃獅路,云深第幾重。
蘆 茅 界 明·王儒庭 極目群山頂,高低接大荒。 人煙飛鳥白,樹色嶺云黃。
此日安耕鑿,當年說戰場。 咄哉天咫尺,消息轉微茫。
詠百丈峽 清·吳肇端 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 壁愛雙屏列,天看一線通。
猿啼聲處處,古木葉叢叢。 日夕歸來晚,泉聲兩岸風。
泳張家界 高 豐 大好張家界,勝境出云間。 奇峰拔地起,隊隊排仙班。
巖壑何幽美,佳處絕人寰。 朝霞互掩映,忽然云霧漫。
磴道羊腸少,險獻難近攀。 林深失蹊徑,柳岸綠灣灣。
瀑聲震耳鼓,泉水去潺潺。 浮生若大夢,悠悠天地間。
我欲結茅舍,樂此不愿還。 游張家界 李友元 中國張家界,人間一仙山。
綠海藏深壑,翠嶺生紫煙。 奇峰蒼穹矗,絕壁云霧纏。
瑤臺立黃石,迷宮豎金鞭。 天橋凌空跨,銀瀑依天懸。
苔鋪上下石,雨灑高低泉。 古藤橫深澗,勁松斜中天。
猿啼聲楚楚,鹿喚意綿綿。 靈氣出幽處,寶光串銅錢。
涼透精神爽,鮮沁身心寬。 最愛峰林晚,碧空轉玉盤。
4.描寫張家界詩詞
清·陸文起
溪澗層層曲,山行節節高。
口銜膝與下,足仗手均勞。
谷口云眠白,林中鳥語嬌。
萬峰群柱立,俯視歸焦堯。
張家界紀游
常修穎
贈孟起同志
車入張家界,塵煩已半丟。
樹生千歲綠,人老百年休。
義重珍林節,衣成笑沐猴。
松杉若識我,風動自點頭。
夕照看金鞭
彭秀模
麗質閨藏久,純真出自然。
森林原始在,溪壑太虛玄。
山色浮空翠,泉流瀉玉圓。
排云奇石立,夕照看金鞭。
5.描寫“張家界”的詩詞、游記有哪些
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周原《觀景途中》
險極腰肢寨,幽深金鞭溪。更上黃石寨,一覽眾山低。——沈從文《游張家辦》
王岳精靈聚,三山紫氣凝。仙境何處有,武陵源上尋。——楊國湘《武陵仙境》
野奇險秀幽,美景不勝收。黃山武夷俊,青巖勝一籌。——廖漢生《贊清巖山》
炎炎大千界,此山獨清涼。世人應至此,凈心復凈腸。——尚楊《青巖山》
不到張家界,焉知天下奇。抬頭一柱遠,回首萬塵低。羅漢迎賓早,飛云入峪遲。天然圖畫里,休道不如歸。——吳徽鐘《天然圖畫》
喜至張家界,風光第一流。金鞭拔地起,銀劍向天抽。峰動云飛處,水分石上洲。蟬聲鳴不斷,人在畫中游。——李恕人《游張家界》
曉登黃石寨,暮宿金鞭巖。崖如刀削出,山似斧劈開。云從腳下起,日自嶺邊來。欲隨溪水去,何處是蓬萊?——艾定增《張家界行》
頑石竟通靈,千姿百態生。日照金鞭閃,月擁玉闕明。澗邊瑞草碧,巖頂虬松青。攀登崎嶇路,還須有志人。——成瑞湘《游張家界有感》
杉林幽徑里,結伴共扶筇。人語隔煙樹,溪聲下險峰。天梯懸絕壁,石隙掛虬松。更上黃獅路,云深第幾重。——李伏波《杉林幽靜》
6.請介紹一些描寫張家界的詩詞、游記
浪淘沙 如詩如畫 滿眼綠蔥蘢,水奏叮咚。
不疑此際入仙宮。如畫如詩迷遠客,神妙無窮。
不必問渾雄,勝泰超嵩。幽奇險秀聚山中。
佛道仙凡俱驚嘆,鬼斧神工。五律 如夢如幻暢游張家界,彷佛上天宮。
幽澗溶琴韻,峰巒出遠空。 珍禽鳴左右,瑞靄伴西東。
嚙臂知非夢,猶疑在夢中。 五絕 登南天門 未列神仙藉,欣然叩帝閽。
彩云生腋下,扶我入天門。五絕 張家界后花園石怪如葩綻,峰奇若蕊蕃。
何人揮巨斧,劈此后花園?七絕 游金鞭溪 翠澗清溪水盈盈,危峰峻嶺列畫屏。無邊風景游人醉,長嘯高歌已忘情。
七絕 攀援鷹窩寨鷹窩寨上鳥盤旋,都道云中有洞天。荒徑羊腸難顯貴,清風送我上峰巔。
踏莎行 攀天子峰水映嵐光,峰迷香霧。將軍確似擎天柱。
攀藤附葛不遲疑,從容直入云深處。天際凝眸,云中漫步。
風光無限催詩賦。清風千里蕩胸襟,流霞萬斛任吞吐。
秋穗 張家界剪影 一腳踏進張家界,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暈染的畫圖里。景區入口處,一峰壁立,宛若刀削斧劈,崖身斑駁陸離,離足百米,峰巔上下,熹微之中,幾縷云靄裊裊飄拂,似輕紗,如銀練……。
隨行的導游施小姐介紹,景區內這類山峰數達二千。它高矮不一,形狀各異,然而大都并無依托,獨立成峰,拔地而起,就像一柄柄巨劍直刺藍天。
張家界有條金鞭溪,全長40余里,奇峰怪石側立兩旁,是進山的主要通道。溪畔的金鞭巖,為群峰之王。
只見這座高達300多米的巨峰,峭壁刀仞,巖石崢嶸,峰頂上霧氣氤氳,幾棵勁松迎風而立,偶有幾點紅葉染雜其間。仰頭注視片刻,竟覺天地移動,一陣暈眩,差點打了個趔趄。
沿著金鞭溪古道緩緩而行,一路流泉飛瀑,綠蔭翳深,峽谷鳴鳥語,林中現猴影,絕壁濃蔭之上,露出狹長的云天,綿延數里,給地面透泄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光帶,其情其趣,不可言喻。 由金鞭溪登上多座巨峰組成的黃獅寨,縱覽張家界全貌,山浪逶迤,壯觀之極。
這個海拔1100米的山峰,四周有數十個觀景點,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飽覽千峰競技,百巒疊翠。一個個奇妙而逼真的形象盡收眼底:望郎峰、三姐妹、獨峰孤猴、霧海金龜、童子拜觀音、四十八大將軍……。
每一個形象栩栩如生,而且都有一段傳說。望郎峰的故事就很動人,說是多少年前,金鞭溪邊有個會剪紙花的鄭妹,同從小一起放羊娃保元相戀。
當地惡少張混混垂涎鄭妹的容姿,向官府誣告保元是叛逆后代,保元被官兵抓到邊關服役。為逃避張少爺的淫威,鄭妹藏到了最偏僻的山上,每當晨曦未露,她就站在山洞口,朝著保元遠去的地方,望啊,望啊……不知望了多少年,把對面的巖石望穿了一個洞,她自己也變成了石頭人。
當地土家族和漢族群眾至今還傳唱著一首山歌:“馬桑樹兒喲,搭燈臺,望郎望穿幾多巖?你三年不回我等三年,你十載不歸我十載待,不見郎回不出山,不逢春雨花不開……”xB-`\&; 在黃獅寨鳥瞰景區,馳名的黃山“四絕”———奇峰、奇石、奇松、云海,這里也一應俱全。所不同的是張家界的石峰更多更密,千姿百態,雄秀并具。
百余畝的古松連成一片瀚海,樹高數十米,兩人合圍,松濤陣陣,碧浪排空,氣勢磅礴。站在黃獅寨,只見那群峰之間,乳白色的云霧時隱時現,忽上忽下。
眼前一會兒云天一色,萬物皆無,一會兒又是峰巒畢現,金碧輝煌。當一峰的頂端凸現于云端之上時,如霧海孤帆,又像天外之物徐徐而來。
一抹陽光從山巒間曲折透射,越過云層,立刻閃出道道金光,云蒸霞蔚,其美無比。 上下黃獅寨,山險、路隘,常有魚脊式過道,兩邊絕壁深淵,目不測底,令人膽寒,好在有導游施小姐的引領,并不時地提醒我們。
施小姐是從湖南大學外語系畢業,有志于旅游事業的發展,自薦來此導游,她一口純正的普通話,不但講述繪聲繪色,如數家珍,有時還唱起湘西民歌,為我們解乏助興。在險景處的一塊石壁上,我們看到八十年代游客寫下的一首詩:“自古五岳為世雄,古崖冷落到如今,我借藍天飛彩筆,要為此山鳴不平。”
其文詞意境,雖說不上如何高雅俊逸,卻表達了旅游者的共同心聲。世上萬千不平事,居然也落到了這個絕景勝地的身上。
我真不解,曾經歷游沅江澧水,留下了“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等不朽詩章的三閭大夫屈原,為何對源通澧水的金鞭溪,對金鞭溪畔的千峰萬石,置若罔聞;我真不解,陶淵明筆下一個秦人古洞,引得歷代詩圣、文豪紛至沓來,寫下篇篇麗詞華章,面對離桃花源僅二百余里的張家界,卻視為畏途,概不涉足!走遍張家界,看不到騷人墨客留下的一則題記、一塊石刻,也看不到羽士高僧留下的點滴古跡。對此,施小姐告訴我,尋遍文字記載,僅有明朝詩人夏子云游張家界后有“苔痕終古迷幽壑,壁面千年掛勁松”的詩句,此外再無片言只字了。
然而,張家界第一流的山石風景,卻實實在在地生存于斯,幾千年,幾萬年……它并不因為沒有風雅之士的吟詠而略減秀色,也決不因為沒有旅游家的足跡而收斂雄姿,它毋需聆聽神工精氣寫就的溢美詩文,毋需接受善男信女的頂禮膜拜。它同星月親昵,與林海相伴,默默地傾聽人間悲歡,接受天風雨濤的洗禮,在與天地共存間,用自己渾然天成的原始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