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魯共公擇言 佚名

    魯共公擇言原文: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強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臺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臺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后蘭臺,強臺之樂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

    魯共公擇言翻譯及注釋

    翻譯
      魏惠王魏嬰在范臺宴請各國諸侯。酒興正濃的時候,魏惠王向魯共公敬酒。魯共公站起身,離開自己的坐席,正色道:“從前,舜的女兒儀狄擅長釀酒,酒味醇美。儀狄把酒獻給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覺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遠了儀狄,戒絕了美酒,并且說道:‘后代一定有因為美酒而使國家滅亡的。’齊桓公有一天夜里覺得肚子餓,想吃東西。易牙就煎熬燒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給他送上,齊桓公吃得很飽,一覺睡到天亮還不醒,醒了以后說:‘后代一定有因貪美味而使國家滅亡的。’晉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沒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發走了,說道:‘后代一定有因為貪戀美色而使國家滅亡的。’楚靈王登上強臺遠望崩山,左邊是長江,右邊是大湖,登臨徘徊,惟覺山水之樂而忘記人之將死,于是發誓不再游山玩水。后來他說:‘后代一定有因為修高臺、山坡、美池,而致使國家滅亡的。’現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儀狄釀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調出來的美味佳肴;您左邊的白臺,右邊的閭須,都是南之威一樣的美女;您前邊有夾林,后邊有蘭臺,都是強臺一樣的處所。這四者中占有一種,就足以使國家滅亡,可是現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嗎?”魏惠王聽后連連稱贊諫言非常之好。

    注釋
    (1)梁王:梁惠王。觴:酒樽,這里指飲宴。范臺:又稱“繁臺”,遺跡在今開封市。當時魏王強盛,魏惠王十四年,魯、宋、衛、韓來朝。
    (2)魯君:魯共公,即魯恭侯。
    (3)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敬意,離座起立,叫避席。擇言:擇善而言,即選擇有意義的話。
    (4)帝女:可能指堯、舜的女兒。儀狄:人名。晉張華《博物志》稱系禹時人,善造酒。
    (5)??qiè)):同“慊”,滿足,舒服。
    (6)易牙:即雍巫,字易牙,長于調味,甚得桓公親幸,桓公死后,曾作亂。煎、熬、燔(fàn)、炙:幾種烹飪方法。燔:烤肉。炙:熏烤。
    (7)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
    (8)南之威:美女名,亦稱“南威”。
    (9)楚王:楚昭王。強臺:亦作“荊臺”,又叫“章華臺”,楚靈王所造,在今湖北監利縣西北。崩山:一作“崇山”、“獵山”。在今湖北省京山縣東。
    (10)陂(bēi)池:池塘。高臺陂池:泛指園林建筑,游樂場所。
    (11)主君:尊稱國君。尊:同“樽”,酒器。
    (12)白臺、閭須:都是美女名。
    (13)夾林、蘭臺:魏國園林建筑。
    (14)相屬(zhǔ):相連,指接連不斷。

    魯共公擇言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梁王魏嬰在范臺宴請諸侯。當大家喝得高興時,梁王請魯共公舉杯祝酒。魯共公站起來,離開座位,選擇了一番有意義的話,說:“從前,帝堯的女兒叫儀狄釀酒,味道極好,奉送給禹,禹喝了覺得很甜美,于是疏遠了儀狄,并戒了酒。說:‘后世必定有因為飲酒而亡國的!’齊桓公半夜里感到饑餓,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燒烤,調和五味,進獻給齊桓公吃。齊桓公吃得飽飽的,直到第二天早晨還沒睡醒。說:‘后世必定有貪圖美味而亡國的!’晉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聽政,于是將南威推開,疏遠了她,說:‘后世必定有因為好女色而亡國的!’楚莊王登上高高的強臺,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視下面,徘徊留連,快樂得忘了死的危險。于是,他發誓不再登上強臺。說:‘后世必定有愛好修建王室園林而亡國的!’現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儀狄的酒;你的飯菜是易牙所烹調;你左面的白臺,右面的閭須,是南威般的美女;你前面有夾林,后面有蘭臺,是和強臺一般的快樂。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樣,就可以亡國。梁王你而今兼有這四樣,難道可以不警惕嗎?”梁王聽了,連聲稱贊說好。

    注釋
    1.魯共公:魯國國君,名奮。
    2.梁王魏嬰: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遷都大梁,故又稱梁。梁惠王十五年(前344)召集逢澤(今開封東南)之會,自稱為王。當時,梁強盛,魯、衛、宋、鄭的國君均來朝見。
    3.魯君:魯國君主,即魯共公,名奮。觴:酒杯。
    4.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身,離開座席,表示嚴肅恭敬。
    5.帝女:似指帝堯的女兒。儀狄:美女名。旨酒:美酒。旨,味美。
    6.不嗛:不滿足,有饑餓感。易牙:一作“狄牙”,齊桓公寵臣,善調味。
    7.南之威:一作南威,美女名。
    8.楚王:楚莊王,春秋五霸之一。強臺,即章華臺。崩山,一作崇山。
    9.白臺、閭須:皆美女名。
    10.尊:同“樽”,酒杯。白臺、閭須:均為美女名。夾林、蘭臺:梁之宮苑、園林名。

    魯共公擇言鑒賞

    本文記錄的是魯共公在梁王魏嬰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辭,是誡言各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樂的誘惑,否則將有亡國的危險。言直意重,表現了魯共公卓越的政治見解。

    文章的表達,主要運用了譬喻說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儀狄而戒酒,齊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晉文公遠南威而拒色,楚莊王不登強臺而排樂為例,說明歷代明主賢君都是拒酒、味、色、樂的引誘,而梁王兼有四者,足當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氣勢和說服力。就內容而言,文章張揚的力戒酒、味、色、樂以強國興邦的思想,不僅在兩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現實意義。

    文章開始先概括敘述梁惠王與諸侯宴飲的情況。“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一句,言雖簡而作用大,既交代了當時情況,又總領全篇,文章皆由此而生,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而與會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觴”字點出宴飲,而“范臺”又是魏國之名臺,聚美女歌吹娛樂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滿自得,恣意作樂的情形自然表露出來了,為下文作了鋪墊交代。接著寫“酒酣”梁王“請魯君舉觴”,即請魯共公為與宴的諸侯們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這些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并引出魯君的祝酒之辭。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寫魯共公非同凡響的祝酒辭。魯共公起身,離開座席祝酒,“避席”這一舉動不同尋常,認真嚴肅可想而知。“擇言”一詞更顯示出魯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興,而是大有用意。魯共公的祝酒辭分兩層,第一層先以“昔者”領起對古代一些賢明君主對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陳述。文章分別以大禹飲儀狄所造之酒,覺得異常醇美,而引起警覺,疏遠了儀狄,再也不喝美酒,并告誡說“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說明戒酒對一國之君的重要意義。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調而感到舒適,引起警覺,告誡說“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又以晉文公得美女南之威,引起警覺,告誡說:“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莊王有章華臺之樂,醒悟后“盟強臺而弗登”,告誡道“后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說明國君要警惕嗜欲女色等。文章在這里將禹與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為的國君拈出,寫他們也曾經受到過美酒、佳肴、女色、高臺陂池之樂的誘惑,但他們都是有理智又賢明的君主,都能很快有所覺悟,戒掉酒色娛樂給他們帶來的壞毛病,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治國安邦,給后世提供了榜樣。這層以古人為鏡,寫得文辭嚴整,文勢貫通,方面俱全,又有層次感,同時又具有信手拈來,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層中,魯共公極自然地將梁惠王與古代賢明君王對比,從以上四個相應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淫靡俱全,已顯露出亡國之兆,卻還自恃強大,不知醒悟,點明其“擇言”祝酒的深刻含義所在,突出文章的主旨。這段話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寫來,對照鮮明,勸諷之意自然顯現其中,并在最后以“有一于此,足以亡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告誡梁惠王,語言遒勁有力度,動人心魄,同時又自然得體,使梁惠王最終也不得不服服貼貼地“稱善相屬”。

    這篇文章短小精悍,結構嚴整,筆法簡練,以祝酒辭的形式,卻說出事關國家興亡的大道理,勸諷有力,含義深刻。文章語言句式整齊,而富于變化,前后對應,有繁有簡,如此短章筆法之妙,不可言喻。

    魯共公擇言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某些強大的諸侯國國君經常將朝見他的附庸國國君召集在一起,飲宴娛樂,既顯示其強大,增加其影響,又是追求更侈靡的淫樂。梁惠王在位之時,魏國較為強盛,于是建筑范臺。范臺又名吹臺,是魏國君臣娛樂游宴之所。此次魯、衛、宋、鄭等諸侯小國的國君朝見梁王,梁惠王得意非常,在吹臺宴集諸侯國眾國君。梁惠王讓魯共公祝酒,魯共公在祝酒辭中,以巧妙的引證,委婉而中肯地勸導梁惠王,告誡他消除侈靡淫樂,不然有亡國之虞,語短義長,道理深刻。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魯共公擇言 佚名

    先秦

    祁奚請免叔向 左丘明

    閱讀(202)

    祁奚請免叔向原文: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叔向弗應,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聞

    先秦

    民勞 佚名

    閱讀(308)

    民勞原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

    先秦

    胠篋 莊周

    閱讀(214)

    胠篋原文: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

    先秦

    敝笱 佚名

    閱讀(274)

    敝笱原文: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敝笱翻譯及注釋翻譯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魴魚鰥魚游進又游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云啊多得不可

    先秦

    旱麓 佚名

    閱讀(279)

    旱麓原文: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

    先秦

    九罭 佚名

    閱讀(275)

    九罭原文: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九罭翻譯及注釋翻譯細眼漁網去捕撈,鱒魚魴魚都打到。路上遇見官老爺,錦繡禮服真美妙。大雁高飛沿

    先秦

    魯頌·有駜 佚名

    閱讀(242)

    魯頌·有駜原文:有駜有駜,駜彼乘黃。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樂兮!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飲酒。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于胥樂兮!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載燕。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穀

    先秦

    吉日 佚名

    閱讀(284)

    吉日原文: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賓客,且以

    先秦

    楚茨 佚名

    閱讀(266)

    楚茨原文: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庾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或肆或將。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

    先秦

    文王有聲 佚名

    閱讀(247)

    文王有聲原文: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王后烝哉!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

    先秦

    秦西巴縱麑 呂不韋 撰

    閱讀(193)

    秦西巴縱麑原文: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與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

    先秦

    有子之言似夫子 佚名

    閱讀(278)

    有子之言似夫子原文:有子問于曾子曰:“問喪于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先秦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 左丘明

    閱讀(220)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原文: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魯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魯侯乃獻岑鼎。昔齊攻魯,求其岑鼎翻譯及注釋翻譯  從前

    先秦

    周頌·載見 佚名

    閱讀(263)

    周頌·載見原文: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周頌·載見翻譯及注釋翻譯諸侯初次朝周王,求賜王朝新典章。蛟龍旗幟隨風揚,車上和鈴

    五代

    賀圣朝·白露點曉星 佚名

    閱讀(374)

    賀圣朝·白露點曉星原文:白露點曉星明滅,秋風落葉。故址頹垣,冷煙衰草,前朝宮闕。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改變容顏,消磨今古,隴頭殘月。

    南北朝

    折楊柳歌辭二首 佚名

    閱讀(344)

    折楊柳歌辭二首原文:其一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其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蹕跋黃塵下,(蹕-畢換必)然后別雄雌。

    先秦

    民勞 佚名

    閱讀(308)

    民勞原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

    先秦

    敝笱 佚名

    閱讀(274)

    敝笱原文: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敝笱翻譯及注釋翻譯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魴魚鰥魚游進又游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云啊多得不可

    先秦

    旱麓 佚名

    閱讀(279)

    旱麓原文: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

    南北朝

    青陽度 佚名

    閱讀(334)

    青陽度原文:碧玉搗衣砧,七寶金蓮杵。高舉徐徐下,輕搗只為汝。

    先秦

    九罭 佚名

    閱讀(275)

    九罭原文: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九罭翻譯及注釋翻譯細眼漁網去捕撈,鱒魚魴魚都打到。路上遇見官老爺,錦繡禮服真美妙。大雁高飛沿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