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楚茨 佚名

    楚茨原文: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我黍與與,我稷翼翼。

    我倉既盈,我庾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或肆或將。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執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君婦莫莫。為豆孔庶,為賓為客。

    獻酬交錯,禮儀卒度,笑語卒獲。神保是格,報以介福,萬壽攸酢。

    我孔戁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賚孝孫。苾芬孝祀,神嗜飲食。

    卜爾百福,如幾如式。既齊既稷,既匡既敕。永錫爾極,時萬時億。

    禮儀既備,鐘鼓既戒。孝孫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載起。

    鐘鼓送尸,神保聿歸。諸宰君婦,廢徹不遲。諸父兄弟,備言燕私。

    樂具入奏,以綏后祿。爾肴既將,莫怨具慶。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神嗜飲食,使君壽考。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子子孫孫,勿替引之。

    楚茨翻譯及注釋

    翻譯
    田野里生長簇簇蒺藜,去清除這些帶刺荊棘。為什么自古就這樣做?因為要種植高粱小米。我們的小米長得茂盛,高粱在地里排得整齊。糧食堆滿我們的谷倉,囤里也裝得嚴實緊密。用它們做成美酒佳肴,作對列祖列宗的獻祭。請他們前來享用祭品,賜我們宏福無與倫比。
    我們步趨有節神端莊,把那些牛羊涮洗清爽,拿去奉獻冬烝和秋嘗。有人宰割又有人烹煮,有人分盛有人捧獻上。司儀先祭于廟門之內,那儀式隆重而又輝煌。祖宗大駕光臨來享用,神靈將它們一一品嘗。孝孫一定能獲得福分,賜予的福分宏大無量,賴神靈保佑萬壽無疆!
    掌膳的廚師謹慎麻利,盛肉的銅器碩大無比,有人燒肉又有人烤炙。主婦懷敬畏舉止有儀,盤盞中食品多么豐盛,席上則是那賓客濟濟。主客間敬酒酬答來往,舉動合規矩彬彬有禮,談笑有分寸合乎時宜。祖宗的神祇大駕光臨,賜福回報子孫的心意,萬壽無疆宏福與天齊!
    祭祀中我們極其恭謹,因而禮儀周全沒毛病。于是司儀向大家致辭,賜福給主祭孝子賢孫。上供的祭品美味芬芳,神靈很喜歡又吃又飲,要賜給你眾多的福分。祭祀遵法度按期舉行,態度恭敬而舉止敏捷,莊嚴隆重又小心謹慎。因而永賜你極大福分,成萬成億綿長無窮盡!
    各項儀式都已經完成,鐘鼓之樂正準備奏鳴。孝孫也回到原來位置,司儀致辭向大家宣稱:神靈都已喝得醉醺醺。神尸起身離開那神位,把鐘鼓敲起送走神尸,祖宗神祇于是轉回程。那邊眾廚師和主婦們,很快地撤去肴饌祭品。在場的諸位父老兄弟,一起來參加家族宴飲。
    樂隊移后堂演奏曲調,大伙享用祭后的酒肴。這些酒菜味道實在好,感謝神賜福莫再煩惱。大家都吃得酒足飯飽,叩頭致謝有老老少少。神靈愛吃這美味佳肴,他們能讓您長壽不老。祭祀十分順利而圓滿,賴主人盡心恪守孝道。愿子孫們莫荒廢此禮,永遠繼承將福壽永葆!

    注釋
    1.茨:蒺藜,草本植物,有刺。
    2.楚楚:植物叢生貌。
    3.言:愛,于是。抽:除去,拔除。棘:刺,指蒺藜。
    4.蓺(yì):即“藝”,種植。
    5.與與:茂盛貌。
    6.翼翼:整齊貌。
    7.庾(yǔ):露天糧囤,以草席圍成圓形。維:是,一訓“已”。億:形容多。一說“億”猶“盈”,滿。
    8.享:饗,上供,祭獻。
    9.妥:安坐。侑:勸進酒食。
    10.介:借為匄(gài),求。景福:大福。
    11.濟(jǐ)濟:嚴肅恭敬貌。蹌(qiāng)蹌:步趨有節貌。
    12.絜(jié):同“潔”,洗清。
    13.烝(zhēng):冬祭名。嘗:秋祭名。
    14.剝:宰割支解。亨(pēng):同“烹”,燒煮。
    15.肆:陳列,指將祭肉盛于鼎俎中。將:捧著獻上。
    16.祝:太祝,司祭禮的人。祊(bēng):設祭的地方,在宗廟門內。
    17.孔:很。明:備,指儀式完備。
    18.皇:往。一說為彷徨,即神靈徘徊。
    19.神保:神靈,指祖先之靈。一說指降神之巫。饗:享受祭祀。
    20.孝孫:主祭之人。慶:福。
    21.介福:大福。
    22.執:執掌。爨(cuàn):炊,燒菜煮飯。踖(jí)踖:恭謹敏捷貌。
    23.俎(zǔ):祭祀時盛牲肉的銅制禮器。碩:大。
    24.燔(fán):燒肉。炙:烤肉。
    25.君婦:主婦,此指天子、諸侯之妻。莫莫:恭謹。莫,一說勉也。
    26.豆:食器,形狀為高腳盤。庶:眾,多,此指豆內食品繁多。
    27.獻:主人勸賓客飲酒。酬:賓客向主人回敬。
    28.卒:盡,完全。度:法度。
    29.獲:得時,恰到好處。一說借為“矱(yuē)”,規矩。
    30.神保:神靈,神的美稱。格:至,來到。
    31.攸:乃。酢(zuò):報。
    32.熯(nǎn):通“戁”,敬懼。
    33.式:發語詞。愆(qiān):過失,差錯。
    34.工祝:太祝。致告:代神致詞,以告祭者。
    35.徂(cú):往,一說通“且”。賚(lài):賜予。
    36.苾(bì):濃香。孝祀:猶享祀,指神享受祭祀。
    37.卜:給予。賜予。
    38.如:合。畿(jī):借為期。式:法,制度。
    39.齊(zhāi):通“齋”,莊敬。稷:疾,敏捷。
    40.匡:正,端正。敕:通“飭”,嚴整。
    41.錫:賜。極:至,指最大的福氣。
    42.時:是,一說訓或。
    43.戒:備,一說訓告。
    44.徂位:指孝孫回到原位。
    45.具:俱,皆。止:語氣詞。
    46.皇尸:代表神祇受祭的人。皇:大,贊美之詞。載:則,就。
    47.聿(yù):乃。
    48.宰:膳夫,廚師。
    49.廢:去。徹:通“撤”。廢徹謂撤去祭品。不遲:不慢。
    50.諸父:伯父、叔父等長輩。兄弟:同姓之叔伯兄弟。
    51.備:盡,完全。言:語中助詞。燕:通“宴”。燕私,祭祀之后在后殿宴飲同姓親屬。
    52.具:俱。入奏:進入后殿演奏。祭在宗廟前殿,祭后到后面的寢殿舉行家族私宴。
    53.綏(suí):安,此指安享。后祿:祭后的口福。祿,福,此指飲食口福。祭后所余之酒肉被認為神所賜之福,故稱福酒、胙肉。
    54.將:美好。
    55.莫怨具慶:指參加宴會的人皆相慶賀而無怨詞。
    56.小大:指尊卑長幼的各種人。稽(qǐ)首:跪拜禮,雙膝跪下,叩頭至地。一種最恭敬的禮節。
    57.考:老。壽考,長壽。
    58.孔:甚,很。惠:順利。時:善,好。
    59.維:同“唯”,只有。其:指主人。盡之:盡其禮儀,指主人完全遵守祭祀禮節。
    60.替:廢。引:延長。引之,長行此祭祀祖先之禮儀。

    楚茨鑒賞

    全詩共七十二句,可分六章。第一章寫祭祀的前奏。人們清除掉田地里的蒺藜荊棘,種下了黍稷,如今獲得了豐收。豐盛的糧食堆滿了倉囤,釀成了酒,做成了飯,就可用來獻神祭祖、祈求宏福了。第二章進入對祭祀活動的描寫。人們步履整肅,儀態端莊,先將牛羊涮洗干凈,宰剝烹飪,然后盛在鼎俎中奉獻給神靈。祖宗都來享用祭品,并降福給后人。第三章進一步展示祭祀的場景。掌廚的恭謹敏捷,或燒或烤,主婦們勤勉侍奉,主賓間敬酒酬酢。整個儀式井然有序,笑語融融,恰到好處。二、三兩章著力形容祭典之盛,降福之多。第四章寫司儀的“工祝”代表神祇致詞:祭品豐美芬芳,神靈愛嘗;祭祀按期舉行,合乎法度,莊嚴隆重,因而要賜給你們億萬福祿。第五章寫儀式完成,鐘鼓齊奏,主祭人回歸原位,司儀宣告神已有醉意,代神受祭的“皇尸”也起身引退。鐘鼓聲中送走了皇尸和神靈,撤去祭品,同姓之親遂相聚宴飲,共敘天倫之樂。末章寫私宴之歡,作為祭祀的尾聲。在樂隊伴奏下,大家享受祭后的美味佳肴,酒足飯飽之后,老少大小一起叩頭祝福。

    讀這首詩,可以想見華夏先民在祭祀祖先時的那種熱烈莊嚴的氣氛,祭后家族歡聚宴飲的融洽歡欣的場面。詩人運用細膩詳實的筆觸將這一幅幅畫面描繪出來,使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全詩結構嚴謹,風格典雅,由序曲到樂章的展開,到尾聲,宛如一首莊嚴的交響樂。

    楚茨創作背景

    此詩當是一首周王祭祖祀神的樂歌。《毛詩序》稱此詩:“刺幽王也。政煩賦重,田萊多荒,饑饉降喪,民卒流亡,祭祀不饗,故君子思古焉。”朱熹在《詩序辨說》里指出:“自此至《車舝》凡十篇,似出一手,辭氣和平,稱述詳雅,無風刺之意。《序》以在變雅中,故皆以為傷今思古之作。《詩》固有如此者,然不應十篇相屬,絕無一言以見其為衰世之意也。”朱熹的這段議論得到了后世不少學者的贊同。

    至于祭祀者的身分,朱熹則以為是卿大夫,他在《詩集傳》中指出:“此詩述公卿有田祿者力于農事,以奉其宗廟之祭。”后世學者多不同意朱熹之說,以為祭祀者當為周王。如范家相《詩瀋》云:“按《左傳》引‘我疆我理’二句,明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則非公卿可知。《周禮·鐘師》云:尸出入奏《肆夏》。又《左傳》:金奏《肆夏》之三。詩曰:‘鼓鐘送尸’。是金奏《肆夏》也,公卿焉得用之?《郊特牲》曰:大夫之奏《肆夏》,由趙文子始也。如以為公卿大夫之詩,則仍是衰世之音矣。”胡承珙《毛詩后箋》云:“《集傳》公卿之說,不獨初祭求神、鼓鐘送尸非公卿所有;即如絜牛骍牡之牲、君婦諸宰之號、奏寢之樂、燕毛之禮、千倉萬箱之入、四方八蠟之祭,皆非公卿所宜有也。”

    不過,今人論詩者也并不泥定此詩為寫周王祭祀。郭沫若在《青銅時代》中論及此詩時說:“這首詩,在年代上比較更晚,祭神的儀節和《少牢饋食禮》相近。彼禮,鄭玄云‘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禰于廟之禮’,雖不一定就是這樣,但足見其禮節之晚。主祭者的‘孝孫’可能是周王,可能是那一國的諸侯,也可能是卿大夫。在春秋末年魯之三家已用‘雍徹’,季氏已用‘八佾舞于庭’,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儀式并沒有什么區別了。”(《由周代農事詩論到周代社會》)又陳子展云:“我們以為《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可能是西周初年王室也就是大奴隸主一家舉行宗廟方社田祖等祭祀所用的詩樂。詩里稱我,我孝孫,像是周王自稱;詩里稱爾,爾孝孫,像是詩人稱周王。我以為此詩非孝孫自作,當是史巫尸祝之流所作。”(《雅頌選譯》)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楚茨 佚名

    先秦

    吉日 佚名

    閱讀(283)

    吉日原文: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賓客,且以

    先秦

    魯共公擇言 佚名

    閱讀(266)

    魯共公擇言原文: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后

    先秦

    祁奚請免叔向 左丘明

    閱讀(202)

    祁奚請免叔向原文: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叔向弗應,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聞

    先秦

    民勞 佚名

    閱讀(307)

    民勞原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

    先秦

    胠篋 莊周

    閱讀(214)

    胠篋原文: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

    先秦

    敝笱 佚名

    閱讀(273)

    敝笱原文: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敝笱翻譯及注釋翻譯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魴魚鰥魚游進又游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云啊多得不可

    先秦

    旱麓 佚名

    閱讀(279)

    旱麓原文: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

    先秦

    文王有聲 佚名

    閱讀(247)

    文王有聲原文: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王后烝哉!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

    先秦

    秦西巴縱麑 呂不韋 撰

    閱讀(192)

    秦西巴縱麑原文: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與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

    先秦

    有子之言似夫子 佚名

    閱讀(277)

    有子之言似夫子原文:有子問于曾子曰:“問喪于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先秦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 左丘明

    閱讀(219)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原文: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魯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魯侯乃獻岑鼎。昔齊攻魯,求其岑鼎翻譯及注釋翻譯  從前

    先秦

    周頌·載見 佚名

    閱讀(263)

    周頌·載見原文: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周頌·載見翻譯及注釋翻譯諸侯初次朝周王,求賜王朝新典章。蛟龍旗幟隨風揚,車上和鈴

    先秦

    瞻彼洛矣 佚名

    閱讀(254)

    瞻彼洛矣原文: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瞻彼洛矣翻譯及注釋翻譯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

    先秦

    周頌·良耜 佚名

    閱讀(213)

    周頌·良耜原文: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先秦

    吉日 佚名

    閱讀(283)

    吉日原文: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賓客,且以

    五代

    賀圣朝·白露點曉星 佚名

    閱讀(374)

    賀圣朝·白露點曉星原文:白露點曉星明滅,秋風落葉。故址頹垣,冷煙衰草,前朝宮闕。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改變容顏,消磨今古,隴頭殘月。

    先秦

    魯共公擇言 佚名

    閱讀(266)

    魯共公擇言原文: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后

    兩漢

    隴西行·天上何所有 佚名

    閱讀(582)

    隴西行·天上何所有原文: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顧視世間人,為樂甚獨殊。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南北朝

    折楊柳歌辭二首 佚名

    閱讀(344)

    折楊柳歌辭二首原文:其一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其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蹕跋黃塵下,(蹕-畢換必)然后別雄雌。

    先秦

    民勞 佚名

    閱讀(307)

    民勞原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