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魯頌·泮水 佚名

    魯頌·泮水原文: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于邁。

    思樂泮水,薄采其藻。魯侯戾止,其馬蹻蹻。其馬蹻蹻,其音昭昭。載色載笑,匪怒伊教。

    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旨酒,永錫難老。順彼長道,屈此群丑。

    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宮,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皋陶,在泮獻囚。

    濟濟多士,克廣德心。桓桓于征,狄彼東南。烝烝皇皇,不吳不揚。不告于訩,在泮獻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爾猶,淮夷卒獲。

    翩彼飛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黑甚>,懷我好音。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

    魯頌·泮水翻譯及注釋

    翻譯
    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采擷水芹菜以備大典之用。我們偉大的主公魯侯駕到,遠遠看見旗幟儀帳空翻影。只見那旌旗飄飄迎風招展,車駕鸞鈴聲聲響悅耳動聽。無論小人物還是達官顯貴,都跟著魯侯一路迤邐而行。
    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采擷水中藻以備大典之用。我們偉大的主公魯侯駕到,只見他的坐騎是那樣強盛。只見他的坐騎是那樣強盛,他講話的聲音又悅耳動聽。他滿臉和顏悅色滿臉笑容,不怒自威教化百姓樹新風。
    興高采烈地趕赴泮宮水濱,采擷鳧葵菜以備大典之用。我們偉大的主公魯侯駕到,在宏偉的泮宮里飲酒相慶。他開懷暢飲著甘甜的美酒,祈盼上蒼賜予他永遠年輕。通往泮宮的長長官道兩側,大批的淮夷俘虜跪拜相迎。
    我們偉大的主公魯侯君王,莊敬恭謹展示出品德高尚,莊敬清慎保持嚴整的形象,不愧天下百姓的風范榜樣。他既能教化又能衛國開疆,把列祖偉大事業繼承發揚。同時也沒有不孝不敬之失,理所當然要得到福祿禎祥。
    我們勤勉的主公魯侯君王,莊敬恭謹展示出品德高尚,先是籌劃修建宏偉的泮宮,接著又發兵淮夷束手臣降。那一群勇猛如虎的將士們,泮宮水濱獻俘大典正奔忙。那些賢良如皋陶的文臣們,籌備獻俘大典聚在泮水旁。
    魯國上下濟濟一堂眾臣工,傾力推廣我王的善意德政。威武之師堅定地踏上征程,一鼓作氣把東南淮夷平定。文臣武將生龍活虎氣勢盛,但大家既不喧囂也不高聲,不跑官要官也不搶功爭名,都來泮宮獻俘奏捷展戰功。
    戰士們把角弓挽得曲曲彎,蝗群般的羽箭射得嗖嗖響;沖陣的兵車堅固而又寬大,步兵車兵連續作戰不歇晌。威武之師很快征服了淮夷,淮夷上下齊歸順不敢相抗。因為堅持了你的戰略決策,才有淮夷土地最終入我囊。
    本為惡聲鳥如今卻翩翩飛,棲居起落在我泮宮的樹林。它既然吃了我的甜美桑葚,當然要感念我的仁愛之心。野蠻的淮夷既已臣服我國,忙不迭地前來獻寶把貢進,這些寶物有美玉巨龜象牙,還有南方出產的大宗黃金!

    注釋
    1.泮(pàn)水:水名。戴震《毛鄭詩考證》:“泮水出曲阜縣治,西流至兗州府城,東入泗。《通典》云:‘兗州泗水縣有泮水。’是也。”
    2.思:發語詞。
    3.薄:語助詞,無義。芹:水中的一種植物,即水芹菜。
    4.戾:臨。止:語尾助詞。
    5.言:語助詞,無義。旂(qí):繪有龍形圖案的旗幟。
    6.茷(pèi)茷:飄揚貌。
    7.鸞:通“鑾”,古代的車鈴。噦(huì)噦:鈴和鳴聲。
    8.無小無大:指隨從官員職位不分大小尊卑。
    9.公:魯公,亦指詩中的魯侯。邁:行走。
    10.藻:水中植物名。
    11.蹻(jué)蹻:馬強壯貌。
    12.昭昭:指聲音洪亮。
    13.色:指容顏和藹。
    14.伊:語助詞,無義。
    15.茆(mǎo):即今言莼菜。
    16.旨酒:美酒。
    17.錫:同“賜”,此句相當于“萬壽無疆”意。
    18.道:指禮儀制度等。
    19.丑:惡,指淮夷。
    20.穆穆:舉止莊重貌。
    21.敬:努力。
    22.允:信,確實。
    23.昭假:猶“登遐”,升天。烈:同“列”,列祖,指周公旦、魯公伯禽。
    24.孝:同“效”。
    25.祜(hù):福。
    26.明明:同“勉勉”。
    27.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攸:乃。
    28.矯矯:勇武貌。
    29.馘(guó):古代為計算殺敵人數以論功行賞而割下的敵尸左耳。
    30.淑:善。皋陶(yáo):相傳堯時負責刑獄的官。
    31.桓桓:威武貌。
    32.狄:同“剔”,除。
    33.烝(zhēng)烝皇皇:眾多盛大貌。
    34.吳:喧嘩。揚:高聲。
    35.讻(xiōng):訟,指因爭功而產生的互訴。
    36.角弓:兩端鑲有獸角的弓。觩(qiú):彎曲貌。
    37.束矢:五十支一捆的箭。搜:多。
    38.孔:很。博:寬大39.徒:徒步行走,指步兵。御:駕御馬車,指戰車上的武士。斁(yì):厭倦。
    40.淑:順。逆:違。此句指魯國軍隊。
    41.式:語助詞。無義。固:堅定。猶:借為“猷”,謀。
    42.獲:克。
    43.鸮(xiāo):鳥名,即貓頭鷹,古人認為是惡鳥。
    44.懷:歸,此處為回答意。
    45.憬(jǐng):覺悟。
    46.琛(chēn):珍寶。
    47.元龜:大龜。象齒:象牙。
    48.賂(lù):通“璐”,美玉。

    魯頌·泮水鑒賞

    此詩的主題,《毛詩序》曰:“頌僖公能修泮宮也。”朱熹《詩集傳》曰:“此飲于泮宮而頌禱之辭也。”方玉潤《詩經原始》曰:“受俘泮宮也。”此詩寫受俘泮宮,頌美魯僖公能修文德。

    此詩前三章敘述魯侯前往泮水的情況,每章以“思樂泮水”起句,作者強調由于魯侯光臨而產生的快樂心情。“采芹”、“采藻”、“采茆”是為祭祀作準備,芹、藻、茆皆用于祭祀,《周禮·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實……茆菹麇臡……加豆之實,芹菹兔醢……”《召南·采蘋》也有采藻用于“宗室牖下”,皆為明證。第一章沒有正面寫魯侯,寫的是旗幟飄揚,鑾聲起伏,隨從者眾多,為烘托魯侯出現而制造的一種熱鬧的氣氛和尊嚴的聲勢。第二章直接寫魯侯來臨的情況,他的乘馬非常健壯,他的聲音非常嘹亮,他的面容和藹而帶微笑,他不是生氣而是在教導自己的臣民,從服乘、態度體現出君主的特別身份。第三章突出“在泮飲酒”,并以歌頌魯侯的功德,一方面祝福他“永錫難老”,萬壽無疆;另一方面則說明這是凱旋飲至,表明魯侯征服淮夷的功績。

    第四、五兩章頌美魯侯的德性。前一章主要寫文治。魯侯舉止莊重,神情肅穆,因此成為臣民仰望的準則。因為是“告廟”,詩人對廟貌而想先人,魯國的先祖周公旦、魯公伯禽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僖公凱旋飲至,正是對先祖的繼承,是效法前人的結果。后一章主要寫武功。作泮宮本屬文治,卻是成就武功的保證,魯侯雖不必親上戰場,因為修明德性,恢復舊制,所以使將士們在戰爭中贏得了勝利。他們在泮水獻上斬獲的敵人左耳,并能精細詳明地審訊敵人,獻上活捉的俘虜。

    第六、七兩章寫征伐淮夷的魯國軍隊。前一章是寫出征獲勝,武士能發揚推廣魯侯的仁德之心,盡管戰爭是殘酷的,但在魯人看來,這是對敵人的馴化,是符合仁德的。回到泮水,將士獻功,沒有人為爭功而沖突,寫的是武功,但文治自在其中。后一章寫軍隊獲勝后情況,武器極精,師徒甚眾,雖克敵有功,但士無驕悍,又紀律嚴明,不為暴虐,“孔淑不逆”,所以敗者懷德,淮夷卒獲。

    最后一章寫淮夷——被征服者,以鸮為興,引出下文。鸮,即貓頭鷹,為惡鳥,比喻惡人,但它飛落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所以淮夷感悟,前來歸順,貢獻珍寶。

    劉瑾謂此詩“言不無過實,要當為頌禱之溢辭也”(吳闿生《詩義會通》引),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夸飾》篇特將末章首四句“翩彼飛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作為修辭夸飾的例證之一,說明此篇的夸耀很有些過當,讀者當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

    魯頌·泮水創作背景

    古代治兵,有受俘之禮,《左傳·隱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又《春秋·襄公十三年》:“公至自伐鄭。”《左傳》:“以飲至之禮,伐還告廟也。”此詩正是圍繞飲至,歌頌魯侯的。詩中泮宮,歷來說者不一,清人戴震《毛鄭詩考證》云:“魯有泮水,作宮其上,故它國絕不聞有泮宮,獨魯有之。泮宮也者,其魯人于此祀后稷乎?魯有文王廟,稱周廟,而郊祀后稷,因作宮于都南泮水上,尤非諸侯廟制所及。宮即水為名,稱泮宮。《采蘩》篇傳云:‘宮,廟也。’是宮與廟異名同實。《禮器》曰:‘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宮。’鄭注云:‘告后稷也。告之者,將以配天。’然則詩曰:‘從公于邁’,曰:‘昭假烈祖,靡不有孝’,明在國都之外,祀后稷地,曰‘獻馘’‘獻囚’‘獻功’,蓋魯于祀后稷之時,亦就之賞有功也。不過,不是‘于祀后稷之時,亦就之賞有功’,而是在泮宮行受俘之禮,兼有祀祖之事。再者,泮宮即是《閟宮》中的閟宮和新廟,此不具論。”

    此詩作于魯僖公戰勝淮夷之后。淮夷生活在當時的淮水一帶,不受周王朝所封,對周王朝諸侯造成威脅,所以,各諸侯國曾多次征伐,《左傳·僖公十三年(前647年)》載僖公與齊、宋、陳、衛、鄭、許、曹“會于咸,淮夷病杞故。”又,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與齊、宋、陳、衛、鄭、許、邢、曹“會于淮,謀鄫,且東略也”。這幾次戰役,雖然戰功不大,但魯是個積弱之國,能累次出師,爭伯中原,所以魯人寄望僖公,肆情歌頌。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魯頌·泮水 佚名

    先秦

    魯頌·駉 佚名

    閱讀(259)

    魯頌·駉原文: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骍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騮有雒,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駉

    先秦

    正月 佚名

    閱讀(254)

    正月原文: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癢。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

    先秦

    小弁 佚名

    閱讀(225)

    小弁原文:弁彼鸴斯,歸飛提提。民莫不穀,我獨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云如之何?踧踧周道,鞫為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搗。假寐永嘆,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菀

    先秦

    何草不黃 佚名

    閱讀(191)

    何草不黃原文: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何草不黃翻譯及注釋翻譯什么草兒不枯黃,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從征

    先秦

    采芑 佚名

    閱讀(194)

    采芑原文: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鄉。方叔涖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軧錯衡,八鸞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蔥珩

    先秦

    小旻 佚名

    閱讀(192)

    小旻原文: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厎。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

    先秦

    叔向賀貧 佚名

    閱讀(184)

    叔向賀貧原文: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諸侯親之,戎狄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以免于難。及桓子,驕

    先秦

    萚兮 佚名

    閱讀(231)

    萚兮原文:萚兮萚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萚兮翻譯及注釋翻譯落葉落葉往下掉,秋風吹你輕輕飄。諸位歡聚小伙子,我來先唱你和調。落葉落葉往下掉,秋風吹你輕輕飄。對面歡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調。

    先秦

    魯仲連義不帝秦 佚名

    閱讀(243)

    魯仲連義不帝秦原文: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先秦

    周頌·敬之 佚名

    閱讀(206)

    周頌·敬之原文: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周頌·敬之翻譯及注釋翻譯警戒警戒要記牢,蒼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說蒼天高在上,佞人

    先秦

    東門之池 佚名

    閱讀(213)

    東門之池原文: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東門之池翻譯及注釋翻譯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麻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對唱。東門外面護城池,可

    先秦

    駟驖 佚名

    閱讀(217)

    駟驖原文: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游于北園,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駟驖翻譯及注釋翻譯四匹黑駿馬并排嘶鳴高昂,秦公嫻熟地收放六條絲韁。那些最得寵信的臣仆衛隊,跟隨他們的君王狩

    先秦

    思齊 佚名

    閱讀(198)

    思齊原文: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

    先秦

    羔裘 佚名

    閱讀(204)

    羔裘原文: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羔裘翻譯及注釋翻譯穿著潤澤羔皮襖,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怕犧牲為君勞。穿著豹飾羔皮襖,高大有力為

    兩漢

    日出入 佚名

    閱讀(258)

    日出入原文: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池,遍觀是邪謂何?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使我心若。訾黃其何不徠下。日出入翻譯及注釋翻譯  太陽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循環往復沒有窮盡的時候。世

    先秦

    魯頌·駉 佚名

    閱讀(259)

    魯頌·駉原文: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骍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騮有雒,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駉

    先秦

    正月 佚名

    閱讀(254)

    正月原文: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癢。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

    先秦

    小弁 佚名

    閱讀(225)

    小弁原文:弁彼鸴斯,歸飛提提。民莫不穀,我獨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云如之何?踧踧周道,鞫為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搗。假寐永嘆,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菀

    南北朝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 佚名

    閱讀(247)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原文:華山畿,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翻譯及注釋翻譯華山畿啊,華山畿,你既然已經為了我死,我獨自一人又怎會茍活?若你可憐我此時的處境,就將棺木為我打開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黃泉

    先秦

    何草不黃 佚名

    閱讀(191)

    何草不黃原文: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何草不黃翻譯及注釋翻譯什么草兒不枯黃,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從征

    先秦

    小旻 佚名

    閱讀(192)

    小旻原文: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厎。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

    先秦

    采芑 佚名

    閱讀(194)

    采芑原文: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鄉。方叔涖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軧錯衡,八鸞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蔥珩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