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羔裘 佚名

    羔裘原文: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羔裘翻譯及注釋

    翻譯
    穿著潤澤羔皮襖,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怕犧牲為君勞。
    穿著豹飾羔皮襖,高大有力為人豪。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司直當得好。
    羊羔皮襖真光鮮,素絲裝飾更燦爛。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杰出的人選。

    注釋
    1.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2.濡(rú):潤澤,形容羔裘柔軟而有光澤。
    3.洵(xún):信,誠然,的確。侯:美。
    4.其:語助詞。
    5.舍命:舍棄生命。渝:改變。
    6.豹飾:用豹皮裝飾皮襖的袖口。
    7.孔武:特別勇武。孔,甚;很。
    8.司直:負責正人過失的官吏。
    9.晏:鮮艷或鮮明的樣子。
    10.三英:裝飾袖口的三道豹皮鑲邊。粲(càn):光耀。
    11.彥(yàn):美士,指賢能之人。

    羔裘鑒賞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時穿的官服。《詩經》中通過描寫羔裘來刻畫官員形象的詩有好幾首,如《召南·羔羊》《唐風·羔裘》《檜風·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樣。

    《鄭風·羔裘》這首詩,起筆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體而微地描寫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質地是如何的潤澤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裝飾是如何的鮮艷漂亮。然后才贊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內在美,寫外在美的目的是通過對羊皮袍子的仔細形容,和對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贊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員有正直美好能舍命為公的氣節,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義的品格。總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畢現,這位官員才德出眾,不愧是國家的賢俊。外在美、氣質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統一。這樣理解符合認為此詩主旨為贊美優秀官吏的說法。

    如果說此詩有諷刺意味,那就是說,在詩中,禮服的高貴華麗襯托著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飾的華美同時也象征著君子高貴的人品。在作者看來,古代的卿大夫確實是這么回事;但是,一聯系鄭國當時的現實,滿朝穿著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話,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說,都不稱其服。這樣,作者贊古諷今的作詩命意就凸現出來了。因為衣裳總是人穿的,從衣裳聯想到人品,再自然不過了。至于一個人的品質、德性要說得很生動、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詩作者的聰明之處,也在這里。他用看得見的衣服的外表,來比喻看不見、感得到的較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極為高明的。比如,從皮袍子上的豹皮裝飾,聯想到穿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貼切,極為形象。但如果當作一首諷刺詩來說,有些過于含蓄,以至千百年來聚訟不已。

    羔裘創作背景

    關于《鄭風·羔裘》這首詩的主旨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毛詩序》說:“《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風其朝焉。”意思是贊古喻今,以贊美古代君子來諷喻當時的官員;朱熹《詩集傳》認為是鄭人“美其大夫之辭”,即贊揚鄭國名臣子皮、子產的。對于這兩種意見,至今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清代朱鶴齡、陳啟源等人都認為此詩是諷刺現實之作。理由大致說來主要有兩條:一、在《詩經》中凡稱到“彼其之子”的詩,都是諷刺詩,如《王風·揚之水》《魏風·汾沮洳》《唐風·椒聊》《曹風·候人》等,因此,《鄭風·羔裘》也不例外;二、《詩經》中所收的詩止于陳靈公時代,而子皮、子產等人生活的時代比陳靈公時代要晚五、六十年。再說,在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鄭六卿餞韓宣子時,子產曾賦《鄭風·羔裘》,如果說這是一首人家贊美他的詩,他不可能在客人面前用這首詩來夸耀自己。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羔裘 佚名

    先秦

    思齊 佚名

    閱讀(199)

    思齊原文: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

    先秦

    駟驖 佚名

    閱讀(219)

    駟驖原文: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游于北園,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駟驖翻譯及注釋翻譯四匹黑駿馬并排嘶鳴高昂,秦公嫻熟地收放六條絲韁。那些最得寵信的臣仆衛隊,跟隨他們的君王狩

    先秦

    東門之池 佚名

    閱讀(216)

    東門之池原文: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東門之池翻譯及注釋翻譯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麻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對唱。東門外面護城池,可

    先秦

    周頌·敬之 佚名

    閱讀(208)

    周頌·敬之原文: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周頌·敬之翻譯及注釋翻譯警戒警戒要記牢,蒼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說蒼天高在上,佞人

    先秦

    魯仲連義不帝秦 佚名

    閱讀(245)

    魯仲連義不帝秦原文: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先秦

    萚兮 佚名

    閱讀(232)

    萚兮原文:萚兮萚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萚兮翻譯及注釋翻譯落葉落葉往下掉,秋風吹你輕輕飄。諸位歡聚小伙子,我來先唱你和調。落葉落葉往下掉,秋風吹你輕輕飄。對面歡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調。

    先秦

    魯頌·泮水 佚名

    閱讀(239)

    魯頌·泮水原文: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于邁。思樂泮水,薄采其藻。魯侯戾止,其馬蹻蹻。其馬蹻蹻,其音昭昭。載色載笑,匪怒伊教。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旨酒,永錫難老。順彼長

    先秦

    東門之枌 佚名

    閱讀(213)

    東門之枌原文: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東門之枌翻譯及注釋翻譯東門外的白榆樹綠蔭蔽日,宛丘上的柞樹林枝繁葉茂,子仲家豆蔻年華的小姑娘,在綠樹下跳

    先秦

    周頌·烈文 佚名

    閱讀(221)

    周頌·烈文原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周頌·烈文翻譯及注釋翻譯有功有德眾諸侯,天賜你們莫大福。給我恩惠也無量,子孫

    先秦

    遵大路 佚名

    閱讀(200)

    遵大路原文:遵大路兮,摻執子之祛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好也!遵大路翻譯及注釋翻譯沿著大路跟你走,雙手拽住你衣袖。千萬不要嫌棄我,別忘故情把我丟。沿著大路跟你走,緊緊握住你的手。千萬別嫌我貌丑,別忘情好把

    先秦

    狼跋 佚名

    閱讀(217)

    狼跋原文: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幾幾。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狼跋翻譯及注釋翻譯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長尾巴。公孫挺著大肚囊,腳穿紅鞋穩步踏。老狼后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孫挺著大肚囊,品德聲望美無瑕。注

    先秦

    哀時命 莊忌

    閱讀(176)

    哀時命原文: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夜炯炯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心郁郁而無告兮,眾孰可與深謀!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道壅塞而

    先秦

    東門之墠 佚名

    閱讀(217)

    東門之墠原文: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東門之墠翻譯及注釋翻譯東門附近有廣場,茜草沿著山坡長。他家離我近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東門附近種板栗,房屋棟棟排得齊。哪會對你不想念,不肯親近只

    先秦

    大東 佚名

    閱讀(208)

    大東原文: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

    先秦

    思齊 佚名

    閱讀(199)

    思齊原文: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

    先秦

    駟驖 佚名

    閱讀(219)

    駟驖原文: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游于北園,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駟驖翻譯及注釋翻譯四匹黑駿馬并排嘶鳴高昂,秦公嫻熟地收放六條絲韁。那些最得寵信的臣仆衛隊,跟隨他們的君王狩

    兩漢

    枯魚過河泣 佚名

    閱讀(302)

    枯魚過河泣原文: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枯魚過河泣賞析此詩屬漢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想象極其浪漫的寓言詩。“枯魚”就是干魚。詩中寫一個遭到災禍的人以枯魚自比,警告人們行動小心,以免招來禍患。開頭兩句突兀而起,奇

    先秦

    東門之池 佚名

    閱讀(216)

    東門之池原文: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東門之池翻譯及注釋翻譯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麻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對唱。東門外面護城池,可

    先秦

    周頌·敬之 佚名

    閱讀(208)

    周頌·敬之原文: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周頌·敬之翻譯及注釋翻譯警戒警戒要記牢,蒼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說蒼天高在上,佞人

    兩漢

    箜篌謠 佚名

    閱讀(302)

    箜篌謠原文: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從風暫靡草,富貴上升天。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箜篌謠鑒賞此詩《太平御覽》引作“古歌辭”,屬《雜歌謠辭》。箜篌,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此以為題,與歌辭內容無

    先秦

    魯仲連義不帝秦 佚名

    閱讀(245)

    魯仲連義不帝秦原文: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兩漢

    東門行 佚名

    閱讀(286)

    東門行原文: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東門行翻譯及注釋翻譯剛才出東門的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