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汴京元夕 李夢陽

    汴京元夕原文: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汴京元夕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中山來的戲子服飾鮮麗,鄭燕來的的女姬則各有高超的技藝。
    他們從不同的地方匯集到汴京來.都唱著周憲王編著的劇本。她們唱著唱著,從白天演到晚上,月亮出來,銀光傾瀉,似在金梁橋的大地上鋪了一層自霜。人間的燈火與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盛況空前。

    注釋
    ①汴京: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五代的梁、晉、漢、周及北宋皆定都于此,故稱汴京。
    ②元夕:元宵,農歷正月十五夜。
    ③中山孺子:泛指中原地區的青年。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定縣,唐縣一帶,后被趙武靈王所滅。見《史記.趙世家》。
    ④鄭女燕姬:泛指北方少女。燕、鄭。皆春秋戰國時國名。燕的轄境在今河北省北部,鄭的轄境在今河南省鄭州一帶。
    ⑤擅場:壓倒全場,指技藝高超出眾。
    ⑥憲王:指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周定王朱捕的長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孫,精通音律,號誠齋,自稱全陽子、老狂生、錦窩老人,所作雜劇《曲江池》、《義勇辭金》等三十一種.今俱存。又有《誠齋樂府》行世。是著名的戲曲家,見《明史·諸王傳》。
    ⑦金梁橋:汴梁橋名。

    汴京元夕創作背景

    詩人李夢陽原籍甘肅慶陽,其父李正曾擔任開封周王府教授,于是詩人全家遷徙到開封,開封就成了詩人的第二故鄉。后來詩人在慶陽時回憶汴中的繁華景況,寫下了這首詩。

    汴京元夕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汴京觀看元宵佳節的盛況時所作。以形象精彩之筆,描寫月夜歌唱的場面,十分生動而又韻味悠然,全詩沒有一句正面描寫歌聲,但又句句關涉歌聲,在委婉的措辭中,把歌聲表現得十分動人。

    這首詩開始兩句,先從來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場寫起。先寫北方的男性青年——“中山孺子”,這些挑選出來參加歌唱的男青年本來就已經標致,再穿上入時的新裝,打扮起來,變得更加帥氣。再寫北方女子——“鄭女燕姬”,這些參加演唱的女子當然也是挑選出來的美女,她們勝過眾人,壓倒全場。中山少男、鄭燕少女都善演戲曲,說明當時雜劇傳布的盛況。開始這兩句雖然旨在點明演唱的人員,但又并非是純乎客觀的介紹,詩中“倚新妝”、“獨擅場”應是互文見義,“倚新妝”的“倚”字,“獨擅場”的“獨”字,都暗含著一種互相比賽,爭妍斗艷之意,男女的情態得到了生動的表現,那種熱烈、歡樂而又興奮的場面,也凸現出來。這時雖然還沒有寫到他們的歌唱,但人們可以想見,這些英俊的男子、漂亮的女子的歌聲,應該十分美妙。而少年男女爭扮周憲王劇中人物,也使讀者對當時劇界的風氣頗有所領會。從側面反映了汴京作為古時都會,在歷受金元劫難之后,經明初的休養生息而恢復生機,重現繁華,其民俗風情,也通過這兩句表露出來。

    第三句是前兩句的拓展,“齊唱憲王春樂府”作為全詩的中心,終于寫到了歌唱,主要表現男女聲齊唱時的情形。不過詩句中也并沒有寫到歌聲如何,只點明歌唱的形式是“齊唱”,歌唱的內容是“憲王”的“春樂府”。據《明史·諸王傳》,憲王即朱有墩,世稱周憲王。他能詩善畫,諳曉音律,是明初影響較大的散曲、雜劇作家,劇作達三十一種,總名《誠齋樂府》,這里演唱的是他的樂府中的一種。地位這樣顯赫、成就又很高的人物的樂府,自然是十分美妙的了。用男女聲“齊唱”的形式來演唱,不僅聲音宏大,而且剛柔相濟,雄渾中有清脆。“齊唱”二字,刻意渲染出元宵歡慶,萬民同樂的情景,給人的感覺是舞臺上伶人的演唱與舞臺下觀眾的和唱一起進行,場面肯定是熱鬧之極。這里仍然只是暗示,沒有正面去寫歌聲,但卻使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

    直到最后一句,不僅沒有寫到歌聲,反而宕開筆端,寫起了戲曲表演場地旁金梁橋外的夜景和天上的月色。“金梁橋”在汴京,從橋上望過去,那一輪明月正遙掛天際,灑下如霜的清光,給整個汴京城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全城變得朦朧、幽邃,更加顯示出動人的韻致。“月如霜”之清冷幽靜,與前面所描繪的歡慶熱鬧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這一句實際上卻是詩人的神來之筆,以淡墨襯濃彩,余韻宛轉,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詞之妙。此時,那男女齊唱“春樂府”的歌聲,不僅響徹全城,而且在月光中也更加清亮,仿佛從地上直飄向月宮。這一句,作者是以景襯聲,在訴諸視覺的月色中,暗暗包含了訴諸聽覺的歌聲,這樣一襯,歌聲似乎顯得“形象化”了,好像看得見,摸得著,更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作者巧妙的安排,使得詩歌最后更加耐人含咀,神味雋永,情韻不匱。

    《汴京元夕》寥寥四句,再現了汴京元宵之夜演出戲曲時演員擅場,眾人齊唱的歡樂場面。流暢自然,清麗可喜,頗有唐竹枝民歌風味,為其集中七絕之佳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汴京元夕 李夢陽

    明清

    明日歌 錢福

    閱讀(1676)

    明日歌原文: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若 一作:苦)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一 錢鶴灘)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

    明清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

    閱讀(163)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翻譯

    明清

    鐵杵磨針 鄭之珍

    閱讀(169)

    鐵杵磨針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鐵杵磨針翻譯及注釋翻譯磨針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

    明清

    滿井游記 袁宏道

    閱讀(164)

    滿井游記原文: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

    明清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唐寅

    閱讀(217)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原文: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

    明清

    北人食菱 江盈科

    閱讀(151)

    北人食菱原文: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北人食菱翻譯及

    明清

    拜年 文征明

    閱讀(173)

    拜年原文: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拜年翻譯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

    明清

    朝天子·詠喇叭 王磐

    閱讀(208)

    朝天子·詠喇叭原文: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嗩吶 一作:鎖吶; 聲價 一作: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朝天子·詠喇叭翻譯及注釋翻譯喇叭和

    明清

    桃花庵歌 唐寅

    閱讀(277)

    桃花庵歌原文: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

    明清

    賣柑者言 劉基

    閱讀(170)

    賣柑者言原文: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賣者笑曰:“吾

    明清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閱讀(219)

    送東陽馬生序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

    明清

    中秋玩月 佚名

    閱讀(176)

    中秋玩月原文:團團離海角,漸漸入云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中秋玩月注釋①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云衢則為云中之路。 中秋玩月簡析  據傳明光先一年已寫成此詩上聯二句,久思不得下聯。次年中秋,再得下聯二句。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示慶

    明清

    立春日感懷 于謙

    閱讀(150)

    立春日感懷原文: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立春日感懷翻譯及注釋翻譯一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為了什么事

    明清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王守仁

    閱讀(165)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原文:城里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布衾莫謾愁僵臥,積素還多達曙明。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翻譯及注釋翻譯城里有夕陽而城外卻下雪,相距十里天氣竟不一樣。

    詩詞

    描寫汴京繁華的詩句

    閱讀(17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汴京繁華的詩句,內容包括求幾首描寫北宋汴京繁華的詩詞,謝謝,北宋時描寫汴京繁榮的詩詞,描寫古代商業城市繁榮的古詩例如:描寫長安城,北京城,汴梁城,。絕對是柳永的《望海潮》最為著名。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

    詩詞

    關于汴京詩句

    閱讀(29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汴京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汴京的詩詞,贊美汴京的詩句,有關開封的詩詞。《汴州亂二首》年代: 唐 作者: 韓愈汴州城門朝不開,天狗墮地聲如雷。健兒爭夸殺留后,連屋累棟燒成灰。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興哀。母

    詩詞

    描寫汴京的宋詞

    閱讀(19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汴京的宋詞,內容包括描寫汴京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北宋時描寫汴京繁榮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有:宋·張鎡 《賀新郎·看了梅花去》莫嘆瀟湘居尚遠,擁戎軺萬騎鳴笳鼓。云正鎖,汴京路。2、宋·李訦《六州歌頭·高皇神武》

    詩詞

    關于汴京的詩句

    閱讀(7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汴京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汴京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句,有關開封的詩詞。《汴州亂二首》年代: 唐 作者: 韓愈汴州城門朝不開,天狗墮地聲如雷。健兒爭夸殺留后,連屋累棟燒成灰。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興哀。母

    詩詞

    宋詞汴京

    閱讀(1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汴京,內容包括描寫汴京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北宋時描寫汴京繁榮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有:宋·張鎡 《賀新郎·看了梅花去》莫嘆瀟湘居尚遠,擁戎軺萬騎鳴笳鼓。云正鎖,汴京路。2、宋·李訦《六州歌頭·高皇神武》奈

    詩詞

    汴京唐詩

    閱讀(24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汴京唐詩,內容包括關于開封的古詩,有關開封古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河南開封。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時常讓人品味不盡。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

    詩詞

    汴京宋詞

    閱讀(2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汴京宋詞,內容包括描寫汴京的詩詞,描寫汴京的詩詞,寫汴梁八景的宋詞。描寫汴京的詩詞有:宋·張鎡 《賀新郎·看了梅花去》莫嘆瀟湘居尚遠,擁戎軺萬騎鳴笳鼓。云正鎖,汴京路。2、宋·李訦《六州歌頭·高皇神武》奈

    詩詞

    汴京有關的詩句

    閱讀(1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汴京有關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汴京的詩詞,有關汴京的詩詞,關于開封的詩句。《汴州亂二首》年代: 唐 作者: 韓愈汴州城門朝不開,天狗墮地聲如雷。健兒爭夸殺留后,連屋累棟燒成灰。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興哀。母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