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高中課外古詩詞如何鑒賞

    1.十首高中課外古詩詞及鑒賞

    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鑒賞: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令特點,描繪江上的秋色,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無邊,江畔紅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風勁吹,水面則起波浪,蕩漾連綿,江花也漸次凋謝,脫下了紅妝,那岸邊或水上的小舟傳來橫笛聲,也就使景色帶上了濃濃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緒。江水江花、西風橫笛,這些特有時令的特定景物,就構成了一幅色彩濃烈的“江上秋意圖”,具有鮮明的特色。

    2、蠶婦 宋代: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鑒賞:這是一首言簡意賅的諷喻詩,詩人借養蠶婦女的所見所感,把養蠶人衣不蔽體,不養蠶人卻穿著滿身綢緞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遭到剝削掠奪的不合理現象。詩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對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憤恨,以及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3、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鑒賞:《東欄梨花》是一首感傷的詩,詩人因為梨花盛開而感嘆時光的流逝。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鑒賞: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

    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結尾兩句,感慨深沉。

    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5、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鑒賞:這是一首即景抒情詩。詩的大意說:春回大地,面對著春天的景色,引起我無限春愁,這春愁無涯無際,難以排遣,勉強觀望山景,仍然難以消除胸中的悲愁。

    想起驚心動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淚下。四百萬同胞都為此傷心萬分,同聲大哭,因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讓了臺灣。

    6、絕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鑒賞:前兩句一從視覺、一從嗅覺的角度來描寫詩人居處的清幽境界。“竹”和“詩”,一為自然之物,一為社會之物,二者本無從比較,但詩人用一個“瘦”字把二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詩具有清瘦的風格。

    “瘦”字用得生新,為全詩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圍。而“入夢香”則將現實與夢境聯系起來,梅花夜間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噴出清香,已不同凡響,而這香氣還伴著詩人進入夢鄉,則香氣之濃郁、之悠長可以想見。

    將竹與梅這樣的自然物象與詩與夢這樣的人為之物煉在一句之中,這就構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兩句字面上完全沒有“月”,但透過竹影和梅香,我們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在后兩句中,詩人便將“月”和盤托出。可憐者,可愛也。

    當詩人信步庭院時,月光與竹影、梅香是那樣的和諧;而回到西廂房時,這月光卻不能“下西廂”,這多么地令人遺憾!詩中透露出一股月與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遺憾或幽怨的情緒。詩人遺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許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懷;也許是君臣阻隔,上下無法溝通;也許什么都不是,只是詩人置身此時此景之中的一種朦朦朧朧的感受而已。

    7、春行即興 唐代: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鑒賞: 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詩和詞在表現手法上是一致的。

    這首詩雖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卻構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種孤寂、凄涼、愁苦、嘆惋的感情,這些景色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的,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8、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代: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鑒賞:這是詩人是在送陳秀才回沙上掃墓有感而發所作的詩。

    清明時分,春雨飛飛,詩人和陳秀才一行人風塵仆仆的趕回沙上祭祖,滿身的泥土塵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亂,詩人感慨以這樣行色匆匆的方式回鄉祭祖,那是讓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9、夕陽樓 唐代:李商隱 花明。

    2.高中課外古詩鑒賞怎么答

    怎樣解答詩歌鑒賞題

    (一)品味標題,弄懂注解,逐句讀通,了解大意。弄清“七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物,何景,何情。

    (二)弄清表達技巧。

    基本表達方式:即事抒情,詠物抒情,寫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敘議結合。

    明顯的表達特點:象征,對偶,設問,比喻,比擬,對比(反襯)。

    古代詩歌的特有技巧:“煉”字,“煉”句。

    (三)結合背景知識領悟與賞析。

    理解感情,領悟意境,體會情味,品評風格。

    例一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通篇運用比喻、擬人,敘議結合。道出了知識更新的道理。

    例二 近試呈張水部① 唐·朱慶余

    洞房昨夜停紅燭②,待曉堂前拜舅姑③。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 ①張水部:張籍,唐詩人,時任水部員外郎。朱慶余,當時越州舉子。②停紅燭:停,安置。停紅燭,讓紅燭點著,通夜不滅。舅姑:舊時婦女稱公婆為“舅姑”。

    例三 酬朱慶余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①心,自覺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注] ①鏡湖,越州的名勝。

    朱詩的意思是,問張籍,自己作為一名應試的舉子,文章能不能合主考的意。張在答詩中充分肯定了他的才能。

    以上三首詩,特別要注意看題目。如果忽視了題目,就會誤解詩意。

    古人寫詩,注意煉字煉句,常有許多精妙之處。鑒賞評價時,要注意結合詩歌內容發揮想象,領會這些精妙處。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噪”襯“靜”,以“鳴”襯“幽”,使“靜”的特點更為突出,更為鮮明。

    “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以動態寫靜態,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給人以美好享受。

    “微風燕子斜”,一“斜”字,化動為靜,刻畫出一種悠然的情態。

    3.高中古詩文如何鑒賞

    鑒賞古文詩首先要結合當時年代和社會的背景 并了解作者的經歷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來闡述古詩的主要內容 詩歌的發展史 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隋唐詩歌,宋詞,元曲,明清詩歌 中國古詩詞來源于春秋戰國的《詩經》、《楚辭》,發展于漢魏時期的《樂府》和四、六駢文;兼收而并蓄,久錘而始成;波瀾壯闊于唐、宋,余波激蕩于明清;是中國漢語言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早在遠古時代,文字還不發生以前,在民間已經傳播著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等口頭文學,詩歌也在其中醞釀而生.據說,中國最早的一首詩歌——《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獵的英武;而《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記載了中國原始歌頌中第一首情歌.據文字記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涌現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詩經》收集了西周初至年齡中葉,約500多年間的305篇詩.它按音樂尺度分為“風”、“雅”、“頌”三局部.“風”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處所樂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域的樂歌,“頌”則是宗廟祭奠時的樂舞曲.當時社會生涯的各個方面,特步運動鞋,以及勞動聽民的思維情感,都在《詩經》中得到了逼真的反應.具備赫然的時代感和國民性.在藝術上,《詩經》聲調流利,語言樸實,常用賦、比、興的伎倆來表情達意.戰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詩人創造了擁有楚文化獨特光采的新體詩——楚辭.楚辭體詩打破了《詩經》的四字句,句式以五言、七言為主,是非錯落,機動多變,多用語氣詞“兮”字,把偶字句變為奇字句,豈但能更好地表白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于音樂性.而且,其中充斥著神奇綺麗的設想,彌漫著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詩人屈原,應用這種詩歌形式,創作了古代文學史上第一抒情長詩《離騷》.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楚辭》..賦是兩漢最流行的體裁,是一代文學的標記.漢初賈誼、淮南小山的賦,尚未脫楚辭形跡,被稱為騷體賦;枚乘的《七發》奠定了漢代大賦的形式格式;至漢武帝時代,獻賦誦賦風尚大盛,產生了一大量賦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極寫帝王苑囿之盛、野獵之樂,稍后的揚雄,有《甘泉》、《羽獵》諸賦.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樂府詩中的民歌.漢樂府民歌和《詩經》是一脈相承的,《詩經》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漢樂府以“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經》以抒情為主,漢樂府擅長敘事鋪陳,標志著古代敘事詩的完整成熟.《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第一敘事長詩.到東漢,文人在樂府民歌影響下試作五言詩,班固的《詠史》詩,寫得質木無文,極少詩味,然而是現存最早文人五言詩.東漢末年產生的《古詩十九首》,才成為文人五言詩成熟的標志.漢末魏初,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中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創造了“建安文學”的光輝.其作品 “大方任氣”,其中曹操的詩歌,沉雄凄涼,反映了騷亂的社會事實,暴露了詩人盼望建功破業,同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勝利的篇章.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杰”.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辨是他前期和后期詩歌的代表作.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構成大固定的規律,只是由作者依照個人的內容須要和聲韻感到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因為受到了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法則,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天然的聲律發展到講求尋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留神平仄和韻律的性質,造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唐帝國空前富強,國度從長期決裂走向大一統,封建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充足發展,使唐代文學的空前繁榮 .唐代詩歌應運而生,其達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淘寶網韓都衣舍,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晚唐都名家輩出,佳作一直,僅僅《全唐詩》收錄的詩人就有兩千多位,詩作近五萬首.初唐時期,靡麗軟艷的“上官體”詩流行一時.“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詩頹風,使唐詩開端由宮廷走向社會,由艷情轉向現實,由靡靡之音變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時,宋之問和沈?期在詩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勇敢的摸索,他們共同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到了盛唐,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和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上承陶淵明、謝靈運而別開生面.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五言絕句,如《鹿柴》、《辛夷塢》等,擅長將繪景狀物與闡發禪趣相聯合,意境優美,藝術精妙.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人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詩風剛健,韻味深長,唱出盛唐強音.高適的《燕歌行》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七言歌行體詩,刻畫雄奇的邊塞景色和艱難的軍旅生活,或悲壯渾樸,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邊塞詩的佳篇.另外,李白詩歌豪放飄逸,史稱“詩仙”.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無不顯示了詩人獨特的感情色協調藝術個。

    4.高中古詩文如何鑒賞

    1.意象 首先我們要明確意象這個詞的意思。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例如梅花,是客觀的事物,被譽為傲骨奇花,向來以純潔高尚的化身出現在古代文人的詩作中。

    心存高潔的李清照當然不會忽視梅花,“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孤雁兒》)。李清照以梅心比人心,暗示出詞人內心掀起的情感波瀾。

    和梅花相似的還有菊花,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其次表達離愁別緒的意象的有,如“蟬,芭蕉,芳草,蟋蟀,鷓鴣鳥”等等。

    禪的意象有三個:一離愁別緒,{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二孤獨無助,孤苦無依{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李商隱)《禪》};三喻品行高潔{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禪》}。芭蕉,“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

    (李清照《采桑子》)。芳草,“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蟋蟀,“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

    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姜夔《齊天樂》)。

    表達豪情壯志的,如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抒發凄涼悲傷和孤獨惆悵的情感的有: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

    抒發閑情雅致的有: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寓送別之情的有南浦(水邊)、長亭(陸地)。

    表達思鄉,思人的有柳、關山、月亮、明月、燕子等等。 很多的意象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象,在遇到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如“琴瑟,水,明月,船,雨,青山”等等。

    琴瑟它的第一個意象是比喻夫婦感情和諧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周南·關雎》),另一個意象是表達兄弟朋友的情意,“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這里僅例舉琴瑟) 掌握好詩詞的意象是鑒賞詩詞的一個必要的基礎,這個基礎沒有捷徑可言,希望大家能廣泛的積累,盡可能多地掌握古詩詞的意象,這對鑒賞詩歌是大有裨益的。

    2.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詩人塑造人物形象、創設意境、表達感情所使用的各種方法。表達技巧大體可以分為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技巧及表現手法等。

    有的參考書又把抒情手法和描寫手法統稱為表達方式。因此它是一個含義很廣泛的概念。

    所以本文總結的,一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二表現手法有:起興、渲染、對比、對照、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虛實結合、象征、用典、烘托、襯托、聯想、想象、欲揚先抑等。

    三修辭手法有:比喻、排比、擬人、夸張、對偶、對比、設問、反問、雙關、比擬等。四結構技巧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等。

    鑒賞古代詩詞的表達技巧歷來是古詩詞的一個重點,在回答問題時,切不可盲目答題,一定要看好題是怎么問的,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除了以上這些,還要注意各個詩人的詩風,如李白的豪放灑脫;李商隱的清麗俊秀;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平白清新;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韓愈的氣勢磅礴;王昌齡雄健渾厚;李清照婉約凄切;陸游的雄渾奔放;姜夔的清妙秀遠;李賀的憂郁激憤等等。

    注意到這一點對整體鑒賞也很有好處。無論是誰的詩歌他在創作時都是內心真實的寫照,都是作者豐富的感情的超越表達。

    只有掌握好表達技巧這個工具,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者,理解詩歌,從而對詩歌鑒賞不再迷茫,不再害怕,終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鑒賞 詩詞鑒賞題一直是廣大同學們比較頭痛的問題。

    要想逾越這道難關,必須掌握一定的詩詞理論,進而不斷的提升詩詞的鑒賞能力,以下幾點是對詩詞鑒賞比較實用的方法: 3.1 首先要注意題目。題目有時就是一首詩詞的題眼,即詩眼或詞眼。

    通過這個標題就能掌握詩詞的主要意思。例如:李白的《靜夜思》、宋之問的《送別杜審言》、駱賓王的《詠蟬》、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昌齡的《閨怨》、杜甫的《春夜喜雨》、陸龜蒙的《古離別》。

    同學們應該抓住“思”、“別”、“詠”、“憶”、“怨”、“喜”、“別”等。這些字都和詩詞內容緊密聯系,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和詞義上的暗示性,同學們如能認真的思考,一定會有事辦功倍的效果。

    3.2 要注意注釋。注釋一般在詩詞的結尾給出,雖然不多確是出題人給考生的暗示。

    有時介紹背景,有時介紹作者,有時介紹相關詩句,有時介紹典故。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研讀注釋!從中揣摩詩詞的隱含意義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為進一步分戲鑒賞詩詞作好準備。

    3.3 要注意詞語的概括性。廣大的同學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重理解,輕表達”。

    寫出的鑒賞文字缺乏邏輯性、條理性、合理性,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成為思想表達的瓶頸。因此同學們平時應注重鑒賞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條理清晰,盡可能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等的鑒賞評價。

    當然表述嚴密也是必不可少的,行文中無論前后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要注意。同學們只要認真掌握以上全部方法,循序漸進,就能在詩詞鑒賞的題上有巨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中國是一個詩。

    5.高中語文古詩文鑒賞怎么做

    其實,古詩文鑒賞題有其規律。拿到一篇古詩文,先不必急于做,你對其進行分類:田園、山河、抒情、歷史、詠物、頌人、或者哲理,每一篇借助這些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不一定是感嘆,因為作者的思考才是你的答案,再者借助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擬物、設問、頂真、通感、白描、鋪陳、疊詞、外貌描寫、心理描寫、對比 等等,你要掌握全,也要試著能看出來。達到這一步,你就可以基本明白作者的意圖。然后你要把每種修辭手法的作用掌握一下,在找出修辭方法后接著寫出作用。最后作者是通過借物抒情、借景抒情還是借歷史暗示了什么情懷、什么意圖、什么品質。大體就是這個思路。最后可以在點評一下作者的用語活潑、詼諧、明快等等。聯系主旨,回扣中心。

    由于古詩詞鑒賞出題靈活,最后系統復習一下。一旦掌握技巧,就不必每次花很大心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o(∩_∩)o ~

    6.高中課外十首古詩(最好四言)加賞析

    (1)龜雖壽(無) (2)過故人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1(甘肅省平涼市·2010)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23~25題。

    (7分)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3.本詩的頷聯和頸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試作簡要的分析。(3分) 24.詩中哪些景物是“田家”所特有的?(2分) 25.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3.(3分)對偶(對仗)(1分)分析:如頷聯的“綠水”對“青山”,“村邊”對“郭外”,頸聯的“開軒”對“把酒”,“面場圃”對“話桑麻”。

    (舉出一例得1分,3例得滿分) 24.(2分)場圃、桑麻、菊花(答出一種給1分,兩種得滿分) 25.(2分)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農家生活環境的喜愛之情。(意思對即可給分) 2、2010廣西玉林防港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第7題。

    過 故 人 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A、首聯寫老朋友邀我去農家做客。“雞黍”、“田家”透出老朋友家濃濃的田園氣息。

    B、頷聯“和”、“斜”兩字運用精妙,描繪出一幅綠樹環繞、青山斜隱的美麗迷人的圖畫,表現了詩人的愉悅之情。C、最后兩句寫詩人與老朋友相約重陽再聚,表現出老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令人讀后余味無窮。

    D、全詩敘述了詩人到農家做客受到熱情款待的經過,流露出詩人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答案:D3、2007山東濱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6——7題。

    過故人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6.詩中 “ ”一句,將室內外景象聯系起來。(2分)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聯是千古名句,請自選一個角度(如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作一簡短賞析。

    (2分) 答案:6.開軒面場圃 [評分標準]本題2分,多寫“把酒話桑麻”一句不扣分。 7.示例一:這兩句詩近景遠景結合,寫出了山村優美的田園風光,表現了詩人對農家生活環境的喜愛之情。

    示例二:這兩句詩運用了對偶的手法,“綠樹”對“青山”,“村邊”對“郭外”,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十分工整。 示例三:這兩句詩用詞形象生動,詩中有畫。

    如一個“合”字,表現了綠樹環抱相擁的情態,突出了村邊綠樹的繁茂。(或:一個“斜”字,形象地描畫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遠伸向遠方的景象,畫面感特強。)

    [評分標準]本題2分,為開放性試題。指出具體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特點,給1分;說出表達效果給1分。

    三、精心原創試題(1)本詩的感情基調是:(1分) (2)“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中的“合”和“斜”都用得好,請問它們好在哪里?(任選一詞作答)(1分) (3)“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聯是千古名句,請自選一個角度(如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作一簡短賞析。

    (1分) (4)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5)詩人是通過哪一句詩將室內外景象聯系起來的?哪兩句詩最能集中表達詩人參農家生活的喜愛及主客間樸素深厚的情誼?(6)試描繪“綠,青”所展現的畫面。(7)“待,還”兩句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8)詩評家沈德潛稱孟浩然的詩“語淡而味終不薄”(《唐詩別裁》),也就是說孟浩然的詩外表平淡卻韻味悠長。

    請以“故,邀”兩句為例,簡析一下孟浩然的詩“語淡而味終不薄”的特點。答案示例:(1)示例:喜悅歡快(2)示例:“斜”字形象地描繪出村外青山由近及遠伸向遠方的景象,畫面感特強。

    “合”字表現了綠樹環抱相擁的情態,突出了村邊綠樹的繁茂。(3)此題為開放題,答案不惟一。

    從景物描寫的視角、修辭手法運用、詞語的精煉形象等方面賞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點寫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結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辭手法(如對偶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如“合”“斜”)等,給1分;說出其妙處或表達效果的給1分,共2分。

    示例一:這兩句詩近景遠景結合,寫出了山村優美的田園風光,表現了詩人對農家生活環境的喜愛之情。 示例二:這兩句詩運用了對仗的手法,“綠樹”對“青山”,“村邊”對“郭外”,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十分工整。

    示例三:這兩句詩用詞造句十分逼真,詩中有畫。如一個“合”字,表現了綠樹的環抱相擁的情態,突出了村邊綠樹的繁茂。

    (或:一個“斜”字,形象地描畫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遠伸向遠方的景象,畫面感特強。)(4)抒發了詩人對故人和田園風光的留戀之情。

    (5)開軒面場圃 [評分標準]本題2分,多寫“把酒話桑麻”一句不扣分。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6)綠色的樹木在村邊環繞,青翠的遠山在城外橫斜。(7)抒發了詩人對故人和田園風光的留戀之情。

    (8)詩句就像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

    正是這平談的文字寫出了至交之間不用客套的交往方式。(3)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

    7.如何鑒賞高中古詩詞

    如何鑒賞高中語文古詩詞語言風格

    一、梳理所學詩文,歸納語言風格大致類型。

    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晦澀等類型。

    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動靜結合,語言清新生動。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的語言風格。如白居易的詩等。

    凝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八句皆為工整對仗,全用實詞,意象密集。

    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

    華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還有李商隱、李賀的詩。

    質樸主要指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

    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如李商隱的一些朦朧詩。“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

    二、古詩詞語言風格鑒賞解題對策。

    1.煉字型。答題對策:(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還原內容。(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賞析作者的語言風格型。答題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比較兩詩不同的語言風格型。答題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概括各自的語言風格。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8.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方法與步驟

    詩歌鑒賞題答題模式 一、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該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分析它凸顯的形象;④點出該字烘托的意境。

    表達了什么感情(有時需從結構上考慮)。答題套路: 某字在詩中的意思是(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情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

    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缺一不可。

    4、答題模式: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注意要能準確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答題套路: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 )的畫面,營造了一種( )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三、分析句意型 1、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里? 2、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3、解答分析: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

    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系上下句并結合全詩進行。

    4、答題模式: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四、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一樣,如李白雄渾飄逸而杜甫則是沉郁頓挫。

    但有時候我們不熟悉作者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語言風格,有的曉暢明快,有的風味十足等等。 4、答題模式:①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語近情遙、莊諧俱見……);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套路: 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 ),如( ),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五、分析主旨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提問變體: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⑵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②抒發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答題套路: 這是一首( )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 ),通過( )手段,抒發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六、分析技巧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題模式: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夸張得體等。

    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答題套路: 這首詩用了( )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如( ),從而突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七、分析構思(結構思路)型 1、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3、解答分析:詩歌思有路,一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

    那么,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后抒情,有的先敘事后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4、答題模式:①概述詩句的內容。②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

    ③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么思想感情。八、對比鑒賞式提問方式一般提問:對兩首詩或詞進行內容與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

    9.高中古詩鑒賞到底怎么鑒賞

    高考古詩鑒賞,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首先讀懂并概括出該詩創造了怎樣的意境(或景、事)抒發了怎樣的感情(主題)。

    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從宏觀上把握古詩的內容。我們知道,古代詩歌雖然浩如煙海,但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類型:①送別詩。

    一般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或者表達一種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達別后的思念。②懷古詩。

    一般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來借古諷今;一類是通過贊揚古人建功立業的事跡,表達自己建功 立業的心情,同時,委婉地對現實進行批評。③邊塞詩。

    大都以描寫戰爭為主題,表現戰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精神,或者表現戰士們在戍邊時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或者表現對戰爭的厭惡。④寫景詠物詩。

    它是通過描寫山水田園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遠大抱負。或者通過借景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通過借景借物表達自己的品質。

    ⑤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鑒賞古詩一定要先從內容上掌握、區別好這幾種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詩在題目的本身、語言的使用、描寫的敘述上都各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送別詩的題目往往有“贈、別、送”等字眼,懷古詩則多用“感、懷、憶”等字眼,這些字眼直接點明了詩歌的性質、題材。送別詩寫景物是為了渲染離情別緒,懷古詩寫景物是為了形成對比,表達昔盛今衰之情……。

    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特點,如果把握住這些不同類型詩的特點,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詩的思想感情以及詩歌的主題,就為鑒賞領悟全詩打開了一扇大門。二、微觀入手,從“點”突破。

    國家考試中心命題人張偉明曾撰文解釋:古代詩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論。高考以主觀題形式出現的古詩鑒賞,更接近文學鑒賞規律,無疑是抓住了古詩鑒賞的真諦,但是高考命題畢竟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古詩鑒賞的考查“不可能是完全開放的”,它必須是“帶著鐐銬跳舞”,即在放開手腳的同時對試題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題切入點不宜太大,只能聚焦于詩中最為出彩之點,就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設問。

    譬如2003年的考查是從“詩眼”的辨析把握詩歌的意象,2004年各省題的古詩鑒賞的考查形式仍跳不出這一窠臼。因此,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即通過對“點”的挖掘、突破,進而把握全詩的主旨,是鑒賞古詩的訣竅。

    那么,如何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呢?1、從意象入手。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抓住“枯藤”、“老樹”、“昏鴉”、“夕陽”、“斷腸人”等意象,就可悟出全詩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懷。2、從詩眼入手。

    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如王維的《過香積寺》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抓住“咽”、“冷”這兩個傳神的字加以分析,就可以領悟所顯示的是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3、從修辭入手。古人寫的詩歌,一般很少把自己的意思平鋪直敘地說出來,總是借助一些修辭方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要鑒賞詩詞,就必須抓住并深究這些修辭方法所表現的含義,就可悟出作者的真情實感。4、從表達技巧入手。

    表達技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在詩歌鑒賞中,主要應抓住詩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表現手法(用典、虛實結合、白描與工筆等)進行鑒賞。三、示例閱讀下面古詩,回答有關問題。

    夜上受降城①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笛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①受降城,指靈州城,貞觀年間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稱之為受降城。(1)這首詩抒發了什么感情?(2)這首詩是如何表現這種感情的?解題步驟:第一步:縱觀全詩,可以從詩中特別是末句“征人”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

    第二步:根據邊塞詩的特點就能回答第一問:這首詩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第二問主要是考查表達技巧。

    全詩前兩句寫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寫聲(夜風送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用的是烘托、鋪墊的寫法,即通過前三句的層層烘托、鋪墊,末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將士們對家鄉親人思念的感情。南鄉子唐?李王旬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

    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1)這首詞所表現的主旨是什么?(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

    (3)“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解題步驟:第一步:宏觀把握:從詞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首思鄉詩。

    第二步:微觀入手,從“意象”方面突破。詞中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畫面,渲染了離愁別恨、思鄉之情用的是借景抒情。

    這樣就回答了(1)(2)兩個問題。第(3)問,實際上是用了反襯的修辭,“潮退了,天晚了,然而思鄉卻不得返鄉,通過反襯,更突出了強化了思鄉之情。

    四、強化訓練。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有關問題: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飛晚,山山黃。

    高中課外古詩詞如何鑒賞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高中課外古詩詞如何鑒賞

    詩詞

    張姓名字古詩詞出處

    閱讀(1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張姓名字古詩詞出處,內容包括給姓張的男孩取個名字,要求出自古詩詞,要有意境,男孩姓張好名字最好出自古詩文及典故的,要給男孩起個名字,姓張,最好是出自古詩經,,要出自哪句。唐詩 1.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 李白《行路難》(其

    詩詞

    我漫游在古詩詞中散文

    閱讀(15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我漫游在古詩詞中散文,內容包括漫步在古詩范當中,我..作文300字快點,漫游古詩文的世界500字作文要多引用古詩文的,字數一定要夠,最好,漫游古詩詞世界400字語文八下作文。秋天來了 , 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校園 . 星期天 , 我來到

    詩詞

    河北中考古詩詞鑒賞

    閱讀(1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河北中考古詩詞鑒賞,內容包括中考古詩詞鑒賞專題,河北省語文中考的古詩詞鑒賞就從規定的十篇中出嗎,中考古詩詞鑒賞出題難點。《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以“錦瑟”起興,既寫瑟之華美,又寫弦之細密

    詩詞

    古詩詞中一字詩詞曲

    閱讀(1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一字詩詞曲,內容包括一字詩古詩,一字詩的著名詩句,像一字詩的古詩。一字詩:顧名思義就是在詩中出現許多“一”字,而每一個“一”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個動作。按詩法論,一詩中出現重字(即一個字重復出現

    詩詞

    關于祝福的愛情的古詩詞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祝福的愛情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祝福愛情的古詩詞,祝福愛情詩句大全,祝福愛情古詩詞。關于祝福愛情的古詩詞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秦觀〈鵲橋〉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

    詩詞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翻譯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翻譯,內容包括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和古詩詞翻譯,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詞解釋,還有七年級上冊整本語文書都給我發來,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詞解釋,還有七年級上冊整本語文書都給我發來。記得給分喲,有些

    詩詞

    照應的古詩詞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照應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前后照應的古詩,寫兩句前后相照應的詩句,詩句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要古詩的。1.孟浩然《過故人莊》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2.王維《山居秋暝》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3.王維《終南別業》 行到水窮處

    詩詞

    關于軍的古詩詞

    閱讀(51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軍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有關軍字的詩句,關于軍事的古詩詞,含“軍”的詩句。含有軍字的詩句:送陳七赴西軍 孟浩然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詩詞

    古詩詞童趣

    閱讀(1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童趣,內容包括關于童趣的古詩詞,描寫童趣的古詩詞,童趣的詩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____高鼎《村居》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____白居易《池上》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____袁枚《

    詩詞

    古詩詞默寫剪不斷

    閱讀(12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默寫剪不斷,內容包括古詩文默寫,志在千里曹操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古詩文默寫,志在千里曹操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古詩詞默寫填空(7分)小題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1。長河落日圓2。耳中明月珠3。別是一番滋

    詩詞

    有什么關于春天的古詩詞

    閱讀(1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什么關于春天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春天古詩詞100首寫春的古詩關于,關于春天的古詩,描寫春天的古詩50首。《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春望》【唐】杜

    詩詞

    關于深夜失眠的古詩詞

    閱讀(39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深夜失眠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半夜失眠的詩句,關于失眠的詩句,關于失眠的古詩。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2、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3、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4、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5、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詩詞

    班級古詩詞活動總結

    閱讀(21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班級古詩詞活動總結,內容包括班級經典誦讀活動總結,詩歌活動總結,班級經典誦讀活動總結。你好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

    詩詞

    古詩詞名句中考

    閱讀(14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名句中考,內容包括中考古詩文名句,中考必背古詩文80名句,中考必考34首古詩詞。《論語》十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5

    詩詞

    張姓名字古詩詞出處

    閱讀(1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張姓名字古詩詞出處,內容包括給姓張的男孩取個名字,要求出自古詩詞,要有意境,男孩姓張好名字最好出自古詩文及典故的,要給男孩起個名字,姓張,最好是出自古詩經,,要出自哪句。唐詩 1.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 李白《行路難》(其

    詩詞

    我漫游在古詩詞中散文

    閱讀(15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我漫游在古詩詞中散文,內容包括漫步在古詩范當中,我..作文300字快點,漫游古詩文的世界500字作文要多引用古詩文的,字數一定要夠,最好,漫游古詩詞世界400字語文八下作文。秋天來了 , 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校園 . 星期天 , 我來到

    詩詞

    河北中考古詩詞鑒賞

    閱讀(1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河北中考古詩詞鑒賞,內容包括中考古詩詞鑒賞專題,河北省語文中考的古詩詞鑒賞就從規定的十篇中出嗎,中考古詩詞鑒賞出題難點。《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以“錦瑟”起興,既寫瑟之華美,又寫弦之細密

    詩詞

    古詩詞中一字詩詞曲

    閱讀(1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一字詩詞曲,內容包括一字詩古詩,一字詩的著名詩句,像一字詩的古詩。一字詩:顧名思義就是在詩中出現許多“一”字,而每一個“一”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個動作。按詩法論,一詩中出現重字(即一個字重復出現

    詩詞

    關于祝福的愛情的古詩詞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祝福的愛情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祝福愛情的古詩詞,祝福愛情詩句大全,祝福愛情古詩詞。關于祝福愛情的古詩詞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秦觀〈鵲橋〉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

    詩詞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翻譯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翻譯,內容包括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和古詩詞翻譯,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詞解釋,還有七年級上冊整本語文書都給我發來,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詞解釋,還有七年級上冊整本語文書都給我發來。記得給分喲,有些

    詩詞

    照應的古詩詞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照應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前后照應的古詩,寫兩句前后相照應的詩句,詩句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要古詩的。1.孟浩然《過故人莊》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2.王維《山居秋暝》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3.王維《終南別業》 行到水窮處

    詩詞

    幼兒園古詩詞研究

    閱讀(1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幼兒園古詩詞研究,內容包括小班古詩詞教研記錄,古詩在幼兒園開展的意義,古詩對幼兒的教育意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肖伯納說: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我們相互交流思想,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 在唐維倫組長的帶領下,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