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軍字的詩句
含有軍字的詩句:送陳七赴西軍 孟浩然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高適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巖巒 自沙縣抵龍溪縣值泉州軍過后村 韓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盡無雞犬有鳴鴉。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
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高適 磧路天早秋,邊城夜應永。遙傳戎旅作,已報關山冷。
上將頓盤阪,諸軍遍泉井。綢繆閫外書,慷慨幕中請。
能使勛業高,動令氛霧屏。遠途 還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虛已 陳子昂 孟秋首歸路。
仲月旅(一作旋)邊亭。聞道蘭山戰。
相邀在井陘。屢斗關月滿。
三捷虜云平。漢軍追北地。
胡騎走南庭。君為幕中士。
疇昔好 拜宣武軍節度使 李紳 油幢并入虎旗開,錦橐從天鳳詔來。星應魏師新鼓角,地嫌梁苑舊池臺。
日暉紅旆分如電,人擁青門動若雷。伊洛鏡清回首處,是非紛雜任塵 右軍墨池 劉言史 永嘉人事盡歸空,逸少遺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猶共諸泉色不同。 軍行 李白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元帥書記高郎中出為婺源建威軍使 徐鉉 寒風蕭瑟楚江南,記室戎裝掛錦帆。
倚馬未曾妨笑傲,斬牲先要厲威嚴。危言昔日嘗無隱,壯節今來信不凡。
惟有杯盤思上國,酒醪甜淡菜蔬 過東平軍 戎昱 畫角初鳴殘照微,營營鞍馬往來稀。相逢士卒皆垂淚,八座朝天何日歸。
送曹郎中南歸時南中用軍 李洞 桂水凈和天,南歸似謫仙。系絳輕象笏,買布接蠻船。
海氣蒸鼙軟,江風激箭偏。罷郎吟亂里,帝遠豈知賢。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 李白 獨坐清天下,專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組練明秋浦,樓船入郢都。風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白猿 送李秀才入軍 李山甫 弱柳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難媒。
書生只是平時物,男子爭無亂世才。鐵馬已隨紅旆去,同人猶著白衣來。
到頭功業須如此,莫為初心首重 在軍中贈先還知己 駱賓王 蓬轉俱行役,瓜時獨未還。魂迷金闕路,望斷玉門關。
獻凱多慚霍,論封幾謝班。風塵催白首,歲月損紅顏。
落雁低秋塞,驚鳧起暝灣。胡霜 九日嘉州發軍亭即事 薛逢 三江分注界平沙,何處云山是我家。
舞鶴洲中翻白浪,掬金灘上折黃花。不愁故國歸無日,卻恨浮名苦有涯。
向暮酒酣賓客散,水天狼藉變余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 惟我彭大將軍!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白馬飾金羈, 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 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 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 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 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 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 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 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 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 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 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尤震,匣中金刀血未干。
愿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肓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關于軍事的古詩詞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3、《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4、《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5、《和張仆射塞下曲》——唐·盧綸
【譯文】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3.含“軍”的詩句有哪些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李白)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旅宿(杜牧)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獨覺(柳宗元) 良時光景長虛擲,壯歲風情已暗銷。——三月三日憶微之(白居易) 良玉同其中,三日燒不熱。
——答友問(白居易) 詩歌全文如下:子夜吳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旅宿(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獨覺(柳宗元)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三月三日憶微之(白居易) 良時光景長虛擲,壯歲風情已暗銷。忽憶同為校書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答友問(白居易) 大圭廉不割,利劍用不缺。當其斬馬時,良玉不如鐵。
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燒不熱。
君疑才與德,詠此知優劣。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4.形容軍隊的古詩詞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 杜 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5.關于古代軍旅的古詩
很多,比較有名的有 詩經·國風·秦風·無衣 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無衣》表現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真實感人,慷慨雄壯,確是一首充滿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藝術魅力的古代軍歌。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岑參寫的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岳飛滿江紅 年代:宋 作者:岳飛 作品:滿江紅 內容: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凱歌》作者戚繼光 《凱歌》的歌詞是: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風濤歌》作者戚繼光 “日暈則雨,月暈則風。
何方有闕,何方有風。日沒脂紅,無雨風驟。
反照沒前,胭脂沒后。星光閃爍,必定風作。
海沙云起,謂之風潮,名曰颶風。大雨相交,單起單止,雙起雙消。
早晚風和,明日更多。暴風日暮,夜起必毒。
風急云起,愈急必雨。雨最難晴,應防暴生。
春易傳報,早生晚耗。一日南來,一日北到。
南風防尾,北風防頭,南吹愈急,北必不專。云多車形,大主風聲。
云下四野,如霧如煙,名曰風花,主有風天。云若鱗次,不雨風顛。
雨陳西北,風如潑墨。起作眉梁,風雨先 。
雨急易霽,天晴無妨,水生靛青,主有風行。海燕成群,風雨便臨。
白肚風作,烏肚雨淋。海豬亂起,風不可已。
逍遙夜叫,風雨即至。一聲風,二聲雨,三聲四聲斷風雨。
蝦龍得緯,必主風水。蛇盤蘆上,水高若干;頭垂立至,頭高稍延。
月盡無風,來朔風雨。廿五、六若無雨,初三、四莫行船。
春有廿四番花信風。梅花風打頭,楝花風打尾。
正月忌七、八,北風必定發。二月忌初二,三月忌清明,五月忌夏至。
正月落雪起,算至百廿日,期內必難止。欲知彭祖忌,六月十二日,前后三四宵必不爽,此朝七、八三日內,必有北風還。
九九當前,后三、四日內難消。十月忌初五, 三、四日前后,冬至風不爽。
臘月二十四間,月臨箕、畢、翼軫四宿,風起最準。”。
6.關于軍人的詩詞
軍人,不是高山,卻有著比山還豪邁的雄心;不是大江,卻有著比江水更澎湃的激情;不是詩人,卻揮灑出無數壯麗的詩篇;不是哲人,卻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講述著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奉獻。
是軍人“無怨無悔做奉獻”;是軍人“舍小家,為大家”,為國戍邊,奉獻著青春;是軍人在洪水地震之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抒寫著軍人的可愛與偉大。
軍人所留戀的,不是浪漫的生活,而是用軍號指揮的生活節奏,直線加方塊的生活韻律。軍人的快樂在沙漠、在高山、在雪原、在荒島,哪里需要軍人,哪里就有軍人的快樂!
軍人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你是英雄的化身,是奉獻的別名。你能把孤獨醞釀成美酒,你能把邊關的冷月揮灑成壯麗的詩篇。你是民族的精英、祖國的脊梁。有了你們,祖國的繁榮就有了保障,有了你們,世界上才有了最可愛的人!
7.關于軍人的詩句
關于軍人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
原文: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譯文:
我從軍十多年了,難道沒有一點點的功勞?一般將士看重爭功貪賞,我想說一下自己的功勞但羞于與他們同調。中原尚且有斗爭,何況邊疆地區呢?大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2、唐代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原文: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譯文: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么不帶上鋒利的吳鉤,去收復那黃河南北割據的關山五十州?
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能被冊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3、唐代李賀《雁門太守行》
原文: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4、唐代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
原文:
踐更登隴首,遠別指臨洮。為問關山事,何如州縣勞。
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誰斷單于臂,今年太白高。
譯文:
白少府帶領戍卒將去隴右,行將分手遠別,直奔臨洮。試問關山送兵之事,與在州縣勞苦相比怎樣?
士兵們身帶赤羽之箭,使行進的軍容更為雄壯,滿山的樹色青青,使身著青袍的白少府更為威武。料想誰可俘虜匈奴強虜,將星高照,此行定能擊敗匈奴。
5、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原文: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云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6、唐代王昌齡《出塞》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離家萬里的士卒始終沒能回還。
如果有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國陰山。
8.有關軍事的詩詞
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豪邁的有悲壯的,有謳歌保家衛國將士的有嘆息家破人亡士兵的,你想要哪種?
首先先給一首,出自《詩經》,不過不是出自《秦風》,而是《邶風》,相信你已經知道了吧,《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順便發一首我最喜歡的詞,辛棄疾的《滿江紅》(岳飛的滿江紅相信就不用發了)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發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里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