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雨后池上 劉攽

    雨后池上原文: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雨后池上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一場大雨過后池塘里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
    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發出聲響。

    注釋
    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處雨后池塘。
    3、淡磨:恬靜安適。淡,安靜。
    4、明鏡:如同明鏡。
    5、檐楹: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飄動。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雨后池上賞析

    這首詩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圖,從詩中寫到的東風、垂楊、荷花等物象來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確切些說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給讀者以清美的藝術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靜態美。第一句寫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只淡淡地出一“平”字。如果只讀這一句,會覺得它過于平常,但在這句之后緊接以“淡磨明鏡照檐楹”,卻境界頓出。“淡磨”二字頗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經春雨洗滌過的池面,好比經人輕磨拂拭過的明鏡,比中有比,比中有擬人,這就使“水如鏡”這一淺俗的比喻有新鮮之感。不僅能使讀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異常平靜、明凈的狀態,并能進而聯想到前此蒙蒙細雨隨著微風輕拂池面的輕盈柔姿。“淡磨明鏡照檐楹”,創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屬的藝術境界。與此相適應,這兩句語勢平緩,無一字不清靜,連略帶動感、略為經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給讀者以一種輕淡的心理感受,顯得毫不著力。

    三四句由靜而動,進一步寫雨后池上的動態美。東風忽起,舞動池邊的垂楊,吹落垂楊柔枝細葉上綴滿的雨滴,灑落在池中舒展的荷葉上,發出一陣清脆細密的聲響。這里,詩人筆下蕩漾的東風、婆娑起舞的垂楊、荷心的萬點聲,無一不具有一種流動的韻致和盎然的生意,與前二句相比,別是一番情趣。與此相隨,語勢節奏也由平緩而轉向急促,字字飛動起來。“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勢,展示出景物瞬息間由靜而動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動感;隨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應回旋,造成一種急促的旋律,從而把上述有形的與無形的、動態的和聲響的景物聯貫起來,組成一幅形聲兼備的藝術畫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詩人既寫其靜態,又寫其動態,不僅顯得豐富多姿,而且構成對比,收到以靜顯動,以動襯靜,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首句平直敘起,次句從容承之,而以第三句為主,盡宛轉變化工夫,再以第四句發之,本是約句的一般造法(見《唐音癸簽》卷三引楊仲弘語)。詩人用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語言結構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成因勢置景、筆隨景遷之妙。

    雨后池上賞析二

    詩的第一句,是借時間來寫景的。“一雨”二字,是統率全詩的關鍵。因為以下三句所寫的自然景象。都因這“一雨”才得以出現的。

    第二句,是借空間寫景。這一句所描繪的內容是對第一句中“水面平”的延展和補充。因為“平”只能狀其形而不能顯其色。所以續以“淡磨”、“明鏡”,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來了。至于“照”,則是在靜中求動的點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詳平靜中暗含了動意,其作用不只是為了使寫法上有所變化,更是為了讓人對下兩句所寫的風起荷響的動景有精神上的準備。另外,從意境的創造上來說,它還有這樣的作用:隨著“照”字而出現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無疑擴大了“雨后池上”的空間范圍,因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當然,這里對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寫是虛寫。可是,這一筆虛寫卻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楊的實寫作了鋪墊,使它的出現不顯突兀,且使“雨后池上”這一標題所規定的空間范圍,不僅限于池面之上,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是對雨后的池上靜景的描繪,用語質樸自然,結構綿密。

    三四兩句,描繪的是一時平靜之后的動景。“更作荷心萬點聲”一句,是全詩的精華,它使全詩的意境升華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風吹樹搖、積雨落入荷心,其實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響。詩人正是由于動情于這一陣余響,才提筆寫下這首詩的。那末,這陣余響之所令人動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管詩人是有意還是無意,由于他從現實自然的景觀出發,客觀上卻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規律:靜總是暫時的、相對的,不靜則是永恒的。如果從美學的角度看,人們在這首詩中所獲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詩人對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寫,也不是在于詩對自然物的形態(包括靜態的和動態的)描寫,而是在于詩對自然景物由動到靜,由靜到動,這二者相互轉換的關系上,人們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動的美。或者說,它表現的不是靜止的繪畫的美,而是流動的音樂的美。正是這種美,使人們感到自然界的親切,又正是這種親切感,使物境和人們的心境和諧起來,交融起來。這就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雨后池上 劉攽

    宋代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王安石

    閱讀(170)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原文: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翻譯及注釋翻譯伊尹和呂尚兩人曾是農夫和漁翁,他們曾

    宋代

    南鄉子·冬夜 黃升

    閱讀(159)

    南鄉子·冬夜原文: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南鄉子·冬夜鑒賞黃升是一位著名的詞選家,其詞如“晴空冰柱”,今讀此詞,頗有此感。

    宋代

    村行 王禹偁

    閱讀(141)

    村行原文: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村行翻譯及注釋翻譯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

    宋代

    陶者 梅堯臣

    閱讀(143)

    陶者原文: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者翻譯及注釋翻譯燒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那些富貴人家,十指連泥也不碰一下,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大廈。注釋⑴陶者:燒制陶器的人。這里指燒

    宋代

    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閱讀(160)

    鷓鴣天·西都作原文: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鷓鴣天·西都作翻譯及注釋翻譯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

    宋代

    水調歌頭·游覽 黃庭堅

    閱讀(156)

    水調歌頭·游覽原文: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

    宋代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永

    閱讀(138)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原文: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一作:鳥)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

    宋代

    雨霖鈴 王安石

    閱讀(178)

    雨霖鈴原文:孜孜矻矻。向無明里、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回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艷,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

    宋代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閱讀(173)

    淮中晚泊犢頭原文: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犢頭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的陰云垂落在曠野,田野里到處綠草青青。偶爾看見幽香的花開放,那一株樹因此明亮美麗。黃昏的時候,我乘一葉孤舟停靠在古舊的

    宋代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閱讀(152)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譯及注釋翻譯  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

    宋代

    憶秦娥 程垓

    閱讀(164)

    憶秦娥原文:情脈脈。半黃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記得,袖香熏窄。別來人遠關山隔。見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書無雁,寄誰歸得。

    宋代

    斷句 蘇麟

    閱讀(214)

    斷句原文: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斷句翻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斷句題解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

    宋代

    卜算子 趙長卿

    閱讀(232)

    卜算子原文:十載仰高明,一見心相許。來日孤舟西水門,風飽征帆腹。后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見秋風寒雁來,能寄音書否。

    宋代

    相思令·吳山青 林逋

    閱讀(179)

    相思令·吳山青原文: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相思令·吳山青翻譯及注釋翻譯看吳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錢塘兩岸青山相對迎。怎忍心分手有離情。你淚兒盈盈,我淚兒盈盈,香羅帶未結成同心結。

    明清

    清平樂·池上納涼 項鴻祚

    閱讀(261)

    清平樂·池上納涼原文: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清平樂·池上納涼注釋①清話: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據說四川閩中萬山中,有桃笙竹,節高而皮軟,殺其青可做簟

    明清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閱讀(225)

    錢氏池上芙蓉原文: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錢氏池上芙蓉翻譯及注釋翻譯  九月時,江南的花都開結束了但這個芙蓉還在河中開

    南北朝

    登池上樓 謝靈運

    閱讀(290)

    登池上樓原文: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

    詩詞

    描寫雨后牡丹花的詩句

    閱讀(20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雨后牡丹花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牡丹花的古詩,形容牡丹的詩句,關于描寫牡丹花的詩句。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二

    詩詞

    跟雨后天晴有關的詩句

    閱讀(58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跟雨后天晴有關的詩句,內容包括與雨過天晴有關詩詞,《在天晴了的時候》課文中哪些詩句寫了雨后天晴時的景物《在天,描寫雨后天晴的句子。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雨后新晴,秋

    詩詞

    關于雨后大海的詩句

    閱讀(3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雨后大海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大海畫面的詩句,描寫海的詩句求描寫大海的詩句感覺古代詩人好像不怎么寫海阿愛問,關于描寫大海的詩句。描寫大海的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2。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詩詞

    雨后初晴唐詩宋詞

    閱讀(5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雨后初晴唐詩宋詞,內容包括描寫夏日雨后初晴的詩詞,描寫“夏日雨后初晴”的詩詞,描寫冬日雨后初晴詩句。《初晴》宋.王安石幅巾慵整露蒼華,度隴深尋一徑斜。小雨初晴好天氣,晚花殘照野人家。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宋.蘇

    詩詞

    描寫日月潭雨后的詩句

    閱讀(22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日月潭雨后的詩句,內容包括用一段話描寫下雨天日月潭的景色,形容雨大的詩句描寫夏雨的詩句純粹描寫夏天下雨詩句愛問知,描寫日月潭的詩句。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