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陶者 梅堯臣

    陶者原文: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陶者翻譯及注釋

    翻譯
    燒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那些富貴人家,十指連泥也不碰一下,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大廈。

    注釋
    ⑴陶者:燒制陶器的人。這里指燒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燒瓦。
    ⑶無片瓦:沒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鱗鱗:形容屋瓦如魚鱗般整齊排列。大廈:高大的屋子。

    陶者賞析

    揭露封建社會不勞而獲、反映勞動者疾苦的詩篇,古代有很多,但從唐人孟郊的《織婦詞》到宋人張俞《蠶婦》,多著眼于衣著。鄭谷的《偶書》,于濆的《辛苦行》從耕者腹長饑入手。相比之下,梅堯臣此詩寫燒窯工人,就顯得十分新穎。這兩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雖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寫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勞動。而以“鱗鱗”形容大廈,形象也非常鮮明。詩人用字簡練,含意深刻,讀之發人深省。

    《陶者》屬于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盡門前土”與“屋上無片瓦”相對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間之不公盡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與“鱗鱗居大廈”對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間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對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對比道出,前二句與后二句更以對比鮮明令人驚嘆。《陶者》一詩正以這種環環相扣的對比,道出了人世間的不公平,表達了對弱者的同情,風格古樸平淡。

    在梅堯臣以前,唐代人已經寫了大量反映社會不平等的詩,大都寫耕織的農民,梅堯臣這首詩換了個角度,寫手工業者,可以說是對自己做詩目標“意新語工”的實踐。詩在寫作上,打破了絕句聲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風謠,這正是梅詩古樸淡泊的特色。后來有位并不出名的詩人張俞,作了一首《蠶婦》詩說:“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主題與梅詩相同,不知是否受到過梅詩的啟發。近代有很多風謠,往往通過對比顯示不合理,則受梅詩影響是很明顯的。

    從《陶者》即可看出,梅堯臣不斷觀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在生活場景和人生經歷中開拓、尋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題材,或在寫前人寫過的題材上翻新,開宋詩好為新奇、力避陳熟的風氣。梅詩構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遠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語句平淡,寓奇峭于樸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這是梅詩的創造與追求,也是宋詩的審美取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陶者 梅堯臣

    宋代

    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閱讀(160)

    鷓鴣天·西都作原文: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鷓鴣天·西都作翻譯及注釋翻譯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

    宋代

    水調歌頭·游覽 黃庭堅

    閱讀(156)

    水調歌頭·游覽原文: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

    宋代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永

    閱讀(138)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原文: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一作:鳥)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

    宋代

    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 陸游

    閱讀(202)

    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原文: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翻譯通往禹廟、蘭亭的路,從古到今只有

    宋代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閱讀(175)

    中秋登樓望月原文: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中秋登樓望月翻譯及注釋翻譯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宋代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閱讀(171)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劍門道中遇微雨翻譯及注釋翻譯  衣服上沾滿了旅途上的灰塵和雜亂的酒的痕跡。出門在外去很遠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沒有一處是不讓人心神暗淡和感傷的。

    宋代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朱敦儒

    閱讀(158)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原文: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翻譯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宋代

    村行 王禹偁

    閱讀(141)

    村行原文: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村行翻譯及注釋翻譯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

    宋代

    南鄉子·冬夜 黃升

    閱讀(159)

    南鄉子·冬夜原文: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南鄉子·冬夜鑒賞黃升是一位著名的詞選家,其詞如“晴空冰柱”,今讀此詞,頗有此感。

    宋代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王安石

    閱讀(169)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原文: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翻譯及注釋翻譯伊尹和呂尚兩人曾是農夫和漁翁,他們曾

    宋代

    雨后池上 劉攽

    閱讀(156)

    雨后池上原文: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雨后池上翻譯及注釋翻譯一場大雨過后池塘里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

    宋代

    雨霖鈴 王安石

    閱讀(178)

    雨霖鈴原文:孜孜矻矻。向無明里、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回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艷,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

    宋代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閱讀(173)

    淮中晚泊犢頭原文: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犢頭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的陰云垂落在曠野,田野里到處綠草青青。偶爾看見幽香的花開放,那一株樹因此明亮美麗。黃昏的時候,我乘一葉孤舟停靠在古舊的

    宋代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閱讀(152)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譯及注釋翻譯  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

    宋代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閱讀(176)

    魯山山行原文: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魯山山行翻譯及注釋翻譯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

    詩詞

    唐詩陶者

    閱讀(1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陶者,內容包括古詩《陶者》解釋,《陶者》理解詩句陶者(宋)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陶者古詩內容。宋·梅堯臣《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今譯〕挖盡了門前泥土用來做瓦,可是自己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