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黃孝邁

    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湘春夜月·近清明翻譯及注釋

    翻譯
    臨近清明時分,枝頭上翠鳥的叫聲凄婉動人。可惜這一片清歌,都付與寂寞的黃昏。想要對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輕薄,不懂得人的傷春之心。我獨自漂泊在南國楚鄉,滿懷柔情別恨,有誰能給我一點兒溫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為我哭泣,青山無語宛如在為我傷心,一縷殘陽斜照著院門。在華麗的樓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著悠悠輕蕩的湘云。無聊的白日是那樣漫長,夢境卻短得可憐。請問蒼天,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和戀人見面?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個人間,也沒有任何一個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萬緒剪斷。

    注釋
    者次第:這許多情況。者,同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當時以鋒利著稱。

    湘春夜月·近清明賞析

    黃孝邁的詞流傳很少,但他的詞的確寫得“風度婉秀,真佳詞也。”(萬樹《詞律》)

    "清歌”與“黃昏”所含的情緒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悅,后者使人憂傷,相反相成,其結果是益增憂傷之感,故此二句表現為極其沉痛的感嘆口吻。接下來,作者進一步采用了擬人手法,將具有感知的品格賦予了柳花,想對它低聲傾訴自己的心事,轉而又:“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可見作者憂思之深重。“傷春”二字,點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嘆當時旅行在湘水之濱,獨自投宿在旅舍時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寫冷落,卻偏用“溫存”的字眼,再用“誰與”來作反詰,這種寫法突現了一種熾烈追求的意愿。寫到此處,已近過片,須得由傷春向恨別過渡,故而“柔情別緒”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當巧妙而頗具匠心的了。

    這首詞的下片更為精采。前幾句,作者緊緊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點,將深沉的離愁別恨熔鑄進去,造成了動人的藝術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照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這個境界是由眾多形象構筑起來的一個整體,七寶樓臺固不應拆碎,然而,倘求觀察得細致,卻無妨從局部著眼。“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極度憂傷,是一個凝煉警策的句子,其造語則顯得老辣,與姜夔《暗香》詞里的“翠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語”,山峰不會說話,而作者卻好像認為它原是會說話的,只是此時此刻無話可說罷了,以這種方式描摹環境的幽靜,其藝術效果則更為強烈。“殘照當門”,意謂殘月照在門前,門外唯見殘月。殘月象征離別,正是由于它的情調凄惻。“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等常見的例子,已經足以說明用殘月抒寫離別之情的藝術表現力了。“翠玉樓”,即前文“楚鄉旅宿”,“惟是有”,同義重疊,起著強調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平去上”的聲韻作為引出下文的鋪墊,從而使“一波湘水,搖蕩湘云”一句更富有詩意,顯得更加突出。從“翠玉樓”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隱隱的波光,天空飄動著朵朵浮云,陣陣微風吹來,又將水天“搖蕩”在一起了。然而這輕微的搖蕩卻不能打破“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的靜寂,正像“蟬噪林逾靜”那樣,反倒更增強了這種靜寂之感;同時,在靜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顯得空靈深邃,它啟迪著人們對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幾句,像上片點出“傷春”一樣,又將“恨別”的題旨點明了。“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天”是宇宙,“夢”是人生,“天長夢短”與吳文英在的“春寬夢窄”(《鶯啼序》)構思相同,富有哲學意味。如夢的人生既然短暫,離別的愁苦就更使人難耐,于是又自然地產生了一種急切的希望盡快地“重見桃根”。桃根,出于東晉的《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相傳為王獻之所作,桃葉是他的妾名。后人經常用桃葉、桃根指代意中人。結句的“這次第”雖只是一個“點”,分量卻是相當沉重的。愁緒擾人,自然產生剪除的意愿,這也是人們的共同心理。然而這首詞中,合理的意愿卻是用否定方式、喟嘆的口吻表達出來的,因為“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遍尋人間也找不到能夠剪斷這種愁緒的剪刀。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黃孝邁

    宋代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

    閱讀(163)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原文: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

    宋代

    江上漁者 范仲淹

    閱讀(171)

    江上漁者原文: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江上漁者翻譯及注釋翻譯白話翻譯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英文翻譯THE FISHERMAN ON TH

    宋代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閱讀(190)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原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翻譯及注釋翻譯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東流,一去不返,深感悲傷。于是,頻繁的聚會,借酒

    宋代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閱讀(159)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原文: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怕 一作:恨) (

    宋代

    花影 蘇軾

    閱讀(138)

    花影原文: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卻教 一作:又教)花影翻譯及注釋翻譯  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

    宋代

    登快閣 黃庭堅

    閱讀(147)

    登快閣原文: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登快閣翻譯及注釋翻譯我并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閣來放松一下

    宋代

    富人之子 蘇軾

    閱讀(141)

    富人之子原文: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宋代

    新柳 楊萬里

    閱讀(151)

    新柳原文: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新柳翻譯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閃耀著銀光的水塘,柳色尚且還不是深青的,只是淺淺的黃。 未必柳條能蘸到水,那是因為水中的柳影將它拉長了。 新柳鑒賞楊萬里的《新柳》一

    宋代

    偶成 朱熹

    閱讀(304)

    偶成原文: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爭議:少年易老學難成)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偶成翻譯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

    宋代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閱讀(150)

    念奴嬌·過洞庭原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鑒)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

    宋代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歐陽修

    閱讀(171)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原文: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翻譯及注釋翻譯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

    宋代

    沈園二首 陸游

    閱讀(185)

    沈園二首原文: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沈園二首翻譯城墻上的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亭臺池閣。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

    宋代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閱讀(151)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清平樂·春歸何處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

    宋代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棄疾

    閱讀(157)

    一剪梅·中秋元月原文: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一剪梅·中秋元月翻譯及注釋翻譯回憶起那個晴朗的

    明清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顧太清

    閱讀(207)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原文: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輪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注釋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宋代

    清明 黃庭堅

    閱讀(219)

    清明原文: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清明翻譯及注釋翻譯  清明時節,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春雨綿綿,使大地上

    宋代

    清明 王禹偁

    閱讀(195)

    清明原文: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翻譯及注釋翻譯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于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

    明清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王磐

    閱讀(163)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原文: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賞析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明清

    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朱栴

    閱讀(130)

    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原文: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峰如畫。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獨倚危欄,神游無際,天地猶嫌隘。瓊臺玉宇,跨鸞思返仙界。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詩興,筆掃千軍快。下視紅塵人海混,脫履不能長喟。對月清光,飲馀沆瀣

    詩詞

    清明節的詩歌

    閱讀(23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清明節的詩歌,內容包括關于清明節詩歌,描寫清明節的詩句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那句,關于清明的詩歌。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詩詞

    清明的詩歌

    閱讀(1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清明的詩歌,內容包括古詩《清明》的念法有幾種,求題目為清明的三首古詩,不要太長,好的話我會加分的,描寫清明節的詩句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那句。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詞

    關于清明節的詩句一句

    閱讀(18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清明節的詩句一句,內容包括清明節的古詩,有關清明節的古詩句,描寫清明節的一句詩請大家幫忙找一下有關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愛問知識。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關于清明節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