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寒菊/畫菊 鄭思肖

    寒菊/畫菊原文: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寒菊/畫菊翻譯及注釋

    翻譯
    你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窮。
    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

    注釋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籬:稀疏的籬笆。
    3、未窮:未盡,無窮無盡。
    4、抱香死:菊花凋謝后不落,仍系枝頭而枯萎,所以說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寒菊/畫菊賞析

    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贊頌菊花不俗不艷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隱含了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涵的菊花詩。

    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上舍,曾應試博學宏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將自己的居室題為“本穴世界”,拆字組合,將“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隱寓“大宋”二字。他善畫墨蘭,宋亡后畫蘭都不畫土,人問其故,答曰:“地為人奪去,汝猶不知耶?”鄭思肖自勵節操,憂憤堅貞,令人淚下!他頌菊以自喻,這首《畫菊》傾注了他的血淚和生命!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這兩句詠菊詩,是人們對菊花的共識。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它是不隨俗不媚時的高士。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愿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的高潔之志,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這是鄭思肖獨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國的誓言。

    宋代詩人對菊花枯死枝頭的詠嘆,已成不解的情結,這當然與南宋偏安的隱痛有關。陸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殘蕊抱枝干”的詩句,朱淑貞在《黃花》中有“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詩句。從形象審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來看,都略遜鄭思肖的這兩句詩。

    “枝頭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何曾吹落北風中”和“不隨黃葉舞秋風”相較,前者質詢,語氣堅定;后者陳述,一個“舞”字帶來了些許佻達的情調,與主題略顯游離。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北風”,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

    當然,陸游、朱淑貞的詩都是好詩,但三詩并立,鄭思肖這兩句詩的憂憤,則更為深廣。

    這首詩句用于表達“民族氣節、忠貞愛國”時顯得分外貼切。

    寒菊/畫菊創作背景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南宋滅亡以后,作者隱居在蘇州一個和尚廟里,終身不出來做官,連坐著、躺著都朝著南方,表示不忘宋朝,這首詩就是在南宋滅亡以后寫的。

    寒菊/畫菊賞析二

    這首自題《寒菊》圖詩,集中表現了鄭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懷襟抱。詩從晚香著筆: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時節盛開,獨有菊花挺立在凌厲的風霜之中,不與百花爭妍斗艷。鄭接著,詩人又寫百花已經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籬旁,意趣無窮。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風拒霜、獨放光華的自然之趣,也是畫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潔堅貞、真淳自得的主觀之趣。詩句融入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譜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說法,云: 歲華晼晚,草木變衰,乃獨曄然秀發,傲睨風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與鄭思肖詩句的題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幫助我們領悟鄭思肖詩歌意象的深刻內蘊。

    后兩句詩意深轉一層。菊花盛開后,在枝頭逐漸枯萎,花瓣并不凋謝落地,故云“枝頭抱香死”。北風在南宋文學家的筆下象喻來自北方的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詩句用隱喻手法,是說寧可為堅持氣節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統治集團,表現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真誠地剖白了詩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氣節。這兩句詩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詩:“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鄭思肖略事點化,使詩的意蘊更為深化,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這首詩題詠的對象是畫上的菊,詩歌的重點是托物言志,不在于發揮畫理,因此具有詠物詩的特征。全詩寫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現菊花自然屬性的同時,攄寫了鄭思肖的愛國情操,既表現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畫的繪畫美,又表現了畫家兼詩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與社會性得到和諧的統一,這首題畫詩也便有了崇高的審美體驗和深睿的哲理含蘊,使讀者從中獲得美感愉悅和生活啟迪。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寒菊/畫菊 鄭思肖

    宋代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閱讀(172)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翻譯及注釋翻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

    宋代

    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

    閱讀(201)

    蘇幕遮·懷舊原文: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蘇幕遮·懷舊翻譯及注釋翻譯白云滿天,黃葉遍地

    宋代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閱讀(158)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闌 通 欄)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翻譯及注釋翻譯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

    宋代

    蝶戀花·春景 蘇軾

    閱讀(175)

    蝶戀花·春景原文: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蝶戀花·春景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

    宋代

    鵲橋仙·纖云弄巧 秦觀

    閱讀(163)

    鵲橋仙·纖云弄巧原文: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云弄巧翻譯及注釋翻譯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

    宋代

    鄉村四月 翁卷

    閱讀(190)

    鄉村四月原文: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鄉村四月翻譯及注釋翻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

    宋代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閱讀(253)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

    宋代

    觀潮 周密

    閱讀(155)

    觀潮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

    宋代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閱讀(185)

    登飛來峰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 一作: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緣 一作:自緣)登飛來峰翻譯及注釋翻譯韻譯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

    宋代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陸游

    閱讀(202)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原文: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翻譯及注釋翻譯迢迢萬里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

    宋代

    除夜雪 陸游

    閱讀(226)

    除夜雪原文: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除夜雪翻譯及注釋翻譯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

    宋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閱讀(18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翻譯及注釋翻譯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

    宋代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蘇軾

    閱讀(174)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原文: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曉景二首翻譯及注釋翻譯竹林外兩三枝桃

    宋代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閱讀(153)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原文: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翻譯及注釋翻譯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

    詩詞

    畫菊的唐詩

    閱讀(22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畫菊的唐詩,內容包括畫菊的詩句,畫菊古詩大體意思是什么,古詩賞析《畫菊》。秋風瑟瑟,落木蕭蕭,黃葉翻飛,潔白勝雪的梨花、粉紅可愛的桃花、傾國傾城的牡丹早已凋謝了,稀疏的籬笆邊上,唯有一簇簇菊花,自由自在的開放著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