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秋天的詩詞或者作文
秋
仿佛落了一陣雨,
在十月的筆端,
於是,荷都瘦了。
秋櫻開始在微風中歌唱,
短暫的,不只是它的愛情。
月桂開始在月光下跳舞,
芬芳的,不只是它的情懷。
我在清晨醒來,
霧都散了,
彼岸的花開得正好。
渡我的船,還沒有來。
該保持一個怎樣的姿勢?
你才會留意到,
一個固執的女子。
還是,
沉寂如寒潭?
雁過的影,就埋在最深的那處。
那麼,春天來的時候,
它會長出什麼?
它定會長出什麼的吧?
哪怕是一珠纖細的莎草。
我想唱一首歌,
卻忘了歌詞。
那些美麗的,
被誰題在楓葉上,
然后又飄向哪里了呢?
秋開始涼了,盡管無雨。
白露后有霜,
時光就這麼流逝了。
2.寫秋天的詩詞或者作文
秋天,人們總喜歡到香山看紅葉,遠遠望去,紅彤彤一片,美麗極了,但有些樹葉變黃,如銀杏樹,秋天一到葉子就變成金黃。
這是為什么? 因為在綠色樹木的樹葉里,有許多種色素。這些色素以葉綠素為最多,還有葉黃素、葉紅素。
春天和夏天,樹葉里葉綠素多,所有樹葉是綠的。到了秋天,天氣涼了,葉綠素破壞了,勞累了半年多的葉綠素慢慢老化,顏色消退,葉黃素就顯示出來,滿樹金黃。
如果葉子中含葉紅素多就會變紅,如楓樹的葉子。 我喜歡這迷人的秋天。
你瞧,水果堆上的蘋果,紅得那么鮮艷,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黃橙橙的鴨梨,一個足有半斤;一串串葡萄像瑪瑙珍珠似的晶瑩透明;石榴張開了大嘴,露出潔白的牙齒,在朝著我們傻笑呢! 菜園里的茄子像個紫色的小燈籠;蘿卜青青的葉子,露出一點紅紅的小腦袋,像怕羞的小姑娘;白菜像是怕冷似的緊緊地裹在一起,米豆開的花有紅的、白的……花旁邊有一串串鐮刀似的豆角。 莊稼地里的玉米,像列隊的士兵,一個個牛角似的玉米棒,齜牙咧嘴地吹著胡須。
玉米下面種的是大豆,豆棵上掛滿了毛茸茸的豆莢,里面包著胖胖的小“寶寶”。金黃色的稻子被人送進打谷場,多得像一座座小山。
花園里的一串紅,像火一樣;牽牛花像個小喇叭;胖胖的菊花含苞待放…… 樹葉黃了,秋風一吹,飄飄悠悠地往下落,像一只只蝴蝶似的,翩翩起舞,又像在報告人們秋天來了。 啊!秋天真是豐富多彩。
我喜歡這金色的秋天。
3.描寫秋天詩句的文章200字
描寫秋天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稹<菊花>) 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描寫秋天的散文 讀懂秋天 吝嗇的秋天,一年只光臨人間一次,它濃縮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尋味、百看不厭的書,讓人們閱讀,年復一年…… 瑟瑟的秋風是這本書的封面,一陣風趕跑了夏的炎熱,送來了秋天的清涼,人們就開始品味著秋天,品味著秋天的味道。
秋風是嚴肅的,無情地將搖搖欲墜的葉子吹落,剝去了嬌弱樹干的偽裝,青松翠竹方顯出英雄本色,任何虛偽在秋風中暴露無遺。秋風是不解人意的,總愛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們心中的憂傷,吹落人們眼中的凄涼。
難怪總有人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風,吹不透的憂愁。
悠悠的秋水是這本書的序言,“一江春水向東流”,流過夏來流過秋。秋水滿載了春的芬芳,夏的熱烈,又賦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著一個季節的情愫,一個季節的精華,沐浴在秋風中,體味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怎能沒有超塵脫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這本書的彩頁,“明月幾時有”,待到中秋月圓,灑不盡的銀輝籠罩著人間,抹不去的相思布滿了心田。秋月一輪,映出家鄉的土地家鄉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
讀不盡的秋月,讀不盡的思念。 蕭蕭的秋葉是這本書的結語,從依附到顫動,從飄搖到旋轉,從沉默到安寧,從有形到無言,這是一個生命的過程,秋葉綻放美麗的過程。
它的結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為泥土,庇護了它前世的家;它升騰為空氣,親吻著它來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歸,沒有埋怨,只有奉獻;一種生命的輪回,沒有悲哀,只有笑顏。
數不清的秋葉,數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時冷酷無情,拿出秋風掃落葉的魄力;有時又脈脈含情,像《秋日私語》所詮釋的那樣溫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悵的葉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奮的菊花盛開。秋天,勾起游子無限的思鄉哀愁,又回報了辛勤農夫以豐收的喜悅…… 秋天,讀不盡,讀不厭,更讀不懂。
然而讀不懂的又豈止是秋天,還有那讀秋的人…… 秋天的雨(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
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
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
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
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4.古詩詞作文
感悟秋天
暑氣散盡,寒氣漸來,不知覺間,秋天就這樣來了。
喜歡秋天,他不像春的招搖,把大地裝扮的花紅柳綠;也不像夏的熱烈,用暴雨和酷暑逼得你躲無可躲;更不像冬的殘酷,掩盡芳華,連帶把人也掩進厚厚的大衣。
秋,是蕭瑟清冽的。如果說春天是豆蔻的少女,那么秋就是一個嘗盡滄桑的中年,無奈中帶有一種悲苦,卻又透著一種對世道、對人生的理解。
東坡詩云:“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你可以剝開一顆金黃誘人的蜜柚,然后打開家里的音響,放上一曲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私語》,帶著美好的心情,隨著鋼琴王子那帶著魔力的十指,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在優美的旋律中,你仿佛聽到了,秋天那沙沙的腳步聲,正漸漸的向你走來,向你微笑。琴聲向你展現了,一片秋日的竊喜。你看到了,片片的樹葉飄了起來,搖曳著隨風而去。
你還可以捧著一本古書,在梧桐樹下的躺椅上,隨著片片飄落的黃葉,去感悟古人悲秋的情懷。看看稼軒“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的感慨,品拼秦觀“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的心境。或者為劉禹錫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贊上一筆,總之,這是一種很逍遙的感覺。
悲秋?何苦來。
寒涼,那只是一種感覺,從科學角度上說它來自皮膚感官的反映,不是來源于心。
悲苦,那只是一種際遇,從辨證角度上說它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還是學一學楊萬里對秋的態度嘛,他說:“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你看,這老楊頭的人生哲學,倒是有些可以借鑒的。
你管它“明日黃花蝶也愁”,還是“西風愁起綠波間”!用開朗的態度,去擁抱秋天吧!嘗試著“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正如李才女所云,天涼好個秋!不是嗎?
5.描寫秋天詩句的文章200字
描寫秋天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稹<菊花>) 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描寫秋天的散文 讀懂秋天 吝嗇的秋天,一年只光臨人間一次,它濃縮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尋味、百看不厭的書,讓人們閱讀,年復一年…… 瑟瑟的秋風是這本書的封面,一陣風趕跑了夏的炎熱,送來了秋天的清涼,人們就開始品味著秋天,品味著秋天的味道。
秋風是嚴肅的,無情地將搖搖欲墜的葉子吹落,剝去了嬌弱樹干的偽裝,青松翠竹方顯出英雄本色,任何虛偽在秋風中暴露無遺。秋風是不解人意的,總愛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們心中的憂傷,吹落人們眼中的凄涼。
難怪總有人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風,吹不透的憂愁。
悠悠的秋水是這本書的序言,“一江春水向東流”,流過夏來流過秋。秋水滿載了春的芬芳,夏的熱烈,又賦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著一個季節的情愫,一個季節的精華,沐浴在秋風中,體味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怎能沒有超塵脫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這本書的彩頁,“明月幾時有”,待到中秋月圓,灑不盡的銀輝籠罩著人間,抹不去的相思布滿了心田。秋月一輪,映出家鄉的土地家鄉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
讀不盡的秋月,讀不盡的思念。 蕭蕭的秋葉是這本書的結語,從依附到顫動,從飄搖到旋轉,從沉默到安寧,從有形到無言,這是一個生命的過程,秋葉綻放美麗的過程。
它的結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為泥土,庇護了它前世的家;它升騰為空氣,親吻著它來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歸,沒有埋怨,只有奉獻;一種生命的輪回,沒有悲哀,只有笑顏。
數不清的秋葉,數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時冷酷無情,拿出秋風掃落葉的魄力;有時又脈脈含情,像《秋日私語》所詮釋的那樣溫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悵的葉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奮的菊花盛開。秋天,勾起游子無限的思鄉哀愁,又回報了辛勤農夫以豐收的喜悅…… 秋天,讀不盡,讀不厭,更讀不懂。
然而讀不懂的又豈止是秋天,還有那讀秋的人…… 秋天的雨(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
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
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
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
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6.秋天的作文含有幾句詩
那年秋天,美麗的詩
很高興現在的我如愿成為文科班的女子,像她說過的那樣——獨坐墻角一隅——哪怕訴說著輪回的座位讓我成為教室最中心的那個位置的主人之一,只要低頭看到屬于自己的紙和筆,又總能安靜下來,安靜得出奇,就仿佛自己一個人縮到了一個很小很遠、被忽視了的角落里。
12個月以前,她淡淡地離開了我的人生,卻又深深地刻下了一段記憶。她第一次講評作文,贊賞我的文字,我突然被拋上了峰頂;她第一次走到我的座位前,親切地問我的寫作歷程,我沒有防備地收到一句“我很欣賞你”;她第一次見到我寫的歌詞,又驚訝又愛不釋手,我瞬間尋回了自信……而這一切,都僅僅發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打破了我新生活的死寂。
也許是源于第一篇作文吧,強勁的韻腳和詩般的句子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構想:把單調的評鑒詩句變成美麗的辭句。于是她便相信,我是一個寫詩的女子。
我不是想要否認這一點,只是詩對那時的我來說,只是一個追求,只是一個高深莫測的深淵,而我僅僅是站在崖邊,努力思考跳或不跳的問題。而她的贊賞,成為了我的決心,我決心要為這一束散落了的陽光涉足那不能再回頭的深淵,刻下她喜歡的、贊賞的那種紀念。
從初中生變成高中生是一個過程,從第一名的霸主到百名之左也是一個過程。我低頭從前者的出口走進后者的入口,又在后者的出口處仰起了頭。
人生像一枚多面骰子,游走在無數種可能之間,誰也猜測不出下一次要朝上的面。
她走的時候,我在一張純白的紙上寫下了對她的祝福,純白的紙很干凈,黑色的墨跡也很干凈。可是手中的筆卻無法從心。
“偶然的時光
是必然的記憶
破曉的一瞬
陽光柔弱而堅強
散落的陽光
摔碎在看不到的角落
那里或許正有一雙朦朧的眼
一個剛釋放的呵欠
背后藏著一張只要微笑就看得到的
認真的臉
每一束陽光
都非同凡響
或許只要一個笑容一份釋然
就能感動地走完一個光年
每個人生里
都多出一束散落的陽光
卻不多余”(《散落的陽光——給路過我人生的侯老師》)
祝愿換回的同是一份祝愿和紀念,同是白紙和黑色墨跡的干凈。
“我的迷茫中闖進這片田地
靈氣的女孩,獨坐墻角一隅
我在慌亂中端詳她的天地
書籍、紙、筆,還有清透的眼睛
我在不安里靠近她的紙和筆
她有清秀的字跡和雅致的詞語
我在歡悅里讀透那精妙的字句
字字句句,句句字字
是一滴一滴、一粒一粒,
生長心里的真摯話語。” (《給寫詩的宇飛》)
12個月飛奔過去了,此刻的我已擁有了快樂的新生活,筆下的詩句早已不再那么稚嫩,依舊在躺下正要熟睡之際神經質般爬起寫自己想寫的詩句。愿我的筆尖永遠纏繞著干凈的氣息,愿生命里永遠是干凈的美麗。
12個月后,她已經到了北京,她說要在北京等我。
她還說,“你從內心感受到文字帶來的洗凈生命的力量,于是樂此不疲。”她不知道12個月后的這個秋天里,她說過的話成了我的詩,成了我的題記。
7.描寫秋天詩句和描寫秋天樹葉的作文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九辯》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原文比較長,你可以去查下,前面幾句是描寫秋色的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秋思
朝代:唐代
作者: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歸書意萬重。
忽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詞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家。
古詩一般都會喻情于景,通過對景色的表述來表達自己感情,而秋色經常會觸發悲壯、寥落的氣氛
描寫秋天的樹葉的作文,很多大師都寫過的,散文比較多,便于抒情
8.描寫秋天的詩句,加400字作文式賞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賞析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
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并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宏圖。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
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秋天作文(寫秋天的詩詞或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