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上鄂教版語文詩詞有哪些
約20230字。
(第六單元詩詞誦讀) SHIWEILONG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臺階呈現自然的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囀鳴唱。
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長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賞析《蜀相》是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
目睹國勢艱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第二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
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
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
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 頷聯兩句 “映階”,映照著臺階。
古代的祠廟都有庭院和殿堂。人們要進入殿堂,要拾級而上。
“好音”,悅耳的聲音,這里指鳥鳴。 有如特寫鏡頭,由遠寫到近,從祠堂的外部說到祠堂的內部,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
“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來到這里。
“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一團糟,已被后人遺忘。
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
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使這一聯的含義更加豐富。對于這兩句,杜詩的評注者們有的認為是寫景,有的認為是“真正抒情,而非實在寫景”,這兩種說法當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確切些說,應當把這兩句看成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
頸聯,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是,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 “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
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搞曹操,而后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
“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
“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這兩頸聯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并用了濃重的筆墨。
杜甫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杜詩的議論正由于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
尾聯,“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后主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統率大軍,后出斜谷,占據了五丈原(今陜西省),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
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里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這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清代王漁洋曾經說:“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
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憑吊古跡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處名勝古跡,照例做一首詩,里面有沒有感情呢?多少有一點,但談不上深厚。
我們說杜甫是抒情的對手,在憑吊古跡的詩中,雖然說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這首詩前半首寫景。
2.九上鄂教版語文書有哪些古詩
【小學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李白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學二年級】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回鄉偶書賀知章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小學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飲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隱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嫦娥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小學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蘇軾,《游山西村》陸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下冊:《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憶江南》白居易,《鄉村四月》翁卷,《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漁歌子》張致和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無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鄉村四月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時田園雜興春日范成大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墻來。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小學五年級】上冊:《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張籍,《長相思》(山一程)納蘭性德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下冊:《牧童》呂巖,《舟過安仁》楊萬里,《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辛棄疾牧童呂巖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舟過安仁(宋)揚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清平樂·村居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第十二冊:卜算子詠梅**1961年12月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宋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3.九年級上冊語文詩詞 鄂教版
這是九年級兩冊書的詩詞 九年級詩詞 卜算子 李之儀(宋)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端正好 西廂記 王實甫 碧云天,黃花地, 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雞棲于塒, 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雞棲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九上鄂教版古詩詞(九上鄂教版語文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