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有游子的詩句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魏萬之京》(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砣。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關于游子的詩句
關于游子的詩句有:
1.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年代: 唐 作者: 李白《送友人》
3. 游子不堪聞,正是衷腸事。——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生查子》
4. 長被隴頭游子、寄春來。——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
5. 朝聞游子唱驪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年代: 唐 作者: 李頎《送魏萬之京》
6. 傳語宦游子,且來歸故鄉。——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寓意詩五首》
7. 可堪游子思家。惟有夜來歸夢,不知身在天涯。——年代: 宋 作者: 賀鑄《清平樂·小桃初謝》
8. 雙親云水外,游子空懷,惆悵無人可歸遺。——年代: 宋 作者: 晁補之《洞仙歌·溫江異果》
9. 曾是京城游子,馳寶馬、飛金鞚。——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霜天曉角·少年豪縱》
10. 游子征衫,憑暖闌干處。——年代: 宋 作者: 方千里《點絳唇·池館春深》
11. 天涯到處自生愁,游子征塵暗弊裘。——年代: 宋 作者: 陸游《天涯》
12. 伶俜游子,誘引還家。——年代: 宋 作者: 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13.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4.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15.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年代: 唐 作者: 李頎《送魏萬之京》
3.游子詩 詩句
詩文:
《游子詩》
[唐] 孟郊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花朵代意:
萱草在古時的中國有母親花之稱,就像現在的康乃馨。兒子要出門遠行都要在自家院子種上一株萱草,代表自己,母親看見萱草就像看見自己的兒子。
大意:
門外的臺階旁長出了萱草花,然而遠行的游子還在天涯。慈愛的母親倚在堂前,看兒子種下的萱草花,可是卻不見兒子回家。
詩人
孟郊 [mèng jiāo]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
先世居洛陽[2][3][4][5](今河南洛陽),少時隱居嵩山。[1][6]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3]。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本名
孟郊
別稱
貞曜先生、詩囚
字號
字東野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群
漢族
4.描寫游子的詩句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5.收集關于游子思鄉的古詩三首
游子思鄉的古詩三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次北固山下、商山早行。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2、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譯文: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3、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黎明破曉起身,套子駕車鈴聲叮當。踏上遙遙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鄉。殘月高掛蒼穹,村野客店雞鳴聲聲;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槲樹枯葉飄落,悄然鋪滿靜寂山路;枳樹白花綻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墻。令我觸景傷情,不由想起歸鄉之夢。遙想野鴨大雁,早已擠滿曲岸湖塘。
《商山早行》選自《溫飛卿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擴展資料
思鄉,實際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鄉親人, 睹物思人。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如,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思鄉詩主要體現為羈旅行役詩,這類詩,多抒發綿綿的鄉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閱讀這類詩,要大抵了解詩人的歷史和遭遇,弄清詩人所思所想和詩中寄寓的復雜感情。如溫庭筠《高山早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次北固山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商山早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思鄉詩
6.古詩中表達游子思家的詩句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袁枚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盧綸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髦已斑。 ——劉著 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找我還? 秋思 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客中作(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納哦
7.找一首關于游子的詩詞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2.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一等獎古詩詞組合游子(帶有游子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