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文化”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和董傳留別》
宋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2、《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3、《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4、《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5、《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譯文:家中的財產是些什么,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2.和文化有關的詩句
1. 描述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2. 描述朝代文化:1.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錢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遺墳在此丘。游月旌旗傷豹尾,重湖風雨隔髦頭。當年宮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 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益堪愁。
4、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5、寇準《柳》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6、杜牧《江南春絕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與傳承文化相關的古詩
1、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苦命的人兒,這些年你都經歷了什么?)
2、紅酥手,黃藤酒,兩個黃鸝鳴翠柳。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如此意境,只有漢語做得到)
3、夜深忽夢少年事,惟夢閑人不夢君。(跟此人有仇啊?)
4、借問酒家何處有,姑蘇城外寒山寺。(不許瞎說!)
5、洛陽親友如相問,輕舟已過萬重山,(欠人錢了?跑得夠快的啊!)
6、爺娘聞女來,舉身赴清池;阿姊聞妹來,自掛東南枝。小弟聞姊來,琵琶聲停欲語遲。(這位姑娘,你人品真差)
7、在天愿作比翼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你倆真配……)
8、美人卷珠簾,萬徑人蹤滅。兩岸猿聲啼不住,驚起蛙聲一片。(這還是美人嗎?!)
9、勸君更盡一杯酒,從此蕭郎是路人。(這么絕情?)
10、一朝被蛇咬,處處聞啼鳥。(這個很內涵)
11、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使我不得開心顏!(愛人結婚了, 新郎不是你)
12、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裝病?回光返照?)
13、車轔轔,馬蕭蕭,二月春風似剪刀。(賈府組織春游?)
14、滿堂花醉三千客,更無一人是知音。(天才都是孤獨的)
15、垂死病中驚坐起,夜深還過女嬙來。(死性不改)
16、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該慶幸還是郁悶?)
17、問君能有幾多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究竟是不是原配啊?)
18、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跳崖了?)
19、醒時同**,兒女忽成行。(因果關系)
20、路漫漫其修遠兮,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工整啊)
21、江州司馬青衫濕,宣城太守知不知。(有JQ)
22、后宮佳麗三千人,鐵杵磨成繡花針。(寫實派)
23、天蒼蒼,野茫茫,一樹梨花壓海棠。(春光乍泄……)
24、問世間情為何物,兩岸猿聲啼不住。(悲情的猿)
25、春宵一刻值千金,絕知此事要躬行。(干巴爹 Vs, 壓滅跌)
26、床前明月光,對影成三人。(只可意會不可以言傳)
27、天子呼來不上船,芙蓉帳暖度春宵。(好大的膽子)
28、桃花潭水深千尺,溫泉水滑洗凝脂。(姑娘小心溺水)
29、人生得意須盡歡,從此君王不早朝。(你個昏君!)
30、朕與先生解戰袍,芙蓉帳暖度春宵 。(腐!!)
4.贊美中華文化的或與文化有關的古詩詞
朗朗乾坤,堂堂中華.高齡五千歲,繁衍百億人.鐵肩挑五岳,巨手開三峽.腰環萬里長城,腳跨九曲黃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紀風云.火熊熊薪傳百代,光燦燦彪炳千秋.\x0d★浩瀚青史,概括于壇內;輝煌文化,濃縮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遙想五千年坎坷長途.論英雄不計成敗,數風流可鑒興亡.浪淘何物?勸歸誰家?文化乃長青樹,科學乃聚寶盆.創造人間福址,推動歷史車輪.\x0d★駛至近代,國難當頭.百年憂患,敵愾同仇.聚散沙成鐵塔,變弱者為健兒.東方巨人如睡獅驚醒,民族魂魄化火鳳涅磐.挽狂瀾于既倒,建廣廈于廢墟.轉國運蒸蒸日上,升國旗冉冉凌空.\x0d★登壇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見古人,后可見來者.對比幽州臺,激發沖霄志.哀兵必勝,中華必興.日月為我祖國作證,風霆為我民族壯行.踏星斗飛過世紀之交,駕神舟立于強國之林.。
5.有關文化的詩句
1. 男為龍,女為鳳,龍鳳呈祥共飛騰。老為姜,少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閃-點】情話網)中華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傳承。
2. 五千年的風和雨,世世代代將美德傳。喝著黃河的水,站在長江口,感慨萬千,中國歷史淵源流傳。
3. 雖有普通話,方言亦發揚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餒好啊,儂好啊,趣味實在大!莫要忘了它!
4. 中華兒女文化情,代代傳承代代行,你傳承來我傳承,弘揚文化你我同行
5. 中華民族文化多,我把語言說一說,南腔北調多豐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話是通用語,全族人民都會說。
6. 華夏文明五千年,現代之人莫等閑,孔孟講仁義,老莊樂逍遙,墨家行游俠,韓非是法家,張弛有度,文武兼備,深入研習,如癡似醉。
7. 藍色大海是貝貝的家,廣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歡歡的家,綠色草原是迎迎的家,遼闊天空是妮妮的家,五個福娃齊聲喊:中國——我們共同的家!
8. 民族文化源于實踐,歷史記錄延續表現,民間基礎特色流源,經濟全面社會發展,文化熔鑄民族活力,維系國家和平統一,融合文化政治經濟,提升強大綜合國力。
9. 道家無為清凈,墨家非攻兼愛,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禮德操守,韓非兵家論道,戰國風云洶涌,百家爭鳴,思想勃發,傳一代英雄兒女情。
6.關于文化的古詩
1、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
《薤露》兩漢:曹植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蟲獸猶知德,何況于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
釋義:
天地永恒存在沒有終極,寒暑陰陽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間,生命極其短促,就好比風吹起塵土。愿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力為賢明的君主效力。懷著這樣為帝王輔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鱗介以神龍為尊,走獸以麒麟為宗,自己猶如神龍和麒麟一樣,十分杰出。
孔子刪定《詩》、《書》后,王者的事業已經很分明。我用自己的文藻馳騁,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2、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釋義: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3、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宋代: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釋義: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涌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貍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里。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游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
4、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宋代: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釋義:
夕陽照在城墻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勸說您留下。京城離這里太遠了,為什么還要穿著破舊的衣服冒著艱辛趕去呢?我擔心你像蘇秦一樣盤纏用盡,還會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點歸來,與沙鷗親近為好。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帶著滿身的離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祿,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會罷休吧?飽讀詩書,應該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樣為國事操勞。不要效仿班超投筆從戎,即使能夠萬里封侯,也會長期的滯留邊疆,到老才能回來。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獨寂寞,作《登樓賦》那樣思念家鄉的文章。
5、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
《贈程處士》唐代:王績
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
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
釋義:
一百年來長久地混亂紛爭,千萬種事物全都并舉雜陳。陽光隨著心意灑落,河水聽任感情流淌。禮樂拘禁住了姬旦,詩書束縛住了孔丘。不如枕在高高的枕頭上,時時求得長醉以消除愁悶。
7.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
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譯文: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新年送走了舊年。人們正喝著屠蘇酒,春風撲面而來。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家家戶戶都貼上新桃符取下了舊桃符。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譯文: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后。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我獨自一人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家鄉的親人。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
8.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卜算子》
詩人: 馬鈺 朝代: 元代 體裁: 詞
我為中秋說。休賞中秋節。外景中秋不益人,內景中秋別。心到中秋歇。塵自中秋絕。金遇中秋結大丹,性似中秋月。
2. 《中秋月》
詩人: 徐有貞 朝代: 明代 體裁: 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3. 《中秋李漕冰壺燕集》
詩人: 戴復古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4. 《中秋月》
詩人: 邵雍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求滿直須當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無去照處情非淺,不睡觀時意更深。徒愛古人詩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5. 《中秋》
詩人: 王柏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中秋天氣似重陽,幸有庭前桂子香。書冊根邊無一事,任他風雨送凄涼。
6. 《中秋》
詩人: 陳藻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詩書讀罷問耕牛,等得時來死便休。一帶空村無潤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7. 《中秋》
詩人: 龍輔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寂寂中秋夜,含情出玉閨。河長看雁遠,月皎覺云低。
8. 《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二首》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去歲中秋政病余,愛他月色強支吾。今年老矣差無病,后夜中秋有月無?
9. 《中秋無月》
詩人: 程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當時斗暗猶閑事,無月中秋可若何。我欲梯云千萬丈,取光還月謝羲娥。
10. 《中秋月》
詩人: 潘閬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別宵明。野人望久翻惆悵,無奈浮云滅又生。
9.有關傳統文化的詩句
傳統文化:古詩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韓愈《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絕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傳統文化:節日類
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3.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和文化相關的古詩詞(和文化有關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