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四句
1鹿 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4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6過山農家 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7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農家 顏仁郁
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9農家望晴 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10農父 張碧
運鋤耕劚侵星起,隴畝豐盈滿家喜.
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
11早秋宿田舍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是欄邊新有霜.
12田上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13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14四時田園雜興 (一)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15四時田園雜興(二)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2.描寫鄉村生活的古詩(四句詩)
描寫鄉村風光 鄉村生活的古詩詞詩: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工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書湖陰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游山西村宋·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中寡婦唐 杜荀鶴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渭川田家 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鴝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春中田園 王維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這個有點難找,不過這么多應該也夠了吧。
3.描寫鄉村風光的古詩句
王維《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一)》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二)》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杜甫《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還有很多做個參考吧~)
4.田園風光的古詩四句的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 1.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耘田:再田間鋤草。 3.績麻:把麻搓成線。
4.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不知道。
6.供:從事,參加。 7.傍:靠近。
8.肥:指果肉肥厚。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春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
“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這一句的意思是:村莊里的年輕人都各有自己的責任,各有自己的活干,都獨擋一面。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模仿大人玩學種瓜的游戲。
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春天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望采納。
5.描寫鄉村風光的古詩詞
1、《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杜鵑一聲聲啼叫在如煙如霧的蒙蒙細雨中。
鄉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草木生長鳥兒飛舞的楊春二月時節,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般的水汽之中。
村里的孩子們放學回家天色還早,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3、《村夜》
唐代: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譯文:
被寒霜打過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蟲在竊竊私語著,山村周圍行人絕跡。
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遠處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蕎麥花白如雪。
4、《江村即事》
唐代: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譯文:
漁翁夜釣歸來時已是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懶得把纜繩系上,任憑它隨風飄蕩。
即使吹一夜的風,船也不會飄遠,只會停擱在蘆花灘畔,淺水岸邊。
5、《田家》
宋代:歐陽修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譯文:
高高低低的綠桑樹映照平川,社日祭神歌舞后笑語喧天。
林外鵓鴣聲聲叫小雨漸漸停歇,屋頭紅日送春暖杏花正鮮。
6.描寫鄉村風光的古詩名句
鹿 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本詩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一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成為千古名句。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本詩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圖。王孫指詩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 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香積寺:故址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南。制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全詩沒有一字寫寺,所寫的都是寺外的環境,更見古寺的幽深。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鄉村風光的古詩詞4句(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