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敬字的詩句
《奉和圣制至長春宮登樓望稼穡之作》蘇颋 帝跡奚其遠,皇符之所崇。
敬時堯務作,盡力禹稱功。赫赫惟元后,經營自左馮。
變蕪粳稻實,流惡水泉通。國阜猶前豹,人疲詎昔熊。
黃圖巡沃野,清吹入離宮。是閱京坻富,仍觀都邑雄。
憑軒一何綺,積溜寫晴空。禮節家安外,和平俗在中。
見龍垂渭北,辭雁指河東。睿思方居鎬,宸游若飲豐。
寧夸子云從,只為獵扶風。《奉和馬常侍寺中之作》蘇颋 怨暑時云謝,愆陽澤暫偏。
鼎陳從祀日,鑰動問刑年。絳服龍雩寢,玄冠馬使旋。
作霖期傅說,為旱聽周宣。河岳陰符啟,星辰暗檄傳。
浮涼吹景氣,飛動灑空煙。颯颯將秋近,沉沉與暝連。
分湍涇水石,合穎雍州田。德施超三五,文雄賦十千。
及斯何以樂,明主敬人天。《郊廟歌辭?讓皇帝廟樂章?迎俎》李舒 祀盛體薦,禮協粢盛。
方周假廟,用魯純牲。捧徹祗敬,擊拊和鳴。
受厘歸胙,既戒而平。《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李白 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
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
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岧峣廣成子,倜儻魯仲連。
卓絕二公外,丹心無間然。昔攀六龍飛,今作百煉鉛。
懷恩欲報主,投佩向北燕。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
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回旋若流光,轉背落雙鳶。
胡虜三嘆息,兼知五兵權。槍槍突云將,卻掩我之妍。
多逢剿絕兒,先著祖生鞭。據鞍空矍鑠,壯志竟誰宣。
蹉跎復來歸,憂恨坐相煎。無風難破浪,失計長江邊。
危苦惜頹光,金波忽三圓。時游敬亭上,閑聽松風眠。
或弄宛溪月,虛舟信洄沿。顏公二十萬,盡付酒家錢。
興發每取之,聊向醉中仙。過此無一事,靜談秋水篇。
君從九卿來,水國有豐年。魚鹽滿市井,布帛如云煙。
下馬不作威,冰壺照清川。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賢。
時時慰風俗,往往出東田。竹馬數小兒,拜迎白鹿前。
含笑問使君,日晚可回旋。遂歸池上酌,掩抑清風弦。
曾標橫浮云,下撫謝脁肩。樓高碧海出,樹古青蘿懸。
光祿紫霞杯,伊昔忝相傳。良圖掃沙漠,別夢繞旌旃。
富貴日成疏,愿言杳無緣。登龍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敢獻繞朝策,思同郭泰船。何言一水淺,似隔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縱酒復談玄。身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
鳴鳳托高梧,凌風何翩翩。安知慕群客,彈劍拂秋蓮。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李白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為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云。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為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稠疊千萬峰,相連入云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李白 敬亭白云氣,秀色連蒼梧。下映雙溪水,如天落鏡湖。
此中積龍象,獨許濬公殊。風韻逸江左,文章動海隅。
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談出有無。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李白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仙者五六人,常聞此游盤。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羽化騎日月,云行翼鴛鸞。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
汰絕目下事,從之復何難。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寄從弟宣州長史昭》李白 爾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閑。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
《寄崔侍御》李白 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系舟。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脁樓。此處別離同落葉,朝朝分散敬亭秋。
《游敬亭寄崔侍御》李白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視鴛鷺群,飲啄自鳴躍。
夫子雖蹭蹬,瑤臺雪中鶴。獨立窺浮云,其心在寥廓。
時來顧我笑,一飯葵與藿。世路如秋風,相逢盡蕭索。
腰間玉具劍,意許無遺諾。壯士不可輕,相期在云閣。
《別韋少府》李白 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
交乃意氣合,道因風雅存。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李白 魯國一杯水,難容橫海鱗。仲尼且不敬,況乃尋常人。
白玉換斗粟,黃金買尺薪。閉門木葉下,始覺秋非春。
聞君向西遷,地即鼎湖鄰。寶鏡匣蒼蘚,丹經埋素塵。
軒后上天時,攀龍遺小臣。及此留惠愛,庶幾風化淳。
魯縞如白煙,五縑不成束。臨行贈貧交,一尺重山岳。
相國齊晏子,贈行不及言。托陰當樹李,忘憂當樹萱。
他日見張祿,綈袍懷舊恩。《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李白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
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水客弄歸棹,云帆卷輕霜。
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峽石。
2.孝親敬老的古詩(十首)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供參考。
3.表示敬仰的古詩詞有哪些
1.《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2.《蜀相》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俠客行》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4.《春日憶李白》唐代·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5.《獻錢尚父》唐代·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4.表示敬仰的古詩詞
【斗重山齊】:像北斗星一樣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樣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備,享有很高的威望。
【黃金鑄象】: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久仰山斗】:山:指泰山;斗:指北斗。長期地敬仰某人,如同仰望泰山北斗一樣。多用作表示欽佩、仰慕之辭。
【君子之過】:過:過錯。品行高尚的人犯錯誤就象日蝕和月蝕,別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別人仍然敬仰他。
【梁木其壞】:原指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像棟梁的損壞。后用為對眾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辭。
【麟鳳龜龍】: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時望所歸】:聲望很高,為世人所敬仰。
【私淑弟子】: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竦然起敬】:竦然:肅敬的樣子;起敬:產生尊敬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肅然生敬】: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同“肅然起敬”。
【泰山北斗】: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其頹】:舊時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萬流景仰】: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心向往之】:向往:崇敬仰慕。對某個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熏香荀令】:形容官吏美名遠揚,為人所敬仰。也形容獨具風采,風度優雅的官吏。
【荀令衣香】:形容官吏美名遠揚,為人所敬仰。也形容獨具風采,風度優雅的官吏。
【仰之彌高】: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表示極其敬仰之意。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越鉆研越覺得其艱深。表示極其敬仰之意。
【一代宗匠】:形容一個時代的人們所尊崇、敬仰的著名文學家。
【譽望所歸】:譽望:名譽和威望;歸:歸向。指為聲譽所托,為眾人所敬仰。多指某人擔任某項重要職務是受到群眾擁護的,和他的聲譽相稱。
【執鞭隨蹬】:手里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在左右。
【執鞭隨鐙】: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左右。
【執鞭墜蹬】:手里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在左右。
【眾望攸歸】: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眾中威望很高。
【眾心歸附】:歸:歸附,趨向。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眾中威望很高。
5.孝老敬親古詩有哪些
孝老敬親古詩如下:
1.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3.
《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
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
南北總關心。
4.
《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6.關于尊重的古詩有哪些
1、《勤求》晉代:葛洪
原文:
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 , 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2、《荀子·修身》戰國:荀子
原文: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譯文: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不守禮就不能成功,國家不守禮則不安寧。
3、《荀子·勸學》戰國:荀子
原文: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譯文: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 其次那就是崇尚禮儀了
4、《論語.子路》戰國:孔子
原文: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君子寬宏大量,胸襟開闊,光明磊落,雖然舒泰自如,但是絕不驕傲。小人雖然表面驕傲,但是內心是自卑的,所以心境就不泰然了。
5、《道德經》戰國:老子
原文: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譯文:如果你不自夸,天下就沒有人與你爭高下;如果你不自大,天下就沒有人與你爭功勞。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敬一(含有敬字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