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含齊飛兩個字的古詩詞
還自廣陵宋代·秦觀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水響一齊飛。滕王閣序唐代·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唐代·蘇味道 振鷺齊飛日,遷鶯遠聽聞。念奴嬌(題道隆觀)宋代·史浩試憑闌干春欲暮,桃花點點胭脂。
故山凝望水云迷。數堆蒼玉髻,千頃碧琉璃。
我本清都閑散客,蓬萊未是幽奇。明朝歸去鶴齊飛。
三山乘縹緲,海運到天池。鷓鴣天宋代·石孝友家在東湖湖上頭。
別來風月為誰留。落霞孤鶩齊飛處,南浦西山相對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負菊花秋。
浮云富貴何須羨,畫餅聲名肯浪求。
2.包含齊飛兩個字的古詩詞
還自廣陵
宋代·秦觀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水響一齊飛。
滕王閣序
唐代·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
唐代·蘇味道
振鷺齊飛日,遷鶯遠聽聞。
念奴嬌(題道隆觀)
宋代·史浩
試憑闌干春欲暮,桃花點點胭脂。故山凝望水云迷。數堆蒼玉髻,千頃碧琉璃。
我本清都閑散客,蓬萊未是幽奇。明朝歸去鶴齊飛。三山乘縹緲,海運到天池。
鷓鴣天
宋代·石孝友
家在東湖湖上頭。別來風月為誰留。落霞孤鶩齊飛處,南浦西山相對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負菊花秋。浮云富貴何須羨,畫餅聲名肯浪求。
3.恩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處】: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賞析】:本詩因泛舟若耶溪而觸動歸思之情。“蟬噪”兩句,千年以下傳為絕唱。眾蟬噪林,應是喧囂;鳥聲在耳,清晰可聞。詩句似覺荒唐。但仔細回味,靜而無聲,反不覺其靜,眾蟬的單一噪聲,反映襯出環境之靜。下句給人的感覺與上句同。這正是詩的獨到之處。《顏氏家訓?文章》說:“王籍《入若耶溪》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江南以為文外斷絕,物無異議。”《詩?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句,《毛傳》曰:“言不喧嘩也。”明明是“蕭蕭馬鳴”,反說這是說“不喧嘩”,這和“蟬噪”二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可意會不可言傳,正是這個意思。
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迭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對此名句,歷來公認不錯,很好。筆者試賞析一二,以解決實際教學過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首先,對仗工整,幾近“工對”。上句的“落霞”、“孤鶩”與下句的“秋水”、“長天”都是名詞性短語,對仗考究。而更絕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對,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較高的“句中自對”:“落霞”可對“孤鶩”,“秋水”正對“長天”。當然,在大唐律詩的王國里,這些都不算什么,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都是句中自對。不同的是杜甫這句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都是主謂短語,且直接連綴成句不用虛詞。
其次,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一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于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于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畫面和諧,美不勝收。
再次,巧化成句,別出新意。王應麟《困學記聞》卷十七:“庾信《馬射賦》云》:‘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語。”(轉引自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一冊,第260頁,上海古籍,1980年第一版)如果我們從對仗的角度去比較王勃與庾信彼此文句的優劣,會發現王句的長處恰在于上下句都能“句中自對”,而庾句則不能。
最后,如果“落霞”是指真正的彩霞而不是指一種鳥(形如鸚哥)的話(據上引朱東潤書,同頁),那么此句還有一個好處:點線面結合。孤鶩盡管不一定只有一只,但總之是不會太多的幾點;落霞也只能是天邊的一線或一小片(位于西天)而非滿天;而秋水與長天卻是地道的一個廣闊的面了,由此,點線面巧妙結合,寫景極富層次性。
當然,此句平仄韻律方面的優點由于眾所周知,就不再贅述了。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作者: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唐玄宗時宰相,后為李林甫所讒,罷職。他的名作《感遇詩》十二首,即罷相后之作。有《曲江集》。
出處: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釋:這是一首望月思懷之作。“海上生明月”,首先點出“望月”。“在涯共此時”,緊接著點出“懷遠”。緊緊扣著題目。明月生于浩翰的大海之上,起筆氣勢宏大。而此時此刻所懷思的人又各在天之一方,又是那樣的遙遠。月在高空,天涯的人都能看得見,這樣,雖天各一方,然而都可以借望月而寄思。這樣的氣勢磅礴的開頭,給下文留下了廣闊的余地,正是大家高手的起筆。正因為這樣,“海上生明月”一句,才成了千古絕唱。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這幾句詩,膾炙人口,千載吟誦不絕。“勝跡”何指?詩中所言甚明:“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用今天時髦的說法,魚梁、夢澤是“自然遺產”,羊公碑是“文化遺產”——“江山留勝跡”,一個“留”字,用得真好!
4.帶有鶩的古詩詞
落殘霞孤鶩齊飛。——元 盧摯 《沉醉東風·掛絕壁松枯倒倚》
斷云孤鶩青山極。——宋 張先 《惜瓊花·汀蘋白》
疏靄連孤鶩。——宋 曾紆 《品令·紋漪漲綠》
落霞空映孤鶩。——宋 張元干 《念奴嬌·江天雨霽》
孤鶩搖搖下荻洲。——宋 王之道 《南鄉子·風急斷虹收》
落霞孤鶩徘徊。——宋 史浩 《秋蕊香·玉露瀼瀼》
天際落霞孤鶩。——宋 袁去華 《謁金門·清漢曲》
秋水長天孤鶩飛。—— 宋 辛棄疾 《沁園春·我試評君》
落霞孤鶩齊飛處。——宋 石孝友 《鷓鴣天·家在東湖湖上頭》
望孤鶩斷霞。——宋 陳允平 《掃花游/掃地游》
落霞孤鶩遙相并。——元 沈禧 《漁家傲 口浦澄霞》
落霞孤鶩南州。——元 張野 《清平樂 到洪寄新齊和前韻》
落霞孤鶩遙相并。——元 沈禧 《漁家傲 口浦澄霞》
落霞孤鶩換新銘。——宋 蘇軾 《濠州七絕 四望亭》
落霞孤鶩供千里。——宋 蘇軾 《蔡景繁官舍小閣》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齊飛古詩詞(包含齊飛兩個字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