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六年級古詩文填空,快
閣下:
這么多呀,我來度答一下吧,包你滿意!
爺爺過70大壽,親朋好友們都前來祝賀。大家恭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是爺爺卻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爺爺,你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爺爺笑了,摸摸我的頭:“就你會耍貧嘴!”
(7)開發大西北,我們實施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綠色生態戰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將來古人吟唱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見牛羊 ”的美好生態環境必將在大西北草原重現。
8、下列詩句寫的是哪處名勝嗎?它屬于哪個省(市、縣)?請分別填在橫線上和括號內。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安徽涇縣) (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江西九江)
(3)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甘肅省玉門市) (4)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 無故人。 (甘肅省敦煌市)
(5)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重慶市奉節縣) (6)孤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江蘇省蘇州市)
(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浙江省杭州市) (8)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湖北省武漢市)
(3)“勸君更盡一杯酒”、“古人具雞黍”、“天下誰人不識君”、“ 遍插茱萸少一人”、“笑問客從何處來”
上述句中加點字詞指代的人物依次是元二、孟浩然、董大、王維、賀知章 。
(4)“李杜文章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句中“李杜”是指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圣”的杜甫,后者的詩被稱為史詩。“小李杜”指李商隱、杜牧。“詩魔”是白居易,“詩鬼”是李賀,“詩佛”是王維。
2.六年級古詩情境填空
她寫了一首贊頌項羽,抒發愛國情懷的詩——《夏日絕句》。詩句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5、當我們回憶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情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6、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7、離家在外的游子對著一輪明月思鄉思親,這樣的詩句有:《靜夜思(李白)》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憶舍弟(杜甫)》中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8、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詩人的絕筆是《示兒》,這首詩表達了陸游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愿望,我還知道其他的愛國詩,如《州橋》(范成大)
詩句是:“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19、我們學過的描寫邊塞軍旅生活的古詩有王昌齡的《出塞》,詩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征戰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之渙的《涼州詞》,詩為:“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0、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了這個問題。
21、老師指導大家寫作時,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兩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強調習作是心靈的放飛,是情感的釋放,寫法要不拘一格,語言要有個性。
22、湖邊那株豐姿綽約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望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纏纏綿綿。此景象真可謂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23、即將告別母校,告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我們自然會想到送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下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達了友人離別之情。他還在送別好友汪倫時,寫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高適在送別董大時也寫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表達了對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們還想到了用詩歌來表達我們的送別之情:“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布。”
24、歷代詩人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詩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門山》中寫到:“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登樓遠眺,視野更為開闊,你會想到王之渙在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坐在順水疾駛的船中,兩岸景色一晃而過,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關于古詩(1至六年級古詩)的填空題10道、選擇題10道
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 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貼水映日,顯出與眾不同的艷紅。
(賞析)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5. 疑是銀河落九天
6. 獨釣寒江雪
7.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8. 《詠柳》詩有兩首。一首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另一首是北宋文學家曾鞏所寫,也是七言絕句。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讓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9. 孟浩然
10. 柳宗元
11. A
12. C
13. C
14. C
15. A
16. B
17. C
18. A
19. B
20. B
謝謝~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學六年級古詩詞填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