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采茶的詩句
1、《詠貢茶》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譯文:春天來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于到采摘茶芽的時候啦。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里不僅盛產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
2、《即目》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譯文:小的鼎煎茶面對曲江池,一個留著白胡子的道士下棋,搖書扇。誰寫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記著南塘移動樹的一天的事。
3、《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云間飄蕩,坐在這我深愛著的山里飲著香茶。那巖石上系著的小船也不忍離去,要和流動著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
4、《湖州歌九十八首》宋——汪元量
江頭楊柳舞婆娑,萬馬成群嚙短莎。
北客醉中齊拍手,隔船又唱采茶歌。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萬馬成群在吃草。客人已經喝醉,隔著船兒唱著那采茶的歌謠。
5、《憶秦娥·游人絕》宋——劉克莊
游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蠶天氣,采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譯文:游人已經很少了。綠草如茵,花兒已經開過了時節。正是養蠶和采茶的時候。杜鵑在枝頭啼叫,柳絮如雪般紛飛。煙雨蒙蒙的天氣正是江南的三月。
2.形容采茶的詩句有哪些
浣溪沙·2113誰念西風獨自涼[作者] 納蘭性德 [朝代] 清5261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4102消得潑茶香
浣溪沙·1653簌簌衣巾落棗花[作者] 蘇軾 [朝代] 宋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臨安春雨初霽[作者] 陸游 [朝代] 宋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望江南·超然臺作[作者] 蘇軾 [朝代] 宋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寒夜[作者] 杜耒 [朝代] 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作者] 李清照 [朝代] 宋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幽居初夏[作者] 陸游 [朝代] 宋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一字至七字詩·茶[作者] 元稹 [朝代] 唐
茶,香葉,嫩芽
定風波·暮春漫興[作者] 辛棄疾 [朝代] 宋
茶甌香篆小簾櫳
沁園春·羊角飄塵[作者] 趙師俠 [朝代] 宋
茶甌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作者] 李清照 [朝代] 宋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沁園春·孤鶴歸飛[作者] 陸游 [朝代] 宋
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
山泉煎茶有懷[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琴茶[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人月圓·山中書事[作者] 張可久 [朝代] 元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鷓鴣天·自古高人最可嗟[作者] 辛棄疾 [朝代] 宋
林間攜客更烹茶
蝶戀花·用宜笑之語作[作者] 趙師俠 [朝代] 宋
茶飯不忄欠猶自可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作者] 李清照 [朝代] 宋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作者] ** [朝代] 近代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蘇軾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寒夜》 宋·杜耒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茶甌香篆小簾櫳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3.關于“采茶”的古詩詞有哪些
1、《采茶歌(一作紫筍茶歌)》
唐:秦韜玉
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憐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團團月。倚云便酌泉聲煮,獸炭潛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颯颯篩風雨。老翠看塵下才熟,
攪時繞箸天云綠,耽書病酒兩多情,坐對閩甌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應愁歌欲成。
2、《觀采茶作歌》
清: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回避出采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后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3、《采茶行》
宋:鄭樵
春山曉露洗新碧,宿鳥倦飛啼石壁。
手攜桃杖歌行役,鳥道紆回愜所適。
千樹朦朧半含白,峰巒高低如幾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撥草驅煙頻躡屐。
采采前山慎所擇,紫芽嫩綠敢輕擲。
龍團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
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后鄭宅。
逢春吸露枝潤澤,大招二陸棲魂魄。
4、《采茶詞》
明:高啟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5、《憶秦娥·游人絕》
宋:劉克莊
游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蠶天氣,采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4.關于采茶的詩句
采茶的詩有:《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云間飄蕩,坐在這我深愛著的山里飲著香茶。
那巖石上系著的小船也不忍離去,要和流動著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詠貢茶》?【元】林錫翁?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譯文:春天來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于到采摘茶芽的時候啦。
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里不僅盛產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即目》【唐】李商隱?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譯文:小的鼎煎茶面對曲江池,一個留著白胡子的道士下棋,搖書扇。
誰寫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記著南塘移動樹的一天的事。擴展資料:采茶是一種中國民間歌舞體裁。
流傳于中國南方產茶區,如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貴州等省地區。亦稱“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燈歌”、“采茶燈”、“茶籃燈”等。
采茶傾注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并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豐富精神生活積極作用。參考資料:采茶-百度百科。
5.有關采茶的古詩詞
茶與詩詞——元、明、清茶葉詩詞 作者:錢時霖 來源:《中國茶經》 元、明、清各個時期,除了有茶詩、茶詞之外,還增加一個新品種,即以茶為題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為盛行。
(1)元代 這個朝代時期不是太長,而且崇尚武功,“只識彎弓射大雕”。所以比之唐宋,詠茶的詩詞人要少得多。
元代的詠茶詩人有耶律楚材、虞集、洪希文、謝宗可、劉秉忠、張翥、袁桷、黃庚、薩都剌、倪瓚、李謙亨、馬臻、李德載、仇遠、李俊民、郭麟孫等。 ①元代的茶葉詩詞體裁 有古詩、律詩、絕句。
并出現一個新品種:元曲。 古詩 如袁桷的《煮茶圖并序》、洪希文的《煮土茶歌》。
律詩 如耶律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這首律詩的七首詩,都用了茶、車、芽、賒、霞的幾個韻寫成,別有風味:第一首:“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
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第七首:“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芽。
筆陣陳兵詩思勇,睡魔卷甲夢魂賒。精神爽逸無余事,臥看殘陽補斷霞。”
絕句 有馬臻的《竹窗》、虞集的《題蘇東坡墨跡》等。 元曲 元代盛行元曲,因此茶也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如李德載的《喜春來,贈茶肆》小令十首,節錄如下: 一、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勝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七、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余香滿齒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十、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②元代茶葉詩詞題材 亦有名茶、煎茶、飲茶、名泉、茶具、采茶、茶功等。
名茶詩 有虞集的《游龍井》詩。這首詩把龍井與茶連在一起,被認為是龍井茶的最早記錄。
“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薝葡中,余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詩中提到該茶為雨前茶(不取谷雨后),香味強烈(如薝葡,即梔子花那樣的香氣)。龍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劉秉忠的《嘗云芝茶》詩,李俊民的《新樣團茶》詩等。 煎茶詩 有仇遠的《宿集慶寺》詩:“旋烹紫筍猶含籜”。
謝宗可的《雪煎茶》詩:“夜掃寒英煮綠塵”。 飲茶詩 有吳激的《偶成》詩:“蟹湯負盞斗旗槍”。
名泉詩 有郭麟孫的《游虎丘》詩:“試茗汲憨井”。 茶具詩 有謝宗可的《茶筅》詩。
采茶詩 仇遠詩:“自摘青茶未展旗” 茶功詩 耶律楚材詩:“頓覺衰叟詩魂爽,便覺紅塵客夢賒”。 (2)明代 明代初期,社會經濟曾有過一個比較繁榮的局面,但在茶葉詩詞的發展上,明代未能達到唐、宋的高度。
寫過茶詩的詩人,主要的有謝應芳、陳繼儒、徐渭、文徵明、于若瀛、黃宗羲、陸容、高啟、袁宏道、徐禎卿、徐賁、唐寅等。 ①茶葉詩詞體裁 不外乎古詩、律詩、絕句、竹枝詞、宮詞和茶詞等。
古詩 陳繼儒有《試茶》四言古詩一首: 綺陰攢蓋,靈草試奇。竹爐幽討,松火怒飛。
水交以淡,茗戰而肥。綠香滿路,永日忘歸。
律詩 如居節的《雨后過云公問茶事》詩(五律)。 絕句 如徐禎卿的《煎茶圖》、《秋夜試茶》等。
竹枝詞 王稚登有《西湖竹枝詞》: 山田香土赤如泥,上種梅花下種茶。茶綠采芽不采葉,梅多論子不論花。
宮詞 金嗣孫有《崇禎宮詞》一首: 雉尾乘云啟鳳樓,特宣命婦拜長秋。賜來谷雨新茶白,景泰盤承宣德甌。
茶詞 有王世貞的《解語花——題美人捧茶》,王世懋的《蘇幕遮——夏景題茶》等。 ②茶葉詩詞題材 有名茶、茶圣陸羽、煎茶、飲茶、名泉、采茶、造茶、茶功等。
名茶詩 以詠龍井茶最多,如于若瀛的《龍井茶》、屠隆的《龍井茶》、吳寬的《謝朱懋恭同年寄龍井茶》等。其他如余姚瀑布茶(黃宗羲的《余姚瀑布茶》詩)、虎丘茶(徐渭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石埭茶(徐渭的《謝鐘君惠石埭茶》)、陽羨茶(謝應芳的《陽羨茶》)、雁山茶(章元應的《謝潔庵上人惠新茶》)、君山茶(彭昌運的《君山茶》)等。
茶圣陸羽詩 韓奕《山院》詩有:“入社陶公寧止酒,品茶陸子解煎茶”。詹同《寄方壺道人》詩:“臥云歌酒德,對雨看茶經”。
煎茶詩 有文徵明的《煎茶》,謝應芳的《寄題無錫錢仲毅煮茗軒》等。 飲茶詩 如王世貞的《試虎丘茶》,王德操的《謝人試茶》等。
名泉詩 主要是吟惠山泉,如文徵明詩:“谷雨江南佳節近,惠山泉下小船歸。”謝應芳詩:“三百小團陽羨月,尋常新汲惠山泉。”
吳寬有《飲玉泉》詩:“龍唇噴薄凈無腥,純浸西南萬疊青。地底洞名凝小有,江南名泉類中泠。
御廚絡繹馳銀甕,僧寺分明枕玉屏……。”此系指“北京玉泉”。
清代乾隆皇帝認為水質輕重是評定泉水好壞的標準。他曾下旨特制一只小型銀斗,用它秤量過國內許多名泉水,結果是北京玉泉名列首位。
乾隆并特地撰寫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 茶具詩 煮茶用茶爐、石爐、竹爐,運輸茶用山籠。
唐寅《題畫》詩:“春風修禊憶江南,酒榼茶爐共一擔。”魏時敏《殘年書事》詩:“待到春。
6.關于“采茶”的古詩詞有哪些
1、《采茶歌(一作紫筍茶歌)》 唐:秦韜玉 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憐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團團月。倚云便酌泉聲煮,獸炭潛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颯颯篩風雨。老翠看塵下才熟, 攪時繞箸天云綠,耽書病酒兩多情,坐對閩甌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應愁歌欲成。 2、《觀采茶作歌》 清: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回避出采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后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3、《采茶行》 宋:鄭樵 春山曉露洗新碧,宿鳥倦飛啼石壁。
手攜桃杖歌行役,鳥道紆回愜所適。 千樹朦朧半含白,峰巒高低如幾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撥草驅煙頻躡屐。 采采前山慎所擇,紫芽嫩綠敢輕擲。
龍團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 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后鄭宅。
逢春吸露枝潤澤,大招二陸棲魂魄。 4、《采茶詞》 明:高啟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5、《憶秦娥·游人絕》 宋:劉克莊 游人絕。
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
養蠶天氣,采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
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
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7.描寫采茶的詩句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寫的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與左思此詩差不多年代的還有兩首詠茶詩:
一首是張載的《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贊成都的茶;一首是孫楚的《孫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的詩句,點明了茶的原產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詩詞驟然增多,這些茶詩茶詞既反映了詩人們對茶的寶愛,也反映出茶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隨著茶葉生產與貿易的發展,涌現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的感遇,而廣為后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采摘實苦辛。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心的苦悶。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夸。
蘇軾的《次韻曹輔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兩句構成了一副極妙的對聯。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為后世文人學士稱道。
8.關于采茶的詩句
《采茶詞》
年代: 明 作者: 高啟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觀采茶作歌》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回避出采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后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